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

Search documents
如何应对无聊,是后稀缺时代的最大挑战
腾讯研究院· 2025-05-14 08:35
张笑宇 亚洲图书奖得主,"文明三部曲"作者 本书为新书《未来之地》书评 《三体》英文版发售以后,一位美国网友曾在网络上留言,说他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自己好像变聪明了。 我觉得,尼克·博斯特罗姆这本《未来之地》,也是一本让人读完后觉得自己变聪明的书。 尼克·博斯特罗姆1973 年出生于瑞典。跟很多天才一样,他小时候也不喜欢学校教育,并且养成了慵懒 的习惯,大概慵懒是一种能够使他有效放松大脑,从而有能量思考真问题的必要手段。 他高中时在家自 学艺术、文学和科学等,拥有哲学、物理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了 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毕业论文的主题是,用概率论推断人类文明何时会灭亡。 比起读书,他更喜欢听书,因为这样效率更高。他有洁癖,为了预防传染病,他选择不握手。他的日常 食物是把各种蔬菜和燕麦奶混合并用破壁机搅拌成汁,因为他唯一关心的是思考,他对食物的要求就是 不要包含可能伤及大脑的毒素。 尼克·博斯特罗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期间接触了"负熵主义" (Extropianism) 及其研究小组。这个理 论相信, 生命就是永不止息的负熵状态,技术总有一天会让人无限活下去,实现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人工 ...
张笑宇:物质极大丰富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2 10:03
《三体》英文版发售以后,一位美国网友曾在网络上留言,说他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自己好像变聪明了。 我觉得,尼克·博斯特罗姆这本《未来之地》,也是一本让人读完后觉得自己变聪明的书。 尼克·博斯特罗姆1973年出生于瑞典。跟很多天才一样,他小时候也不喜欢学校教育,并且养成了慵懒 的习惯,大概慵懒是一种能够使他有效放松大脑,从而有能量思考真问题的必要手段。他高中时在家自 学艺术、文学和科学等,拥有哲学、物理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了 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毕业论文的主题是,用概率论推断人类文明何时会灭亡。 比起读书,他更喜欢听书,因为这样效率更高。他有洁癖,为了预防传染病,他选择不握手。他的日常 食物是把各种蔬菜和燕麦奶混合并用破壁机搅拌成汁,因为他唯一关心的是思考,他对食物的要求就是 不要包含可能伤及大脑的毒素。 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知名哲学家、超人类主义者和未来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 (FHI)创始人,宏观战略研究计划创始人、首席研究员 尼克·博斯特罗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期间接触了"负熵主义"(Extropianism)及其研究小组。这个 理论相信,生命就 ...
意识在哪儿?
3 6 Ke· 2025-05-06 04:04
在一个足够老、足够混乱的宇宙中,熵的涨落极偶然地逆行,竟有可能拼凑出一个拥有完整记忆与自我意识的"大脑"。 这看上去似乎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所冲突--既然封闭宇宙的熵永远不会减少,那么最可能的宇宙是一个高熵态物质分布均匀的宇宙。但为何我们能 观测的宇宙熵如此之低? 玻尔兹曼有一个猜想: 我们观测到的低熵世界来源于高熵宇宙的随机涨落 。大的涨落可以造成熵很低的状态,概率也很低,但在宇宙广阔尺度下仍然会发生,而我们自身 的存在也是来源于这种涨落带来的低熵世界。 这部分算是容易理解,但进一步的演绎就有些魔幻了: 这种涨落有可能仅仅产生一个大脑——一个拥有我们所有记忆、信念和自我意识的孤立实体,而不需要伴随产生一个复杂的、低熵的外部世界。 从纯粹概率的角度来看,在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大的空间尺度下,随机的热运动更有可能直接组装成一个漂浮在空虚宇宙中的大脑,这个大脑恰好 拥有关于"过去"、"世界"以及"自我"的完整而连贯的记忆,而不是先出现一个巨大的、高度有序的低熵宇宙,然后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才产生我们 这样的大脑。 换句话说,产生一个包含无数星系、行星以及最终进化出人类大脑的低熵宇宙的概率,要远小于直接随机涨落出一个拥有 ...
小满的“满”指什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Ren Min Ri Bao· 2025-05-02 22:01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节气之一。在节气体系中,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表 现出同构的对称之美,而小满之后,接续的是"芒种"而非"大满"。宋代马永卿在《懒真子录》中提到, 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对此,有人认为,如果麦子"大满"收割则籽粒容易脱 落,如果江河"大满"就会外溢,造成损失或危害。故而以芒种命名小满后的节气。也有人从文化角度解 读,认为传统的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小满之名,充 分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二十四节气是社会实践,也是知识体系。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实际影响,也引发着感悟与思 考。由"满而不溢"到"满招损,谦受益",也许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富有情趣的意会与自洽。但即便是在 当代世界,将满未满的"小满状态",何尝不是对抗熵增定律的一种优雅的姿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3日 07 版) 凝聚着中华先民的生活经历和农耕经验的二十四节气,是岁时变化的概括与标识,小满也不例 外。"满",《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满,盈溢也"。小满,意味着"满而不溢""满而不盈"。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