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

Search documents
两高司法解释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8-27 10:36
原标题:两高司法解释更加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下游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12条,自8月26日起施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既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也是与电信网络诈 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密切关联的下游犯罪。"最高法刑四庭庭长罗国良介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 法律适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犯罪方法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且呈现团伙化、链条化、产业 化等特征;上游犯罪类型结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由以盗窃罪为主转变为以诈骗罪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 犯罪为主。 解释优化了加重处罚标准,对"情节严重"的认定作了进一步优化,根据上游犯罪类型,区分非法采矿罪 等定罪量刑标准相对较高的犯罪和其他犯罪,分别设置了五百万元和五十万元的数额标准,规定同时满 足数额标准和具备一定情节的,可以适用加重处罚幅度量刑。 根据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以"明知是犯罪所得"为前提。解释针对实践中对这一主观 要件把握不准、存在拔高认定的情况,修改完善明知的审查判断规则,强调严格依法认定明知、慎用推 定。 "司法机关 ...
虚拟货币异常交易涉嫌犯罪,北京一男子因协助转移赃款获刑
Xin Jing Bao· 2025-08-26 12:45
法院审理发现,刘某分多次接单后赴外地交易,行踪遍布多地且停留时间极短,交易时佩戴口罩遮挡面 部,事后立即删除通讯记录,这些异常行为成为认定其"明知系犯罪所得"的关键证据。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新京报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利用虚拟货币交 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因通过USDT(泰达币)交易协助转移诈骗资金20万元, 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2024年8月,被告人刘某在明知何某持有的现金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向何某贩卖USDT(俗称U 币),并收取现金20万元,现已无法查明涉案钱款去向。经查,被告人刘某转移的20万元系他人被诈骗 钱款。 法官表示,此类犯罪具有明显的逐利性和侥幸心理特征。犯罪分子往往经不起短期高额收益的诱惑,自 认为可以逃避法律追究。实际上,虚拟货币交易并非法外之地,任何协助转移、套现犯罪所得的行为, 均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官提醒社会公众,应警惕明显偏离市场价格、要求快速大额交易、采取隐蔽操作等异常虚拟货币交易 行为,切勿因贪图手续费或差价而参与来源不明的资金交易。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却仍协助进行转 换、转移、套现等行为,均可能 ...
什么情况?顾客买黄金,店主被判刑?
Sou Hu Cai Jing· 2025-08-26 08:41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 6 个依法惩治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的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是用大额买黄金的方式转移电信诈骗资金,这 个案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顾客买黄金,店主却被判刑了。其实店主并不冤,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个案子的主人公叫詹某某,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一家的珠宝店老板。事情一开始,店员跟詹某某说,有个顾客的行为很不对劲。 他买黄金的时候根本不挑款式,直接说要花多少钱,让店员算能买多少克。付款的时候,还一边用手机跟别人聊天,一边按对方的指示换好几张银行卡刷 卡。 面对这么可疑的交易,詹某某没想着警惕,反而因为想多赚钱,让店员继续跟这些人交易,甚至还加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等他们要来买黄金的时候,提前 让店员准备好。 到了 2022 年 2 月,詹某某用来收黄金款的银行卡,因为有诈骗来的钱流入,被外地警方冻结了。当时警方明确告诉他,这些买黄金的钱是电信诈骗骗来 的,詹某某也配合调查,把赃款退了回去。 可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从 3 月到 4 月,詹某某明明知道这些人用的是犯罪得来的钱,来店里买大额黄金就是为了把钱洗白、转走,却还是继续配合他们 交易,前后一共收了 600 多万。后 ...
两高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Xin Hua She· 2025-08-26 02:33
在司法办案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划分成为一大难题。在此次发布 的"满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和"黄某某、林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司法机关依法认定掩 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的"明知",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综合考察行为人主观明知的内容、提供帮助 的类型和方式,准确界定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帮信罪,推动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 最高法刑四庭庭长罗国良介绍,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实践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适用问题,有助于准确 把握和正确适用两高25日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将进一步提升掩饰、隐瞒犯 罪所得刑事案件办案质效,更好发挥刑事司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能作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的兴起,犯罪集团和犯罪分子借助技术手段和虚拟空间来掩盖犯罪资金的来 源和性质,借助网络空间的实时性,突破空间限制,加快资金转移速度。 在"安某某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被告人安某某等三人通过某网络交易平台将他人犯罪所得用于 购买虚拟货币,再以虚拟货币形式实现资金快速转移,以此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公安机关追查。检察机关 向法院提起公诉后,法院认为三人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
明确规则,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22:27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 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回应基层办案 机关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裁判规则,统一法律适用。《解释》共12条,自2025年8月26日起施行。 据介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既是实践中案件数 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也是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密切关联的下游犯罪。2020年至2024年, 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件,有效震慑和遏制了 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上游犯罪,有力推进了反洗钱工作,彰显了司法机关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形势的变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律适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比如,犯罪方法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且呈现团伙化、链条化、产业化等特征;上游犯罪类型的结 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由以盗窃罪为主转变为以诈骗罪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主;在惩治涉银行卡 的帮助行为犯罪中如何区 ...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明确规则,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21:52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 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回应基层办案 机关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裁判规则,统一法律适用。《解释》共12条,自2025年8月26日起施行。 据介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既是实践中案件数 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也是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密切关联的下游犯罪。2020年至2024年, 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件,有效震慑和遏制了 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上游犯罪,有力推进了反洗钱工作,彰显了司法机关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形势的变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律适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比如,犯罪方法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且呈现团伙化、链条化、产业化等特征;上游犯罪类型的结 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由以盗窃罪为主转变为以诈骗罪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主;在惩治涉银行卡 的帮助行为犯罪中如何区 ...
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两高发布典型案例
Xin Hua She· 2025-08-25 13:58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对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有关问题进行明确。 随着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的兴起,犯罪集团和犯罪分子借助技术手段和虚拟空间来掩盖犯罪资金的来 源和性质,借助网络空间的实时性,突破空间限制,加快资金转移速度。 利用虚拟货币和大额黄金等手段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如何准确认定?如何在办案中全面准确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司法办案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划分成为一大难题。在此次发布 的"满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和"黄某某、林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司法机关依法认定掩 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的"明知",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综合考察行为人主观明知的内容、提供帮助 的类型和方式,准确界定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帮信罪,推动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 最高法刑四庭庭长罗国良介绍,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实践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适用问题,有助于准确 把握和正确适用两高25日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将进一步提升掩饰、隐瞒犯 罪所得刑事案件办案质效,更好发挥刑事司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能作 ...
不做犯罪“工具人”!最高法发布掩隐罪典型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1:29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遴选发布6个相关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公众提升反洗钱意识, 自觉远离和抵制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内的各种洗钱类犯罪。 案例1 准确识别以虚拟货币等手段实施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洗钱类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 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 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 件。 案例3 依法严惩假借废品回收从业便利 长期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安某某等三人明知系他人犯罪所得,利用虚拟货币等手段帮助犯罪资金转移,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 得罪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詹某某明知他人利用大额黄金交易方式转移犯罪所得,仍配合交易,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案例2 依法严惩利用大额黄金交易实施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Southern Finance Omnime ...
“两高”发典型案例:金店老板配合电诈人员转移赃款获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8-25 08:21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高萌)金店老板明知大额购买金饰的买主可疑,却为牟利继续与犯罪分子 做生意;三名被告人准备多张银行卡接收电诈分子的资金,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货币帮对方转移资 金……这些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应如何处置?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发布了6个相关典型案例。《解释》自8月26日起施行。 二是严格认定"明知"。根据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以"明知是犯罪所得"为前提。《解 释》针对实践中对这一主观要件把握不准、存在拔高认定的情况,修改完善明知的审查判断规则,强调 严格依法认定明知、慎用推定。司法机关在审查涉银行卡的帮助行为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时,要严格按照证据裁判原则认定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防止不当扩大刑事打击面。 三是明确入罪标准。《解释》在入罪方面继续采用综合性认定标准,是服务我国反洗钱工作大局,依法 惩治洗钱类犯罪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统筹做好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行刑衔接的重 要举措。《解释》规定应当从上下游关系、主观恶性、行为手段、涉案金额、 ...
浦江说法丨“黄金投资”梦碎,牵出幕后隐秘犯罪链条
Sou Hu Cai Jing· 2025-08-18 08: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记者 / 邹嘉 编辑 / 樊陆佳 而张某收到黄金后,通过与收购黄金的人员联系,将黄金交给对方指定的"水客"带至境外。据梁某和张某供述,二人均清楚地知晓经手的黄金系违法犯罪 所得,但仍协助转移。 经查,梁某共接收上游被害人谢先生等2人转移的黄金价值人民币202万余元,交由张某接收后进一步转移。最终,法院依法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 梁某、张某有期徒刑二年至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至五千元不等。 检察官说法 "是我网上认识的朋友介绍我投资的,通过购买黄金并邮寄给他们,就可以充值到投资平台里,收益很好的……"去年10月,民警在上海某金店劝阻了一名 购买大量黄金的男子,男子惊觉自己被骗并向警方报案,由此牵出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 经公安机关侦查,警方快速锁定了梁某以及张某。2025年2月25日,该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在审讯室里,梁某低着头交代:"我赌博输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