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

Search documents
深耕建设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Xin Hua Ri Bao· 2025-05-30 00:20
展开中建八局40余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始终与长江紧密相连。中建八局自1983年诞生起 便深耕江苏,并于1998年,将总部南迁至上海,从"橄榄绿"到"中建蓝",中建八局在嘹亮的军号声中,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024年,中建八局位居上海市百强企业第8位、长三角百强企业第11名。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八局先后成立华东分局、江苏分局、华中分局,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充分发挥全 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入、深耕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发展同频共 振。 融入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约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 发展驱动。中建八局紧扣物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融入长三角重要片区建设。走进上海临港(600848)经济区,洋山国际保税中心项目主体轮廓初现,托 举东海之滨旭日初升;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制基地顺利竣工,芯片投产的背后是八局匠心打造的洁净 平整厂房;滴水湖畔如云似锦的滴水云厅则成为临港进一步扩大开放、展现新时代产业风采的耀 ...
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竣工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9 14:03
5月28日,太浦河上、沪苏浙交界的"原点"处,跨越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建筑工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 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获得了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正式亮相,这也是全国首 个跨省域的房建项目。投入使用后,经由飞架于太浦河上的廊桥,示范区居民将感受到一刻钟穿行"沪 苏浙皖"三省一市的一体化具象体验。 方厅水院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6.7万平方米,由主会馆、上海馆、江苏馆、浙 江馆、安徽馆、东步行桥、西步行桥、北步行桥等部分组成。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2024年7月 底,方厅水院3座跨域步行桥全面合龙;同年11月,方厅水院主场馆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长新公司副 总经理王永春表示,"三桥五馆"格局既体现中国传统空间形制和江南水乡文化,又蕴含长三角三省一市 向心汇聚、一体发展的空间意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卢刚介绍,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相关主体探索形成了 跨域项目"一体化立项、一体化审查、一体化审批、一体化招标、一体化监管、一体化验收"等六位一体 审批新模式。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水乡客厅总规划师制度,协同推进各类规划落地实施, 实现"一张 ...
全国首个跨两省一市公共建筑方厅水院竣工“长三角原点”建成好大一个“四合院”
Xin Hua Ri Bao· 2025-05-28 23:33
上海、江苏、浙江的交界线在太浦河汇于一点,方厅水院就建在这个"长三角原点"周围,外形酷似 传统民居四合院。项目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是一体化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水乡客厅的重要 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地理空间的"缝合",推动长三角区域资源集聚、制度融合、功能互补。作为三地居 民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和通行场所,项目解决了以往"三不管""三不通"和"通而不畅、汇而不集"的问 题,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展示窗口。 记者在现场看到,方厅水院的主会馆建在太浦河南岸,四角分别是沪、苏、浙、皖四个主题展馆, 各展馆通过3座跨域廊桥相连。走快一点,15分钟就能"走遍江浙沪"。 项目不仅在空间上实现了跨域连接,还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制度借鉴。方厅水院"建筑工 程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上只盖了"上海市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一个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 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伟说,跨域建设的项目,需要所在地的多个行政监管单位 审批,但方厅水院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都只盖一个章。沪苏浙相关部门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联 合技术审查、互认审批结果、共同监管等形式,实现 "一体化立项、一体化审查、一体化审 ...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长三角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的探索与启示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5-28 06:47
近年来,示范区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改革试验田,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制度经验,初步实现了共商、共管、共建、共享、共 赢,对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改革任务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具有先行探路、借鉴示范作用。 编者按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的重要抓手。 经过共保联治,沪苏跨界湖泊元荡蓝绿交织,生态向好。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贯通制度经脉 ——长三角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和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上,对示范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五年多来,示范区敢为人先、勇闯新路,52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在共商协作体制机制、共绘国土空间规划、共建城乡新空间、共治 ...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news flash· 2025-05-28 02:51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5月27日在南京召开。全会指 出,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持续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协 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对接,深化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合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 生项目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用心用情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把国家要求、当地所需和 江苏所长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理和重点 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统筹抓好防汛抗旱、防台风、 太湖安全度夏等工作。 ...
“轨道上的长三角”崛起关键支点
Xin Hua Ri Bao· 2025-05-27 06:57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南京北站这座"超级枢纽"的崛起,一个更富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将在轨道延伸处渐 次展开。 站在项目沙盘前看,总建筑面积69.21万平方米的南京北站犹如一个"立体交通魔方"。中铁建设集团南 京北站站房2标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晓东表示,南京北站通过超大枢纽规模、高效换乘体系、站城融合开 发及绿色技术应用,不仅成为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更以填补区域空白、驱动江北发展的独特价值,成 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关键支点。 王晓东告诉记者,南京北站核心优势体现在四大维度:枢纽规模上,采用"3场16台30线"(高铁/城际/普 速三场并设),年旅客发送量可达3650万人次,直接服务江北浦口、六合等区域,填补该地区铁路交通 空白。立体换乘上,首创"双光谷+井字形快速换乘通道",地铁3、4、15、18号线及宁滁城际S4线共站 建设,实现高铁与地铁"零换乘",光谷扶梯5分钟直达候车层,换乘效率较传统枢纽提升近40%。绿色 技术上,广泛应用低碳材料和综合节能降碳技术,如结构大面积采用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绞线减少总用钢 量;施工过程采用雨水回收和路液固化土施工技术;建筑屋顶设置10.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实现年发 电量约300万千瓦时, ...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文旅协同:从机制破壁到价值共创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6 08:08
近日,沪苏浙皖32个市(区)旅游协会代表齐聚杭州,共同签署《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合作机制 协议》,并发布《共同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宣言》。这场以文旅为纽带的破界行动,让江苏的园林水 韵、浙江的古镇烟雨、安徽的徽派村落、上海的都市霓虹交相辉映。从突破行政壁垒,到交通网络重构 时空格局,再到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与价值共创,这片占全国2.3%国土面积的区域,正通过文旅产业 的"黏合效应",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制度破壁:构建"同城待遇"新机制 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旅专项规划》的落地,跨省旅游得以实现"同城待遇"。三省 一市建立起"标准互认、数据互通、监管互动"的协作机制,"高铁旅游年卡""一票通"等创新举措覆盖 200余家景区,使"一城住宿、四城游览"成为现实。其中,"上海迪士尼-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的黄金旅游 组合,已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经典线路,2024年该线路游客量同比增长28%,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超过 35%。 更具突破性的是2025年启动的《入境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该协议整合上海"入境游第一 站"优势与江浙皖资源,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应用,推出"上海-杭州-苏州"等组 ...
钱塘高铁新城驭潮声奔富路 揽山水入画屏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6 03:19
作为杭州八大重点发展区块之一——钱塘新区江东区块的核心功能片区,钱塘高铁新城是杭州"东 智造、西科创"产业走廊的核心支撑点,其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区位交通与产业定位的融合性,更在于 通过空间重构、要素集聚与制度创新,深度重塑杭州产业经济地理格局,成为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关键引擎。 宏图已绘,战鼓催征。 今年,钱塘高铁新城吹响了"三年大变样"攻坚冲锋号,锚定"路网贯通、安置提速、配套升级"的硬 核目标,全力冲刺7条道路年底贯通、冯娄安置房主体结顶,奋发助推城市重点发展区块快建快成、成 片成势。 青创路通车 东海之滨、钱塘之畔,一枚铁轨"种子"破土生长,一座未来之城踏浪而来。 当东方枢纽的班列驶入站台,钱塘不再是地图边缘的注脚。5分钟直抵杭州机场T4航站楼,40分钟 奔向上海虹桥,宁波海鲜、绍兴黄酒、嘉兴粽香皆在一小时生活圈内……未来,这将成为每天上演 的"长三角日常"。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聚焦超大城市治理,按照'只能做好做快做优'的要 求,集中资源要素、精兵强将,更大力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杭州交投集团钱塘高铁新城公司相 杭州钱塘枢纽 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奋斗姿 ...
全国首个地跨三省市域的房建项目方厅水院即将竣工
Su Zhou Ri Bao· 2025-05-21 22:37
空中俯瞰,建筑群以传统四合院形制布局,四栋主体建筑分别承载沪、苏、浙、皖主题展示空间, 通过步行桥凌空跨越太浦河。步行桥不仅是交通纽带,更以极简线条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灵动感,成区域 协同发展视觉象征。 作为水乡客厅的核心载体,方厅水院以"长三角原点"为IP,核心功能为重大会议、主题展览,打造 高端引领的会展主体,配套功能为一站式优质商业配套及文体旅衍生,即融合文化、科创、旅游等综合 性功能。方厅水院的运营将重点针对大中型会议展览论坛、体育赛事等拓展长期合作机制。"沪苏浙皖 四个主题展示馆总体布局基本一致,各馆主体约8000平方米,内部以会议空间和开放展厅为主,配备贵 宾接待室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方厅水院的另一大亮点在于"物理空间连通"与"公共服务共享"的创新实践。从上海馆出发,步行约 3分钟即可通过步行桥抵达江苏馆,再经另一座跨河桥梁直达浙江馆,而安徽馆与浙江馆并肩而立,由 恢弘大气的主会馆巧妙相连,整个路线一气呵成。项目启用后,步行桥及各省市主题馆区域将全面向公 众开放,市民游客可实地感受"一刻钟跨沪苏浙皖"的独特体验,近距离领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的实景画卷。 来自 ...
周红波主持召开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
Nan Jing Ri Bao· 2025-05-21 01:43
会议强调,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牵引,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将 系统保护和有机修复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保护、传承、弘扬长江 文化,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跃升。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 量",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培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力提升在区域 版图中的辐射力和贡献度。要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大力度加强经贸往来,更宽领域拓展 国际合作,更深层次推动人文交流,不断扩大合作共赢面。领导小组要着力推动重大规划谋篇布局、重 要政策落地实施、重点任务攻坚突破,促进各成员单位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取得务实成效。 市委常委、秘书长黎辉参加。 会议指出,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对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辐 射带动力的战略机遇。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和坐标,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发挥优势、主动作 为、多作贡献。 5月19日,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