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多元化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泡泡玛特疑进军家电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6-24 12:06
2025.06. 24 招聘信息显示,近日,该公司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招聘工业设计(小家电)、首饰设计师、电商 设计师等技术岗位,学历要求为本科,月薪范围在 13000-30000 元之间。 本文字数:532,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 | | 查企业 · 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ਸਿ | 十一周 | 应用 · | ◎ 老户特测 | HOTE 供需集市 日APP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629 | 上市信息 12 | 司法信息 999+ | 经营诊断 999* | 知识产权 099+ | 企业发展 67 | 经营状况 171 | DeepSeek " | | 招聘信息 100+ | | | | | | | ◎ 壹企查 | | 序号 | 发布日期 | 麒位名称 | | 薪资 | 工作地点 | 学历 | 操作 | | 11 | 2025-06-18 | POPMART-商业企划 | | 13000-18000元/月 | 北京朝阳区浦项中心A座 A座36 | 本科 | 详情 | | 15 | 2025-06 ...
贾国龙没学好任正非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7:22
创业40年,花甲老人想"翻红"? 1987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1988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贾国龙近40年的创业历程中,华为和任正非使其最崇拜的企业和企业家之一。贾国龙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谈起过"学华为,就是在学任正非。" 只不过,从当前西贝的现状来看,贾国龙学习的并不彻底,或者说并没有学好。 比如,不甘于舒适,一向善于折腾,并立志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贾国龙,似乎突然在年近60岁的时候,变得安稳了。 个中缘由很简单——在2023年业绩呈爆发式增长后,西贝于2024年遭遇了市场大降温,客流量大幅下滑,公司业绩增长乏力……这也让创业近40年的贾国 龙,迎来了西贝成立至今"最艰难的一年"。 2015年卸任CEO、退居"二线"的贾国龙,在2024年选择了重新挂帅CEO,并砍掉了一系列表现不佳的副牌业务,试图让西贝重回巅峰…… 2024年,对于年近六旬的贾国龙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重新担任西贝CEO,回到企业运营的"一线"战场。 这一决策并非爱折腾的贾国龙心血来潮,而是成立37年的西贝,在2024年所面临的严峻市场挑战所致。 把时间拉回到2024年1月1日, ...
追觅宇宙大爆炸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03:55
追觅的业务版图一直是个"谜",仿佛其宣布进入哪个新业务都 不出奇。作为公司老员工,前述追觅扫地机BU的员工理解老 板创业的心态——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没想到篮子 这么多。 作者: 陈月芹 封图:本报资料室 这篇小作文在社交媒体发酵后,不少网友表示要抵制追觅的产品;也有部分员工为公司鸣不平,称 加班是行业常态,且加班费是真给,老板也常大手笔发红包给福利。 MOVA从去年底开始试图完全独立运营,在CES、AWE等大型展会上都坚持不用"追觅"字眼作宣 发。这一次意外"出圈",网友们仍把两个品牌捆绑在了一起。 一位MOVA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去年底,MOVA从追觅分拆出来,独立运作,今年MOVA的 目标是扭亏为盈,因此公司上下对加班有预期,但看到有人如此明确地要求全员加班的长文,还是 倍感意外。 截至6月6日,追觅、MOVA官方并未针对上述言论做出回应。据经济观察报了解,涉事企业已就 此事报警处理,苏州相关部门已立案。 业务和工时的"相对论" 5月底,一篇疑似出自MOVA高管的小作文截图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长文点名深圳公司员工在 岗时间普遍比苏州同事短,"晚上不到20点就下班了,而(苏州)总部22点后还 ...
董明珠再引争论,但格力难道真的需要换人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4-26 22:38
在4月23号,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董明珠再次当选格力董事长,再干三年。 同时,伴随着这个消息一起出圈的,还有董明珠在临时股东大会现场说的"绝不用海归派,里面可能有间谍"的间谍论。 这一开口不要紧,不仅引来了众多主流媒体乃至官媒的批评,顺便还把自己送上了热搜,引来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评论也在说,格力应该换人了,71岁的董明珠跟不上时代了,怎么还贪恋着位置不放,是格力的负资产等等。 02 老实讲,这几年董明珠上的热搜不少,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负面消息,这也跟董明珠一贯直来直往、非常强势的性格有关。 从创始人IP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性格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来巨大的关注,创造很多不一样的观点,很多媒体和镜头也喜欢跟随这样的IP,捕捉 素材。 但这也导致大家更关注那些猎奇,冲突的观点,也让创始人IP会有一种路径依赖,好像把话讲的平和一点、正常一点的观点没人关注。 像董明珠的间谍论,我们问了股东会在场的人, 董明珠本来是在回答现场投资人对于人才培养的提问。 第一点其实讲的非常好,她说:"不以年龄和资历来衡量人才行不行,哪怕今年90岁,你要是能干我也可以用你,今年20岁,你优秀我也可以用你。" 01 结论是"年轻化"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