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热
icon
Search documents
破解博物馆预约难|世界一流博物馆:提前预约和现场排队并行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7 00:16
逛博物馆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暑期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更令"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国内,已出现了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状 况。相较于国内,海外的热门博物馆是否也存在入馆困难的问题?针对人流量的增大,它们又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 智通财经发现,大英博物馆、卢浮宫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实行的都是提前预约与现场排队入馆相结合的方式。 海外热门博物馆是否预约难? 智通财经记者发现,相比于国内的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热门场馆的"一票难求",海外博物馆似乎并不存在这一问题。 以免费入场的大英博物馆为例,该馆实行官网免费提前预约和现场排队两种入馆方式。智通财经记者从大英博物馆官网看到,平日预约时段自上 午10点至下午3点30,细分为每10分钟一个选项。从7月的预约情况来看,基本每天都能预约上。而据社交媒体的一些分享贴士称,如果去博物馆 位于大罗素街的正门排队,一般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就可以入馆。更有网友分享道,"如果在正门排队,会有保安大喊'别在这排队了,直走右转 再右转去后门,那边完全不排队!'"据悉,大英博物馆每年的人流量为600多万人次。 大英博物馆官网 大英博物馆官网开放免费预约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
Core Insights - The museum sector in China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a total of 7,046 registered museums by the end of 2024, an increase of 213 from the previous year, achieving a ratio of one museum for every 200,000 people, and a free admission rate of 91.46% [1] - In 2024, museums across the country hosted 43,000 exhibitions and 511,000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ttracting 1.491 billion visitor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5.5% [1] - The sales revenue from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reached 3.428 billion yuan in 2024,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63.7% [1] Museum Engagement - The "Museum Fever" is on the rise, with more audiences visiting museums, particularl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which received nearly 7 million visitors in 2024, with over 6.8 million visiting the "Ancient China" exhibition [3][4] - The launch of the book "Thinking Across the Ages: 115 Artifacts in Ancient China" aims to enhanc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s part of the effort to make museum experiences more accessible [2][3]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 Museums are increasingly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o engage audiences and generate revenue, with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launching a series of products based on its exhibitions [6][8] - The Beijing Museum Season, running from May 18 to October 8, 2024, will feature a "Cultural and Creative Month" with various activities aimed at integrating museum experiences into daily life [7]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an convert visitor traffic into revenue, provid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while also enhanc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for visitors [8] - The ongoing "Museum Fever" reflects a mutual engage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udiences, suggesting that museums are evolving from mere storage of history to active participants in daily life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8]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Yang Guang Wang· 2025-05-19 07:37
5月18日迎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你最喜欢的博物馆是哪一个? 今天,我国博物馆正凭借一系列创新实践重构"参观消费"场景。假日期间,多地通过推出夜游、特展等 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在上海、苏州等地,各种富有情调的咖啡馆开进了 博物馆。这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模式,逐渐形成完整的消费产业链,进一步释放出消费潜 力。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 众14.9亿人次。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 有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46%。 接下来,如何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对于各地而言,是一道有关文化传承的考题。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超6000万人次走进博物馆。在这股"博物馆热"中,青年力量不容小觑。今年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三个子主题之一便是"青年力量",也为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唯有读懂 年轻人的文化诉求,才能让博物馆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刚需",这场文化热潮才能持续涌动,焕发出持 久的生命力。 这几年,逛博物馆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
博物馆,为什么招年轻人爱?(文化中国行·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游客与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合影。 杨焱斐摄 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南京博物院供图 游客在三维特效技术显示屏上观看"小粉炉"细节。 杨琴琴摄 "高腰线显腿长,V领突出脖颈线条,这样的服饰设计,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时尚达人。"孙雅说,当自 己与好友身穿汉服、牵着手,与文物面对面,她们都被"姐妹花"的美好情感深深感染。 年轻人不断来"打卡",馆方根据游客需求调整了展陈方式。"以前'姐妹花'跟别的文物一起,摆放在一个 靠墙的大通柜里,位置偏低,游客大多需要蹲着拍照。"博物馆讲解员张林楠说,为让游客获得更好的 观展体验,"姐妹花"被移到了"单间"——一个更方便参观的独立展位。 博物馆周边,一些商家推出"陶俑同款妆造",复刻牵手女俑的双髻发型和花钿妆容,契合年轻人穿汉 服、追国潮的新时尚。网络平台上,年轻网友创作的"姐妹花"漫画、短视频等作品层出不穷,让牵手女 "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与其中的狸猫纹样。 湖南博物院供图 河南洛阳博物馆牵手女俑走红 穿上汉服去博物馆见"姐妹花" 本报记者 张文豪 河南洛阳博物馆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许多年轻女性身着汉服,与朋友一起去见洛阳"姐妹花"。这 对"姐妹花"是北 ...
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0:49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 应的博物馆"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4年,重磅大展、研学活动、精品文创等层出不穷,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 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邹雅婷)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 馆举行。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发布2024年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 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2024年举办 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此外,还公布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2025年度全国最 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发布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发展报告,启 动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2025北京博物馆季,举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落户北京 签约仪式、"中华文明起源系列— ...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为观展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选择
Yang Shi Wang· 2025-05-18 19:12
央视网消息:如今的博物馆正在积极适应变化,用可亲可近的吸引力替代"高冷范儿",以新面貌、新气象让逛展融入百姓日常。让大 家为了一座馆,而奔赴一座城。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为观展赴一座城 "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新风尚。为一座馆赴一座城,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旅游选择。 在世界遗产地河南殷墟,文化体验项目《再现大邑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大家仿佛踏入了大邑商土地,化身大邑商的一 员,奔赴一场3000年前的盛会。 博物馆间也在相互联动,5月19日,"看·见殷商"展览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启幕。届时,全国28家文博单位携338件(套)文物登 陆"运河之舟",邀观众跨越3500余年,共赴一场殷商文明探秘之旅。 从有围墙到无边界 向外拓展激活文化力 陕西西安的西部机场博物馆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基本展陈以机场历年建设过程中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为主,让游客可以在机场与历 史来一场邂逅。 除了城市,乡村博物馆也能向外扩展。在四川成都温江区和林村,有一座由农房改建而来的乡村气象博物馆。馆内面积不大却包罗万 象,旁边就是一片稻田,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就可学习气象与农业的共生关系。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 ...
放下身段,博物馆在Z世代群体中火热出圈
Huan Qiu Shi Bao· 2025-05-16 22:43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为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设定的年度主题, 而"青年力量"也被纳入了三大分主题之一。在中国,"博物馆热"在青年群体中持续升温,《环球时报》采访了多家博物馆负责人、学者以及Z世代,畅谈当 代青年对"博物馆热"的深度参与以及办展、逛展的多种"新玩法"。 " 科技是手段,文化才是核心 "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在公共区域打造的集文化传播、社交互动、青年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交往空间正式亮相,吸引不少年轻 人前来打卡。强调体验感、互动感、沉浸感,是国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去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国 博文创负责人、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向《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新一代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和文物互动,并用全新的方式 解读文物、传播文物故事。" 文博热是进入文化提升阶段的必然结果 是什么激发了这一代年轻人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通识教育家、文化学者姜松认为,首先,这是社会发展进入文化提升阶段的必然结果。经济腾飞之后,中 国正步入文化复 ...
“看·见殷商”未展先火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看什么?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5 12:39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介绍,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将于5月18日—10月8日举办,从小满到中秋,覆盖暑期和国庆假期等博物馆参观旺季。每月设置一个 主题,推出五月展览月、六月科技月、七月文创月、八月研学月、九月教育月,将城市空间化为博物馆展厅,用文创作品呈现文化魅力,让博物馆优质资源 直达基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月15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中国主 会场活动的同时还将启幕首届北京博物馆季。 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这是北京市首次将博物馆月升级成为长达近5个月的博物馆季。目前北京已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2024年博物馆月 举办展览超2000个、线下活动超3万场次,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 "科技月"的亮点更是精彩纷呈。据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海林介绍,海淀区将围绕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策划"跨界、AI创、光影、科探"四大主题活 动。从市集互动、AI艺术宣讲,到光影展演、科技主题线路,多形式推动文博与科技融合。同时,打造三条特色博物馆主题游径,邀公众感受历史与科技 交融魅力 ...
一个博物馆,改变河南一座城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2:53
"五一"假期,当数百万游客从河南安阳东站踏出高铁时,映入眼帘的是用甲骨文书写的"安阳东站"四个字。 甲骨文是一种3000年前就已经存在的古老 文字,也是安阳作为"文字之都"的特有文化标志。 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借助旅游热潮,让传统文化变身为"流行 文化",同时在网红经济中保持专业度,或许能为这股博物馆 热中的许多城市提供借鉴。 作者: 田进 高泽 封图: 博物馆官网 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近几年,安阳旅游异军突起,成为各大网红城市中的一匹"黑马"。2024年国庆假期,安阳市累计接待游客762.75万人次,同比增长79.81%,位居河南 省第三名;旅游总收入为48.45亿元,同比增长84.38%。 几乎每一名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把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当作必打卡的热门景点。 2020年12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 一级博物馆名单,此后安阳的游客数量迎来了新的高峰。当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5788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仅204座,而河南全省仅有9 座。 此外,中国文字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甲骨文水浒扑克等爆款网红产品。目前,馆内已有上千款文创产品在售,去年文创收入达到500万元 ...
五一假期掀“博物馆热”!博物馆相关企业超万家,华东最多
Qi Cha Cha· 2025-05-06 03:33
(原标题:五一假期掀"博物馆热"!博物馆相关企业超万家,华东最多) 2.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最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成立年限来看,博物馆相关企业多成立已久,其中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最 多,占比49.67%。其次,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28.32%。成立年限在1年内的企业占比 2.76%。 3.博物馆相关企业多为轻量级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注册资本来看,博物馆相关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企业最多,占比 45.88%。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相关企业占比23.6%,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相关企 业占比15.60%。 五一假期多地博物馆呈现火爆状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假期前两日,江苏、陕西、河南、四 川、浙江五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均已超百万,创历史新高。近年来,伴随文旅热度持续增长,社交媒体助 推文化传播,非遗等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打卡线下展览、购买博物馆文创、分享看展体验在社交媒 体上成为外出游玩打卡的主流内容,"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博物馆相关企业1.17万家。从注册量来看,2024年全年注册291家相关企 业,截至4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