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

Search documents
国庆档音乐节复盘:超60组流量扎堆,谁才是带票之王?
Hu Xiu· 2025-10-12 11:12
继五一档后,流量艺人在国庆档音乐节的比例进一步升高。 回望整个国庆档,从第一日开始,音乐节相关话题便频繁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前列,尤其是"xx音乐节首秀"成为高频词,部分音乐节品牌更一度成为热搜常 驻嘉宾。 当演员、偶像、综艺人、网红等不同赛道的正当红流量集中跨入音乐节,甚至成为阵容主导时,音乐节也迎来艺人的结构性变化。与此同时,音乐节演出 在接受高流量洗礼的同时,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流量艺人"围攻"音乐节 相较于前两年,今年国庆档称得上是音乐市场难得向好的旺季。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档期间,超过40个品牌、152场音乐节在全国各地落地,其中不乏国风、电子、说唱等垂类音乐节,甚至还涌现出不少新 的音乐节品牌。 细分之下,我们也能够看到,今年的国庆档中,演出阵容中流量艺人的含量也呈现出高占比趋势。 根据音乐先声不完全统计,包含长短剧演员、偶像、短视频网红等赛道在内,共计有超过67组流量艺人出演音乐节。其中演员(注:以艺人现今事业重心 为划分标准)跨行或捡起唱跳老本行的含量颇高,共计有30组,如张新成、张晚意、任嘉伦、侯明昊等;而年轻一代偶像,则有ONER、R.E.D、univu5等 组合也在 ...
国庆档音乐节复盘: 超60组流量扎堆,谁才是带票之王?
3 6 Ke· 2025-10-11 09:12
回望整个国庆档,从第一日开始,音乐节相关话题便频繁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前列,尤其是"xx音乐节首秀"等成为高频词,部分音乐节品牌更一度成为热搜 常驻嘉宾。 继五一档后,流量艺人在国庆档音乐节的比例进一步升高。 当演员、偶像、综艺人、网红等不同赛道的正当红流量集中跨入音乐节,甚至成为阵容主导时,音乐节也迎来艺人的结构性变化。与此同时,音乐节演出 在接受高流量洗礼的同时,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流量艺人"围攻"音乐节 相较于前两年,今年国庆档称得上是音乐市场难得向好的旺季。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档期间,超过40个品牌、152场音乐节在全国各地落地,其中不乏国风、电子、说唱等垂类音乐节,甚至还涌现出不少新 的音乐节品牌。 细分之下,我们也能够看到,今年的国庆档中,演出阵容中流量艺人的含量也呈现出高占比优势。 根据音乐先声不完全统计,包含长短剧演员、偶像、短视频网红等赛道在内,共计有超过67组流量艺人出演音乐节。其中演员(注:以艺人现今事业重心 为划分标准)跨行或捡起唱跳老本行的含量颇高,共计有30组,如张新成、张晚意、任嘉伦、侯明昊等;而年轻一代偶像,则有ONER、R.E.D、univu5等 组合也在 ...
当演出成为十一的“流量磁石”
3 6 Ke· 2025-10-10 23:45
太湖湾四天招待14万乐迷把常州变成了"年轻人的朝圣地"、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四场5万观众拉动当地消费超1亿元、西安旅游演艺舞剧IP《赳赳大秦》在 假期前四天就接待了超1.6万人次全国观众……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八天长假,这些"火爆数据"证明了"演出市场"仍然是文娱行业最强劲的经济引擎之一。 同时,犀牛君明显发现,在这个十一长假,越来越多的音乐节、演唱会和剧场演出正在"开到你家门口",并把一张门票的价值放大为"跨城旅游"的演出 +餐饮+住宿+交通+景区+市集的集合型文旅经济实体。 虎鲸文娱近日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下称《报告》)把以上的趋势总结为"下沉化"、"小众化"并指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演出活动 显著增加,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其中宝鸡、马鞍山、泸州、日照、郴州演出数量增速显著,受'苏超'等活动影响,体育赛事和 音乐节最受当地观众青睐。" 当然,三四五线城市演出的遍地开花,只是十一演出市场火爆的侧影之一。《报告》里更宏观的数据更令行业欣喜,尤其是"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 总数已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去年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 ...
21社论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1:58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 入同比增长4.5%。具体来看,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显示出旅 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等需求强劲。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了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刺激了人们出行的热情。据交 通运输部统计, 10月1日至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 新高 。 传统热点景区在集中出行的节日几乎都会达到最大承载量。比如厦门鼓浪屿、九寨沟、成都大 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日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 京博物院等热门景区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在10月1日晚就已约满或售罄。 除了热点景区持续火热之外,大众假期消费增量正在转向文化演出、赛事等活动以及各类沉浸 式体验项目,打开了传统服务消费的"天花板",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 假日期间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其中,文艺 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消费者体育娱乐及运动 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 ...
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0-09 22:35
传统热点景区在集中出行的节日几乎都会达到最大承载量。比如厦门鼓浪屿、九寨沟、成都大熊猫繁育 研究基地等日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景 区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在10月1日晚就已约满或售罄。 毫无疑问,赛事和演出带动消费作用明显。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 成都赛艇公开赛、苏超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贯穿假期,但与需求相比,高质量供给仍然不足;广州超级 草莓音乐节、安徽马鞍山、四川泸州的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赛事与演出在假期形成了"交通 +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 影响我国文化娱乐消费的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仍待提升。当前,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现象,核心特色与 格调深度有待提升,"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消费诉求尚需进一步满足。破解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关 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即打造更多知名IP,提升文化产品供给的魅力。IP意味着持久的 吸引力以及衍生更广泛的产业生态。 除了热点景区持续火热之外,大众假期消费增量正在转向文化演出、赛事等活动以及各类沉浸式体验项 目,打开了传统服务消费的"天花板 ...
地方文旅花式宠粉:大型演出带动国庆消费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0-09 12: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演唱会、音乐节等"票根经济",正在成为中国人出游的"新玩法"。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四川游客刘瑞带父母去了北京、天津游玩,她悄悄给一家人买了周深天津演唱会的 门票,专程在天津待了两天,让父母第一次感受到几万人大合唱的热烈场面。 和李瑞一家一样,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不少游客为了围绕演唱会、音乐节奔赴异地。 谢霆锋今年国庆在重庆举行的两场演唱会共吸引了82000多名观众,其中一场因为恰逢中秋节,吸引了 上万名游客从广东、北京、四川、贵州等外省市赶来。重庆不仅在热门的无人机表演中特意加入谢霆锋 的人像和歌曲元素,铁路部门甚至单独安排了一趟"歌迷回程专列",方便成都游客返程。 非热门城市也不约而同发现了大型演出带动节庆地方消费的重要价值。 泸州今年国庆后半程举行的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时隔多年未曾举办大型演出的泸州,拿出了 堪比一线音乐节的阵容。 为了服务好十几万名外地游客,泸州在高铁、机场和主城区多个点位都安排了全天候的免费非接驳专 线,提前准备了免费雨衣、饮用水、降温消暑贴、酒城夜市门票,并要求酒店不得随意涨价,一系列举 措受到了外地游客一致好评。 地方文旅下功夫搞好服务,随之 ...
“双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奔涌 远途游与深度游成主流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10-08 16:15
本报记者 梁傲男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0月1日至10月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 次,同比增长6.2%。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官方及多平台数据来看,受多元需求和优质新型供给驱动, 文旅融合为假日消费持续注入新动能。 "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延展了旅游体验的时空边界。"双节"期间,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 长超200%。在石家庄,荣国府、宁荣街推出"红楼梦中人"沉浸夜游,通过快闪、剧本游与舞剧表演, 让游客实现"日游正定城,夜观红楼梦"的完整体验。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的夜间场次热 度同比上涨超5倍;无锡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的无人机与烟花秀带动景区热度同比增长超30%。全国举 办的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共同构筑了夜游作为目的地核心吸引力的地位。 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百业"正带火更多旅游目的地。夜游等新模式的兴起,不仅能吸引游 客"多住一晚",还能驱动目的地旅游、餐饮、休闲玩乐等供给全面升级。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今年"双节"假期反映出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游客不局限 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这种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正是 ...
国庆假期演出市场加速“下沉”,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08 03:01
"一票难求"景象频现。据《报告》,10月1日—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已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 去年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成为增长最快的 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其中,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入场观众近 9万人次,第十一届太湖湾音乐节入场观众近14万人次。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小众演出。报 告显示,以话剧和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 上。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卓洋)10月8日,据虎鲸文娱发布《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线下演出日趋"下沉化""小众化",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脱口秀、 Livehouse等小众演出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线上方面,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上幅23%,其中动漫观看时 长激增76%,成国庆阖家欢"新纽带"。 TOP5线下演出热度最高城市 小城也有大舞台 下沉城市迎来"家门口的LIVE秀" 杭刷市 NO.1 北京市 no.2 商京市 no. 3 常州市 NO.4 重 ...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音乐节带动多元消费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 Zhong Zheng Wang· 2025-10-07 14:27
南沙海岸线旁,音浪与海浪共振,数万乐迷在璀璨舞台灯光下随节奏挥舞双臂,海风裹挟着青春的热情 扑面而来——这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广州南沙超级草莓音乐节的热闹场景。 节日期间,音乐节经济效益爆发,成为推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广州南沙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演 出接连上演,吸引大批乐迷跨城参与,形成 "一场音乐节带火一座城" 的联动效应。 音乐节成消费新引擎 双节期间,音乐节成为文旅市场一大亮点。10月2日至4日,以"国际与潮流"为主题的2025广州超级草莓 音乐节在南沙音乐秀场举办。该活动三天内共吸引近9万人次乐迷到场观演。其中,广东省外乐迷占比 约50%、省内跨城乐迷约40%,带动南沙区餐饮、酒店、交通等消费同步升温。 10月1日至2日,第14届咪豆音乐节在南京溧水举行,吸引超6万名乐迷从全国各地前来。数据显示,该 音乐节南京以外观众占比超八成,江苏省外观众接近七成。 马鞍山文旅部门同样推出强力联动政策。凭葫芦果音乐节票根,游客可享受采石矶景区、霸王祠景区、 李白文化园、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等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业内人士表示,"票根经济"的价值在于打破单一演出的消费边界,通过"一张票根"连接多业态,既提升 了 ...
晶采观察丨文旅新玩法火了!“体验经济”助力消费提质增效
Yang Guang Wang· 2025-10-05 03:17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所说,"以家人为单位的文旅体验,是一种快乐。如果能带着家人在各类文旅场景中 去深度参与,这是快乐加倍。"所以,体验经济,不只"性价比",更要"心价比"。 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道出了人与人、人与场 景之间相互关联、彼此成就的微妙关系。当下假日文旅正热,用这句话来形容"体验经济"再合适不 过。"体验经济"通俗来说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服务经济的延伸,让消费者为"过程 价值"而非"功能价值"买单。像这种"互为风景"的情感共鸣,正是"体验经济"的核心价值,让每个参与 者既是体验的消费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 譬如,湖南张家界推出"每日一主题"非遗文化展演与体验活动,从10月1日至6日,连续六天集中展示土 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可欣赏到土家摆手舞、毛古斯舞,沉浸式感受先 民狩猎、耕作、繁衍的古老生活图景;假期期间,"美丽中国踏歌行·礼乐成安音乐节"在河北邯郸成安 举行,数以万计的音乐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用音乐点燃激情,以律动释放自我,共同缔造了一 场户外音乐盛宴。就在节前,多地也紧扣秋日节气特征,推出一系列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