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Search documents
正念投资公式:投资业绩=专业认知*情绪管理,乘号是关键秘诀︱重阳Talk Vol.15
重阳投资· 2025-07-07 07:25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嘉宾,他是一位金融家,同时还是斯坦福大学正念减压认证导师,跨 界力度非常大。他将正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先阅读写作两个小时, 然后冥想一个小时,之后进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之中。长期正念冥想的习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生命状 态,工作高效,充满活力。他就是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杨峻先生,最近他将自己的跨界体会写成了一本 书,书名叫《定力》,副标题是"正念投资,正念人生"。 本期播客由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主持,请杨总讲讲他的独特跨界故事以及正念对投资和生活的启发。 参与今天话题讨论的还有重阳投资基金经理谭伟。 【全文14070字,干货很多,但也很长。欢迎下载"小宇宙"APP,找到"重阳Talk"收听音频版。】 (一)为什么科技界和投资界的不少大佬都喜欢正念冥想? 舒泰峰: 在科技界和投资界很多知名大佬修习正念冥想,比如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桥水基金 的达里奥,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大佬都来修习正念冥想? 杨峻: 正念是麻省理工一位叫卡巴金的医学博士,在上世纪70 年代(1979年)创立正念减压中的一个疗 法。一开始是为抑郁症或长 ...
恢复能量最快的方式:冥想
洞见· 2025-06-17 11:3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yy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冥想,是坏情绪的终结者。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心理学家黄仕明年轻时,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其他同事每周咨询时长在20~30个小时,可他却坚持每周40个小时以上,以至于消耗了大量心力。 年轻时还不觉什么,等35岁以后,他突然感到力不从心。 每次咨询结束,他只觉得心神疲惫。 为此,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来缓解,可效果都不如意。 直到他开始打坐静思,头疼脑热立刻得到减轻,精力也随着饱满起来。 也正是通过冥想,他拥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至工作,并一步步成为心理学家。 黄仕明说, 冥想,不仅可以让人保持内心安定,还能恢复精神能量。 现实中,每个人都置身于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为了生计脚步匆忙。 时间久了,你就会疲于奔命,并为之透支能量,深陷烦恼和痛苦。 很多时候,只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生命能量。 对任何人而言,冥想,都是恢复能量最快的方式。 01 冥想,治愈情绪 ...
心理学|如何重建心理边界,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9 00:40
(原标题:心理学|如何重建心理边界,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在人际交往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难以坚守自己的心理边界,习惯于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 受去迎合他人。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机制—-从讨好型人格到自我坍缩。而重建心理 边界则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关键之路。 当个体的心理边界不断被突破,他人需求无限制地入侵自己的心理空间时,会出现"心理熵增"的现象。 个体的认知资源就像一个有限的容器,当被过多的外界干扰填满后,就会出现"决策瘫痪"和"情绪过 载"。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长期边界模糊的人群患抑郁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两三倍。他们的内心世界就 像被一场混乱的风暴肆虐过,失去了平静和秩序,难以找到安宁的角落。 有相关研究显示:缺乏边界感的人际互动容易陷入"权力失衡陷阱"。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方习惯于放 弃自己的边界,另一方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隐性操控,如情感绑架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控制权。而放弃 边界的一方则会在"被需要感"与"被剥削感"之间反复挣扎,既渴望得到对方的重视和认可,又对自己的 付出感到委屈和不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模式让双方都无法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 当心理边界防线全面崩溃时,个体很可能会陷入 ...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情绪松弛
洞见· 2025-05-30 18:27
作者:瑾山月 来源: 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把自己活成一条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 朗读音频 这两年网上有个梗:"一生都很关键的中国人"。 每到一个阶段,我们总被告知:关键时刻,千万别放松! 上学很关键,一懈怠就输在起跑线;工作很关键,一不小心就完蛋。 且不说一些人生大事,就连日常的吃喝拉撒,都不敢掉以轻心。 如此小心翼翼地活,压抑久了,碰上点事儿就容易崩溃。 其实,不止咱中国人。 美国心灵导师迈克尔·辛格,就在著作《清醒地活》中写道: " 人的情绪,由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爱以及不安全感构成。 " 你越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越容易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痛苦迷茫。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拿"注意力"去喂养它。 只要不回应,所有的紧张、难过、悲伤、愤怒……都会慢慢枯萎。 迈克尔将毕生探索的经验,浓缩进了《清醒地活》这本书。 如果你也常常紧绷焦虑,这本书或许是你的救赎。 太紧绷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冥想班正在收割白领
投资界· 2025-05-12 09:17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郑依妮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井喷式发展期。 作者 | 郑依妮 编辑 | L 来源 | 新周刊 (ID:new-weekly) 清晨7点,位于广州CBD甲级写字楼楼下的一家瑜伽馆已亮起了灯。十几位白领身着露 露乐蒙的瑜伽服,手握一杯冰美式,在等待一场"疗愈之旅"。她们跟随导师的指引闭目 盘坐,耳边是钵音的交响,鼻腔里萦绕着香薰蜡烛的檀香气味。 但当一小时的课程结束,走出冥想馆的白领们立刻不约而同地低头刷起手机——客户群 的未读消息提醒、同事沟通工作的邮件、银行发来的房贷还款提醒、体检报告上的异常 指标等,如潮水般涌入屏幕。 花费3999元购买的"心灵SPA",仿佛只是给焦虑蒙上了 一层滤镜。 近两年,国内疗愈产业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根据《疗愈经济用户报告(2024)》,中国 疗愈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约60%的城市青年人有焦虑情绪,其中18%为中 度或重度焦虑。各类打着疗愈之名的颂钵冥想班异常火爆。 一 家 网 红 瑜 伽 疗 愈 中 心 的 标 配 往 往 是 " 洞 穴 式 空 间 设 计 + 有 机 素 食 套 餐 + 心 理 学 硕 士 导 师"的一 ...
4000元的冥想班,白领花钱买自我安慰
Hu Xiu· 2025-05-10 05:5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healing industry in China, with a market size reaching 10 trillion RMB, and 60% of urban youth experiencing anxiety,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emand for therapeutic services [1][12] - Various types of meditation classes, particularly those branded as "healing," have become extremely popular, often featuring unique designs and organic food offerings, suggesting a blend of wellness and consumerism [1][9] - The article questions whether these meditation classes serve as genuine sanctuaries for urban dwellers or merely as cleverly designed consumer traps [1][7] Group 2 - The trend of incorporating meditation into workplace KPIs reflects a growing acceptance of mental wellness practices among professionals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3][10] - The narrative includes personal accounts of individuals, such as Lin Yue, who struggle with anxiety while attempting to find solace in meditation, illustrating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 intended benefits of meditation and the realities of modern work life [6][12] -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in the healing space, who often commodify their experiences for follower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these practic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superficial engagement with mental wellness [7][9] Group 3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edi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pseudo-rest" industry, where consumers may question the value of their expenditures on therapeutic services [10][12] -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an provide moderate relief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u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genuine engagement rather than superficial participation [10][11] - The healing industry's rapid growth is driven by a societal need for emotional value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yet there is a risk that individuals may become trapped in a cycle of self-optimization without achieving true rest [12][13]
冥想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善良吗?
3 6 Ke· 2025-05-01 02:02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冥想往往意味着更加平和、安静和幸福。但是,这能推断出来冥想能提升人的道德感吗?直觉 上或许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却不是。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正念甚至会对冥想者的道德产生负面影 响。比如在伤害朋友后,一个人通过冥想可能会减少对朋友的愧疚感。因此,冥想有时候能提升道德 感,有时候会降低道德感。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决定如何冥想。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 有所启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冥想可以提升道德感。但在这个问题上,答案并不是统一的。 人们开始冥想的原因有很多:增加幸福感,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很少一开始就是为了提升道德 感。但是,千百年来,从宗教角度看,冥想与道德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的说法是,冥想的人会对有害思想或行为所产生的痛苦更加敏感。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越能减少 这种内部和外部的躁动,就越容易通过冥想来平静心灵。因此,基本假设是,你越冥想,就越有道德 感,你越有道德感,冥想就越好。冥想界的许多知名人士都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冥想,世界就会变得 更美好。 但是,很多人也听说过精神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