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财政政策

Search documents
就任满月,韩国总统李在明召开记者会,就外交安全、经济民生等问题发表立场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3 22:47
李在明还在开场致辞中称,他正全力推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达成"互利且可持续"的结果。韩联社3日称,就韩美关税磋商问题,李在明坦言谈判工 作确实非常不易,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他表示,磋商结果应对韩美双方都有利,但目前双方的具体诉求仍未明确厘清,故无法断言能否在7月8 日这一时限内结束谈判。 对于韩日关系,李在明表示,韩日两国虽因未解决的历史问题长期承压,但在应对安全问题和经济事务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他称,韩日两国比 邻而居,且同属自由民主阵营,也都与美国有特殊的同盟关系,战略、军事利益也有许多重叠。不应将合作与历史问题、独岛问题混为一谈,应 保持"即使右手在较劲,左手也要相握"的灵活、理性态度。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媛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当地时间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迎来就任"满月"。当天,他在原总统府青瓦台迎宾馆举 行记者会,就外交安全、经济民生、司法改革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发表立场。韩联社评价称,这一个月里,李在明在"以韩美同盟为先,深化韩美日 合作"的大原则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然而促成韩美首脑会谈、在关税风暴中突围等棘手问题仍摆在眼前。《东亚日报》3日称,对于李在明就任 30天的记者会,共同民主党评价 ...
救经济救股市、促中韩关系回暖:李在明执政满月民调“好评”
Di Yi Cai Jing· 2025-07-03 14:13
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6月30日发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总统李在明的施政好评率为59.7%。 据央视新闻报道,3日,李在明在开场发言中表示,自己上任以来一直在全力恢复崩溃的民生。他表示, 就任以来下达的第一个指示就是成立"紧急经济检查特别小组",集思广益拯救民生经济,寻找解决方法。 李在明同时指出,当前时期更需要国家财政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政府编制了追加预算案,呼吁国会能够迅 速通过预算案,促进经济复苏、刺激民间消费。 一个月前,彼时作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的李在明以49.42%(1728.75万张)的得票率胜出,领先得票率第 二的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约8个百分点。李在明正式成为韩国第21届总统。执政一个月来,李在明一 边忙着组建内阁,一边重新调整韩国的政治经济议程。6月26日,李在明已在国会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演 说,勾勒未来五年韩国的政经愿景。 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第一财经,无论在人 事任命还是政策推进方面,李在明都在遵照自己此前承诺的"实用主义"来进一步落实,"尤其在外交领 域,未来他的平衡与务实主义外交能走到哪一步,值得观望"。 韩国民调机构R ...
韩国拟以财政扩张提振内需
Jing Ji Ri Bao· 2025-06-18 20:15
此外,财政与货币政策节奏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政策效果相互抵消。例如,若财政政策持续宽松,而韩 国央行出于通胀或金融稳定考量不得不延迟降息或缩小降幅,势必影响整体政策协调。韩国投资证券在 最新报告中预测,央行今年最多只会在10月降息一次,将基准利率从2.50%下调至2.25%,这意味着财 政政策必须在缺乏货币政策充分配合的情况下独自承担稳增长压力,其效果难免打折扣。 总体来看,李在明政府在面对严峻经济局势和压缩政策时间表的双重挑战下,选择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作 为突破困局之道,虽然展现了务实与果断,但其后续效果与政策持续性仍需观察。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国内债务风险高企的背景下,韩国的"扩张财政+谨 慎货币"组合能否真正助其走出增长困境,仍有待时间检验。真正的考验,不仅在于能否推出大规模预 算案,更在于能否实现政策协调、效率与可持续性的统一。只有如此,韩国经济才能走出当前困境,重 回复苏轨道。 当前,韩国经济正面临内忧外患:内需低迷、家庭负债高企,对美出口急剧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美 国将于下月初正式恢复对韩输美产品征收25%对等关税。根据韩官方初步统计,韩国今年一季度国内生 产总值(GDP)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降温 交易员削减对澳洲联储降息押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6:50
智通财经APP获悉,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降温,交易员们正在撤回对澳洲联储将实施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的押注。货币市场定价目前暗示,澳洲联储在今 年剩余时间里只会降息三次。而就在四周前,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时,货币市场还预期澳洲联 储今年剩余时间里将降息至少五次、且有第六次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澳大利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是投资者认为澳洲联储宽松周期可能较浅的另一个原因。美国银行策略师Nick Stenner表示:"投资者普遍认同我们的观点,即 市场对澳洲联储降息的预期过多。他们认为,在工党占多数的政府执政下,财政政策可能会转向更加扩张的立场。" 交易员此前预计,如果中国对澳大利亚产品需求下滑、或出现全球经济衰退,澳洲联储将被迫大幅降息。因此,中美双边关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幅下降无 疑减少了澳洲联储面临的挑战。IFM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Alex Joiner表示:"这对澳大利亚是一个利好,因为这进一步降低了全球经济放缓对我们经济造成 直接冲击的风险。这让澳洲联储可以更专注于澳大利亚国内经济,而目前这里并无紧急情况。" 市场对澳洲联储降息押注规模的缩减,也印证了澳洲联 ...
专家建议推新的“四万亿”刺激政策,网友问,锅里不放水干烧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01:17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策。实现5%增速目标的关 键,是要执行力度足够大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我们可以考虑引入类似当年"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计划。他还说, 要搞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推出新的"四万亿",需要项目储备、地方政府积极性、足够的资金。 记者是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专家是帮助记者完成采访任务,至于谈的想法、说的观点、提的建议是否有效,也就一个说一个写,完全为了完成任务了。如 果再加点有刺激味道的东西在里面,能够吸引眼球,就算采访成功了。采访的文章刊登出来之后,也能引起不少的关注。在流量为王的大背景下,目的自 然也就达到了。 只是,把这样的东西抛到读者面前,是否合适,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与影响,媒体、记者、专家似乎都不会考虑。至少,不会全面考虑。不然,怎么会将 这样的东西发出来呢?怎么会有这样的建议出台呢? 当年的"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到底应当评价,将来自然会有答案。再谈出台新的"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作为专家,是否用脑子认真想过,会有意义、 有作用吗?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反过来,推出新的"四万 ...
陈茂波:香港上财年赤字下修至803亿港元 会慎重考虑增收边境建设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06:45
智通财经APP获悉,立法会今日继续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审议《拨款条例草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 波再修订上年度赤字,由872亿港元减至约803亿港元,主要因为股票印花税增加、部门开支较预期少, 他呼吁审视政府财政时,不应着眼某一年度,应视乎整体周期。他又称听到社会对增收边境建设费的意 见,会在"慎重考虑"后再作决定。 预算案提出增加飞机乘客离境税,引起争议,陈茂波表示,有关建议对乘客整体出行开支影响轻微,对 比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的短途航线价格,与深圳、广州机场出发的价格相当,而一些从香港出发的航班 价格虽然略高,但一直仍受很多香港人和内地旅游欢迎。他认为,增加税项不会削弱香港机场的竞争 力。 陈茂波指,预算案提出边境建设费后,有不少议员都对此提出关注和意见,特别是有需要在两地之间频 繁通勤的人士,因此会在"慎重考虑"后再作决定。 他表示,自从预算案宣布对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提高至400万港元,楼市气氛有所好转、 交投活跃,楼价跌幅稍微放缓,不过外围环境的急剧变化会在短期内继续影响楼市气氛。 陈茂波表示,香港政府施政最基本目标是照顾市民福祉,因此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坚定及果断"采取扩张 性财政政策,他 ...
时报观察丨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扩内需促消费“添柴加薪”
证券时报· 2025-04-21 23:57
今年我国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开闸,首期聚焦20年、30年期品种。同时,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也在多 地密集落地。超长债和专项债的供给持续扩容,成为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为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 注入强劲动能。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相比去年,今年特别国债发行安排的披露时间更为靠前,融资速度也较快,意在为扩内需促消费"添柴加薪", 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经济向好预期十分必要。今年一季度,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持下,相关消费品保持 两位数增长,反映出我国扩大内需取得阶段性成效。 提振消费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加油打气"。面对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局面,国内经济不仅需要靠扩张性货币 政策发力,更需要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进一步主动创造需求。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能够安排更多的财政资 金用于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能够将私人储蓄聚集并转化为有效需求,进而支持经济增长,实现供给 与需求的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