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合战争
icon
Search documents
欧洲担忧“珍珠港”!立陶宛前外长:我们是否会冒险阻止三战?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4:08
也许测试目的已经达到,俄罗斯的无人机和有人驾驶飞机不再进入北约欧洲成员国的领空,甚至不再靠 近这些国家的边界。但仍有不明无人机飞越欧洲一些重要设施的上空,引发广泛关注。部分欧洲政治人 物将此解读为克里姆林宫的恐吓,但更多人担心这是克宫在推动欧洲版"珍珠港袭击"的前奏。 ,T, 《金融时报》报道,欧洲内部正在争论克宫的行动到底是软弱、不敢公开行动,还是已经在准备对欧洲 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俄罗斯当前的做法极为危险,一系列挑衅和破坏行为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者 导致飞机坠毁,战争可能会迅速升级,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局势很可能难以控制。 战争研究所(ISW)明确指出,俄罗斯已经进入对北约进行战争准备的第一阶段。除了持续的无人机挑 衅外,还包括在西部边境附近的军事重组,以及在芬兰等北约成员国边境建设军事基地。 立陶宛前外长兰茨贝吉斯批评北约对俄罗斯挑衅过于被动,称克宫的混合战争正在把欧洲推向"珍珠 港"的危险边缘。他建议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或"金牛座"导弹,以借助乌克兰的力量削弱俄罗斯的 军事潜力。他说:"我们不应该问自己是否会冒着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而应该问自己是否会冒 着不去阻止它的风险。" 尽管有些成员 ...
欧盟27国在丹麦开会,对俄罗斯亮明态度前,欧洲要先解决一个问题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0:48
欧洲在"混合战争"中的应对与展望 十月初,欧盟27国的领导人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一场紧急峰会,集中讨论一个日益引发焦虑的话题——俄罗斯带来的威胁。近期,从波罗的海到芬兰 边境,接连发生的"意外事件"让欧盟各国深感不安。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何欧洲各国需要共同协商,达成一致应对? 此外,欧盟各国还通过了一个大规模的防御项目,计划在丹麦、芬兰、波兰等国边界沿线建立一个"北约共享雷达系统",以便提前预警俄罗斯可能的攻击。 这一系统将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打击,确保一旦俄罗斯的武器越界,能够迅速加以拦截。该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地面和空中的防御,还覆盖外太空领域。 从这些措施来看,欧洲各国显然在加紧整合国防力量。正如一位北欧代表所言,许多国家曾认为战争离自己很远,但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升级,他们终于意识 到,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未来他们可能会失去在谈判桌上发言的机会。 此外,葡萄牙和希腊等过去一直保持中立的国家也逐渐调整立场,明确表示支持建立一个"共同防卫的安全区域"。 如今,欧盟领导人已经认识到,虽然不需要像冷战时期那样进行大规模对抗,但基本的防御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这些防线,一旦俄罗斯向西推进, 欧洲将毫 ...
美国政府关门,东大“一剑封喉”,比中美交战更可怕,特朗普认怂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06:00
美国政府最近因为党派分歧导致关门,而特朗普却在这个敏感时刻对中国作出了让步,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在全球大国博弈中,特朗普会"认怂"?这 背后与中美之间的经济争端密切相关。美国试图通过制定规则保持其全球霸主地位,但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对全球规则的挑战,让两国在全球秩序中发生了 碰撞。在这场博弈中,特朗普不得不面对一件更为棘手的事——美国的大豆销路问题。 美国大豆市场的萎缩,尤其是中国对美大豆的需求下降,严重打击了美国农民的利益。这些农民原本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在大豆卖不出去的情况下,他 们开始失望并对特朗普失去信心。尽管特朗普承诺提供补贴,并积极寻找其他市场,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他市场根本无法填补中国市 场留下的空缺。因此,特朗普只能重新审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希望能够恢复大豆进口。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可能会在大豆采购问题上达成共识,特 朗普则希望中国能同意恢复进口美国大豆。 尽管目前中美之间的大规模热战不太可能发生,但考虑到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军队的困境,局部冲突仍然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台海或南海等热点地区,美 国可能会借助这些问题遏制中国崛起。然而,由于美国军队面临着装备老旧、军饷未发等困境,其真 ...
欧盟27国领导人全部到齐,对俄罗斯是战是和,欧洲来到了十字路口
Sou Hu Cai Jing· 2025-10-06 09:22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毫不掩饰地表示,当前的局势是自二战以来最危险的,他将矛头直指俄罗 斯,似乎暗示欧洲的安全形势已经达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 在哥本哈根,欧洲的领导人正紧急讨论欧盟的安全问题。丹麦首都的上空布满了反无人机系统,街头有 数千名警察巡逻,多国军队也参与了维持秩序。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一场普通的欧盟峰会,还是背后隐 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 欧盟还计划冻结俄罗斯价值2100亿欧元的资产,并以此作为对乌克兰提供贷款的担保。然而,这一做法 是否符合国际法,成为了一个重大争议。欧盟委员会估算,这笔资产将为乌克兰提供约1400亿欧元的贷 款,但比利时和卢森堡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一做法缺乏法律依据,欧盟内部对此意见不一。 近期,无人机频繁进入波兰、爱沙尼亚和瑞典的领空,这使得哥本哈根机场几次不得不关闭。这些入侵 事件是偶发的个别现象,还是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丹麦政府指控墨西哥是幕后黑手,甚至怀疑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油轮被用作移动发射平台。然而,至今 并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欧盟将这一系列事件定性为"混合战争",其中包括网络攻击、间谍活动和基础设施破坏等,且这些行为 同步发生。面对这种新型威胁,欧洲 ...
欧盟27国领导全部到齐,对俄罗斯是战是和,欧洲来到了十字路口
Sou Hu Cai Jing· 2025-10-06 06:00
10月2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的现场简单朴素,没有任何装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军事紧张感。从安检开始,大家就感觉到一种与往 常不同的氛围。27国的领导人一致将焦点集中到一个字上:俄。这个字不再回避,丹麦总理一上台便提到"混合战争",并表示,欧洲已经不再是和平的象 征。这番话并非夸大其辞,过去一年的情况的确太"怪"了。 2025年10月,欧盟27国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峰会。这次会议并没有涉及经济或移民问题,唯一的议题就是俄罗斯。过去一年,欧洲 从波罗的海到芬兰边境发生了一系列让人难以忽视的"怪事",这些事件是意外还是有意挑衅?这次,欧洲决定不再沉默,直接召开会议,摊开话题讨论。会 议氛围严肃紧张,台下的气氛更是剑拔弩张。 例如,丹麦的军用基地曾出现过无人机不明飞行,飞行时间长达十几分钟,最终消失在空中,追踪者毫无头绪。紧接着,瑞典的海底光缆频频断裂,经调查 后确认是人为破坏,而这种光缆不容易被自然因素损坏。更让人不安的是,芬兰的国防系统发现了源自境外的持续网络攻击,攻击手法极为精准,留下的代 码指向同一来源。这些事件不再是偶发的单一现象,而是像一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链条,一条牵 ...
欧盟掀桌,27国对俄摊牌,是战是和,欧洲走到十字路口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11:45
不明无人机在军事基地盘旋,海底光缆接连被割,网络攻击持续不断——欧洲再也忍不了那 只"看不见的手"。 2025年10月,欧洲27国领导人罕见地齐聚哥本哈根。会场外,反无人机雷达全天转动,北约部队荷枪实 弹巡逻;会场内,没人谈经济、不聊移民,所有矛头直指一个国家:俄罗斯。 这场面,十年未见。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开口就定调:"我们正经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危险局势。德国总理默茨踏入 会场前,面对媒体镜头表态:我们没有在打仗,但也不再处于和平状态。" 两位领导人的话语,大概让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这次欧盟紧急峰会的氛围了。 回到这场峰会的背景: 网络空间战火同时点燃。芬兰国防系统检测到持续境外网络攻击,目标精准、手法专业,留下的代码线 索均指向同一来源。东部小镇供电系统更无故宕机两小时,内部备忘录怀疑"遭遇国家级网络渗透"。 爱沙尼亚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里霍·特拉斯说:他们正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和反应能力。 拉脱维亚港口通信信号连续两周遭精准干扰,只影响调度,不造成破坏,这种"试探性破坏"被安全专家 称为"战略摩擦"。 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又一个"副产品":俄欧之间的各种彼此的战略试探。 过去一段时间,从 ...
波兰发出终极警告!称乌若战败将意味欧洲失败
Sou Hu Cai Jing· 2025-10-04 18:35
波兰放狠话! 乌克兰要是输了,欧洲也得跟着玩完? 这波警告太硬核了! 嘿,各位军事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热点的国际军事事件! 最近波兰总理图斯克直接放出终极警告,说如果乌克兰战败,整个欧洲都得跟着失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我的观点是:波兰的警告绝对靠谱,乌克兰战败真的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欧洲安全推倒重来! 不信? 先来说说这波事件的主角们,再深挖他们的过往经历,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开头就这么直接,结尾我还会总结并问你们一个问题,记得在评论区互动哦! 波兰的终极警告——为什么说乌克兰战败欧洲就完了?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哥本哈根的安全会议上,直接扔出这颗"炸弹"。 他说当前形势已经是"战争状态",乌克兰要是扛不住,欧洲就得集体买单。 这波操作简直像《红色警戒》里的终极任务,太刺激了! 咱们用三个权威信源来支撑这个观点:首先,波兰政府官方声明强调,乌克兰是欧洲的东部屏障;其次,北约2024年安全报告指出,俄罗斯的 扩张会威胁整个欧洲稳定;最后,欧盟外交政策专家分析说,乌克兰战败可能引发连锁经济和安全危机。 波兰、德国、法国都指责俄罗斯无人机天天"串门",几乎成了日常节目。 丹麦首相梅 ...
丹麦首相:无人机干扰事件表明丹麦面临“混合战争”
Xin Hua Wang· 2025-09-26 02:22
22日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凯斯楚普国际机场因发现多架不明无人机而暂停飞机起降约4小时。23日凌 晨,邻国挪威的奥斯陆加勒穆恩国际机场也因发现不明无人机而关闭约3小时。 目前,丹麦当局正在开展调查。丹麦国防大臣特勒尔斯·伦·波尔森在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上述事件 应是由专业机构实施的系统性行动,旨在制造恐慌。 新华社奥斯陆9月25日电(记者张玉亮)哥本哈根消息: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25日表示,本周丹麦多 座机场及军事设施附近发生多起无人机干扰事件,这表明丹麦正面临一场"混合战争"。 弗雷泽里克森在接受丹麦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丹麦此刻经历的是一场"混合战争",其他欧洲国家也出现 类似情况。她表示,这是一种新的安全形势,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类似事件。 她还表示,无人机干扰事件暴露出丹麦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政府将提升反无人机能力并加强 部门协同。 据丹麦警方和军方通报,24日夜间至25日凌晨,丹麦3座机场、一处空军基地和一处军事设施上空先后 观测到无人机,其中奥尔堡机场空域一度关闭数小时。 针对外界猜测俄罗斯可能涉及无人机干扰事件,丹麦防务部门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俄与相关事件有 直接关系。俄罗斯驻丹麦使馆也否认 ...
德国总理默茨:移民在芬兰被工具化为混合战争的一部分。
news flash· 2025-05-27 06:49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at German Chancellor Merz has stated that immigrants are being weaponized as part of a hybrid warfare strategy in Finland [1] Group 2 - The statement reflects concerns about the use of immigration as a tool in geopolitical conflicts, highlighting the intersection of migration and security issues [1]
欧盟与英国签署新的安全、渔业和能源协议
Xin Hua Wang· 2025-05-22 09:31
Group 1 - The UK and EU reached a new defense and security agreement, marking a significant step in rebuilding relations post-Brexit [1] - The agreement extends EU fishing rights in UK waters for 12 years until 2038, reflecting a major concession from the UK under French lobbying [1] - The defense aspect of the agreement opens the door for UK participation in EU joint procurement programs, which is appealing to the UK's lucrative defense industry [1] Group 2 - The agreement establishes cooperation in areas such as hybrid warfare, cybersecurity,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and maritime security [1] - The UK is set to explore rejoining the EU's single electricity market and aligning with EU regulations, which may provoke backlash from Brexit skeptics in London [2] - The agreement aims to streamline trade by reducing bureaucratic procedures for the movement of good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rules [2] Group 3 - The agreement includes a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hat grants the EU Court final authority on all EU legal matters, potentially causing discontent among hardline Brexit supporters and within the Labour Part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