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心资产

Search documents
【财经分析】2025年上半年港股盘点:估值修复与结构转型下的领跑者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1 13:54
展望下半年,机构普遍认为流动性红利仍将延续,但需警惕高估值板块的业绩兑现压力。 2025年上半年,尽管受地缘冲突、关税政策等高风险因素持续影响,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走出上涨 行情。 香港股市凭借20%的涨幅,在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中表现最佳,估值洼地效应与资金回流共同推动股 指走高,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板块走势分化,同时打新赚钱效应也强势回归。 恒指上半年累涨20% 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 恒生指数上半年收报24072.28点,相比年初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也有约19%的涨幅。 以恒指为例,从时间线上看,上半年主要经历两波从低位冲高的走势。 第一阶段:今年开年后,恒指波动向下,1月13日出现阶段性低位18671.49点,随后掉头向上,3月19日 升至2022年3月以来的新高24874.39点。期间,国产人工智能带来积极影响,众多上市企业完成接入 DeepSeek而引起投资者关注,市场开始讨论"AI+"带动中资股价值重估,股指随之持续攀升。 这一阶段的行情结束后,全球地缘冲突、美国公布关税政策等高风险事件导致全球股市大跌,港股也未 能幸免。 第二阶段:3月下旬开始,股指开始下行,至4月9日出现低位1926 ...
港股半年盘点:新股千亿集资领跑全球 “新核心资产”表现亮眼
Xin Hua She· 2025-06-30 08:06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李柏涛)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根据香港交易所 数据,截至6月30日,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超过1050亿港元,稳居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具体来看,内地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条件和审 核流程、缩短问询周期,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从新股的行业分类来看,硬科技和新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最受投资者欢迎,也成为港股"新核心资产"的 典型代表。 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突出,折射资本市场对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信心。从硬科技巨头 到新消费品牌,这些新上市企业正成为重塑港股生态的"新核心资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 能。 进入2025年以来,香港股市总体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势头。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有42只新 股上市,相较去年同期增长40%,集资总额也是2021年以来新高,并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德勤报告显示,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大幅高于位列其后的纳斯达克的713亿港元。 今年港股IPO市场走热并非偶然。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 ...
A股市场|中国股票配置中,港股应占几成?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6 00:13
文 | 裘翔 刘春彤 开年以来港股已迈入技术性牛市,A股整体处于震荡。南下资金流入汹涌,开年至今,净流入已近4 0 0 0亿港元。如果没有制度限制,港股应在中 国股票资产中占据几成比例方为合理?我们认为,4 0%- 5 0%或是合意水平。因此,对大量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公募基金来说,港股仍有较大增配 空间。 ▍ 从主要涵盖沪港深三地市场的指数看,港股占比均超过4 0%。 截至2 0 2 5年3月1 6日,我们统计了以下重要指数的港股市值占比情况:1)中证沪港深3 0 0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 0 0指数,港股市值占比分别为 4 8%和4 5%。2)中华沪深港3 0 0指数中,港股市值占比为4 9%。3)MSCI Ch i n a指数中,港股市值占比超过6成,前十大成分股均为港股(包 括AH两地上市公司中的H股)和美股中概股,并无A股。 中美科技、贸易等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 ▍ 从港股A股的核心指数市值对比看,港股大致占比在4 5%以上。 截至2 0 2 5年3月1 6日,我们计算,1)如果以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 0 0)来看,大致市值占比为4 5%;2)如果以中证港股通5 ...
机构研究周报:“新核心资产”蓄势,稳增长或需加力
Wind万得· 2025-03-23 22:35
【 机构观点综评 】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A股和港股以高端制造、AI、创新药、智能车为代表的"新 核心资产",具备战略配置价值。博时基金表示,预计二季度国内经济或将边际有所放缓,可关注超长 债的配置价值。 1、 华安基金:以配置思维看待黄金,不盲目追高 一、权益市场 1、 中信证券:A股"新核心资产"蓄力上涨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建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风格层面,随着提振 内需政策不断积累和加码,A股和港股以高端制造、AI、创新药、智能车为代表的"新核心资产"具备战 略配置价值。行业层面,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建议关注国产算力、端侧AI、锂电、军工、港股互联网 和创新药,供给端出清领域建议关注铝、钢铁和面板,消费领域建议关注线下新零售。 2、中信建投: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 中信建投陈果表示,近20年来A股首次在美股大跌期间走出独立行情,体现出市场的信心重估。短期需 要注意本轮春季行情时间及空间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结构上科技成长向顺周期高低切换,参照历史 或仍有小幅演绎空间,但当前内需复苏仍以结构性为主,短期可继续适当再平衡,重视一季报景气方 向,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