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思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上海市第九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综述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0 02:53
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6月6日,上海市第九届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论坛在 市委党校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论坛由上海市委党校和市马克思 主义研究会共同举办。上海市委党校终身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公龙出席并作学术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 授陈锡喜作主旨演讲,本市及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专家和青年学者100余人与会。与会学者围绕重点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 理化的关键要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基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及研究阐释中的若干热点议题等展开了深入讨论。 一、重点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关键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 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体系化与学理化不仅是当前理论研究和阐释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理论迈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
全文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源头活水与价值启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金融重要论述与实践
Xin Hua She· 2025-06-20 01:03
目 录 导 论 结 语 编写说明与致谢 导 论 一条道路的开拓,离不开漫长的积累和艰辛的探索。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 就,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 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 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金融发 展状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广阔视野、前瞻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围绕如何走出一条符合 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金融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与具体实践。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是一 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报告认为,这条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政治性 筑牢发展根基,以人民性锚定价值坐标,并通过"两个结合"实现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实践突破,为 ...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Wang· 2025-06-17 22:09
杨伟国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 讲话,强调:"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这一 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 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 级、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具有鲜明特性,为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发展和做好工会工作 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进步,对于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 作创新发展,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 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现"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不仅是我们在探索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
经典常谈 | 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
1846年7月,伦敦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给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共产主 义者虽有千百万,但我们却还没有建立起政党。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这方面的必要性已成熟到了何等 地步。"信中指出,建党要"越快越好,任何拖延都孕育着危险"。 面对紧迫形势,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必须"组成一个不 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马克 思恩格斯认为,支部是构成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部分,不能放松"同中央委员会的联系"。他们积极参与 到支部建设工作中,扩大支部在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影响力,"把工人阶级的力量组织并联合起来"。 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尽量 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 心",把"所有可用的力量都掌握在同盟的手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重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之初,列宁指出党必须有严密 的组织和统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2:01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陈云同志一生高度重视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并坚持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这里, 我就学习这一思想方法谈点认识体会。 "十五字诀"的提出,源自延安时期陈云同志与毛泽东同志的三次谈话。当时,陈云同志对"怎样才能少 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向毛泽东同志请教。毛泽东同志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之所以犯 错误,"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并建议他学一点哲学。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指导,陈云同志一 边学哲学,一边总结实践经验,逐渐把自己的认识体会概括为"十五字诀"。他说:"这15个字,前9个字 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对这15个字,陈云同志悟了一生,讲了一生, 用了一生。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精辟概括,其要义在一个"实"字。 陈云同志强调,"只有从实际出发"研究处理问题,"是最靠得住的";"一切工作不能靠装腔作势,不能 闭目塞听,而必须从实际出发"。陈云同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 ...
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 自觉、宏阔的理论视野、坚定的文化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两个结合"时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 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 和标识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形态,是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 互鉴中不断自我革新和超越所塑造的"新生命有机体"。从概念基点出发,循实践之迹、溯学理之源、答 世界之问,梳理明晰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深入 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这一重要范畴。 实践维度: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 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交汇交融中,在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的历程中生成,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上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内含着文明形态的更新与转型,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 ...
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
在先进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强大的实践伟力。把握历史规律的战略定力。中国共 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精准把 握历史发展大势,制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奋斗目标与行动纲领,在时代浪潮中始终锚定正确航向。坚 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底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镌刻在旗帜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推进实践创新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立足实践沃土,在变 革现实的伟大斗争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以实践检验理论、以理论引领实践,形成实践创新与理论创 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胸襟。中国共产党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 秀成果,主动回应时代之问、破解发展难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成为时代 先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 克思主义行。"从改天换地的革命斗争,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探索,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 党始 ...
让文化流淌,让历史流芳(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尘封在历史中,而是或隐或现地流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等待慧眼去发现,留 给慧心去造化。"实事求是"的传承发展,恰是一个生动案例,既清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 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也有力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 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实事求是",源自汉代的思想火花,为何至今仍绽放光芒?笔者有幸跟随一个采访团造访湖南长沙岳麓 书院,在那里收获了文化传承创新的启示。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时期的河间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先秦古书,后人评 价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实有是 理,故实有是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自汉以降, 无论宋明理学还是明清实学,都能找到实事求是的影子。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早在南宋时就因"朱张会讲"而闻名海内,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在近代以后备受 有识之士推崇。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受到"实事 ...
讲出真理的甘甜味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9
王公龙正在给学员上课。 王公龙(左一)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上海洋山深水港。 王潇珩摄(影像中国) "党校教学要有5层境界:第一层是品德,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之后依次是信息、知识、思考、方 法。" "一堂高品质理论课,结尾应该收在科学方法,对当下现实有指导性。" ………… 近日,在一堂面向上海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培训班上,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公龙将20多年来讲授理论课的经验与心得娓娓道来。 "对我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信仰,也是方法。"王公龙说。 因为是信仰,所以"确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有一种价值感";因为是方法,所以"能够在快速变化 的世界里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确定感"。 从事党校教学27年,王公龙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把这份真理的甘甜味,让前来听课的干部学员领悟 到,让更多人感受到。 "做有信仰的人,讲课才有人信" 时隔多年,王公龙仍对刚上讲台时的忐忑记忆犹新。 "最怕学员提问,一提问就紧张,那种场景有时甚至会出现在梦中。"那时候,王公龙讲《共产党宣 言》,学员评分并不理想。 怎么办?研读原著。"必须把《共产党宣言 ...
经典常谈 | 从人化自然到生态限度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双重超越,既摆脱了旧唯物主义对自然的机械直观,也批判了唯心 主义将自然视为精神外化的谬误。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 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 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种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自然观,将自然纳入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建构过程,揭 示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辩证运动规律。而当人类实践突破自然系统的再生限度时,生态限度作为客 观必然对主体实践的反向规制,则构成了自然观辩证逻辑的重要内容。 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将自然纳入价值增殖体系,导致"自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自然化"双重过程。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 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社会关系通过生产组织方 式重塑自然系统的运行逻辑,使河流、森林、矿藏等自然要素成为资本循环的特定环节。科学技术作 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既是突破自然限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异化自然的潜在威胁。 当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