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器官芯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议程发布丨报名即将截止:100%全聚焦类器官与疾病建模、器官芯片与药物筛选、3D细胞培养、类器官培养及质量控制
生物世界· 2025-06-26 08:06
OTC2025: 产学研医共促类器官技术突破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 3D 培养论坛 重磅来袭: 类器官与疾病建模、 3D 细胞培养、 AI+ 器官芯片推进新药发现、类器官培养及质量控制 等角度展开深度 探讨。 论坛名称 :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3D培养论坛 举办信息 : 7 月 24-25 日·上海 论坛规模 : 50 余授课嘉宾, 800 余参会嘉宾 主办单位 :上海傲顺医药、上海佰傲泰医药科技、药精通Bio 联合主办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 大会主席: 苏佳灿,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 高正良, 上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老年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展位&宣讲联系人 : 王晨 180 1628 8769 OTC2025论坛 扫码咨询免费参会名额 特惠展位咨询180 1628 8769 0 1 板块划分 | 目番 | | 论坛内容 | | | --- | --- | --- | --- | | 上午 | | 主会场:探索类器官星辰大海 | | | 7月24日 下午 ...
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举行
Su Zhou Ri Bao· 2025-06-21 23:37
胡盛寿在致辞时表示,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枢纽,苏州是创新产业集聚的高地,是我国生物医 药产业发展的成功样板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的前沿阵地,吸引着新一代年轻的科技创新人才。本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鼓励青年学者展示才能和成果,致力于成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期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苏州市未来能携手合作、协力共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方面打 造地方与学会合作的典范,共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腾飞。 昨天(6月21日),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开幕式在苏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 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胡盛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候任理事长骆清铭,市委副书记、市长吴 庆文,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顾宁出席开幕式。 副市长季晶出席。 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品牌学术会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秉承"医 工融合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主题,聚焦生物医学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以推进国产医疗器械自主 创新为使命,已成功举行6届。本次大会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聚焦智能医疗、智慧健康等前沿领 域,特别关注纳米医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治疗、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 ...
耀速科技获晶泰科技数千万元战略投资,共同打造“AI+器官芯片”新范式
思宇MedTech· 2025-04-30 11:54
正式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赠送纸质白皮书 耀速科技创始人兼CEO谢鑫博士表示: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近日,专注于 "AI+ 器官芯片 " 融合的科技平台企业 耀速科技( Xellar Biosystems )宣布完成新一 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由全球领先的 AI 药物 与新材料 研发平台晶泰科技( XtalPi , 2228.HK )领 投 , 老股东 天图投资 与 雅亿资本 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 其器官芯片、湿实验室与 AI 算法 " 3D-Wet-AI " 闭环体系 的 建设, 并 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耀速科技由哈佛科学家团队创立,致力于以自研 高通量 器官芯片与 AI 模型平台,重构药物开发、安全 性评价和精准医疗的核心流程。公司发源于波士顿,已建立起覆盖欧美、亚太的国际化运营体系,并与 赛诺菲、辉瑞、欧莱雅 等多家全球领先药企和美妆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与数据交付机制,推动替代动物 实验的非临床评估新标准在真实产业链中加速落地。 此次战略投资方晶泰科技,是 AI 药物 和新材料 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其 量子物理、 AI 算法平台与 大规模自动化机器人 ...
昭衍新药20250429
2025-04-30 02:08
昭衍新药 20250429 摘要 • 昭衍新药一季度营收 4.11 亿元,同比增长 115.11%,扣非归母净利润 2,566.26 万元。实验室板块亏损 4,134.38 万元,主要受季度因素和行业 压力影响;生物资产价值变动收益 5,300 万元,资金管理贡献 1,662.3 万 元。需关注实验室板块利润压力及行业竞争态势。 • 一季度新签订单约 4.3 亿元,同比增加,在手订单 22 亿元,与上季度持 平。订单取消情况减少,客户状态回归正常。关注新签订单的持续性和在 手订单的执行情况,以及客户信誉度对现金流的影响。 • 国内 IND 数量增速放缓至 2.54%,但仍维持高位,订单价格稳定。FDA 拟用 AI 和类器官替代动物实验,短期内影响有限,需关注国内外政策推进 及技术差距,以及对公司长期战略的影响。 • 猴价稳定,受供需关系影响。国内实验用猴供给稳定,供需平衡偏紧。关 注猴价波动对实验室服务板块利润的影响,以及公司对实验用猴供应的策 略调整。 • 非临床业务产能利用率高,广州设施竣工验收。公司积极进行国内外收并 购,关注实验室服务能力。美国子公司 Bellmore 及离岸外包业务发展稳 定,离岸外 ...
耀速科技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天图持续加码
近日,专注于"AI+器官芯片"融合的科技平台企业耀速科技(XellarBiosystems)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 元战略融资,由全球领先的AI药物与新材料研发平台晶泰科技(XtalPi,2228.HK)领投,老股东天图 投资与雅亿资本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其器官芯片、湿实验室与AI算法"3D-Wet-AI"闭环体系 的建设,并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耀速科技由哈佛科学家团队创立,致力于以自研高通量器官芯片与AI模型平台,重构药物开发、安全 性评价和精准医疗的核心流程。公司发源于波士顿,已建立起覆盖欧美、亚太的国际化运营体系,并与 赛诺菲、辉瑞、欧莱雅等多家全球领先药企和美妆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与数据交付机制,推动替代动物 实验的非临床评估新标准在真实产业链中加速落地。 此次战略投资方晶泰科技,是AI药物和新材料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其量子物理、AI算法平台与大规 模自动化机器人实验能力广泛服务于多家全球领先的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和科研机构,已与耀速科技在 AI+器官芯片驱动的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领域展开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果。 雅亿资本创始合伙人强调,我们长期关注生物科技中"数据质量+模型能力"双驱 ...
「耀速科技」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推动「AI+器官芯片」助力新药研发新范式|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4-28 23:58
近期,FDA宣布将逐步取消在单抗疗法等 药物研发中的动物实验强制要求。 文 | 胡香赟 封面来源 | Pixabay 36氪获悉,耀速科技(Xellar Biosystems)近期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晶泰科技领投,老股东天图投资与 雅亿资本持续加码,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其器官芯片、湿实验室与AI算法"3D-Wet-AI"闭环体系建设,拓展国际合作与多场景商 业化落地。 耀速科技于2021年底成立,专注于通过开发高通量器官芯片和AI模型平台,辅助临床研发、安全性评价等新药研发的核心流程。 36氪此前曾对其进行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针对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的一大利好在于,美国FDA正式宣布计划逐步取消在单抗疗法等药物研发中 对动物实验的强制性要求。这是自此前《FDA现代化法案2.0》(2022年)之后,类器官及器官芯片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进展。 拯救"猴哥"、拥抱AI,作为一项可能"颠覆"传统新药研发方式的技术革命,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终于要迎来自己的"春天"了 吗? 市场对此的反馈并不一致。虽有反对者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举措",可能会导致生物制药业陷入混乱局面。但支持的声音更为 普遍 ...
康龙化成20250428
2025-04-28 15:33
Summary of the Conference Call for 康龙化成 (Crown Bioscience) Q1 2025 Company Overview - 康龙化成 reported a revenue of 30.96 billion CNY in Q1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5.4% [2][3] - The company maintains its revenue growth guidance for 2025 at 10% to 15% and expects to continue generating positive free cash flow [2][9] Key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adjusted net profit for Q1 2025 was 3.49 billion CNY,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1%, while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3.06 billion CNY, up 32.5% [3][4] - The laboratory services segment generated 18.57 billion CNY, with a gross margin of 45.5%, up 1.4 percentage points [2][5] - The small molecule CDMO services segment reported revenue of 6.93 billion CNY, with a gross margin of 30.4%, an increase of 2.5 percentage points [2][5] - Clinical services revenue was 4.47 billion CNY, with a gross margin of 11.8%, up 2.5 percentage points [2][5] - The revenue from large molecule and cell & gene therapy services was 99 million CNY, show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7.9% [2][5] Revenue Breakdown by Region and Client Type - Revenue from Chinese laboratories and factories grew by 15.7%, accounting for 88% of total revenue; overseas revenue increased by 18.3%, making up 12% [2][6] - North American client revenue rose by 16.8%, representing 65% of total revenue; European client revenue increased by 26%, accounting for 18% [2][6] Order Growth and Market Trends - New orders maintained a double-digit growth of over 10% in Q1 2025, continuing the trend from the previous year [2][7] - The CMC business is focused on early clinical stages, with expectations for several large projects to advance into later stages, which will enhance CMC revenue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4][23] Strategic Initiatives and Future Outlook -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in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the biosciences field, including 3D cell culture and organ-on-a-chip models, to stay at the forefront of industry developments [4][12] -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that the adjusted net profit growth will accelerate from Q2 2025 onwards as operational efficiencies improve [3][4] - The overall market for laboratory services and biosciences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its recovery, with double-digit growth anticipated in both sectors [9][20]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 The company faces challenges related to increased operational costs and depreciation due to new capacity coming online in 2024 [4][3] - The impact of geopolitical factors, such as tariffs and the IRA Act, on client R&D and production needs is being monitored, but the company remains optimistic about its growth trajectory [14][19] Conclusion - 康龙化成's Q1 2025 performance reflects strong growth across its segments, with a positive outlook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year, driven by strategic investments and a robust order pipeline [29]
「耀速科技」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推动“AI+器官芯片”助力新药研发新范式|36氪首发
3 6 Ke· 2025-04-28 00:31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针对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的一大利好在于,美国FDA正式宣布计划逐步取消 在单抗疗法等药物研发中对动物实验的强制性要求。这是自此前《FDA现代化法案2.0》(2022年)之 后,类器官及器官芯片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进展。 拯救"猴哥"、拥抱AI,作为一项可能"颠覆"传统新药研发方式的技术革命,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终 于要迎来自己的"春天"了吗? 36氪获悉,耀速科技(Xellar Biosystems)近期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晶泰科技 领投,老股东天图投资与雅亿资本持续加码,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旗下"3D-Wet-AI"闭环体系建 设,拓展国际合作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耀速科技于2021年底成立,专注于通过开发高通量器官芯片和AI模型平台,辅助临床研发、安全性评 价等新药研发的核心流程。36氪此前曾对其进行报道。 市场对此的反馈并不一致。虽有反对者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举措",可能会导致生物制药业陷入混乱 局面。但支持的声音更为普遍,因为相较于前几年"雷声大雨点小"的文件,这次的政策提供了更具体的 替代执行思路,如鼓励将类器官技术和AI算法结合等。 此前,耀速科技就曾 ...
中药监管科学呼唤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
Ke Ji Ri Bao· 2025-04-27 23:37
照搬西方形成的药物评价体系,难以体现中医药特点。中药监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随着人工 智能技术、器官芯片等技术的发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迎来新机遇。 在4月25日—26日举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以下简称"药监局")原副局长赵军宁研究员指出,中药一直基于多成分、多靶点、系统性调节人体疾 病动态网络发挥作用,如果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多靶点新药创制理论方法体系,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中 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将有望引领未来多靶点药物发现的发展方向。 靶点理论受质疑,监管科学来支撑 2023年10月,国际权威期刊《药物化学》刊发综述,提出"基于靶标的药物发现真的有效吗"这一问题, 文章指出,仅9.4%的小分子药物基于靶点药物理论发现。 赵军宁表示,在面对复杂病因疾病时,靶点药物理论将致病因素过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蛋白,对其单独 调控难以获得期望疗效,造成药物研发效率低下。 相较而言,中药秉持"君臣佐使"等组方规律,对疾病异常开展体系化治疗,更符合生命活动规律。"因 此,中药评价体系既要有效体现中药复杂、多靶点协同的整体作用,又要推动开展易施行 ...
FDA计划逐步让“猴哥”退出新药研发? 提出三大替代方向,但业内认为还需更多研究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12 14:44
每经记者 林姿辰 许立波 每经编辑 杨夏 美国时间4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网更新了一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调整:计 划逐步取消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和其他药物研发中对动物实验的强制性要求。 实际上,2022年FDA就通过了《FDA现代化法案2.0》,提倡寻找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案,但最新政策更 加具体,指明了智能计算模型、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跨物种数据整合的三大替代方向。上述计划发布后 立刻引发了医药行业的震动,由于对动物实验更为依赖,以昭衍新药(603127.SH,股价16.03元,市值 120亿元)、查尔斯河(CRL,股价99.75美元,市值49亿美元)为代表的传统CRO(合同研究组织)股 价承受了巨大冲击。美国时间4月10日,查尔斯河股价单日下跌28.13%;4月11日,昭衍新药股价下跌 9.98%。 不过,行业也对这项新政抱有更为理性的看法。4月12日,多位业内人士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新规指明了方向,但要想完全替代动物实验,还需更多临床数据来向监管部门证 明,类器官在毒性预测的有效性方面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动物实验。目前,监管对新技术的审慎态度不会 一夜转向,大规模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