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志愿填报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学招生办主任指导“新高考”下如何填报志愿
Yang Shi Wang· 2025-06-14 07:07
央视网消息:今年高考已经结束,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区市实行 了"新高考"模式,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 马泰:以北京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来为例,那么如果是选考科目是物理加化学,我们设置了多个专业组,我们 物理加化学的主体招生专业组里面包括了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理科实验班和交通运输类这5个专业 也就是说在你选择这个组里 之后 里面还有5个具体的填报的专业 对于考生来说 他的选择变得更多 院校专业组类似于把过去的文科理科两大类,细分成了选科科目相同、学科方向相近的若干个小类别,比如某高校会把必选物理和化学的 专业分为一组等等。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副主任 徐延宝:你被投档到一个专业组,如果因为某些专业录取额满,而且又不服从调剂,这个存在退档的风险。 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如果你被一个专业组退档,考生会认为是不是有可能再把他分配到填报的下一个专业组去,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 的投档方式都是一次性投档,也就是你已经被投档,但是又被退档,那么你只能等到下一个批次才能够再进行投档。 此外,山东、浙江、青海等省份,在普通本科批 ...
张雪峰“撤回一个停播”,高考志愿填报该不该报班?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14: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场"停复播"风波,一次高考填报志愿产业的"压力测试"。 近日,在微博上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在此前不久宣布暂时停播之后仅仅数日,就官宣 自己将在6月中下旬每晚进行报考直播连麦。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各个省份会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高考志 愿填报。 此时,高考志愿填报产业的热度会快速升温。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和个人填报志 愿服务者,发现各类不同的套餐"任君选择", 从淘宝上数百元、仅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到个人从业 者3000元左右的一对一服务,到机构7000—8000元乃至20000元不等的套餐。 然而, 这个产业的兴起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收费偏高、很多是"一锤子 买卖"。 "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生应该在高一、高二选科的时候,就有初步学校和专业的目标,但很多学 生和家长只关注高考考多少分,而不去了解考生的专业和职业兴趣,也不去了解大学和专业,很多学生 和家长在高考后才去补这一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高考考完到填写志愿这个时间段,建议考生家 ...
张雪峰“撤回一个停播”,高考志愿填报该不该报班?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14: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场"停复播"风波,一次高考填报志愿产业的"压力测试"。 近日,在微博上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在此前不久宣布暂时停播之后仅仅数日,就官宣 自己将在6月中下旬每晚进行报考直播连麦。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各个省份会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高考志 愿填报。 此时,高考志愿填报产业的热度会快速升温。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和个人填报志 愿服务者,发现各类不同的套餐"任君选择", 从淘宝上数百元、仅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到个人从业 者3000元左右的一对一服务,到机构7000—8000元乃至20000元不等的套餐。 然而, 这个产业的兴起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收费偏高、很多是"一锤子 买卖"。 "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生应该在高一、高二选科的时候,就有初步学校和专业的目标,但很多学 生和家长只关注高考考多少分,而不去了解考生的专业和职业兴趣,也不去了解大学和专业,很多学生 和家长在高考后才去补这一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高考考完到填写志愿这个时间段,建议考生家 ...
夸克,用七年时间,打造一个高考志愿 AI 专家
硬AI· 2025-06-13 10:56
不仅是一个标杆式的AI应用,更是一场关于"数据深度"和"场景主义"的长期主义胜利。 硬·AI 作者 | 硬 AI 编辑 | 硬 AI 6月12日凌晨1点03分。 浙江杭州,一座数据中心的机房内灯火通明。上百台服务器的指示灯汇成一片闪烁的星海,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上陡然拉升的算力曲线。就在此刻,夸克为 "高 考志愿大模型"投入的算力,被提升到了平日的整整100倍。 与此同时, 1600公里外的甘肃天水,高三毕业生小李,在卧室的台灯下,用手机小心翼翼地填完了12个关于未来的关键信息,然后深吸一口气,点下了"领取 报告"的按钮。 他们求助亲戚,得到的建议五花八门;他们也想过专业的志愿咨询服务,而市面上专业的咨询服务,价格通常在数千甚至上万块。这样高昂的费用,显然也不是 每个 普通家庭 都能 负担得起。 十分钟后,一份长达 30页的PDF报告出现在她的手机屏幕上。小李的父亲凑过来看,满脸狐疑:"这靠谱吗?" 小李没有直接回答,她点开报告,和父亲一起凝视着报告上面的一行行文字。从基本信息梳理看到填报策略,从志愿表看到院校专业推荐说明,每一所推荐的学 校和专业后面,都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录取概率,最后还给推荐了 "冲刺-稳妥- ...
张雪峰“撤回一个停播”,高考志愿填报该不该报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09:07
作 者丨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 编 辑丨王峰 图 源| 微信百科 一场"停复播"风波,一次高考填报志愿产业的"压力测试"。 近日,在微博上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在此前不久宣布暂时停播之后仅仅数 日,就官宣自己将在6月中下旬每晚进行报考直播连麦。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各个省份会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 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此时,高考志愿填报产业的热度会快速升温。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和 个人填报志愿服务者,发现各类不同的套餐"任君选择", 从淘宝上数百元、仅提供信息咨询 的服务,到个人从业者3000元左右的一对一服务,到机构7000—8000元乃至20000元不等的 套餐。 然而, 这个产业的兴起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收费偏高、很多 是"一锤子买卖"。 "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生应该在高一、高二选科的时候,就有初步学校和专业的目标, 但很多学生和家长只关注高考考多少分,而不去了解考生的专业和职业兴趣,也不去了解大 学和专业,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后才去补这一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 ...
速递|志愿填报不再需要张雪峰,夸克高考大模型精准匹配985、省控线、性格偏好
Z Finance· 2025-06-13 07:29
6 月 12 日,夸克发布国内首个为高考志愿填报场景开发的高考志愿大模型,并同步上线 " 高考深度 搜索 " 、 " 志愿报告 " 、 " 智能选志愿 " 三大核心功能。该模型具备专家级决策能力,能够为每位考 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服务。 让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 AI 志愿顾问 高考志愿大模型驱动的夸克 " 志愿报告 " 以 Agent 方式运行,目前已开放试用。它能像经验丰富的志 愿填报专家一样,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规划建议。基于 " 任务规划 — 执行 — 检查 — 反思 " 的链式 推理流程,夸克志愿报告会自动输出涵盖冲稳保策略、志愿表、院校专业推荐等内容的完整报告。 "志愿报告" Agent 以考生的成绩、兴趣偏好、家庭背景和地域倾向等为基础,会首先制定个性化任务 规划(如定位成绩段、筛选专业方向、制定填报策略等);随后将任务转化为指令,基于高质量数据 完成任务执行。 每轮执行结果模型经过自动检查,会判断是否存在逻辑冲突、数据缺漏、排序异常等问题,并将结果 反馈至 " 反思 " 模块。通过评估结果与需求的差异不断优化后续策略,从而实现动态修正与智能迭 代。 例如,当考生倾向选择省内且要求 985 院 ...
AI 与志愿填报机构对决,谁更懂你的未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3 07:14
小镇做题家的同事,填志愿时连 "专业" 意味着什么都没弄清楚,只是跟风选了当年最热门的方向,如 今在并不适合自己的行业里日复一日内耗。 乔布斯曾问比尔·盖茨:为什么科技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出奇? 把经验和运气,变成数据和逻辑 你可能也听过这样的故事: 一起长大的朋友高考分数足够上个末流 211,但一本志愿全滑档,最后去了二本,成了该校历史最高 分; 妹妹擅长理工科,想报计算机专业,却被爸妈一句 "程序员 35 岁就失业" 劝退,改报管理类,大学四 年在背不懂的管理术语中挣扎; 每年大概只有 2% 的考生能接触到志愿专家,剩下的 1300 万考生,可能经历了家长发动亲友、翻烂 学校手册、跑招生会、在小红书和知乎看帖的种种步骤后,依然改变不了资源有限、信息孤岛、一知 半解的局面。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高考志愿填报,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决策复杂场景,天 然适合大模型落地。国内已经不少有模型能力,或者有数据积累的公司跃跃欲试。 已经服务 7 年高考的夸克,正试图让数据和大模型把这件原本靠 "大海捞针、经验、运气" 的事,变 成一件可以靠 "智能、数据、逻辑" 完成的事。 最近, ...
AI 与志愿填报机构对决,谁更懂你的未来?
晚点LatePost· 2025-06-13 07:11
你可能也听过这样的故事: 一起长大的朋友高考分数足够上个末流 211,但一本志愿全滑档,最后去了二本,成了该校历史最高 分; 乔布斯曾问比尔·盖茨:为什么科技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出奇? 妹妹擅长理工科,想报计算机专业,却被爸妈一句 "程序员 35 岁就失业" 劝退,改报管理类,大学四 年在背不懂的管理术语中挣扎; 把经验和运气,变成数据和逻辑 小镇做题家的同事,填志愿时连 "专业" 意味着什么都没弄清楚,只是跟风选了当年最热门的方向,如 今在并不适合自己的行业里日复一日内耗。 每年大概只有 2% 的考生能接触到志愿专家,剩下的 1300 万考生,可能经历了家长发动亲友、翻烂 学校手册、跑招生会、在小红书和知乎看帖的种种步骤后,依然改变不了资源有限、信息孤岛、一知 半解的局面。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高考志愿填报,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决策复杂场景,天 然适合大模型落地。国内已经不少有模型能力,或者有数据积累的公司跃跃欲试。 已经服务 7 年高考的夸克,正试图让数据和大模型把这件原本靠 "大海捞针、经验、运气" 的事,变 成一件可以靠 "智能、数据、逻辑" 完成的事。 最近, ...
“神助攻”还是“大忽悠”?高考志愿填报用AI靠谱吗
高考的号角余音犹在,志愿填报的帷幕早已拉开。虽然深知"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但是面对大学和专业 的海量信息,考生和家长们很容易被困入"信息茧房"而无从下手,于是一些人开始求助AI高考志愿填报 助手。 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大厂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AI辅助报考服务,AI不仅能够迅速提供高考政策解读、高 校招生计划和历年录取分数、同水平考生历年报考情况等海量信息,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基于考生 的选科、分数、名次、院校、兴趣、家长期待、专业或地域优先等条件,运用复杂算法推荐个性化的志 愿方案;利用历史数据和概率模型,对不同院校和专业的录取概率进行预测,帮助考生规划"冲刺、稳 妥、保底"等不同类别的志愿策略。 尽管AI辅助高考志愿填报展现出诸多强大的优势,但我们真的放心将关乎未来的重要决策交给AI吗? AI那冰冷的数据逻辑真的能读懂考生内心真正的梦想和追求吗?AI辅助高考志愿填报到底是"神助攻"还 是"大忽悠"?在AI时代,考生和家长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认识到AI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存在 一些局限性需要审慎对待。 首先,AI的可靠性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有考生发现,使用不同的AI工具,"一键填 报功能" ...
张雪峰“撤回一个停播”背后:高考志愿填报产业争议何时休丨「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 因此,这个产业尽管不算大,但很多教育机构都参与了竞争,使得高考填报志愿服务颇为鱼龙混杂。 一场"停复播"风波,一次高考填报志愿产业的"压力测试"。 近日,在微博上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在此前不久宣布暂时停播之后仅仅数日,就官宣 自己将在6月中下旬每晚进行报考直播连麦。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各个省份会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高考志 愿填报。 此时,高考志愿填报产业的热度会快速升温。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和个人填报志 愿服务者,发现各类不同的套餐"任君选择",从淘宝上数百元、仅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到个人从业者 3000元左右的一对一服务,到机构7000—8000元乃至20000元不等的套餐。 然而,这个产业的兴起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收费偏高、很多是"一锤子 买卖"。 "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生应该在高一、高二选科的时候,就有初步学校和专业的目标,但很多学 生和家长只关注高考考多少分,而不去了解考生的专业和职业兴趣,也不去了解大学和专业,很多学生 和家长在高考后才去补这一课。"21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