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信心

Search documents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07:40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1:27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算假期、特别长假对社零的影响单月可达0.5个百分点。但国内法定最低休假天数为18天(20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14:04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六:消费困局的“盲点”?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5-21 10:42
宏 观 研 究 见微知著系列 国 内 经 济 证券分析师 赵伟 A0230524070010 zhaowei@swsresearch.com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耿佩璇 A0230124080003 gengpx@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屠强 (8621)23297818× tuqiang@swsresearch.com ⚫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 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 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 可选商品恢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 有酬劳动时间增加 2 小时。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