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债避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4月全球央行美债持仓策略因对等关税“分化” “买短抛长”悄然流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0 03:01
由于4月初美国出台对等关税举措引发美债市场剧烈波动,当月全球投资者的美债配置策略是否发生明 显变化,备受金融市场关注。 6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4月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达到9.01万亿美 元,比3月仅仅减少360亿美元。但是,多个美债持有大国仍采取增持美债策略。 作为前两大美债持有国,日本与英国在4月分别增持37亿美元与28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不过,中国大陆 在4月继续减持82亿美元,至7570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CreditSights宏观策略主管Zachary Griffiths表示,原先市场猜测海外官方资本会在4月大规模抛售美国国 债,但最新TIC数据显示这种猜测存在偏差。整体而言,4月海外资本抛售美国国债的力度相对温和。 一位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张刚向记者透露,这背后,是美国国债的避险属性发挥了明显作 用。由于美国对等关税举措令全球资本担心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纷纷将资金转入美国国债避险,无 形间对冲了4月美国多次发生股债汇"三杀"所带来的美债抛售压力。 作为从业逾20年的宏观经济策略基金经理,他长期配置美国国债,并跟踪全球资本的"美债进出 ...
美元、美债还能避险吗?这场以伊冲突给出答案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13 08:10
华尔街见闻援引央视、环球网等报道称,12日凌晨,以空军在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空袭,并且将此次行动 命名为"狮子的力量"。以总理表示,以军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行动将持续数日,直至消除威胁为止。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100多架无人机。以色列 城市特拉维夫遭袭击,包括10处核设施。 以伊冲突骤然升级,金融剧烈动荡,市场恐慌指数VIX急剧拉升,全球股市承压,原油暴涨,避险黄金强势反弹,而同样有着避险属性的美元、 美债则表现"冷静",美元的最先反应是下跌。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危机,正在以最直接的方式检验着美元和美债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根基是否依然牢固。从市场走势来看,美元、美债的 避险地位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质疑。 据报道,在特朗普贸易政策冲击、财政赤字飙升以及美国全球领导力受质疑的多重夹击下,美元、美债的传统避险光环正面临关键考验。 市场反应已经说明了问题。当以色列对伊朗目标实施空袭的消息传出时,美债仅小幅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不大),美元的初始反应并非 传统的避险上涨,而是意外下跌,随后在油价暴涨10%的推动了才反弹走高。 Vantage Markets分析师Hebe Chen指出,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13)
Jin Shi Shu Ju· 2025-05-14 02:01
国外 1. 花旗:下调短期金价目标至每盎司3150美元 花旗:预计未来几个月黄金将在每盎司3000-3300美元区间盘整,将0-3个月目标价格下调至每盎司3150 美元。 2. 野村:中美达成关税协议超预期将中国股票升至"战术性增持"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指,中美宣布达成关税协议,令市场大感意外,虽然近日投资者都纷纷预期关税会有 所削减,但野村认为今次减幅远超预期,全球股市亦"松一口气",预料可会成为近期正面风险偏好的支 持因素,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战术性增持"。 3. 高盛:油价的中期风险偏向下行 受中美贸易会谈影响,油价上涨。高盛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受贸易政策乐观情绪的影响,油 价已从近期低点部分回升,但布伦特和WTI原油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小幅下跌,在2025年剩余时间里, 均价分别为每桶60美元和56美元,该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欧佩克在7月最后一次增加供应,不包括欧佩 克、俄罗斯和美国页岩油在内的全球供应增长强劲,需求放缓,但美国避免了经济衰退。高盛表示,大 量闲置产能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使油价的中期风险偏向下行。 4. 高盛:预计欧佩克+将在8月份停止增产 高盛表示,随着经济活动放缓和石油需求 ...
道明证券:美债的避险作用仍令投资者担忧
news flash· 2025-05-13 05:49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道明证券利率策略师表示,尽管近期市场波动有所缓解,但投资者仍对美债市场 的避险地位感到紧张。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美国财政走向感到担忧。"这可能导致债券期限溢价进一 步上升、曲线更陡峭、对美债拍卖情况的担忧加剧,以及评级可能被下调。"预计美债收益率曲线将进 一步趋陡,这意味着短期和长期债券收益率之差将扩大。美国财政部可能会采取措施压低融资成本,未 来几年将更加依赖美债的供应,甚至可能缩减长期美债标售规模。 道明证券:美债的避险作用仍令投资者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