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D交易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药企“卖青苗”?不,是卖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5:06
作 者丨季媛媛 编 辑丨张星 中国创新药行业在近期迎来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 707达成授权协议,二是中国创新药突破多个实体瘤治疗瓶颈闪耀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 会(ASCO),两大事件使得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清晰可见。 然而,在繁荣背后,"卖青苗"的忧虑声却在业内悄然流传。这是业内人士对临床早期创新药 转让的一种形象比喻,将早期创新研发成果比喻为"青苗"。意指国内医药企业和药品研发机 构在技术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将现有开发成果转让给大型外资药企。 这个比喻,形象却失之偏颇,甚至暗含误读。"青苗"指向的是确定性收获,而创新药企手中 攥着的,从临床前到三期推进的管线,更像是经过精密测算、明码标价的"风险合约"——临 床前项目成功概率约仅5%,一期约10%,二期约20%,至三期也仅升至30%左右。这不是待 割的庄稼,而是承载着巨大不确定性、也蕴藏着无限可能的"风险资产"。洞悉这一点,是理 解中国创新药产业突围逻辑的关键。 "卖青苗"现象,既是双重压力下的战略选择,更是产业成熟度提升的体现。 其一,这是创新药企在融资"寒冬"下的生存智慧。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今 ...
创新药企“卖青苗”?不,是卖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报道中国创新药行业在近期迎来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三生制药与辉瑞就 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二是中国创新药突破多个实体瘤治疗瓶颈闪耀2025年美国临 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两大事件使得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清晰可见。 对资源有限的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出售部分管线是战略聚焦的必然选择。将弹药集中于最富潜力 的核心项目,远胜于分散火力、全线押注。而对引入管线的跨国药企,则是以资本换时间,以确定性现 金流博取未来潜在的重磅产品,丰富其研发管线。这种基于互补优势的"风险再配置",如同搭建起一张 覆盖全链条的"风险共担网络",极大提升了产业的运转效率。 然而,在繁荣背后,"卖青苗"的忧虑声却在业内悄然流传。这是业内人士对临床早期创新药转让的一种 形象比喻,将早期创新研发成果比喻为"青苗"。意指国内医药企业和药品研发机构在技术研究进展到一 定程度时,将现有开发成果转让给大型外资药企。 透视本质,创新药BD交易,是一场关于科学不确定性的管理艺术,是对风险资产的精妙定价与高效流 转。当中国药企不再简单视管线为待价而沽的"青苗",而是能娴熟运用BD工具,如同高明的 ...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涨超5%,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机构: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板块机会
华福证券表示,2020年至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从6 亿美元提升到4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已达到22亿美 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6月9日,创新药概念股持续活跃,相关ETF方面,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早盘涨5.14%,成交额 超3.36亿元。成分股中,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5%,诺诚健华、云顶新耀、信达生物等多股跟涨。资金 流向方面,截至6月6日,该ETF近5个交易日有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6300万元。 资金流向方面,截至6月6日,该ETF5个交易日有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6300万元。 消息面来看,据中证报,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港股创新药,在近期市场震荡中 走出了独立行情。港股创新药"霸榜"ETF涨幅榜,多只相关ETF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机构认为,港 股作为布局创新药的核心市场,可优先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前沿领域稀缺标的。 截至6月9日,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71.5%,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 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
多家创新药企官宣BD交易订单,创新药ETF(517110)国泰涨超2%,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3%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9 03:20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 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有望进一步打开国产医药创新的 成长天花板,加速国产创新药与创新器械企业的成长。 华福证券表示,2020年至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 从6亿美元提升到4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已达到22亿 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今日,医药板块继续活跃领涨市场,创新药ETF(517110)国泰涨超2%,创业板医药ETF国泰 (159377)涨超3%。 近期,继三生制药达成一项超60亿美元的交易之后,石药集团也预告6月拟达成一项约50亿美元的 创新药交易。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项目合作主体来自于BioNTech收 购自普米斯的双抗。 近年来双抗、ADC领域,屡屡创下交易记录,一方面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拥有巨大的使用人 群,EGFR三代小分子药物的销售额已证明其大品种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技术在ADC、双抗领 域持续迭代更新,在临床上对目 ...
港股医药新股增发规模破纪录,资本涌入下是业绩潮还是减持潮?
6月5日,科伦博泰(6990.HK)宣布根据一般性授权实施配售发行591.8万股H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 约2.54%,配售价格为331.8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5亿美金(合约17.96亿元)。据悉,这一交易刷新 了今年港股生物医药市场新股增发规模记录。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百利天恒(688506.SH)、迪哲医药 (688192.SH)等在内的多家药企已密集披露再融资计划,资金多锚定创新药物研发赛道。 与此同时,特别是5月起,我国创新药领域重磅BD(商务拓展)交易频出。包括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 款及最高60.5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拿下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再生元以8000万美元首付款、最 高19.3亿美元里程碑款,买下翰森制药的一款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在再融资与大额BD交易的双 重驱动下,医药行业正迎来更充沛的资金活水。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宏观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医药行业正从"全 面冰封"进入"结构性解封"状态。对比过去两年,即便是优质管线也难获得资本青睐,创新药企研发难 以获得回报和激励。 ...
授权合作提前“预喜”,石药集团为何这么急?
以下文章来源于氨基观察 ,作者氨基君 氨基观察 . 生命科学新时代的商业智库和价值灯塔 作者 | 武月 来源 | 氨基观察 每笔交易的潜在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化分成约为50亿美元。且其中之一已经处于后期阶 段,预计将于6月份完成。 如此重磅BD消息,石药集团的股价自然应声大涨,市值再次逼近千亿大关。 事实上,在其正式公告之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关消息流传。因为石药集团于29日中午交出一份不 及预期的一季报,营收、利润双下滑,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管理层已经披露了上述BD消 息,这也使得其股价在业绩发布之后,逆势大涨12%。 尽管石药集团在公告中多次提示BD的不确定性,但市场更多是沉浸于巨大的金额层面。3项50亿 美元的交易,言下之意,潜在交易总额达150亿美元。即使首付款按照5%计算,也高达7.5亿美 元。 乐观者认为,这是石药再次秀出创新肌肉,石药集团不断增长的研发,并没有带来创新药的估值 溢价。随着新的重磅BD的达成,其业绩会有新的保障;谨慎者则认为,潜在大BD确实能驱动股 价大涨,但重磅BD属于重大商业机密,也是涉及股价的敏感信息,在BD落地前就提前公告,是 否有些突兀? 至少,在全球医药产业中,预 ...
中国抗体-B(03681)两日涨超80%,市场“战略性押注”下一个重磅BD?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1:31
年初至今,新药放量+Biotech逐步减亏盈利+重磅BD频出催化创新药大行情。自三生制药拿下辉瑞60亿美元BD后,再度印证了中国创新药领域在全球的竞 争力,近期整个市场都在"疯狂"挖掘下一个重磅BD。 事实上,在众多免疫系统疾病中,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的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人群中高发,其所带来的皮肤瘙痒以及皮肤破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然而目前现有治疗方案无法完全达到兼顾快速止痒、皮损改善和安全性的效果。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AD患者数至少2.3亿人,我国AD患者群体庞大,超过7000万人,其中中重度AD占比约达28%。对比之下,美国预计AD成人患者数 在1650万,中重度AD占比约占40%。庞大的患者群体意味着AD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也推动药企加速开发差异化疗法。 6月3日,中国抗体的股价迅速拉升,盘中股价涨幅一度达到45.75%,最终收盘价2港元,收涨30.72%;6月4日,中国抗体股价继续大涨,盘中最高价触及 2.99港元,创下自2022年2月以来股价新高,后收涨42.5%,两个交易日股价涨幅高达86.27%,这也是市场预期中国抗体创新加速,押注公司未来重磅BD交 易的真实反应。 例如,安进 ...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盘中价格创历史新高,年内涨超45%!多家创新药企官宣BD交易订单
6月4日,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0.72%,恒生科技指数涨1.01%,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931250.CSI)上涨3.79%,信达生物上涨15.07%,再鼎医药涨10.97%,泰格医药涨超9%。 相关ETF方面,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早盘涨4%,盘中最高价达1.391元创历史新高,成交额为 2.99亿元,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资金流向方面,截至6月3日,该ETF已连续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 入,累计净流入额为6333.69万元。该ETF最新流通份额为4.19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5.53亿元。值得一 提的是,截至6月4日午间收盘,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年内涨超45%。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SH)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CSI),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从 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以及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服务的上市公 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创新药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ETF配备了2只场外联 接基金(A:023597/C:023598)。 全球来看,BD交易早已存在,买方通常是手握充沛现金流的知名大药 ...
中国创新药领域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港股医药ETF(159718)盘中走强涨超4%,医疗创新ETF(516820)翻红上扬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4 02:47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本届ASCO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口头报告数量达73项,创历史新高。随着头部创新药 企已经开始批量进入扭亏为盈的新发展阶段,中生代Biotech旗下优质资产迎来BD浪潮开始密集出海, 传统药企走出集采阴影、创新药业务进入兑现期迎来估值重估,中国创新药产业及创新药投资有望持续 迎来高景气。 截至2025年6月4日 10:31,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强势上涨3.97%,成分股信达生物 (01801)上涨16.22%,再鼎医药(09688)上涨8.07%,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上涨5.80%,康诺亚-B(02162), 诺诚健华(09969)等个股跟涨。港股医药ETF(159718)盘中涨超4%,现涨3.23%,最新价报0.8元。拉长时 间看,截至2025年6月3日,港股医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4.31%。 流动性方面,港股医药ETF盘中换手19.73%,成交5283.54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 3日,港股医药ETF近1周日均成交8087.43万元。 规模方面,港股医药ETF近3月规模增长1649.54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4。 中国创新药 ...
BD交易大爆发,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涨0.59%,首药控股上涨近9%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结构性拐点,政策端持续优化,创新药和生物药成为主要驱动 力。随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带量采购常态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优势凸显。同时, 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消费升级将推动需求端持续增长,预计医药市场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此外,国际化 进程加快,中国药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创新药出海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平安证券认为,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多重利好共振,创新药领域尤其值得关注。政策端,集采影响边 际减弱,医保谈判对创新药倾斜,叠加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为行业注入新活力。需求端,老龄化加速 和健康消费升级将持续推动市场增长,预计医药市场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此外,创新药企在研发和国 际化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多款国产创新药获批在即,BD出海势头强劲,国际化布局进入收获期。整体 来看,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未来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业绩放量的双重驱动。 6月4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SH)上涨0.54%,该指数成分股中,首药 控股上涨近9%,智翔金泰上涨超5%,华恒生物、皓元医药与诺泰生物上涨超4%。 据智通财经,一笔笔BD(bus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