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

Search documents
高精尖气象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瞰前沿)
Ren Min Ri Bao· 2025-07-11 22:04
正值"三夏",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今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农业生产一直不懈追求精准预报天气,气象监测技术如同慧眼,捕捉风起云涌之变,筑牢气象防灾减灾 第一道防线。农田里有哪些"高精尖"气象科技?这些技术如何监测灾害性天气,发挥"藏粮于技"作用, 构筑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线"?本期"瞰前沿",带你走近农田里的气象"黑科技"。 ——编者 气象监测设备为农田装上"科技神经" 【科技现场】 【专家看点】 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在田间地头布设智能小气候观测站,配备了多种观测设备。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可 以实时监测,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灌溉指令迅速下达,若水分过多,排涝预警也会及时发出;物候自动 观测仪精准记录发育期、盖度、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等数据;高光谱辐射观测仪能帮作物"健康体 检",一旦捕捉到作物被高温、干旱、病虫害"袭扰"的信号,通过荧光监测能提前预警。 气象部门还联合无人机观测平台与卫星,依托物联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农田温湿度、 土壤墒情等参数的动态感知。目前,全国共建成300个物候自动观测站、300个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 站。 精准预报预警,守护作物生长全周期 【科技现场】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 ...
增发国债项目落地应用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news flash· 2025-06-21 11:57
记者近日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2023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中,共有220个气象项目获批,专项用于支持 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随着项目落地应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得到有 力推进。(新华社) ...
两岸专家学者厦门共商气象服务民生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16 08:56
论坛上,首届海峡两岸气象青年研学营举办了开营仪式。据介绍,研学营将在今年暑期组织两岸气象青 年,走访福州、南京、上海、北京、厦门等城市,通过气象文化参访、科普实践、科技交流等多元形 式,了解气象事业发展历史、气象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脉络、现代化气象体系建设成就和智慧气象 服务创新应用场景。 论坛现场还布设了"两岸气象 福泽绵长"主题展,设置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13年历程展区、"气象服务 保障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展区。 与会的台湾气象专家表示,两岸气象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事情,在防御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方面, 两岸有着共同的科研话题和服务目标,期待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更加密切,共同为两岸民生福祉提供更优 质的服务。 论坛发布了《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开放式课题申报指南》,依托海峡数字气象创新研发基地,设立两岸气 象合作开放式课题,联合两岸高校、科研院所及气象业务单位开展科研攻关,为两岸气象科技深度交流 与合作注入新动能。 据新华社厦门6月14日电(记者付敏、陈旺)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14日在福建厦门开幕。百 余名两岸气象专家学者聚首厦门,共商气象服务民生。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柱表示,福建与台 ...
航天新气象产品亮相南京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9 12:01
新华财经南京5月29日电 28日,2025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在南京举行。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旗 下的航天新气象公司聚焦"航天铸器探风云,精准观测护民生"主题,通过实物、模型、沙盘、视频等形 式,以智能气象观测、低空经济、行业观测、校园气象科普四个板块,展示了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 智能气象观测板块展示了两款新型智能气象观测装备,下一代国家级基准气候观测站及微小型X波段天 气雷达。 其中,下一代国家级基准气候观测站是增强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能力的新型装备,采用全系列智能测量 仪、智能视频监控、互动大屏等新技术,可有效提升国家级气象台站业务观测服务能力,目前已在安徽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河南新乡原阳县中原农谷部署应用,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微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是紧随气象部门提出的"提升山洪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暴雨及极端强对流灾害 高危险区天气雷达观测能力"需求而新研发的装备,首次在本次展会展出。这款雷达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在山区部署。在灾害多发区域部署此产品,可与现有的天气雷达网形成协同观测,进一步提升应对 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综合监测能力。 在行业观测板块,航天新气象公司展示了多年来向 ...
“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气象科技助力夏收夏种全面启动
Yang Shi Wang· 2025-05-21 04:10
央视网消息:在我国,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中旬,是农业生产夏收、夏种、夏管时期,也就是"三夏"。5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 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标志着2025年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 夏收是全年第一个收获时节,主要收晒冬小麦和油菜。夏种是在夏收之后,整地播种夏玉米、夏大豆、移栽水稻等。根据今年中国气象局 发布的夏收夏种气象专报预计,5月下旬,夏粮产区大部时段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连阴雨风险较低,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 21日至23日,甘肃、宁夏、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将先后出现一次小到中雨过程,其中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有大到暴雨。降水利于增加土壤 水分、缓和部分地区缺墒状况,利于冬小麦灌浆,但对已成熟油菜和冬小麦收晒有一定影响。27日至28日,湖北、湖南、浙江等地还将有一次 较强降雨过程,对油麦收晒不利。 6月上中旬,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华北大部和黄淮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但可能出现局地强降水、大 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麦收。京津冀以及江苏等地气温略偏高,叠加前期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可能影响夏种。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和河南西 北部降水偏多一至二成,其中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