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佛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幽燕深山藏古寺
Bei Jing Wan Bao· 2025-07-06 07:01
▌谭烈飞 著 作为北方的军事重镇,幽燕大地上历经了无数的战争,而战争的硝烟只能从文献记载中去寻觅,我们今 天所能看到的是安宁的古寺和与之伴生的苍松古柏。有些朋友也许不明白战争与宗教寺院的关系,作为 战争的受害者,普通百姓需要寄托精神上的无奈;而作为战争的主导者,统治阶级也希望用精神上的寄 托来转移现实中人民的苦难和悲愤,宗教寺院便油然而生。 开凿石窟、刻写佛经,是让佛教得以长期流传的途径之一,这些重要遗存也让当今世人能够体会到当年 佛教的兴盛。北京隋唐佛教文化遗存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房山云居寺及所在的石经山。 隋唐至辽,云居寺所在地为幽州、涿郡、范阳所辖,准确创建年代已经无考。云居寺因经而寺,寺以经 贵,寺名以寺周围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追溯寺庙的历史,要到隋大业年间(605年至618年),幽州智 泉寺(位于今北京西城法源寺附近)寺僧静琬云游到白带山(后改称石经山),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 就此停留下来,又发现这里盛产可以镌刻佛经的青石板和大理石,便心生镌刻之念,利用这里的石材, 把能够搜集到的佛经刊刻保存。一代代僧人不停地传刻,并将这些刻好后的佛经藏在白带山的山洞中。 (3) 对于寺院的起源,也有专家提出质疑,认 ...
谁住在中国最热的地方?
Hu Xiu· 2025-06-30 14:05
全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 你也许不清楚它的真实位置,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火焰山。山如其名,赤红如火的山体,如同一道燃烧的天堑,横亘于天地之间。 (火焰山地势与位置,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作为全国最热的地方,这里夏季温度可达52.2℃,山体阳面地表温度更高达82.3℃。难怪在《西游记》中,这里四季皆热、寸草不生,火焰连绵八百里。 (赤红的火焰山山脉,摄影师@余书瀚&李学亮) ▼ STHAI9 801 ITUTITEM I t 101 10 JIL AT 0 PERCENT H 用 CHIRAL The The Land, and All Cline of the mmment - 7-1-1-12 l ले 开 en and the promotion ANNUL FRENANCESS CONTECTION COLLECT THE OCCUPANT OF - Production 880 and and the see 47 t and 201 24 12 the first and 22 at 2 the state of the state 艺术源自生活。公元627年,"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 ...
西千佛洞和莫高窟:千佛万相俱入禅观丨从长安到敦煌(6)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8 23:59
Core Poin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Dunhuang Mogao Caves and the Xiqian Buddha Caves, highlighting their artistic and religious importance in Buddhist culture [1][3][18] - It narrates the discovery of the Dunhuang Caves, particularly the famous Cave 17, which contained numerous ancient texts and artifacts, and the subsequent looting of these treasures by foreign explorers [3][30]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ongoing efforts to preserve these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sponsible tourism in protecting such heritage sites [39][40] Group 1: Historical Context - The discovery of the Dunhuang Caves began in 1900 when a Taoist priest, Wang Yuanlu, found Cave 17, which contained a vast collection of ancient manuscripts and religious artifacts [1][3] - The looting of these treasures started with British explorer Stein in 1907, who took over 9,000 manuscripts and 500 paintings,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loss of cultural heritage [3][30]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unhuang Research Institute in 1949 marked a turning point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se sites, allowing for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efforts to be implemented [3][30] Group 2: Cultural Significance - The Xiqian Buddha Cav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unhuang cave complex, believed to have been created earlier than the Mogao Caves, showcasing a blend of artistic style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18][21] - The caves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rich history of Buddhism in the region, with various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of Buddhist stories and figures that reflect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long the Silk Road [18][36]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caves, such as the central pillar style and the intricate wall paintings that depict various Buddhist narratives [26][27][36] Group 3: Preservation Effor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aken to ensur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aves, including controlled access for visitor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s to protect the artworks [30][39] - I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sponsible tourism in safeguarding these cultural sites, urging visitors to respect the regulations in place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artifacts [39][40] - The ongoing research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by the Dunhuang Research Institute are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se historical sit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3][30]
碑文记载的香山寺
Bei Jing Wan Bao· 2025-06-24 07:27
而香山寺的始建年代,也可能始于唐朝。明朝成化年间商辂所撰碑文讲道:"(香山)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宛署杂记》称,香山 寺"妙高堂"为古名,"唐以来有之,即今东方丈处"。元人无名氏《妙高堂》诗云:"寻僧直上妙高堂,踏破松花屐齿香。"这些记载尽管没有明 确香山寺的具体始建时间,起码说明唐朝年间香山寺就已存在的事实。 辽代的香山寺基本完整,有关记载较为清晰。《辽史纪事本末》记载,香山寺址为辽中丞阿里吉所舍,中丞是辽朝官制中的一个重要职位,属 于南院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负责管理汉人事务。寺前曾有两通石碑,石碑光润如玉,白质素章,碑文记述了辽中丞舍宅的过程,所谓舍 宅,就是施舍住宅作寺院。有趣的是,碑文还讲到香山寺僧人的眼睛长得像鹰爪石一般。 辽朝末期,北辽宣宗耶律淳去世后,葬在香山寺旁边,称永安陵。《日下旧闻考》说永安陵俗称辽王坟,陵址在香山蟾蜍峰附近。傅增湘先生 游览香山寺时,望着一堆石块遗迹,说道:"传闻舍宅阿中丞,胜事残辽说废兴。遗碣难寻鹰爪石,寒芜长没永安陵。" 金朝前期,香山有两处寺庙。金朝文人仆散汝弼所书《大永安寺》碑记称,香山"旧有二寺,上曰香山,下曰安集。"彼时的香山寺兴许年久失 修略显破落 ...
两千年的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访古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1 00:45
(原标题:两千年的报恩圣地:南京大报恩寺|访古) 作者 翟德芳 看完朱然家族墓地,我就算完成了马鞍山地区的考察,之后从长江南岸沿江而下,直到南 京。我计划在南京访问南京博物院、六朝考古博物馆和大报恩寺遗址。到南京之前,我就知道南京博物 院需要很早就预约,但因为行程难以确定,所以到合肥时才开始预约,但始终不成功。到达南京后,我 直奔南京博物院,希望能有奇迹,使我侥幸可以入馆,但事实是绝无可能,我只好转而先去看六朝考古 博物馆,之后再去看大报恩寺,把南京博物院放到最后,再想办法。 六朝考古博物馆展厅设计凸显园林风貌,移步换景,叠出新意。展厅内几乎没有实墙,而是用竹子、荷 叶等植物置景进行隔断,再运用光影效果,使得馆内视觉极为通透,小桥流水,竹石相伴,颇具六朝飘 逸之风。但我的访古需要一个考古遗址的支点,所以尽管这家博物馆的陈列品很丰富,我无法找到一个 主题,也不能去概述一个朝代的考古发现,只好割爱,而去大报恩寺考察。大报恩寺的遗迹遗物倒是足 够丰富,可以使我完成这一篇访古文章。 隋唐时期长干寺持续繁荣,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印度僧人僧可 政得到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供藏在长干寺塔楼 ...
文明探源丨佛寺映千年,莫尔寺遗址见证丝路文化交融
Xin Hua She· 2025-06-10 23:05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国化,对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近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进一步实证 并展示了自汉至唐,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实现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脉络。 这座古代佛寺历经千年岁月何以重焕光彩?重见天日的出土文物又讲述了古丝路上的哪些故事? 双塔见证千年佛寺变迁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30多公里处莫尔村附近一处洪积台地上。最显眼的是两座土坯佛塔,一圆一方,遥遥望去,如两枚巨大印章 盖在苍茫荒原上。 "莫尔",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里是"烟囱"的意思,当地老乡把耸立的佛塔当作烟囱,莫尔寺遗址由此得名。 "莫尔寺既有自身特色,也能在其中看出印度、犍陀罗、中亚、当地和中原等不同地方的元素。"肖小勇介绍。 新疆喀什,古称疏勒,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交汇处,各色文化艺术在此地融合荟萃。 肖小勇介绍,莫尔佛塔(圆塔)是高覆钵式土坯塔,采用犍陀罗传统的窣堵波样式,作为莫尔寺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已经屹立了1800余年。相 隔约60米,由5层塔身和大型台基构成的方形实心土坯塔(方塔),台基边长39.36米,仅比位于河北的、东魏北齐时期邺城赵彭城佛寺遗址的 佛塔台基边长 ...
东西问丨王龙:拜寺口双塔如何见证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30 14:31
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中新社银川4月30日电 题:拜寺口双塔如何见证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 ——专访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教授王龙 此外,双塔及周边遗迹为研究西夏历史、宗教、建筑、艺术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1991年拜寺沟方塔废 墟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作为已发现的世界最早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将木活字发明 和使用提前至西夏,对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研究意义重大。 寺口双塔。 银川市文旅局供图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拜 中新社记者:拜寺口双塔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价值? 王龙:拜寺口双塔是西夏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采用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的形式,彰显出西夏对佛 教的推崇和佛教在西夏社会的重要地位。双塔均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其砖雕佛像、兽头及彩 绘装饰工艺精湛,尽显西夏高超建筑技艺与独特艺术风格,堪称中国佛塔建筑史上的艺术珍品。 同时,双塔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兼具中原唐宋古塔风格与辽、金古塔韵味,塔内西夏文和梵文铭文,见 证了西夏与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交流。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尊崇佛教的西夏王朝,在其存续的近两个世纪时 间里,曾大规模修建寺庙,并在西北地区修 ...
来自现场的声音
Ren Min Ri Bao· 2025-04-28 22:36
今年有很多大遗址都是长期发掘的遗址,比如甘肃临洮寺洼遗址,1924年初次发掘,上世纪40年代夏鼐 先生做了第二次发掘,到现在已经101年了。本轮发掘也延续了多年。遗址发掘出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大 型聚落,发现了三重长方形布局的围沟、近百座房址、大量的灰坑窖穴。这是首次发现史前遗址的三重 长方形布局围壕,首次发现马家窑文化大规模的制陶区,首次确认马家窑文化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为 我们展现了4800年前后黄河上游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新高度。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陈星灿 中原青铜技术经由这里传向三星堆? 学界公认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中原商王朝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重要据点,是冶金技术、礼制向长 江流域扩展的一个重要依托。我们原来认为,在商前期盘龙城遗址就衰落了,现在看来,在商代中期它 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城址,可以看到600多米长的石墙、高等级的墓葬等。中原制造青铜器的技术,很可 能是经由这儿传向了三星堆。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专家评委们对入选项目进行了深刻而生动的点评,便于 公众更好地了解各遗址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版择其精要,与读者分享。 ——编 者 9000年前的饭稻羮鱼 浙江仙居下汤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