文化遗产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丨花山岩画:千年岩画焕新“彩”
Xin Hua Wang· 2025-06-22 16:39
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所作,主要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境内的宁明、龙州、江州、扶绥、大新五个县区内,距今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宁明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现存有多处岩画,其中一处是左江流域面积最大的单体涂绘类岩画,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可辨识图像约1900多个, 涉及正身人像、侧身人像、铜鼓图像、渡船图像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等自然力的破坏,部分岩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风化溶蚀,有的甚至已从岩体脱落。1984年,宁明县成立文物管理所,此 后持续对岩画实施保护管理。2015年5月,花山岩画历时5年完成了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保护工程,出现风化、开裂等问题的岩画均得到有效加固 和修复。 此外,当地不断完善岩画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对花山岩画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监测、监控和预警,建立花山岩画保护监测站,不间断值班和定 期巡查成为日常。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将花山岩画的影像数字化,实现了岩体裂隙、温度、湿度等监测数据实时与国家文物局数据监测平台无 缝连接,确保了岩画的安全保存。目前,花山岩画已开展16个保护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项目。 6月19日, ...
田野考古的足迹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若以进入考古专业读书算起,考古学家徐光冀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前行了70年。他见证了中国考古学和中 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是2006年的冬天。那次陪同先生从北京赴河南,检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固岸 墓地"等遗址的发掘。之前作为三峡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组成员,徐先生参加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总体 规划》的制定,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物保护规划,突出了"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作为水利 部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规划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徐先生参加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文物保护规划编 制,并对考古工地进行长期的检查和指导。从考古转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徐先生丰富的田野考古经 验、强烈的责任感和鲜明的保护立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徐光冀出生于1935年,幼年正值抗战时期,颠沛流离,1948年方回到北京读中学,1954年以第一志愿进 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考古专业,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后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作。他很怀念自己成长路上遇到的各位老师——夏鼐先生、苏秉琦先生、宿白先生等。夏鼐先生主持 考古所工作长达30多年,一贯重视和严格要求田野考古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督促执行,田野 ...
古老文化焕发新光彩:中意企业携手打造“数字遗产”
Xin Hua Wang· 2025-06-20 01:31
6月19日,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意大利奇维塔展览与博物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签约。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古老文化焕发新光彩:中意企业携手打造"数字遗产"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陈钟昊 作为拥有众多世界遗产的国家,中国和意大利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交流、创意设计等领域合作密切。18日下午,在北京工业遗产新地 标首钢园,中意在数字遗产方面又取得新成果。 在"文明伙伴计划-中意数字遗产沙龙"上,中意文化界人士会聚一堂,圆明园数字夜游"重返西洋楼"、首钢三高炉数字博物馆、意大利"中国展 厅"等系列合作正式发布。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清城睿现)、意大利奇维塔展览与博物馆有限公司(简称奇维塔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签约。未 来,双方将深化数字遗产方面的合作,包括以数字虚拟技术重现圆明园盛景,在首钢园以数字化方式向人们展示意大利文化艺术讯息等。 根据合作计划,艺术展览资源丰富的奇维塔公司还将为中国文化企业出海提供策展服务,搭建"中国展厅"便于意大利观众观赏中国文化艺术。此 外,两家企业还将合力打造展现两国文化遗产的"VR院线",观众在网上就可沉浸式体验中意文化遗产魅 ...
文旅融合 一路繁花 ——河南践行“两高四着力”系列述评之四
He Nan Ri Bao· 2025-06-19 23:27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有活力、旅游有魅力,正源源不断地为文旅产业发 展注入强劲动力,也让人们在文化旅游盛宴中,深切感受到"诗和远方"的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 产业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点亮未来。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全省上下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璀璨星光汇聚成照亮中原大 地的时代光芒。 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新光彩 6月14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联合打造的《沿着中原大遗址走廊寻国宝》 大型直播活动引爆网络。 当天,网友们跟随直播镜头"穿越"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殷 墟博物馆、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沉浸式触摸中华五千年文明脉动,寻找"何以中国"的历史答案,纷纷点赞 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历史长河,在中原大地留下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生动诠释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主根主脉 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何将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河南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注重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水 ...
当千年石像与金黄麦浪“同框”(纵横)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现代农机在田野里收割劳作,远处有高铁飞驰而过,而宋陵前安设的石人、石兽静静伫立在金黄灿烂的 麦浪之中……前不久,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永熙陵迎来麦收"的图片,在网上走红。历史遗迹、人文景 观和谐"同框",诗意美景引发关注。 巩义宋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被誉为"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信息和艺术价值。这些石刻造像并未被放在玻璃展柜或高墙之内,而是与农田、村庄自然融合。农民在 田间耕种,孩童在石像旁嬉戏,此处,历史变成了可触可感的鲜活存在。从孔庙周边市井生活的热闹, 到长城脚下农家乐的炊烟,再到如今宋陵麦收与石刻造像"同框"……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历史文化遗产 正日益鲜活起来。 有人或许会问:在文物旁耕作是否会影响保护?据当地文物专家科普,石刻造像不同于其他文物,加上 保护罩反而会高温不通风,文物如同"蒸桑拿",容易加剧其老化程度。事实上,巩义已在宋陵保护中探 索出了一条科学路径:通过划定保护区、控制耕作深度、采用生态农业等方式,既保障了文物安全,又 让文物充分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精神世界。近年来,当地还依托现代风景与古老文物跨时空"同 框"的独特景观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 ...
建行江西省分行多措并举,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03:37
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在万里长江的壮阔画卷中,九江坐拥152公里的黄金岸线,京九铁路穿境而过, 鄱阳湖在这里连接长江,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九江因港而起、因埠而兴。 图说:夕 阳下的九江长江大桥。 近年来,建行江西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以金 融之力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走出了一条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赋能"黄金岸线" "看着长江边停靠的巨轮和堆满的集装箱,心里急啊!腹地企业出口需求'井喷',可我们码头的'吞吐胃 口'还是老样子。"瑞昌市长江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繁忙的瑞昌港区,语气中透着焦虑。 近年来,瑞昌港区作为九江港中开发程度较高、工业项目密集的核心区域,发展势头尤为迅猛。然 而,"大进大出"的物流需求,却遭遇了关键瓶颈——港口通过能力有限,如同"小马拉大车",腹地企业 的货物堵在了"家门口"。 为彻底打通这"肠梗阻",瑞昌市长江港务有限公司决意启动公用码头集装箱泊位及仓储区提标改造项 目。计划将原有通用码头升级为集装箱专用码头,并新建配套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岸线利用效率和港口 综合服务能力。蓝图虽好,近6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却让公司感到了"千 ...
央广网评|推动非遗文创走进千家万户 让“古今对话”真实可感
Yang Guang Wang· 2025-06-18 02:41
保护、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的个性、产品的个性和艺术的个性是相通的。 把非遗文创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就一定有价值,有成就感。非遗传播创新平台,可以激活产业 价值创造链条;通过首店、首秀、首展等首发经济形式,构筑起时尚传播新生态;通过借鉴潮玩经济, 可以培育新型文化消费生态,进一步营造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以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呵护。我们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形成更强合力,让更多非遗技 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加强劲的力量。(央广网评论员 文 峰) 6月17日,由央广网和央广优选联袂打造的"央广非遗"直播项目正式启动,开启了对相关工作的深入探 索。据了解,该平台将通过三大举措构建非遗传承新生态:启动"非遗青年创变者"培育计划,为传统技 艺注入青春力量;打造"非遗'云'带货"品牌活动,让匠心产品走进现代生活;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非遗 传播矩阵,实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这样的平台赋能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当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文创产品,传统文化将以更亲 切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这种创造性转化不仅延续了文化记忆,更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让年轻 ...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山东泰安揭牌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01:31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16日在泰安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活动现场,该 遗址公园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山东共有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公开资料显示,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泰山南麓大汶河两岸,现存遗址范围38.9公顷,包括汶河北岸 22.3公顷、汶河南岸16.6公顷,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大汶口文化上承北辛文化,下启龙山文化,在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地位重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波出席活动并表示,该省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做好文 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完善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汶口遗 址、岱庙等众多珍贵古迹遗址重焕生机;一批新的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为中华文明起源探索 注入新动力。 今年,山东精心策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推出579项文物宣传活动和5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 传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推动文化遗产 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孙波说。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不久顺利通过评审,今天正式揭牌,在泰安文化遗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 意义。"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 ...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Xin Hua Ri Bao· 2025-06-16 23:16
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也是流动的文明现场。汩汩流淌的中国大运河水,携千年文脉, 在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比利时漾起波澜。 6月9日下午,一场快闪活动奏响了"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序曲。在布鲁塞尔艺术山 上,江苏民乐《好一朵茉莉花》和惊艳的锡剧戏服起舞,引得当地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在布鲁塞尔标 志性大广场上,来自江苏大运河畔的精美苏绣,让欧洲民众沉浸式体验了江苏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地时间6月10日,"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正式在比利时运河畔的布鲁塞尔邮政广场 启幕。当日,适逢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选址布鲁塞尔,也颇具象征意义——作为欧盟总部所在 地,这里本身就是多国文明对话的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的符号,既是流动的文化遗 产,也是连接中外文明的重要纽带。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6月9日至13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成功举办。作为外 交部"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苏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向世界阐 ...
“鱼与熊掌”怎么抉择?江苏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走出双赢之路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03:35
真正拍板落地并不容易。当时,有的领导认为"搬是要搬的,但速度不能太快,要等条件成熟"。什么时 候搬,如何开展与央企的协商谈判以及解决数额庞大的搬迁资金问题,都成为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 的现实难题。为此,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2014年,扬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壮士断腕的决 心,坚决摒弃"有味道"的GDP,果断启动三湾沿线居民和企业搬迁工作。市属国资平台城控集团与央企 中船九院合作,投资30多亿元,有序对671户居民实施搬迁,对区域内"小散乱"企业全面实施关停。按 照当初的合作协议,居民、企业搬迁后的三湾片区3000亩核心区域,除了1500亩用于建湿地公园外,其 余1500亩规划建设商品住宅,土地出让收入除了平衡居民、企业搬迁和公园建设的投入,还略有盈余。 但这是否就是最优的选择呢?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扬州市委、市政府打开三湾 片区更新改造的思路,毅然改变原先计划。一方面,把原计划开发商品房的1500亩土地转换功能,主要 用于运河文化的展示和体验;另一方面,提高湿地公园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集生态涵养、环境美化、 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