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退市新规显威 首个年报季精准出清经营风险公司
Huan Qiu Wang· 2025-04-30 01:5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接近尾声。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更有公 司直接面临退市。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晚间,触及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主板公司共有48家,涉及行业以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等为主。这些公司普遍存在亏损 年份较长、主营业务转型未见成效的问题,个别公司甚至面临财务类、规范类及重大违法强制类等多重退市风险。 有业内人士表示,退市新规通过组合指标精准识别"壳公司",加速市场"劣币"出清,推动资金流向盈利稳定、基本面良好的优质企业,同时倒逼上市公司提 升经营质量与可持续竞争力。 4月29日,艾艾精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扣非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非核心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线。根据 新规,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艾艾"。 除艾艾精工外,威尔泰、星光股份(现"*ST星光")、四通股份、原尚股份等公司同样因"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3亿元,加大"空壳僵尸"公司淘汰力度。*ST龙 ...
ST惠程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7980.65%,现金流净额骤降515.87%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30 00:50
2025年4月,重庆惠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惠程")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 公司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7980.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同比下降515.87%,凸显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以下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营业收入:下滑22.40%,业务结构有变化 2024年,ST惠程实现营业收入197,235,872.29元,较上年的254,162,324.50元下降22.40%。从业务板块来 看,电力行业收入130,381,239.73元,占比66.10%,同比下降3.21%;新能源行业收入63,876,292.78元, 占比32.39%,同比下降24.90%;游戏行业收入归零,上年为27,734,934.67元,占比10.91% 。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源于经营层面项目进展及完工进度不及预期,如光伏、风电项目;同时,市场 供求因素也导致充电桩业务执行订单减少。 扣非每股收益:亏损加深,达 -0.2159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降幅高达7980.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9,521,961.44元,而2023年为1,897,3 ...
退市新规后首个年报季 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亮剑”显威
◎记者 祁豆豆 在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新修订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正式"亮剑",将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收 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精准"圈出",充分揭示这些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羸弱的风险,部分公司因此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ST),还有多家*ST公司将直接退市。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21时,触发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主板公司共有48家。初步来 看,触发该指标的公司所属行业以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居多。从公司基本面看,多家公司亏 损年份超过3年,且主营业务多次转型仍效果不佳,个别公司甚至面临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强制 类等多重退市风险。 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凌昊向记者表示,针对主板公司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精准识别"壳公 司",将加速"劣币"出清,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盈利稳定、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同时,退市新规的威慑 力也会倒逼上市公司"提质增效",让更多上市公司专注于可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收紧营业收入指标 多家主板公司"披星戴帽" 4月29日,艾艾精工发布2024年年报,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 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 ...
南国置业退市压力显现 重大资产重组或谋求“保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深圳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报披露之前,南国置业曾公告,中国电建旗下电建地产,拟受让公司持有的房地产 开发业务等相关资产和负债,但具体交易标的范围尚需双方进一步协商确定。 这一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去年四季度以来,各级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稳楼市政策,并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老牌央企的 中国电建如何处置下属公司的流动性危机,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南国置业也在公告中明确,本次交易估值及定价尚未确定,经初步研究和测算,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 组,但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目前,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方案仍需进一 步论证和沟通协商,且公司尚未与交易对方就本次交易签署意向协议。 去年以来,已有部分上市房企宣布退出房地产业务。具体来看,将房地产开发业务剥离上市平台,仅留 存轻资产,并由母公司注入其他资产,成为常见的做法。 4月29日,中国电建旗下商业地产上市平台南国置业(002305,SZ)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去年 南国置业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80.46%。 同期,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27.74亿元,同比下降71.32%。对比2023年70. ...
大晟文化: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news flash· 2025-04-29 14:53
大晟文化(600892.SH)公告称,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 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 营业收入低于3亿 元。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30日 停牌1天,于2025年5月6日起 复牌并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 简称将由"大晟文化"变更为"*ST大晟"。 ...
ST花王: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news flash· 2025-04-29 14:27
ST花王(603007.SH)公告称,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 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 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 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30日 停牌1天,2025年5月6日起 复牌并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 由"ST花王"变更为"*ST花王"。 ...
退市!4家公司明日将正式告别A股
*ST旭蓝[000040] 2025-04-29 15:00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1.91 1.71 1.52 1.32 1.13 0.94 0.74 0.55 0.35 194万 成交里: 98327 145万 96.83万 48.42万 OL 03-31 11-08 03-07 03-19 *ST嘉寓[300117] 2025-04-29 15:30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1.52 1.37 1.22 + 1.07 0.92 0.77 0.62 0.47 0.32 160万 成交里:35323 120万 80.02万 40.01万 0 01-02 13-31 *ST东方[600811] 2025-04-29 15:00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3.02 2.65 2.29 1.92 1.55 1.19 0.82 0.45 0.09 1276万 成交里:8242333 957万 638万 319万 o Ш■■ 03-07 03-20 04-01 04-14 01-14 01-24 02-1 ...
退市!000040、300117、600811、600070,明日摘牌!
证券时报· 2025-04-29 13:13
4家公司明日将正式告别A股。 4月29日晚间,*ST旭蓝(00004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于4月30日摘牌。 同日,*ST嘉寓(30011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嘉寓控股股份公司股票终止 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于4月30日摘牌。 此外,*ST东方(600811)、*ST富润(600070)也在昨日公告,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将于4月30日摘牌。 *ST旭蓝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明日摘牌 4月29日,深交所发布了《关于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决定*ST旭蓝股票终止上市。 *ST旭蓝(000040)当日晚间亦发布了相关公告。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股票在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通过交易系统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 于1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公司 股票终止上市。 由于公司股票交易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
吉药控股触发“1元退市” 行业六年沉疴集中爆发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4-29 10:45
近日,吉药控股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成为2025年第四家触发退市机制的A股药企。从"化工 +医药"双主业光环到六年累亏超40亿,吉药控股的坠落轨迹,映射出医药行业在政策、治理与市场三 重压力下的生存危机。 吉药控股:从跨界神话到退市样本 吉药控股的退市之路堪称"教科书式"风险暴露案例。2014年,公司通过收购金宝药业切入医药赛道, 但"化工+医药"的协同效应始终未能兑现。公司营收从2018年峰值9.4亿元骤降至2024年不足3.6亿元,六 年累计亏损超40亿元。 2022年,原董事长孙军因涉嫌职务侵占被捕,涉案金额达3.3亿元。管理层动荡直接导致融资渠道断 裂,2024年负债率飙升至161.77%,短期债务与可用资金缺口高达21亿元对480万元。伴随业绩连年暴 雷,公司市值从2015年巅峰期的80亿元缩水至退市前不足5亿元,投资者用脚投票最终触发"1元退市"红 线。 2025退市新规显威,医药板块成重灾区 吉药控股并非孤例。2025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医药行业已现四例退市/拟退市案例,包括大理药业、龙 津药业、普利制药、吉药控股。医药企业退市潮背后,直指三大结构性矛盾。首先是政策冲击未出清, 带量采购 ...
多家公司,“披星戴帽”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9 10:10
Core Viewpoint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Nine Articles" and accompanying delisting regulations has tightened financial delisting indicators, creating significant pressure for underperforming companies in the A-share market [1][5]. Group 1: Delisting Risk Warnings - As of April 28, 2024, a total of 41 companies will be subject to risk warnings due to financial non-compli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with their stock being suspended for one day on April 29 and renamed starting April 30 [2][3]. -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99 companie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risk warnings, with 74 facing delisting risk due to market capitalization and 25 receiving other risk warnings [2]. - Companies like Guohua Network Security reported negative profits and revenues below 300 million yuan, triggering delisting risk warnings under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rules [2][3]. Group 2: New Delisting Regulations - The new delisting regulations, effective from 2024, include stricter financial, trading, compliance, and major violation indicators for delisting risk warnings [5][6]. - The revenue threshold for main board companies has been raised from 10 million yuan to 30 million yuan, increasing the elimination of underperforming companies [6]. - The market capitalization delisting threshold for main board A-shares has been increased from 300 million yuan to 500 million yuan, while thresholds for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nd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remain unchanged at 300 million yuan [6]. Group 3: Market Impac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 The new delisting regulations aim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by increasing delisting standards and reducing the value of "shell" resources, effectively driving out underperforming entities [7]. - The regulations also emphasize deterrence against financial fraud and governance issues, making it more challenging to engage in shell trading [7].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gulations is expected to accelerate the market's cleansing process, with a higher likelihood of companies being forcibly delisted due to financial misconduc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