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乡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Xin Hua She· 2025-06-06 03:16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 平9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形成以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 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 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 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 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是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坚实改革基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理 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要运用好这些改革成果,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 深度,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 ...
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 揭晓500强榜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05 09:23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5日讯(记者宋雅静)6月5日上午,"2025镇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 办。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镇域经济研究中心在会上重磅发布《2025中国镇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揭晓"2025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成果。 镇域经济为何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指出,其一是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的突破口——当前城市 竞争重心向县镇下沉,区域经济竞争已从单个城市比拼演变为 "市域为核心、县域为支撑、镇域为底 座" 的全域协同竞争;其二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必然选择——我国城乡关系历经"二元分立—调整互动 —统筹发展 — 融合发展"四阶段,城乡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互动",乡镇功能也从"通道 "升级为 "纽带"。 该研究基于镇域特点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结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以科学全面评价为导 向,构建起涵盖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消费活力、城乡合力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 16个二级指标,同时综合考虑高等院校、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及荣誉称号等支撑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 | --- | --- | --- | | ...
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Jing Ji Ri Bao· 2025-06-04 22:0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 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强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这是缩小我国城乡差别、促 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53.73%提升至2024 年的67.0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81降至2024年的2.34。然而也要看到,当前土地、劳动力、 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的高效顺畅流动仍面临一些制度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阻 碍了城乡的互促互进。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呈现二元特点。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 动,不仅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 距。我国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 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尚未统 一。同时,相关法律保障、配套机制还不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待深化,农村不少"沉睡"的土 地资源亟待盘 ...
破解村居并行治理难题 门头沟永定镇解决589件民生问题
Xin Jing Bao· 2025-06-04 10:54
6月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文化活动中心,一出居民自编自导的舞台剧正在上演:同住一楼,却分属两村的 两位居民,为了楼下的一个停车位争执不断,几乎要大打出手……最终,在地区大党委的调解下,纠纷顺利解 决。 这是一起真实发生在永定镇惠康地区的事件,作为当地最大的回迁社区,永定镇惠康、惠润地区是门头沟区最大 的回迁安置社区,汇集了13个行政村、6个居民社区的城乡居民,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矛盾重重、纠纷不断,治 理问题难以破解。为此,永定镇成立地区大党委,汇总问题、集中决策,目前已累计解决民生问题589件,而该地 区的大党委治理模式,也入选了2024年度首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 近20个村庄和社区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做法,都有各自的诉求。仇燕军介绍,因村庄和社区混居,惠康、惠润地 区长期以来存在治理主体权责不清、资源分配冲突、社区融入困难等问题,民生诉求难以解决。 村居并行,城乡割裂还是城乡融合? 一个汇聚了2.6万人,且混合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社区究竟是怎样的?在门头沟永定镇,有门头沟区最大的回 迁安置社区,两个相邻的社区,住着来自6个城市社区、13个行政村的城乡居民。 永定镇负责人介绍永定镇历史。新京报记者 ...
安徽:推动城镇资源下沉 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4 09:15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以城带乡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覆盖、优质 要素流动三大举措,促进城镇资源向乡村下沉,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缩小至2.0:1,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要素流动机制创新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安徽省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对农业、林业等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职 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涉农贷款余额达 2.49万亿元;科技赋能成效显著,建成覆盖行政村的科技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开展农业 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农业生产信息化率54.9%位居全国首位。 安徽省持续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乡村产业培育,让城镇资 源"下得去"、乡村要素"活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华焘)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打通城乡"最后一公里" 安徽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在交通领域,全省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70%。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超 62.5 ...
杭州双案例入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典型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3:03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其城乡融合实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打破传统城乡二 元分割,构建"15分钟公共生活圈",让古镇居民步行一刻钟即可享受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通过 铁路、高速、航运网络的一体化布局,塘栖镇既向东对接城东智造走廊,又向西联动城西科创走廊,在 杭州大城北战略中架起"区域协同发展桥"。 近日,全省首批"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典型案例印发,《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国土空间总 体规划》与《杭州市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两份凝聚杭州创新智慧的规划方案,不仅为规划如何更 好引领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鲜活样本,更以差异化探索勾勒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杭州路径'。" 具体来看,作为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塘栖镇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 发并重"的创新之路。规划团队立足"江南水乡"本底,以"名镇名山名湖一体发展"为定位,通过"一带两 轴、三区三园"的空间布局,将大运河世界遗产、超山风景名胜区与丁山湖湿地串联成生态文旅走廊。 规划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引导塘栖镇将发展重心转向存量空间优化:通过 ...
【咸阳】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乡颜值 绘就幸福底色
Shan Xi Ri Bao· 2025-06-03 22:34
截至2024年底,咸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55%,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地市第一。 一条条背街小巷干净整洁,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造后的乡村新房鳞次栉比……近年来, 咸阳市抢抓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机遇,不断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 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 如今,经过改造,曾经破旧的河岸道路焕然一新。城隍庙景区背后269米的土路变身平坦的水泥 路,路旁建起了古色古香的文化走廊。李明德在家门口也种上了牡丹,闲暇时就在家门口散步。"现 在,这条背街上的游人不比城隍庙少。我家像是有了个美丽的花园。"李明德说。 老旧小区换上美丽"新装" 咸阳市秦都区恬梦园小区,建于本世纪初,因年久失修,存在屋面漏水、外墙开裂、楼道内墙皮脱 落、弱电通信线路凌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被列为今年秦都区老旧小区重点改造项目之 一。 "这次改造的重点是屋面,要给屋面整体铺贴防水卷材,避免渗水漏水。每道工序将采取'举牌验 收'制度,通过多部门联合检查确保质量。"负责小区改造的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蔡金 锁说。 背街小巷里的"诗意栖居" 5月23日,记者走进三原县城隍庙,只见飞檐斗拱、雕 ...
高质量建设共富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建议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06:15
■寇博 王国灿 在当前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建设共富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举措,旨在通过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市场平台, 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链条,直接提升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还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在当前经济转型 期(如2025年消费升级趋势),此策略能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内需增长。其本质上是将市场建设与民生福祉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的统一。 本文提出通过"四维赋能"(数字赋能、品牌赋能、制度赋能、生态赋能)构建新型共富市集体系。基于对全国32个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建议形成"政府引 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科技支撑"的协同机制,可提升农产品溢价空间,以促进县域经济循环效率大力提升。 资料图 共富市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促进农产品销售的社会意义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形成多维度的价值网络。基于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其核 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构城乡要素流动的毛细血管 破解小农户对接难题通过建立"田头直供+社区直销"的短链体系,将农产品流通环节从6-8个缩减至2-3个。 浙江"百县千集"工程 ...
入选省级中心镇 临浦何以“突围”?
Hang Zhou Ri Bao· 2025-05-30 03:39
近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名单,55个镇上榜。其中,临浦镇作为萧山 唯一入选镇榜上有名。 从发展历程来看,早在1996年起,临浦就启动了省级小城镇改革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 点,在省发改委组织的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综合考核中连续6年荣获优秀等次。那么,临浦此次入围 全省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又有何战略信号? 战略意图:缩小"三大差距"的支点 与以往不同,浙江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和缩 小"三大差距"。 萧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已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 小"三大差距"的发力点。其中,中心镇作为这条发展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是连接城乡、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的桥梁纽带,也将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平台、公共服务延伸的枢纽节点和人口梯度集聚的核 心载体。 可以说,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培育不仅看重规模和实力,更看重其对周边镇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调 从单一发展向协同发展转变。 这一观点也反映在萧山"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中。在聚焦打造中心城区的同 时,萧山做了东南两翼战略布局,做强中心镇桥梁纽带,重点打造临空智 ...
临平、萧山两规划 入选浙江典型案例
Mei Ri Shang Bao· 2025-05-29 22:21
在自身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立足区域视角,明确塘栖镇在杭州大城北的战略支点定位,提出"东部对 接城东智造大走廊、西部联通城西科创大走廊、向北与德清构建北部集合城市、向南融入杭州主城"的 策略。 另一入选的《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则将目光落点于"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系统梳理山水、土 地、产业、文化等资源,创新"农业+"复合利用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发展空间。 商报讯(通讯员蔡丽悦记者葛真)昨天,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日前入选浙江省"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典型案例,为全省推进乡镇振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提供了鲜 活案例。 塘栖镇位于临平区北部,全域以平原水网地貌为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此次入选的《塘栖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过"多维更新"特色模式,构建了"水韵古镇、科创智城、田园栖居"三位一体的国 土空间新格局,为江南水乡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 比如,在保护与发展方面,锚固生态底线的同时,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镇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联动 大运河世界遗产和塘栖历史文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