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整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内外政策施压叠加供需调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加速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 | 投研报告
大公国际近日发布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以来,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价格 维持低位运行。2024年上半年,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价格持续探底,9月后趋于稳定,随着 2025年2月底刚果(金)暂停钴出口,钴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三元材料价格回升。价格低迷的 核心原因是产能结构性过剩,据SMM调研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年产能 近470万吨,总产量为230多万吨,年度开工率约为50%,2024年上半年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 仅有40%左右,较多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低端同质化产能严重挤压价格空间。 国内政策从技术和环保层面入手,严格行业准入并加强智能监管,地缘政治压力与国际 政策趋严背景下,国内企业合规成本压力攀升;预计未来,国内政策将延续优化产能布局和 节能降碳改造的总基调,高耗能、低水平产能加速出清,国际规则或将持续收紧,企业需通 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全球化布局加强供应链韧性。 国内政策环境方面,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 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 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该方案在优化产能布局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蛋制品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国内蛋制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05 02:34
内容概要:蛋制品指以鸡蛋、鸭蛋、鹌鹑蛋或其他禽蛋为原料加工而制成的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 着国民经济加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叠加消费者蛋制品消费观念转变,以及烘焙业中央厨房 加工模式的发展需要,传统的蛋制品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产品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蛋液、蛋 粉等现代蛋制品生产消费量逐渐增长,加速推动我国蛋制品加工产业成长、发展。据统计,2024年我国 蛋制品行业规模已从2020年的397.43亿元增长至515.43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艾格生物(837838);荣达禽业(834797);欧福蛋业(839371)等 从产业链分析,蛋制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蛋禽养殖及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是鸡、鸭、鹅等家禽养殖厂 商提供的鸡蛋、鸭蛋、鸽子蛋、鹌鹑蛋等蛋产品,以及相关企业提供的盐、糖、酒、塑料袋、陶瓷罐、 烘干机等其他原材料及设备。产业链中游为蛋制品加工生产环节,代表厂商有欧福蛋业、荣达禽业、艾 格生物等。产业链下游为蛋制品消费环节,即通过农贸市场、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蛋制品提 供给烘焙、餐饮等食品加厂商以及个人/家庭消费用户,实现产业链整体变现。 相关企业:金翼食品(吉林)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绿 ...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1228 证券简称:广州港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 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 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 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 ...
整合港口客货运产业链资源 广州港拟2亿元买入关联资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8 14:56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魏官红 4月28日晚间,广州港(601228.SH,股价3.18元,市值239.92亿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协议转让方 式,收购控股股东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持的广州海港商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商旅公司)100%股权及其配套的15个浮趸资产。 广州港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是公司为整合港口客货运产业链资源,减少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 评估增值率86.43% 广州港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以码头运营为主,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 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2024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19.9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9%和5.3%。 营业总收入140.73亿元,利润总额16.07亿元。2025年,广州港的经营目标是完成货物吞吐量5.85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2648万标箱。 公告显示,商旅公司是依托码头资源开展客运业务,主要经营珠江游和邮轮游业务。广州港认为,此次 交易完善公司产业链,促进资源协同利用。一方面,港口货运、客运业务息息相关,通过专业化战略 ...
LP出资大回升,基金备案同比提升16.2%
FOFWEEKLY· 2025-04-21 10:01
超募研究所 . 结合实操业务及公域&私域数据,为私募股权行业从业者(FOF、LP、GP等)提供专业性、垂直类研究内容输出。 本期导读: 数据显示,一级市场已显示回暖迹象,2025年3月,机构LP的出资活跃度回升,环比上升24%,新 备案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计351只,环比增加20.6%,较去年同期增加16.2%,市场对早期创新 项目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募研究所 ,作者FOFWEEKLY 国家级基金强化战略引领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又变得乐观。开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AI和机器赛道的火热,吸引着各方力量的踊跃入局。数据显 示,一级市场已显示回暖迹象,2025年3月,机构LP的出资活跃度回升,环比上升24%,相较去年3月相比上涨了17个百分点,彰显市场参与度的企稳 回升。 基金备案方面,3月新备案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计351只, 环比增加20.6%,较去年同期增加16.2% ,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15只,创业投资基 金236只,市场对早期创新项目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LP 类型结构 地方产业集团加快布局 (一)政策型 LP 稳居 ...
深化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 宁波方正拟收购骏鹏通信60%股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17 16:44
4月16日晚间,宁波方正(300998)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方正")披露公告称,公司正 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鑫创展")持有的福建骏鹏通信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鹏通信")60%股权。骏鹏通信由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方永杰、王亚萍之女方 如玘控制,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宁波方正从"参 股"到"全资控股"的转变,凸显其对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战略定位的升级。此举意在强化产业链整合,通 过全面掌控骏鹏通信,提升协同效应,巩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近年来宁波方正积极探索契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主动投身新能源 汽车领域。2021年11月份,公司设立控股公司安徽方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 业务;2023年4月份,公司收购福建佳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涉足锂电池模组导电软连接领域。经过一 系列布局,目前宁波方正已形成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锂电池模组 导电连接件等核心业务板块。此次全资控股骏 ...
这家合肥市属上市公司,拟7亿开启并购路
IPO日报· 2025-04-09 10:2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一家合肥市属国有上市新材料企业,拟花7亿元进行一场收购。 日前,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风新材",000859.SZ)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施克炜等10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 持有的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张科技")4626.38万股股份,占金张科技库存股注销后总股本比例为58.33%。本次交易完成后,金张科技将 成为国风新材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价格为7亿元,同时公司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来源:张力 产业链整合 近年来,国风新材正在不断"填写自己的转型清单"。 2018年以前,国风新材的业务主要以塑料薄膜生产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2019年,国风新材探索新材料领域,2022年国风新材的光学 级聚酯基膜项目、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等开工建设。 现在国风新材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 在国风新材看来,本次并购金张科技,其将实现产业链整合,在生产能力、市场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具体来说,国风新材聚焦高分子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
小马智行营收三连涨,Robotaxi收入却不增反降,“全球Robotaxi第一股”何去何从?
美股研究社· 2025-03-26 12:45
来源 | 美股研究社 自2024年11月27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小马智行发了新历史阶 段的首份业绩报。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全年同比增长4.3%;但经调整净亏损达11.21亿元, 同期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至10.06亿元,凸显出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博弈远未来到某个临界 点。 而这也是当前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处境: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 期间,尽管小马智行管理层对其技术的商业化充满信心。譬如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 在财报中表示,在技术成熟和充足资金的共同驱动下,公司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拐点 到来。 但资本市场对自驾驾驶玩家盈利路径的质疑始终存在。截至目前,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 在美上市的自驾驾驶企业股价均表现低迷,处于历史地位。 透过小马智行这份财报,管理层对其技术的商业化充满信心的底气具体在哪? 营 收 三 连 涨 , 全 靠 R o b o t r u c k 吸 金 , R o b o t a x i 拖 后 腿 ? 2024年,小马智行总营收5.4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3%,尽管增速较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