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Search documents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30 22:11
廖海涛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革命纪 念亭。这座亭子纪念的是从当地走出的抗日名将廖海涛。 1941年,在江苏溧阳塘马战斗中,廖海涛为掩护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机关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干部突围转 移,率部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大岭下村是革命基点村。1929年4月,当地就成立了农会,刚入党不久的廖海涛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廖 海涛出身贫苦家庭,参加革命后,根据组织安排参与策划多次暴动;发展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妇 女会等,吸收超八成村民;建立乡、区苏维埃政府并任领导职务等。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1931年,闽西红军兵工厂迁到大岭下村。1933年9月至1934年7月间,廖海涛先后任 新成立的中共代英县委领导和中国工农红军代英独立营营长等职务,持续在上杭开展革命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的各级党政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在大岭下村旁的双髻山等据点建立 根据地,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廖海涛领导的队伍也长期活跃于此。 "在此期间,反动势力采取各种毒辣手段,对根据地军民疯狂报复。"上杭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 ...
平陆运河风物志㉝ | 忠门赤染萍塘红
Guang Xi Ri Bao· 2025-06-29 03:02
穿行宅院深处,偶闻家禽鸣叫、追逐之声,炊烟自雕花斗拱间袅袅飘出。"五大门"前,一弯半月池 塘如翡翠镶嵌,将古建飞檐与流云尽揽怀中。"此塘原与后花园的七株350多年古荔树合称'七星伴月', 可惜一株古荔已凋亡。"邓忠奕深感惋惜。 盛夏,炙热的阳光为萍塘村镀上一层金色。6月18日,踏着青石板路,记者步入这座静卧于钦州市 灵山县新圩镇虎岭之下的岭南古村。 青砖黛瓦间,岭南风骨与西洋风情交融。萍塘村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更因一 段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成为蜚声四方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从村中球场右行数十米,邓氏古宅建筑群映入眼前。斑驳的墙体,仍透着往昔威仪。 "我们现进的是东大门,对面尽头原是已经被拆除的西大门。按古制,东门迎娶,西门送丧。"萍塘 村党支部书记邓忠奕介绍,这座占地约2.3万平方米的宅院,由清朝中期邓氏第十代祖邓廷纬所建。 东西大门间,五座格局相同的四进庭院比肩而立,人称"五大门",对应德恭堂、推己堂、敬诚堂等 五福堂。各堂的青砖墙体厚如壁垒,大门旁残存的射击孔,在岁月与烽烟的纹理间诉说着:这既是家 园,亦是堡垒。 "抗日救亡中,邓业懋、邓业兢兄弟奔走于各乡镇,点燃了灵山抗日星火。"邓忠奕 ...
“南陈北李”:历史回音中无数人托举起信仰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28 22:27
"铁肩担道义,我们要成立自己的政党;妙手著文章,我们要描绘中国新的航向。在北大红楼,我们有 了自己的思想;那思想,就是人民的梦想,就是中国的希望。我们把这梦想和希望,从北大红楼带到了 嘉兴南湖,带到了那飘荡的红船上……"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上,饰演李大钊的00后李宸 希身着长衫,攥紧绞刑架的铁链,浑厚的嗓音穿透剧场。 台下,李大钊的孙女李乐群泪光闪烁。这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原创的音乐剧《大钊先生》自2017 年在北京大学首演后,受到观众热捧,场场爆满。而这8年来,几乎每场公演都会迎来两位特别的忠实 观众——年过七旬的李乐群及其丈夫张建国,他们总会默默用镜头记录下青年与革命先驱的对话。 "大钊先生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此时,我们就站在他曾经仰 望的星空下,忽然懂得了何为平凡的伟大。"李宸希记得演出结束后李乐群给他的拥抱。他暗自许下心 愿,要让更多年轻观众从大钊先生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在安庆师范大学"延乔英才拔尖班"(以下简称"延乔班")的课堂上,王紫悦同样在寻找这种精神共振。 不久前,她和同学们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南水关巷的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开展探访红色地标、寻访 ...
“向她致敬——党史中的镇江巾帼力量”人文行走宣讲活动走进句容
Zhen Jiang Ri Bao· 2025-06-27 23:43
6月25日上午,由市妇联、镇江日报社、句容市妇联联合主办的"向她致敬——党史中的镇江巾帼力 量"系列寻访活动,以"追寻红色足迹 致敬巾帼英烈"为主题,赴句容开启第三站人文行走活动。全市各 类女性社会组织代表等30余人参加活动,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同上一堂直击心灵的精彩党课。 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烽火镇江 英雄镇江"抗战档案史料展的展牌前,大家驻足聆听那段艰苦卓绝 的抗战历史。丰富翔实的抗战文物资料全面呈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镇江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 历程和英勇事迹。"杨门三烈"中大姐杨瑞年聪慧勇敢,她带领弟弟妹妹共赴抗日前线,坚定爱国的精神 令人动容;柳流烈士毅然参加抗日工作,她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人钦佩。 "这次的红色足迹追寻,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镇江市社会组织妇联主席、市正益社会组织党支 部书记张妍表示,她将把这次学习的感悟转化为筑牢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先锋作用的实际行动,让"铁 军精神"在新时代社会组织行业中焕发新的光芒。 严海霞是市律师行业妇联主席。她告诉记者:"今天的参观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女律师,我 将把今天的所思所想运用到工作中,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市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黑龙江尚志:英雄之城书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Xin Hua She· 2025-06-27 01:18
驱车驶入黑龙江省尚志市,一眼便看见环岛中心屹然挺立的高大铜像:赵尚志将军身骑战马,戎装飞扬,他望向远方,好似凝视这一方和平安 宁。 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的赵尚志铜像。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尚志市是一座以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城市。昔年,赵尚志、赵一曼等无数抗联将士在此抵御外辱,"南杨(杨靖宇)北赵(赵尚 志)""双枪白马"女政委等赫赫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而今,这片红色沃土正日新月异展现着新的活力。 夏至时节,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青松翠柏围绕,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来此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 尚志市城区。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回望烽火岁月,今朝扬鞭奋蹄。尚志人在先辈的精神激励下,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当地振兴发展。 "你看,这苗长得真壮实。"在尚志镇城西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温室大棚,工人李章法正给嫩绿的红树莓苗喷水。通过采用精准温湿度控制、科 学施肥等手段,红树莓品质大幅提升。这份工作不仅带给李章法每月3600元收入,他还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 被誉为"中国红树莓之乡"的尚志市地处北纬45度农产品黄金带,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37天左右。多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以树莓、黑加 仑为主的浆果种植特色加工产业,全市浆果种 ...
廉洁文化中国行丨城湖江岭 文韵悠悠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6-27 00:30
客家围屋碧滟楼。惠州市纪委监委供图 广东惠州,古称循州、祯州,惠州老城三面临水,以"半城山色半城湖"著称,城湖江岭融合的城市景观背 后,沉淀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 惠州西湖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惠州市主要廉洁教育场所分布示意图。惠州市纪委监委供图 当地青少年在东坡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杨慧华 摄 谈起惠州,不少人会想到苏东坡的那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城市的气 质。此外,惠州还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之地,作为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这 里更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种文化交融、兼收并蓄,成就了这座地灵人杰、山水兼备、风物相宜的 历史文化名城。 千载风流仰大苏 走过合江楼,穿越喧闹的水东街和惠新西街,白鹤峰上,东坡祠内一片幽静。 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谪居惠州,两年后,在白鹤峰筑居以作终老之所。新居落成并入住三个月后, 苏轼再度被贬海南,由其长子苏迈携带家眷在此居住四年,至朝廷大赦才随苏轼北上。苏家离惠后,"惠人以 先生之眷眷此邦,即其居建祠祀焉",白鹤峰东坡故居遂改为祠。此后,这里成为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竞相瞻 仰之所 ...
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 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 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1938年3月,他率队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重 要区域河北河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编为回民教导队,后与另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合编 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1938年10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早年投身行伍的经历,锤炼了马本斋卓越的军事素养。1939年7月,马本斋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司令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屡创日伪军。 1940年初,冀中平原斗争形势严峻。马本斋奉令率部保卫深(县)南(部)(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
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同样的,作者对相关影视、戏剧艺术的品鉴,也重在领悟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强调艺术不仅是 美的呈现,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好的作品会引导我们同善与爱相遇,启发我们领悟人间正道,激励我 们热爱祖国、追逐理想。这有赖于艺术家对历史的深刻体认,对创作规律的充分尊重,对人物形象的生 动塑造,实现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相互统一。而一些"神剧""雷剧",无视历史真实,一味追求奇观 化、娱乐化,忽略了文艺作品的精神品格,最终也留不下来。 感悟历史,讴歌真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也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读史 以明志,知古而鉴今,蕴含着"纸上"与"躬行"相统一的辩证法。期待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领略历史与文 艺的交织,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7日 20 版)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班永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翻开《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仿佛跟随作者班永吉一同穿过历史的长河。作者长期埋首于党史研究, 也持续关注红色文化传承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本书收录的正是作者针对相关历史出版物和影视、戏剧 作品等的40多篇评论文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 ...
延安机场表现卓越 获颁2024年度服务地方优秀驻延单位殊荣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06-26 03:33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召开202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 彰会议,西部机场集团延安机场公司凭借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贡献,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选授 予"2024年度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优秀驻延单位"这一殊荣。 面对航司航线调整的复杂局面,机场公司迅速反应,深入研究市场发展策略。积极与地方政府携手,协 同攻坚航空市场。不仅成功加密了延安至北京的热门航线,恢复了至上海这一经济中心的航线,还对南 京、银川、长沙至延安的航线进行了优化调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开通了西北民航辖区首条短途运输航线,极大地丰富了区域内的航空运输网络。数 据显示,全年延安机场完成运输起降8219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60.7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401.5吨, 各项运营指标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在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层面,延安机场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自身"红色机场"的独 特优势。开放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起航"展,让过往旅客在候机之余,能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在航站楼精心筹建历史非遗文化主题展示区和"延州阅读"城市书房,为旅客打造 了充满文化韵味的候机环境。此外,创新推 ...
大别山下,红色基因代代传(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41
"碑高13.5米,象征着大别山为革命牺牲的13.5万名在册烈士;碑座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是对岳 西为国捐躯的3.8万英雄儿女的纪念。"岳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新民介绍,当时岳西人口不足16 万,牺牲人数占到人口总数的近1/4,因此岳西也被称为"烈士县"。 八十载悠悠岁月,革命老区已换了新模样。近日,记者走进大别山腹地,探寻革命遗址,参观纪念场 馆,采访烈士后人。伟大抗战精神,回荡在大别山的山山水水间。 一封家书,映照家国情怀 一场雨过后,大别山间,苍翠如洗。走进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大别山烈士陵园,沿着台阶拾级而 上,朱德同志亲笔题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然矗立。 在大别山烈士陵园,操着各地口音的参观者瞻仰着、聆听着、触摸着、沉思着。 "这是1940年5月,岳西籍烈士程雄出征前写给家人的信,也是最后一封信。"讲解员在一块展板前娓娓 道来。 "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 信辞别双亲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话,双亲大人应保重玉体,抚育好弟妹。""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 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 声声叮咛,字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