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浙江:因地制宜探索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3 06:16
据介绍,湖州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构建"财政补贴+生态补偿+信贷支持"的混合融资模式,引导金融 机构创新湿地碳汇贷、生物多样性保护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绿色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下渚湖 湿地源头治理、生态修复、种群重建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和活动;衢州市围绕生态空间拓展、生态系 统修复、生态价值转化等创新生态搬迁"乐居相伴""安居贷"等融资服务,引入法国开发署等多元化投资 主体,试点基于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投融资模式,着力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融资渠道;丽 水市基于国家公园GEP核算,创新推出"GEP贷""生态收益贷"等生态权益抵(质)押贷款模式,推动"生 态权益"向"生态资本"有效转变。 构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框架、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建立生物 多样性金融服务体系……当前,相关制度标准在浙江持续完善。例如,湖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支 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服务体系;衢州市基于绿色金融信 用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系统,并实现与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和全市27家金融机构 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帮助金融机构一键生成融资主体生 ...
赵一德在全省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重拳出击 标本兼治 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Shan Xi Ri Bao· 2025-06-19 22:54
6月18日,全省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 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保护野生鸟类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 感,重拳出击、标本兼治,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赵刚强调,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加快问题核查处置,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联动执法,扎实开展非 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问题严打、严查、严管,依法严惩违法行为。要持续完善全链条责任体系和监管机 制,夯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责任,摸清监管底数、织密监管网络,推进专项行动见到实效。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领导王兴宁、孙大光、刘强、蒿慧杰、王海鹏、樊维斌、杨广亭、戴 彬彬、陈春江、李钧,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韩德洋,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旭光,西安市领导叶牛平、 韩松、王吉德,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中央驻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区)、县(市、区)党政主要 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长赵刚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就有关工作安排作说明,西安市、省林业局、省公 安厅、省市场监管局作表态发言。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成员列席会议。 赵一德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 ...
持续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Jing Ji Ri Bao· 2025-06-17 22:27
长江十年禁渔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执法监管是关键保障。4年多来,各地创造了很多常态化 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些制度化成果。面对十年禁渔"下半程",怎样的管理方式更有效?制度化管理成果 是否可以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法制建设和执法管理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安徽省马鞍山市渔政执法支队位于雨山区的长江东岸,趸船值班室内,一名工作人员正坐在"安徽长江 禁捕智能监控系统"前切换着画面。远处江面的巡逻艇上,一面写有"长江禁渔特编执法船队"的蓝色旗 帜随风摆动,副支队长秦家乐手持高清望远镜,正在查看江面及岸边情况。这是沿江各地渔政执法人员 的工作日常,他们又被称为"水上哨兵"。 执法监管是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关键保障。记者在安徽、江西、湖北等沿江省份调研发现,4年多来, 各地禁捕管理秩序总体平稳、渔政执法能力明显提升,但随着长江鱼类资源持续恢复,执法监管难度也 在持续升级。十年禁渔进入"下半程",严盯死守的管理方式是否可持续?共抓长江大保护如何更科学有 效推进? 禁渔秩序总体平稳 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各地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多部门联合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科技赋能助力执法 能力明显提升,监管力度持续加强,禁渔秩序保持总体平 ...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鸟类活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10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8日 06 版) 公安部环食药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公安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部署 各地公安机关紧盯花鸟文玩、集贸市场、野味餐饮,候鸟主要分布区、迁飞通道、驯养繁殖场所及互联 网交易平台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主动搜集情报线索,集中开展破案攻坚,将打击重点对准长期从事 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的职业化团伙和非法猎捕、贩卖等突出犯罪,密切部门协作,强化行 刑衔接,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整治非法猎捕贩卖国家保护鸟类"黑灰产业链",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日前,本报报道陕西西安一些地方存在非法猎 捕和贩卖野生鸟类问题后,公安部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鸟类活动,对非法猎捕贩卖行为予 以持续专项打击,并迅速派出工作组赴西安,指导当地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对非法捕猎贩卖鸟类问 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猎捕、出售、购买、运输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排查整治,深挖彻查违法犯罪活 动,迅速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近年来,公安部连续部署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专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18个省份部署开展打 击危害珍贵、濒 ...
赵一德在调研检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落细落实保护措施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坚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Shan Xi Ri Bao· 2025-06-17 00:26
在新城区长乐花卉博览园,赵一德详细了解商户的经营资质、业务范围和进货渠道,并与新城区驻 博览园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他强调,要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和经营活动 的监督管理,通过专项检查、定期巡查、随机抽查等,督促商户建立完善进销货台账、规范公示进销货 信息,确保合规合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6月16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检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细落实野生动物保 护各项措施,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坚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赵一德首先来到西安市城北野生动物急救站,详细询问野生动物救护流程、救治效果和后续放归计 划,听取非法猎捕和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案件查办情况介绍。他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破 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紧盯"捕、运、售、食、玩"等重要环节,深挖彻查问题线索,通报曝 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效应。要优化野生动物救护机制,提升野生动物救护的科学性、专业性、规 范性,构建"收容、救助、检疫、处置"的闭环管理体系。 随后,赵一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鸟类等野生动物 ...
珍稀树种广西火桐迁地保护首次开花
Guang Xi Ri Bao· 2025-06-16 02:01
此次开花的广西火桐,是南宁树木园自筹资金林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对象。自2020年起,项目团队通 过普查与现场踏查,掌握种质资源分布状况,筛选并收集保存35份树种种质,建立30亩引种驯化试验 林。此次广西火桐迁地造林后的首次开花,为研究其迁地保护适应性、开展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了珍贵 样本,对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深远。(王艳群) 近日,一则喜讯从南宁树木园传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西火桐在该园引种试验林内迁地 造林后首次绽放花朵,金黄艳丽的花朵缀满枝头,宛如燃烧的金色火焰,令人叹为观止。 广西火桐隶属梧桐科火桐属,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珍稀树种。它树干挺拔,拥有"先花后叶"的独 特生长习性,每逢春夏之交,密集的花朵簇生于枝顶,绽放时绚丽夺目,极具观赏价值。同时,其发达 的根系在稳固贫瘠石灰岩土壤、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生态守护 者。然而,广西火桐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天然分布极为狭窄,仅零星分布于广西中部至南部石灰 岩地区,野外个体数量稀少,自然更新困难重重。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标准,它被列为极危 (CR)种,不仅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还在2021年被列 ...
休养生息换来勃勃生机
Jing Ji Ri Bao· 2025-06-15 21:57
十年禁渔,行程近半。自2021年1月1日长江禁渔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 有力,禁捕水域管理秩序平稳。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的同时,禁渔工作还面临哪些挑战?近日,经济 日报记者走进长江沿岸4省市,积极探寻各地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的实践探索和深入思考。 然而在禁渔前,受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鄱阳湖生态环境一度严重受损。"过去,湖里的围网 密密麻麻,鱼虾难以生存,江豚数量也急剧减少。鱼越捕越小,资源越捕越少,渔民越捕越穷,生态越 捕越糟。"湖口县退捕渔民徐升鹤深有感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任刘焕章说,因洄游通道受阻,栖息环 境被破坏,长江流域鱼类资源曾严重衰退,白豚、白鲟等珍稀物种灭绝或功能性灭绝,长江生态系统面 临严峻挑战。为扭转这一局面,实施禁渔迫在眉睫。 禁渔4年多来,长江正在重获生机。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量已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青、草、鲢、鳙等 经济鱼类数量显著回升。"现在湖里的鱼多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江西上饶鄱阳县退捕渔民朱合文 说。 长江生态好不好,江豚最知道。在安徽省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豚不时跃出水面,溅起层层 水花。它们 ...
携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国际视点)
Ren Min Ri Bao· 2025-06-15 21:51
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汇聚了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 名代表。大会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发布《尼斯海洋行动计划》,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携 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受到与会者积极评价。 海洋健康状况"亮红灯" 最新发布的全球首份年度海洋健康评估报告《海星晴雨表》,对海洋健康状况发出了全面警报:自1901 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约23厘米,2024年再创新高;同期,海洋热含量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 平,海面温度较此前纪录上升了0.25摄氏度,加剧极端天气的同时也加速了海水酸化。与此同时,海洋 生物多样性持续遭到破坏,目前已有1677种海洋物种濒临灭绝,44%的珊瑚礁物种濒危,活体珊瑚覆盖 率在过去150年内近乎减半。 这一切剧烈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估达374亿吨,海运排放同比 增长2.7%;全球超过1/3的渔业资源正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且这一比例每年仍以约1个百分点速度上升; 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高达4.1亿吨,塑料废弃物已占水体垃圾总量的八成以上。随着沿海人口增长,沿 ...
【省生态环境厅】秦岭羚牛分布监测取得新突破
Shan Xi Ri Bao· 2025-06-15 00:33
6月1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由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基于环 境DNA技术的秦岭羚牛qPCR定量检测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设置77个采样点位,采集229个水体环境 DNA样本,初步实现了重点区域秦岭羚牛的分布监测。 秦岭羚牛是陕西省秦岭山脉的标志性物种,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活体指标"。作为中国特有 的珍稀动物,秦岭羚牛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秦岭生态保护的象征。 本次监测的77个点位中,有50个点位成功检出秦岭羚牛的环境DNA信号,通过对这些检出信号的 点位空间分布分析发现,秦岭羚牛密集分布在秦岭中部地区以及与汉江相邻的西南部地区,丹江流域少 有分布,陕北地区暂未发现。这一结果说明,随着种群迁徙与人类活动,秦岭羚牛已具备逐步由秦岭中 西部向秦岭东部扩散的趋势。 基于环境DNA技术,本次监测初步获取了秦岭羚牛在秦岭陕西段、汉丹江流域等重点区域的分布 格局与扩散规律。这一成果不仅为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与标志性物种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本底信 息,还为秦岭羚牛栖息地的精准保护与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此次调查进一步验证了环境DNA 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高效性与可靠性,为陕 ...
综述丨联合国海洋大会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
Xin Hua She· 2025-06-14 08:35
法国总统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使奥利维耶·普瓦夫尔·达沃尔在大会闭幕总结发言中说,预计到今年9 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前将有70份批准书,从而使"协定"生效,并可能将在2028年举行"协 定"缔约方第一次正式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表示,与十年前相比,现在海洋治理领域已经获得大量关注, 相信在这届海洋大会之后,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补贴协定》等方面都会取得进展。他强调了 到2030年实现对全球30%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目标。 新华社法国尼斯6月13日电 综述丨联合国海洋大会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 新华社记者邢建桥 乔本孝 罗毓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大会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发布《尼斯海 洋行动计划》,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本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大会探讨了如何解决全球海洋面临的过度捕捞加 剧、气候变化影响,以及不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模式等问题。 在13日举行的会议闭幕式上,各方通过《尼斯海洋行动计划》。该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我们的 海洋,我们的未来:团结起来采取紧急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