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济动态跟踪:金融发布会:“双降”之外的政策信号
Minsheng Securities· 2025-05-07 07:32
金融发布会:"双降"之外的政策信号 2025 年 05 月 07 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陶川 分析师:张云杰 研究助理:钟渝梅 执业证号:S0100524060005 执业证号:S0100525020002 执业证号:S0100124080017 邮箱:taochuan@mszq.com 邮箱:zhangyunjie@mszq.com 邮箱:zhongyumei@mszq.com ➢ 今天的国新办金融发布会"既赶早也赶巧",可以说是为 4 月政治局会议后 一系列稳市场、稳经济的宏观政策拉开了序幕。 "赶早"无疑是借鉴了去年"924"在开盘前释放利好的成功经验,上证指数午 盘上涨 0.64%,我们认为这一次"一揽子金融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更偏细水长流。 "赶巧"则是因为中美经贸谈判在即,谁能在新一轮谈判中把握主动,背后比拼 的是双方的士气和耐心,首先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预期。 虽然市场对本次发布会第一反应的超预期是央行"双降",但我们认为随着关税 冲击的显现,真正能让经济和市场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仍在于货币金融政策和财 政政策的协同,预计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在二季度的陆续落地,三季度增量 财政 ...
未知机构:5月7日金融三部委新闻发布会前瞻首先盘前9点开会非常罕见而且这个用的-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02:50
5月7日金融三部委新闻发布会前瞻 首先,盘前9点开会非常罕见,而且这个用的是"负责人"而没用"有关负责人",可能指的是一把手。 上次这种规格,是2024年9月24新闻发布会,释放了降准降息、稳股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放松地产首付比例、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重磅政策。 结合这次的情况,可以预期至少降准是得有的,降息可能不太好说,因为之前我转发您一个央行专家的调研,表 示最优先的政策是降准。 第二,这次会议召开于4月PMI发布之后,经济初步出现走弱迹象,所以肯定得有总量性政策推出。 结合这次的情况, 5月7日金融三部委新闻发布会前瞻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净息差也很紧张,可能会到1.35%以下,所以预计即使有降息,幅度大概率也会在10bps。 第三,发布会可能介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细节,根据发改委主任上次的表述,应该是支持基建或产业投资 的,用于补充资本金,预计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高。 第四,央行应该会介绍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举措,但是这个预计是支持服务类企业扩大经营,支持养 老基础设施或机构建设与发展,对宏观角度而言意义有限,有关行业可能会反映,但是行业层面的影响我不专 业。 首先,盘前9点开会非常罕见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news flash· 2025-04-28 03:29
据中国网,4月28日,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 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
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news flash· 2025-04-28 03:22
国新办今日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表示,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 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 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 资本金不足问题。 ...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
2025-04-27 15:11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20250126 Q&A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基准判断是什么? 我们认为在内外兼顾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将在二季度从宽松的序曲渐进走 向实质性宽松,并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会逐步过渡到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呈现结构和总量工具双重发力的状态。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一个内外兼顾下的相机抉择体系,实行多目标制,包括经 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金融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阶段,这 些目标可能会有优先排序,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例如,2024 年 7 月至 12 月期间,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而进入 2025 年 1 月后 则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 • 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聚 焦科技、消费和外贸领域,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方向,解决重大项目资 本金缺口问题,推动信用扩张。 • 预计全面降息大概率在二季度落地,具体时间窗口可能在美联储 6 月再次 开启降息后进一步确认时,或保持政策利率不变,单独引导 LPR 下行。 为什么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在二季度会转向实质性宽松? 摘要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