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虹吸效应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央妈密会,股市要迎来巨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1:19
一、美元贬值背后的全球金融暗流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让我陷入沉思:2025年上半年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创下1973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但有趣的是,各国央行行长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 年度会议上一致认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短期内仍难以被取代。 这让我想起上周在陆家嘴一家咖啡馆里,几位金融圈的老友讨论的话题。当时老张说:"你们看这美元跌得欢,可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还是58%,欧元 才20%。"老王接话:"可不是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都说了,欧元想上位?欧洲还得先改革个十年八年。" 最近某海外大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更让人忧心。报告指出我们的房地产需求可能还要下降50%。要知道,我们约6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如果这个预测成 真,对消费和投资的冲击可想而知。 三、A股的韧性从何而来 但A股就真的没救了吗?未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从6月13日之后,ETF资金流向突然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这说明什么?说明有聪明钱正在悄悄布局。 更关键的是,房地产资金和股市资金其实存在"跷跷板效应"。当房产投资吸引力下降时,这些资金总要寻找新的出口。而能容纳如此大体量的市场,除了股 市还能有谁? 二、被忽视的危机信号 但比起这些宏观数据 ...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1:10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效率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需 要持续投入和创新的持久战。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在有限的 资源下实现技术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寻找与商业需求的深度融 合点。 作者:滕斌圣 曹欣蓓 封图:图虫创意 1956年夏天,在美国汉诺斯小镇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人工智能(AI)的概念被正式提 出。彼时,由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规模的限制,AI的商业化进展缓慢。直到21世纪,随着深度学习 技术的突破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AI才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快车道。 但AI商业化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技术、商业以及社会伦理的多重博弈,始终贯穿AI的发展。在 商业化尚未落地之时,企业仍面临重重挑战。 商业机遇:效率革命的明暗面 AI早期的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垂直领域,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等技术手 段,提升行业效率。 智能客服系统是AI早期应用的典型案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能够同时处理各类客户咨 询。 安防是另一个应用领域,如通过AI技术帮助公安部门快速识别嫌疑人。 在制造业,特斯拉的"黑灯工厂"也是AI应用的代表。工厂内,AI驱动的机器人承担了电池组装、 车身焊接等复杂任务。同时,特斯拉利用计算机 ...
高铁织网,释放区域经济新活力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7 10:09
贵州喀斯特地貌曾让"地无三里平"成为发展制约,而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面临传统产业转型与区 域协同不足的挑战。 高铁网络的全域贯通,犹如打通了区域发展的任督二脉,让经济要素的高效流动成为可能。 如,盘兴高铁通车后,贵阳2小时左右可达兴义,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1至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 将正式形成。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近期,贵州盘兴高铁与沈阳至长白山的沈白高铁双双进入冲刺阶段。5月21日,盘兴铁路全线轨枕预制 任务全部完成,为盘兴高铁2025年11月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沈白高铁也于近日全线铺轨施工完成, 预计将在9月底建成通车。 从西南到东北,贵州和辽宁分别有望成为西南和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这场跨越中国对角线的高铁冲刺,不仅是一场交通突围,更是区域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落子。 拿高铁连通的黔西南州和六盘水来说,2024年,两地GDP合计3189.5亿元,仅占贵州全省经济总量 14%。高铁开通后,兴义市将与沪昆高铁大动脉连通,这对当地旅游业、农产品流动等将产生巨大乘数 效应,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 在东北,沈白高铁的加入,通化、白山、延边等与沈阳、北京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使得京津冀地 ...
市场为何突然安静?真相令人意外
Sou Hu Cai Jing· 2025-05-22 16:06
这背后其实是个有趣的金融现象:当市场预期高度一致时,波动率就会骤降。就像一群人在黑暗森林里都选择静默,谁都不敢先开枪。但问题是——这种平 静能持续多久? 二、微盘股暴涨的真相 在主板指数"装死"的同时,有个板块却异常活跃——微盘股。很多市值不到50亿的小票近期频频创出新高,让不少投资者既眼红又不敢追。 各位朋友下午好!最近是不是觉得行情特别无聊?指数上不去下不来,热点轮动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我要告诉你,这表面的平静下,正在酝酿一场大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无聊实则暗流涌动的市场。 一、市场为何突然"躺平"? 最近三周的市场走势,简直可以用"心电图变直线"来形容。上证指数每天波动不超过1%,成交量持续萎缩,连最活跃的游资都开始打瞌睡。但有趣的是, 这种"躺平"现象不仅出现在股市,债市、汇市也出奇地一致。 这其实是典型的"流动性虹吸效应"。当大资金在主流板块找不到机会时,就会转向容易操控的小市值股票。但普通投资者参与这种游戏风险极高,很可能成 为最后接棒的人。 三、GJD的"明牌"与暗牌 说到大资金动向,就不得不提GJD的操作。去年9月24日行情启动前,很多人嘲笑GJD越买越亏。但结果呢?人家用三个月时间完 ...
哪条老街最“沸腾”?|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2 10:53
(原标题:哪条老街最"沸腾"?|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基于2025年"五一"假期客流数据,经济观察报政研院联合高德云图发布《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 客》,选取全国116条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客流分析。数据显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开放型街区占据客流 绝对优势,超大城市公共空间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 除了广州北京路,其他几个热门老街也各具特色。成都大慈寺街区不仅有千年古刹,其周边更隐藏着诸 多老街巷,太古里、春熙路等都坐落在此。 前十榜单中,80%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其共性在于兼具历史遗产保护与商业空间开发功能。以北京 路为例,这条2200年历史的城市中轴线,通过南越王宫遗址、千年古道等文物保护与潮流商业融合,形 成"古今共生"模式,日均客流达18.3万人次。 在这一榜单中,上海和成都各有两条老街进入前十之列,可见两座城市均具有相当的城市能级和商业魅 力,老街作为城市的商业核心区,也在假日里承载了游客和市民的休闲时光。其中,成都少城历史文化 街区即为名声在外的"宽窄巷子"。 漫步在北京路,你可以看到古老的骑楼建筑与时尚的现代店铺并肩而立,也可以看到现代的咖啡馆与传 统的茶馆相邻而设。作为广州地标 ...
“五一”假期大型演出观众突破200万人次 带动文旅消费超过20亿元
Yang Guang Wang· 2025-05-05 00:30
演出经济不仅拉动短期消费,更形成"观演+住宿+文旅"的全链条增值。这种"演出虹吸效应"在全国 多地显现。成都"五一"前后推出十余场大型演出,配套推出"凭票免费游景区博物馆"政策。 成都市文广旅局宣传推广处唐中全:我们将演出与文旅相结合,观众凭演唱会、音乐节的门票,在 举办前两天至后两天期间,可免费游览青城山、都江堰、熊猫基地、武侯祠、金沙遗址等10余个景区和 博物馆,演唱会带动旅游的发展很明显。今年一季度,全市营业性音乐演出超过1200场,增长超过 30%,带动综合消费超过12亿元。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上百场,观众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带动酒店旅游消 费超过20亿元,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 3小时的舞台表演正在转化为72小时的城市深度体验,消费半径从场馆扩展至整个目的地。中国旅 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介绍,我国音乐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成为千亿产业。以音乐节、演唱会为 代表的音乐旅游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 在浙江萧山,"五一"假期杭州奥体AT中心开启 ...
上海、深圳出现了4大奇怪现象,开始逐步蔓延,值得大家深思
Sou Hu Cai Jing· 2025-05-02 17:15
但是有些事发生之后,顶不住普通老百姓的三观破裂。 以前和朋友聊天,我总是会说一句话:现在的社会发生任何事我都不会感到惊讶。 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很多人、很多事我们可能压根 都听不到、看不见。 最近去上海、深圳出差,发现这俩一线城市正在上演几场"魔幻现实剧": 陆家嘴穿西装的白领在便利店吃关东煮当晚餐,深圳科技园的程序员排队抢政府消费券买日用品, 连房产中介都在感慨"现在的市场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四大奇怪现象正在悄悄蔓延,每一个都戳中了 城市发展的敏感神经。 第一怪:千万豪宅旁,住着月租800元的"胶囊租客" 上海浦东前滩的写字楼里,月薪5万的金融精英们讨论着千万级楼盘,转身却钻进了月租800元的"胶囊 公寓"。这种长宽各2米、高1.8米的钢制隔间,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周边存量超3万间,入住率达95%。 数据最扎心:2025年上海平均房租同比上涨12%,核心区单间月租突破6000元,而深圳福田一套60㎡老 破小,月租高达8500元,相当于普通白领月薪的45%。 年轻人用脚投票:某租房平台数据显示,上海15-30㎡的"极小户型"租赁成交量同比涨40%,深圳"床位 出租"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