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盐碱荒滩到塞外粮仓:河套灌区探寻耕地保护“密码”
Xin Hua She· 2025-06-04 11:31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6月4日电黄河水悠悠东流,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三盛公水利枢纽被拦截 分流,一股清流注入总干渠,开始了滋养千万亩良田的使命。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电子幕 墙上灌区总干渠及各灌溉渠道的实时监控画面和水位流量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通过现代化调度 系统,实时监控着这场夏日"润田"大戏的每一个细节。 河套灌区,这片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土地,承载着2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传承。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 灌区之一,河套灌区引黄河水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2024年,巴彦淖尔 市粮食产量达58.7亿斤,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 然而,在这片丰饶土地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土地盐碱化。据2023年全国第三次土壤普 查初步成果显示,巴彦淖尔市1370.2万亩耕地中有近一半为盐碱化耕地,是内蒙古盐碱化耕地面积最大 的盟市。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早在《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明河套平原在秦汉时期土地盐碱化就较为 严重。如今,河套灌区正从"大水漫灌"向"量水而行"转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效 节水、科技创新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
农业“大脑”护航“三夏”跑出加速度 紧盯产粮目标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
Yang Shi Wang· 2025-06-04 07:16
央视网消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5年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紧盯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抓实抓细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 全方位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眼下,在东北粮仓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上,春播已基本结束,大部分地块墒情较好,已陆续出苗,孕育着新一季的丰收希望。 与此同时,在广袤的冬小麦主产区,麦收已过四成,进度快于2024年同期,夏粮丰收有基础。 2025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 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预计,2025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 2025年,我国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再建8000万亩左右。 2025年,我国聚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5大主要作物,在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西北、西南6大关键区域,创新探索推广 一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油单产潜力。 针对"三夏"期间天气复杂多变的情况。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正在加速建设"平急两用"的区域性综合应急服务中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目 前,麦收重点 ...
山东打造更高水平粮仓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7
"以前这地种啥也不长,浇一次水盐分又泛上来,现在暗管排盐、节水灌溉,小麦亩产多了200斤。"在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南韩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村民韩洪勇告诉记者,他脚下的千亩农田曾是 轻中度盐碱地,如今变为全区粮食增产的"标杆田"。这一转变,正是下河乡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 生动实践。 近年来,山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目前,山东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为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夯实了基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潍坊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的大数据智控中心,工作人员刘朋来轻点鼠标,显示屏上迅速显示出小麦 的墒情、苗情,同时温湿度、光照指数、土地养分水分、农作物长势等也在短时间内完成收集。安装在 大田里的土壤信息采集系统、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生态农业实时监控等系统,综合运用5G、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起立体化监测监管体系。 "这块盐碱地是2021年开发成功的高标准农田,经过整平、地力培肥等改造,1亩地能多收100多斤粮 食。"河口区六合街道薄家嘴村党支部书记陈召朋说。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 这 ...
“三夏”智变农机跑出“新速度” 解锁多维夏收“快跑”密码↓
Yang Shi Wang· 2025-05-28 02:20
央视网消息:又是"三夏"农忙时。眼下,麦收工作正由南到北有序推进。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整体的收获情况是怎样的? 这是一张结合2024年小麦机收数据制作的全国"三夏"农机"奔跑"轨迹图。可以看到,冬小麦收割从在西南麦区的云南、四川等地,向长江中下 游麦区湖北、浙江等地推进,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到达北京,一路直达河南。两路农机群大军汇合后,向西北麦区的陕西、甘肃、宁夏、 新疆出发。 截至5月26日17时,各地已收夏粮小麦超7000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3天超过400万亩。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提升夏收的"加速度"? 大马力农机让夏收跑出"加速度" 全国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 我国有四大小麦主产区,分别是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北和黄淮海麦区、西北麦区。"国家精准农业应用项目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最 新数据显示,从5月15日西南麦区正式开镰收获到5月26日全国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重心由四川、湖北,逐步向河南、 安徽和江苏转移。 2025年"三夏" 农机跑出"新速度" 而追踪2025年的麦收轨迹图,我们发现与2024年对比,2025年夏收农机跑出了"新速度"。以湖北为例,截至5月22日,湖北已完成大面 ...
藏粮于技:2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丰收密码”
在吉林省大安市,陕建华山建设集团承接了首个盐碱地改造项目。面对严寒和复杂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立下军令状,决心在短短半年内完成任务。他们克 服了低温、运输困难、施工面分散等诸多挑战,通过科学的田块规划、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将万余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2023年, 这片土地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年产水稻达90万公斤,不仅实现了生态治理,还显著提升了粮食产量。 项目团队每天天不亮就带着测量仪器和干粮出门,顶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进行红线确认和地面复测工作。由于工区离项目部有40多公里,工人们在野外一 忙就是一天,手脚被冻伤是常事。每年4月土地解冻后,大型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建设团队必须赶在解冻前将20万方山皮石运到工作面附近,作为田间道路 路基的主要材料。山皮石从300公里外的内蒙古山区购买,运输路途遥远,工人们常常天黑回到项目部才能吃上热饭。夜间收料时,大家更是通宵达旦地忙 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这是中央连续第14年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 求。自2012年起,陕建股份(600248)(以下简称"陕建")积极参与高标准 ...
金融活水浇出万亩高标准农田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0 03:21
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田平整、归集、通渠和运作的愿景,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紧扣农时、 主动作为,联合农发行合川支行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辖区内高标准农田项目修建情况及企业资金需求, 成功帮助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获得1805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 "在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的指导帮助下,农发行合川支行向我们授予了480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目前 已发放1805万元。这笔钱将用于二郎镇、官渡镇等4个镇街3.42万亩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重庆景旭实业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经理韩晓菲连声称赞。 二郎镇、官渡镇等4个镇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公司+农户"经营,通 过依法依规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项目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持续 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发展农业,还能带动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带动帮扶,有 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助力合川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好后,不仅可以让我们体验在山区开拖拉机的感觉,还可以通过在这个项目务工,增加 一些收入。"村民姚万富表示。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在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官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正进行得如 ...
青龙管业(002457)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5 09:30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电话会议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 参与青龙管业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5 月 15 日 下午 15:00~16:00 地点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公司接待人员 姓名 1、董事长高宏斌 2、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宋永东 3、独立董事吴春芳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本次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文字交流的方式举行,问答环节内容如下: 1.公司今年的业绩预期如何? 您好!近几年国家对水利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政策逐步落实,行业稳 定增长趋势明显。根据 2025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2024 年水利建设投 资创历史新高,全年水利建设投资 13,5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 另外,国家水网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重 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大力推进,涉水领域建设投资将继续保持 高位,今后较长时期内管道行业市场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 所属行业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景 ...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He Nan Ri Bao· 2025-05-14 23:36
嵩县陆浑水库放水,方便群众抗旱浇麦。记者 王铮 通讯员 李卫超 摄 在武陟县詹店镇黄河滩区的一处麦田,农民用遥控器打开喷灌设施灌溉小麦。王琳锋 摄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中)在夏邑县查看小麦长势和土壤墒情。受访者供图 一场持续的旱情,正在"烤问"中原大地。 自3月中旬起,河南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多日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4月份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 常年同期偏少…… 夏粮生产是我省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对于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意义重大。 面对严峻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协同作战,一场争分夺秒的抗旱保粮攻坚战全面打响。 一场特殊的旱情 小麦生产历经秋、冬、春、夏,260多天的生长期,在面对不利因素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腾挪空间,但今年的旱情却十分特殊。 特殊在哪儿?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专家雷振生研究员说:"今年的旱情,时间点'不对'。从小麦生长来看,此时正是小麦孕穗 期至抽穗期,小麦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正需要大量水分。从小麦产量来看,此时麦田缺水干旱,会减少亩穗数,对穗粒数也有 ...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Ren Min Ri Bao· 2025-05-11 22:14
与黑龙江不少地方一样,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就是不一 样,真得劲儿!"唠起自家承包的220亩水田,农户吕贤达喜不自禁。 小田变大田——从3亩一块的小田变18亩一块的大田,农机可以撒欢跑。每年因此节省机耕费、人工费 1800元,插秧进度还能提前1天。 田埂变耕地——经过规模化格田改造,多出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 "有了国债资金支持,越来越多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有望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 田'。"红星农场党委书记王元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田间地头科技范儿更足。 走进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的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物联网设备矗立田间,联通着智能化数控灌区系 统——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智能调节开合,实现精细精准供水。 "智能灌溉后,产量提升不少。"田里的新科技,给了农户王秀丽扩种的底气,"我家承包的430.9亩地, 去年多打了将近1.7万斤粮。来年有机会还打算多包一点!" 二九〇农场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介绍,借助国债资金支持,他们农场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北大荒集团,是黑龙 ...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1 21:10
在物理空间建设智慧灌溉、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在技术维 度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墒情感知、灾害预警、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在服务层面构 建云端知识库、边缘计算节点与终端交互界面的技术扩散通道,将复杂算法转化为可视化的生产决策。 特别要注重技术适配性创新,通过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 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最终实现"藏技于地"与"藏技于人"的协同进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这一国家战略的根基所在。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提升耕 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随着《逐 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国耕地保护加快实现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跃升 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的新挑战,通过空间重构、技术赋能与制度创 新,能够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作用,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 进。 以空间治理破解耕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耕地资源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生产效率区域落 差,已成为制约粮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