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供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基金清盘频仍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06
纵观这些清盘基金,多数倒在规模不足的硬门槛下,这背后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理性选择。在利率下 行与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资金加速流向能创造长期回报的产品。今年上半年,业绩排名后20% 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规模较上年大幅缩水,而业绩排名前20%的产品份额则大幅增长。在优胜劣汰机制 下,投资者赎回行为成为清盘的重要推手,这也恰恰是市场有效性的体现。 清盘也是市场机制自我纠偏必经的阵痛。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持续扩容,逼近1.3万只, 但其中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超1600只,产品过剩引发资源配置失衡,清盘实质是市场对无效供 给的自动矫正。另外,监管层近年来持续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僵尸产品"主动清盘,基金公司也被 迫放弃"保壳"策略,主动清盘低效产品,将资源转向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品,这也间接促使行业 从"重首发"向"重持营"转型。 近两年基金清盘不时引起市场关注,甚至有基金公司因清盘过多陷入信任危机。在笔者看来,基金清盘 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更是市场机制的自我净化。 2024年,有超过300只基金清盘,清盘数量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又有129只基金宣布清盘,较去年同期 有所增长。 通过清盘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07:40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1:27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算假期、特别长假对社零的影响单月可达0.5个百分点。但国内法定最低休假天数为18天(20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14:04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六:消费困局的“盲点”?
宏 观 研 究 见微知著系列 国 内 经 济 证券分析师 赵伟 A0230524070010 zhaowei@swsresearch.com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耿佩璇 A0230124080003 gengpx@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屠强 (8621)23297818× tuqiang@swsresearch.com ⚫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 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 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 可选商品恢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 有酬劳动时间增加 2 小时。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