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青山吊脚楼  村寨炊烟袅(寻找最美乡村·上敖村)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游客观光。 鸟瞰上敖。 村里保留了煨酒、壮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壮年、立秋等传统节日,村民便会载歌载舞,祈求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 近年来,上敖村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今的上敖村,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也是壮族文化传承与发 展的生动样本。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1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村寨一景。 以上图片均为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仲夏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壮族乡上敖村草木葱茏,蝉鸣阵阵。上敖村是第三 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走进村寨,最引人注目的是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与周围的梯田相映 成趣,展现出壮族独特的建筑风格。木质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农具,上层是村 民的生活空间,每到饭点,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屋顶为人字形,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居住智慧。 ...
曲棍球为“草原娃”推开梦想新窗
Xin Hua Wang· 2025-06-20 01:12
原标题:曲棍球为"草原娃"推开梦想新窗 "曲棍球的意义,远不止一项运动技能。"莫旗教育局(体育局)副局长苗春英道出了更深层的价 值,"它给了孩子们一个热爱、一个释放的出口、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协防补位""保持阵型"……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兴仁中学的曲棍球 场上,少年们正忘情奔跑、挥杆如风。主力队员李佳俊一记精准长传后,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前插,汗水 浸透球衣,脸上写满自信与专注。这个眼神锐利的少年,与几年前初入球队时的内向模样,已判若两 人。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曲棍球之乡"。那根承载着达斡尔族古老"贝阔"(曲棍球)文化的球杆, 不仅搅动了校园的青春热血,更悄然为无数像李佳俊这样的"草原娃",推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梦想 之窗。 "孩子们的变化,实实在在看得见,更阳光、更自信了。"兴仁中学体卫艺办公室主任于海博站在场 边,目光跟随着奔跑的身影,由衷感叹。日复一日的训练,磨砺着他们的筋骨,更锻造着坚韧的意志; 一场场激烈的比赛,锤炼着他们的抗压能力,也深植下团队协作的种子。 莫旗将曲棍球深深融入教育的血脉——体育课上,它是必修项目;社团活动中,它是兴趣焦点;各 学校的专业校队, ...
红色故事激励奋进步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大悟山下,暑气正浓。一位80岁老人来到湖北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在一间陈设简单的房间 前站定。仔细端详后,老人说道:"这就是当年我父母住的屋子。" 老人名叫任全胜,是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的儿子。任全胜抚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的砖 墙,缓缓行走。80多年前,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进驻大悟山下白果树湾。在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年代,大 悟山的故事就此展开……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走进当地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任全胜对不少老照片如数家珍。 纪念馆收藏了一张小战士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合影。小战士叫盛国华,当时只有十一二岁。史沫特莱 曾提出收养盛国华,想带他去读书,询问盛国华后,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所有的战士都必须留在 前线。"盛国华说:"等打跑了敌人,我们胜利了,我再读书。" 遗憾的是,盛国华后来在战斗中牺牲了,没能等来安静读书的那一天。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伤亡 1.32万人,在大悟的山林间留下了英勇壮烈的故事。 在一张蒋家楼子会议旧址的照片前,任全胜停下脚步。1943年初,鄂豫边区党委扩大会议在大悟山蒋家 楼子举行,参加会议战士的马匹沿着峡谷拴了足有两里路。当时下大雪,参加会议的战士们用柴草打地 铺,靠 ...
大消息!火爆现场,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1:20
【导读】 2025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开幕,四大展区展现香港文化传承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思文 6 月 18 日, 2025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以下简称 BIBF 香港馆)在北京国家会议 中心举行开幕式,同时为 " 世界华语文学节 " 举行标志揭牌仪式,并为在 " 香港绘本出版支 援计划 " 下出版的八本无字绘本举行北京首发仪式。 据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以下简称文旅局)属下的文创产业发展处今 年首次接替香港业界主办 BIBF 香港馆,通过展示更多元的香港文创及出版、印刷作品,推广 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协助香港出版及印刷业界开拓市场。 本次开幕式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张宏森先生,紫荆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宏武先生,香港特 别行政区政府署理驻京办主任阮慧贤女士,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海云 先生,世界华语文学基金会主席、 2025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筹委会顾问傅伟中先 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总监(建筑、印刷出版及推广)、 2025 北京国际 图书博览会香港馆筹委会执行主席戚芷筠女士,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施战军先生,香港出 版总会会长、 202 ...
文化融聚科技,经典贯通古今——中华经典通识第四辑出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05:14
2025年6月,"中华经典通识·第四辑"全新面世。本辑包括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著《〈孟子〉通识》、复旦大学李晓杰教授著《〈水经注〉通识》、上海交通 大学江晓原教授著《〈周髀算经〉通识》、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著《〈梦溪笔谈〉通识》、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著《〈文心雕龙〉通识》。 6月17日下午2:00,"中华经典通识·第四辑"新书发布会在中华书局上海聚珍隆重召开。"中华经典通识"主编、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南京大学教授徐 兴无,复旦大学教授李晓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北京大学教授周兴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中华读书报》 副总编辑王洪波和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线上线下齐聚盛会。发布会由"中华经典通识"策划人、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总编辑贾雪飞主持。 作为"中华经典通识"系列的主编,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回顾了这套丛书的发展历程,并对第四辑的特色与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陈引驰教授表示,自 2022年"惴惴不安"地推出第一辑以来,丛书已稳步发展至第四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他强调,"中华经典通识"的"中华"二字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中 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也代表着这套丛书在中华 ...
创意牡丹瓷 涌动“新国潮”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19 02:45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在日前闭幕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 洛阳市"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牡丹瓷创始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 术大师李学武,把永不凋谢的洛阳牡丹带到博览会的现场,经典的国礼彩绘花盘、小板壁系列作品、东 方妞妞系列作品,以及国货潮品"小花匠"饰品系列,巧妙地将牡丹瓷技艺与当代审美元素融合,淋漓尽 致地展现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出新时代"河洛工匠"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匠心精神, 引领观众走进一座充满古都风情的"国花世界"。 李学武大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引领与工艺美术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 工艺美术博览会规模持续增长,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落实国家政策、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有效平 台,不仅为牡丹瓷提供了展示技艺的机会,更为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了动力。洛阳牡丹瓷多 年来的创新发展历程,恰好是对本届博览会'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主题的完美诠释。" 他表示,从文化交流层面来看,博览会为全国各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工艺美术人才与佳作搭建了交 流展示的平台。洛阳牡丹瓷与其他优秀作品同场竞技,让"河洛文化""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图博会开幕,山东1700多种图书与全球展商见面
Da Zhong Ri Bao· 2025-06-19 01:04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文脉绵延,收藏古籍约12万部近200万册,约占全国古籍总存量的 7.3%。近年来,山东各出版机构在古籍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砥砺深耕,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项 目。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儒典》,体系庞大、卷帙浩繁,是山东积极打造的国家级文化工程,还 是"山东文脉"工程——《齐鲁文库》的首部系统文献。2022年9月,该书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亮相以 后,得到学界高度关注,被多家图书馆收藏。 山东展区经典文献展台上,《儒典》《齐书》等12种280余册图书深受专业观众喜爱。这些图书不 仅集中展示了山东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的扎实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 多形式、多形态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一直以来,出版鲁军深耕主业,在创作和制作上精益求精, 不断推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好书。在精品图书展台,《写给青少年的红色战典》《国家记忆》 《中国北斗》《血梅花》等图书书写了红色记忆;丝路书香及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展台上,《中国北 斗(日文版)》《我的国家史(俄文版)》《初心如炬(斯瓦西里文版)》《国色(哈萨克文版)》等 鲁书"走出去"的精彩 ...
健颐创新“爸爸的奶茶”引领健康饮品新风潮
Zhong Guo Shi Pin Wang· 2025-06-18 13:43
在饮品行业的漫漫发展长河中,传统茶饮与咖啡因"寒凉"属性的制约,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将众多追求健康与美味兼具的消费者阻挡在外。如今,健 颐产业集团凭借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成功攻克这一行业难题,实现水和冰块的颠覆性创新,为饮品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此次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饮品中最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两个元素——水与冰块。健颐科研团队通过"断生"工艺,将普通饮用水转化为熟水,并经过至少20小 时的慢火炖煮完成阳化过程,从而有效阻断饮品中的"冷、寒、凉"属性。与此同时,健颐集团还推出了一种经过72小时特殊处理的创新冰块。 一位受访者分享道:"我从小喝老火水长大,如今也常饮用'爸爸的奶茶'。未来,我希望孩子们也能继续享受这样的健康饮品。"这番话语,既体现出对产品 品质的认可,也反映出公众对传统养生文化传承的期待。 从企业蓝图来看,健颐产业集团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清晰可见。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饮品领域,探索更多可能 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兼顾健康与口感的创新产品。其提出的"百年健颐"愿景,正是基于当前坚实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口碑,稳步迈向长期发展目标。 "72小时老火水冰块,可乐原地升级 ...
音乐节遇上父亲节 同仁堂奏响“爱的滋补”
6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交响青春"音乐节火热拉开帷幕。百年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生脉饮作为 本次活动官方健康合作伙伴,在此次音乐节惊喜登场,与首都高校学子展开深度对话。秉持"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的初心,生脉饮在现场打造出"元气补给站",将中医药智慧巧妙融入新时代生活场景,为蓬勃 朝气的青春力量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活力。 中医药跨界碰撞出元气旋律 炙热夏天的记忆总是会定格——音乐节的荧光棒在星空下交织,乐迷的脸庞被音乐点燃……今夏,与生脉 饮以往的音乐节有所不同,本次活动精准聚焦学生群体,北京同仁堂生脉饮带领"元气补给站"悄然地融入 了这场青春的狂欢。 依托交响青春音乐节这一温暖载体,北京同仁堂生脉饮在现场带来了多巴胺明快色调的快闪空间,通 过"元气问诊研究所""挑战极限训练营"这些创意互动的区域,使得同学们在音乐跃动中感受生脉饮"益 气、养阴生津"的核心功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乐节巧逢父亲节。现场,全场师生与歌手许飞共同合唱《父亲的散文诗》,真 挚而深情的歌声直击每个人的内心——"这是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父亲生命留下来的散文诗"……歌声 响起,现场泪光与星光交织,本次活动的氛围也由此推向高潮。 ...
同仁堂科技公司技师李宁荣膺“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李宁,1999年进入同仁堂工作,被分配到同仁堂的中药泛丸制作班组学徒,开始接触西黄丸的制作。经过 拜师学艺与长达25年的实践,李宁已精准、熟练掌握同仁堂西黄丸制作技艺。 在北京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第五 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 技公司")亦庄分厂中药泛丸高级技师李宁名列其中,被评为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同仁堂西黄丸传统制作技 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坚守初心 苦研技艺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李宁还基于现实需求不断改善西黄丸制备工艺,提升产品质量。2012年,新版药 典规定西黄丸要检测胆红素的含量,她通过研究分析,在生产中采用等量递增的方法将药粉与细料套研, 混合均匀,保证了关键成分胆红素含量的稳定性。 一是套研,将制作西黄丸的各类药粉倒入容器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通过精准晃动,反复过锣,保证药 粉均一性。 二是起母子、培面,因为西黄丸成药个头小,故"母子"的规格较其他丸剂都要小很多。李宁可精准掌握加 入的药粉量与黏合剂用量、精准协调加入药粉与黏合剂的时机,确保药粉与黏合剂混合后,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