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弱美元
icon
Search documents
策略周评:“四月决断”后,风格如何选择?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4-27 03:23
➢ 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复苏初期,流动性逻辑主导,小盘成长风格 占优。 在经济复苏初期,央行会率先进行宽货币,而财政政策出台速度偏缓,落 地推进的节奏相对落后。因此实体经济需求的复苏往往会滞后于货币供应 的增加,使得大量流动性留存于金融体系中,造成剩余流动性的抬升。同 时由于政策底已现,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叠加小盘成长股的业绩弹性更佳, 因此这个阶段市场会给予小盘成长股高估值。 回顾过去 10 年 A 股的表现,市场在 2-3 月(春季躁动)以及 4 月(四月 决断) 有鲜明的季节性效应。这具体表现为 2-3 月主题投资活跃,小盘、 成长风格占优,而进入 4 月,蓝筹、绩优股票表现相对稳健。但"四月决 断"后,市场风格似乎并未体现出明显的规律,以过去十年指数在 5 月的 表现来看,小盘成长跑赢沪深 300 的概率恰为 50%。事实上,若跳出季节 性框架,结合中国经济周期与海外美元周期的双维度视角,可以挖掘风格 切换的线索。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策略周评 策略周评 20250427 "四月决断"后,风格如何选择? 2025 年 04 月 27 日 [Table_Summary] ◼ "四月决断"后,风格将会 ...
策略周评20250427:“四月决断”后,风格如何选择?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4-27 01:10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策略周评 策略周评 20250427 "四月决断"后,风格如何选择? 2025 年 04 月 27 日 [Table_Summary] ◼ "四月决断"后,风格将会如何切换? 回顾过去 10 年 A 股的表现,市场在 2-3 月(春季躁动)以及 4 月(四月 决断) 有鲜明的季节性效应。这具体表现为 2-3 月主题投资活跃,小盘、 成长风格占优,而进入 4 月,蓝筹、绩优股票表现相对稳健。但"四月决 断"后,市场风格似乎并未体现出明显的规律,以过去十年指数在 5 月的 表现来看,小盘成长跑赢沪深 300 的概率恰为 50%。事实上,若跳出季节 性框架,结合中国经济周期与海外美元周期的双维度视角,可以挖掘风格 切换的线索。 ➢ 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复苏初期,流动性逻辑主导,小盘成长风格 占优。 在经济复苏初期,央行会率先进行宽货币,而财政政策出台速度偏缓,落 地推进的节奏相对落后。因此实体经济需求的复苏往往会滞后于货币供应 的增加,使得大量流动性留存于金融体系中,造成剩余流动性的抬升。同 时由于政策底已现,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叠加小盘成长股的业绩弹性更佳, 因此这个阶段市场会给予小盘成长 ...
2025 vs 1984:美国经济四大共性如何影响商品周期?
对冲研投· 2025-04-24 11:09
文 | 魏鑫 来源 | CFC商品策略研究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近期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商品整体呈现偏弱态势,短期市场受困于捉摸不定的 美国政策,以及不明朗的经济前景。2025与1984年前后,美国经济与政策的存在共 性,我们复盘20世纪80年代的大宗商品走势,寻找未来商品行情演绎的方向。 当前美国与1984年的美国,在 经济环境、政府压力、汇率、政策 方面存在四大共 性,商品长期走势存在趋同的可能。当然, 历史并不会简单重复,在阶段性的行情表 现中,或存在走势的分化 。 01 商品价格周期性:1977、1984与2025 工业金属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且对经济、政策的变化极为敏感。为方便复盘,我们选 取CRB现货指数作为商品价格的代表,选取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美股的代表,并采用月 度均值,忽略较为短期的波动。可以发现在70年代,CRB金属的走势与2018年至今十分 相似,先从低位大幅上行,在高位明显回落之后,到达比上涨前更高的价格中枢并趋势 上行;从美股的表现来看,两个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也有相似之处。 我们也可以找到80年代初与近五年市场走势的相似性。如果单纯地刻舟求剑,会认为近 年的价格 ...
兴业证券王涵 | 欲“祸水外引”而不能?——特朗普2.0的执政思路和现实约束——经济专题研究第三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1-22 03:49
要点 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首次胜选后,我们发布了报告指出"祸水外引"的风险(2016年12月7日《祸水东 引》)。今年特朗普再次胜选,其政策主张进一步引发市场关注。特朗普主张"加关税、减税收",通过对 外构筑贸易壁垒、对内减税的方式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这些主张与他在上一任 期的政策保持一致。然而, 无论从美国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情况来看,本轮都与上一轮有所 不同。 特朗普1.0版本所面临的内政外交空间相对宽裕。 2016年,特朗普意外赢得大选,意味着美国持续"金融 化"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正加剧内部矛盾。尽管如此,特朗普"财政刺激+贸易保护"的1.0版本可实施政策 空间仍较现在大:一是通胀和美国债务水平均偏低;二是地缘问题对美国内政外交和两党的影响没有现在 那么突出。 相比特朗普上一任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尽管美国仍被普遍认为是"超级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正 在减弱。 相比2016年,美国经济、工业、贸易等多维度指标在全球中的份额均出现下降。而在这个阶 段,新兴市场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GDP全球占比明显提升,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也持续增多。 同时,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地缘冲突指向尽 ...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目标与现实 ——经济每月谈第六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0-31 08:43
高关税和美国经济、外交利益存在矛盾。 在经济方面,高关税难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财政赤 字仍可能大幅扩张。短期内,进口需求难以迅速减少,关税成本大概率会被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国内价 格水平。中长期来看,即使企业回流,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反而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上 升,进而对联储政策空间形成制约。在外交方面,高关税可能引发美国与他国、特别是盟国间的利益冲 突。一旦引发国与国之间竞相加征关税,则可能导致全球需求萎缩。 要点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延续了其第一任期的风格,尤以贸易保护和大规模减税引人关注。这一"增关税、减 税收"的组合,意在财政上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筑起贸易壁垒、对内减税放松,来吸引制造 业回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然而,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可能存在多个矛盾。 "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间存在矛盾。 战后,美国逐渐从"工业强国"转向"金融强国",从"生产者"转型为 "财务投资者"。这一转变主要由市场力量推动,本质上是美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显著高于本土投资。当 前,美国生产成本高企,美国制造业回流并不符合资本利益,换句话说,单凭市场力量实现难度较大。 而如果美国逆市场力量推动制造业回流,可能需要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