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

Search documents
研判2025!中国水平仪行业发展历程、进出口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进口量价齐升折射高端需求,出口量增利薄凸显产业升级压力[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7-08 01:49
内容概况: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中国水平仪市场较为发达,其进出口数据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 特征。2025年1-5月,中国水平仪进口数量为2.00万台,同比增长47.25%;进口金额为2772.16万元,同 比增长33.50%。这反映出国内市场对高端水平仪的强劲需求,尤其是精密制造、半导体检测等新兴领 域对高精度产品的依赖度提升。同期,中国水平仪出口数量为957.29万台,同比增长18.38%;出口金额 为8.34亿元,同比增长1.33%。出口端则呈现"以量补价"特征。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生产保持出口数量 优势,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拉动中低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缓慢, 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增收不增利"现象。 相关上市企业:莱赛激光(872895)、优利德(688628) 相关企业:中铝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 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 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冶集 ...
2025年上半年海口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再创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4:11
中新网海口7月7日电 (岳雨晨 彭伟艳)2025年上半年,海口海关以原产地证书为"钥匙",助力海南外贸 企业"轻装上阵"闯全球。据海口海关7日统计,2025年1-6月,海口海关共签发各类出口原产地证书7275 份,货值达4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21.9%。 随着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海口海关上半年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05份,货值1.16亿元,水产 品、热带果蔬等海南特色商品借势打开日本、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同期,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 书表现亮眼,签证量达1421份,货值12.2亿元,同比增幅29.6%,成为橡胶制品、化工品出口东盟的"黄 金通行证"。 为持续放大政策效应,海口海关创新推出原产地签证政策"码"上讲等政策解读小课堂,提升出口外贸企 业知惠享惠水平。同时,还加强属地、口岸海关联动,形成产品预审、原产地核查联系配合机制,梳理 辖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清单,全方位分析对比各类自贸协定项下税率,"一企一策"指导企业择优享 惠,精准指导企业充分享惠。 海口海关表示,下一步将定期梳理企业"可享未享"报关记录,精准进行政策宣传,切实提升企业享惠水 平,助力更多"海南制造"走上国际市场。( ...
青龙管业:政策红利叠加技术壁垒,管道龙头驶入发展快车道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04 07:14
Core Viewpoint -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is entering a new growth cycle, driven by policy suppor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special long-term bonds, benefiting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pipeline industry like Qinglong Pipeline [1][2]. Policy and Investment Landscape - In 2025,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will issue a list of "two重" construction projects worth 800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municipal sectors, including major irrigation area renovations and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construction [2]. - A total of 1.3 trillion yuan in special long-term bonds will be issued, with 800 billion yuan directly supporting "two重" construction, which, combined with coordinated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is expected to push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growth above 6% [2]. - Nation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s projected to reach a historical high of 1.35 trillion yuan in 2024, with an estimated total investment demand of about 4 trillion yuan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renovations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2]. Company Strategy and Market Position - Qinglong Pipeline is enhancing its national presence through a "Eastward and Southward" strategy, having established 19 production base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s (PCCP) across major economic regions [3]. - The company has a plastic pip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65,000 tons per year, leading in market shar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with a significant order growth of 101.52% in Xinjiang for 2024 [3]. - The company has achieved 100% self-production in all processes within the PCCP industry, optimiz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ensure superior product performance [3].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Qinglong Pipeline has developed smart monitoring pipelines for cross-regional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enabling real-time data transmission and risk alerts [3].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robust R&D framework, collaborating with local technology centers and universities, leading to over 20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recognition through industry awards [3]. Future Outlook - Qinglong Pipeline plans to focus on three main areas: filling market gaps to increase national market share, enhancing R&D in smart pipelines and eco-friendly materials to meet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and deepening participation in major national water network projects [4]. - Analysts believe that with the support of "two重" projects and special long-term bond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growth will remain high, positioning the pipeline industry in a prolonged boom cycle [4]. - Qinglong Pipeline is expected to achieve dual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and valuation, further solidifying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industry [4].
单月150家 A股迎IPO受理高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2:42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随着七月来临,今年上半年的IPO申报情况出炉。据央广财经记 者统计,2025年1-6月,共有177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较去年同期增长453%。值得注意的是,仅今年6 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受理的IPO数量就高达150家,占上半年总数的85%。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IPO申报热潮一是政策红利与市场回暖共振驱动的结果,A股直接融资功能渐渐恢 复;同时受补充更新财报节点要求,导致6月尤其是最后几天迎来受理高峰。 综合近年数据,6月份受理高峰态势明显。具体来看,2024年6月,北交所共受理28家企业IPO,占2024 年上半年的93.33%;2024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均只受理了1家企业IPO,且都是在6月份受理。 另外,2023年6月份,北交所和深交所受理企业IPO数量占2023年上半年的比例分别为72.29%和 46.34%。上交所方面,2023年6月份虽然不是2023年上半年受理企业IPO数量最多的月份,但占比也达 到了27.59%。 单月150家企业IPO获受理 | | 6月30日受 6月份受 理企业数 理企业数 | | | 上半年受 去年上半年 理企业数 受理企业数 | ...
A股回暖 港股狂飙 券商IPO业务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05:51
券商投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在悄然变化,政策红利成为A股和港 股IPO业务回暖的重要推手。 作者: 牛钰 封图:图虫创意 这让券商投行们看到了新的机会。 开源证券认为,上述政策落地后,科创板IPO边际放松,利好券商投行、PE直投业务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A股IPO的融资总额为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IPO家 数为51家,同比增长15.91%;港股IPO的融资总额为1047.2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6.63亿元), 同比增长785.99%,IPO家数为40家,同比增长33.33%。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 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同时,也将在创业板正 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当下,券商的投行业务正在从"寒冬"转向"结构性复 苏"。2024年券商投行业务平均收入下滑,但头部机构通过债券承销、跨境并购及北交所服务实现 增长。进入2025年,A股与港股IPO回暖,叠加"分拆上市""跨境资本运作"需求上升, ...
【帮主郑重收评】沪指创年内新高!大金融爆发背后暗藏这些玄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7:47
兄弟们,收盘了啊!今天这市场走得挺带劲,沪指直接冲上3455点,创了年内新高,创业板更是大涨3%多,屏幕前的伙计们是不是手里的票也跟着热闹起 来了?咱作为20年的老财经记者,今天得跟大伙儿唠唠这行情背后的门道。 软件开发板块今天也挺活跃,指南针20cm涨停,吉大正元、京北方这些跟着冲高。这一块和大金融有点联动,毕竟金融IT、数据安全这些方向,都是数字 化转型的刚需。另外,AI应用落地的事儿最近聊得很多,软件行业里那些能把技术和场景结合好的公司,未来空间值得琢磨。但要注意,别光看概念,得 看公司有没有实实在在的项目和现金流。 反过来,油气、医药、航运今天跌得比较惨。油气股里准油股份跌停,主要是国际油价最近波动大,叠加前期涨幅有点透支;医药股还在磨底,集采的影响 没完全消化,短期可能还得震荡;航运板块受运价和旺季预期的影响,资金暂时撤离了。这些板块咱中长线怎么看?油气得盯着油价周期,医药得等创新药 出海和消费复苏的信号,航运则要看全球贸易的恢复节奏,现在先别急着抄底。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市场放量上涨,个股涨多跌少,超3800只股票飘红,说明资金情绪起来了。但咱作为中长线投资者,得保持冷静:沪指创了新高,短期 可能 ...
创投正迎来退出盛宴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2 08:49
从创投明星企业布鲁可、蜜雪冰城接连登陆港股,到A股龙头公司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完 成"A+H"股上市,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已经有19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同比增长4家;募集资金213 亿港元,接近去年同期的3倍。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募集资金 超过600亿港元。同时,目前在香港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约150家。 "很多消费品牌早就具备了上市条件,就是在等待这样的窗口期。同时,受益于DeepSeek、 宇树科技标志性崛起,带动的资本对于中国科技概念公司的重估,硬科技企业也加快了赴港上 市。"一位长期关注港股市场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诸多创投机构正在这波港股资本盛宴中获得丰厚回报。在消费 赛道,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这港股"新消费三姐妹"背后,有红杉、高瓴等知名机 构,美团龙珠等产业资本,以及蜂巧资本、黑蚁资本等聚焦消费领域的垂直机构。 同时,今年新上市的布鲁可,目前市值已经接近400亿港元,君联资本是布鲁可最大的机构股 东;沪上阿姨上市首日股价大涨四成,后续股价有所回落,公司 ...
乌海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1.3%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21 01:13
记者从乌海海关获悉,今年1—5月,乌海市进出口总值达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3%,增速 位居自治区第一。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1.85%;对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达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3%。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优化营商环境、释放RCEP政策红利、落实AEO 差别化管理措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海关力量。"乌 海海关关长王公明说。 今年以来,乌海海关通过一站式服务包、关长送政策上门等工作机制,对关区重点企业实施"一企 一策"精准帮扶,已累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项;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预约查检等便利措施,优 化通关流程;抓好企业信用培育工作,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助力企业把握认证标 准,提升认证效率;持续深化AEO高级认证企业差别化管理,积极推进"批次检验"改革试点工作,将全 市AEO高级认证企业推荐为"批次检验"改革试点企业,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用好RCEP政策优 惠,指导出口企业及时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 ...
东盟燕窝丝路再扩容,燕安居领航千亿滋补赛道
Zhong Guo Shi Pin Wang· 2025-06-17 05:15
来自央视新闻报道,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东盟连续8年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注:出自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6月9日新闻报道)作为东盟国家特色 产品,原产于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燕窝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为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海关总署于今年先后发布公告允许符合要求的越南、柬埔 寨毛燕和食用燕窝进口。作为中国海关总署指定的进口毛燕加工企业,燕安居通过燕窝全产业链体系将陆续链接更多燕窝产出国,承接整个东盟毛燕进口,为消 费者带来更多利好。 燕安居通过RCEP搭建的贸易桥梁和构建起的燕窝全产业链,将"源头直供、品质可控、价格亲民"的燕窝产品送入全国30个省市的消费市场。这种"政策红利 +企业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重塑了燕窝行业的供应链生态,更让高品质燕窝从传统滋补品转变为大众日常健康选择。 650吨产能:托举百姓滋补自由 六年磨一剑,燕安居的毛燕年处理能力从2019年的250吨跃升至650吨,厦门口岸进口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注:出自中国新闻2024年12月10日新闻报道) 供应链破壁:从两国争辉到四境飘香 从马来西亚燕屋到中国家庭的炖盅,燕安居用十余年织就一张覆盖东盟的"金丝燕网"。 2025年 ...
券商行业主题基金月内平均回报率超3%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3 15:57
本报记者 彭衍菘 张刚也表示,选择低估值券商是把握板块分化后结构性机会的可行策略,中长期布局来看,或兼具进攻与防守。 除券商外,银行、保险行业主题基金亦呈现整体上涨行情。Wind资讯数据显示,近300只银行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 净值增长率达1.81%,其中超两成产品增长率超3%;30余只保险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83%,其中超五成 产品增长率超3%。 "当前金融板块的行情是政策、估值与资金共振的结果。"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时表示,"长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宏观经济企稳,金融股的配置价值将持续显现。" 近期金融板块在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中脱颖而出,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金融相关主 题基金月内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24%,全市场99只券商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3.73%,其中,超半数 (55只)产品月内净值增长率突破4%。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金融行业主题基金及券商主题基金在政策红利、市场活跃度和低估值修复的驱动下,仍具备较 大的增长空间。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认为:"今年二季度以来,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