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Search documents
脱口秀“笑”出演艺经济新亮点(深观察)
近年来,脱口秀这一新大众文艺形式日渐风靡,促进了线下演出市场的繁荣,为百姓的文化消费提供了 新选择。 线下演出吸引力不断增强 观众在剧场内观看脱口秀演出。(资料图片) "平时工作挺忙挺累的,休息时能在剧场里开心地笑一个小时,对我来说是特别好的解压方式。"北京市 朝阳区居民陈遥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到小剧场看脱口秀演出。 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演出市场热度攀升,其中以 脱口秀、话剧等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 "现在能看脱口秀演出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行业中成熟的演员也增加了。"陈遥说,今年以来,她明显感 到脱口秀演出市场日渐繁荣。"我常去的几个脱口秀剧场,周末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一些我很喜欢的 脱口秀演员的专场演出,开票后几秒钟就售罄。"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由于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整体票房显著增 长。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已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灯塔专业版联合大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已累计超千场,超60万 观众观演。单场5 ...
文旅商深度融合的“酒城”方案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12 03:35
很多人没有想到,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期间,泸州一跃成为"黑马"。 根据飞猪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假期出游快报》,多座城市旅游订单量出现暴涨,泸州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比去年大增45%。 另一组数据也揭示了泸州消费的涨势:10月1日至8日,泸州各大商圈总人流量935万人次,带动消费6.49亿元,同比增长37.6%。 "带飞"泸州的是多场文体盛事: 10月3日,泸州本土人气乐队"三套车"主题音乐会,吸引人流超5.2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文创等消费1500余万元; 10月5日至7日,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连开三天,15万年轻乐迷参与其中,市外观众占比超88%、省外观众占比超50%; 10月8日,"川超"比赛,泸州队主场赛事,1.4万球迷同台观赛,共享足球的"速度与激情"。 爆点连连,人潮涌动,年轻人跨越山海奔赴这座酒香四溢的城市。 图片来源: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主办方提供 在此之前,泸州城以酒兴,酒以城名,为外界熟知的标签是"酒城"。近年来,白酒产业深度调整,泸州抢先一步突围,从音乐节到体育赛事,文旅商深度融 合,锻造城市品牌的新鲜内核。 文旅商深度融合 转型路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今年3月, ...
旅游消费双破亿!看四川宣汉如何燃爆“双节”
Sou Hu Cai Jing· 2025-10-11 09:13
"来到宣汉城,就是一家人。"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这句流淌着宣汉温度的城市宣言,燃动了达州市宣汉 县金秋消费的激情与欲火,点亮了宣汉经济发展的灯塔。 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宣汉县接待游客1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 23.4%;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6%,各类促消费活动带动社消零总额达8.16亿元,同比增长10.2%…… "双节"期间,宣汉以"全领域、全时段、全人群"为理念,精心构建起涵盖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体育竞技、商业 消费的多元消费矩阵,持续擦亮"巴国故都 巴适宣汉"文化品牌,全力推动文旅市场从"流量聚集"向"留量沉淀"深 度转变,让三千年的巴文化底蕴在火锅沸腾的烟火气中焕发新生,让"巴适宣汉"的城市IP绽放出时代光芒。 一次演出带火一座城 10月1日至2日,"安逸四川·巴适宣汉"之利哥群星演唱会在巴人广场连演两场,成为宣汉文旅爆红的"引爆点"。 演唱会汇聚了6位知名艺人及40位网络达人,总粉丝量超1亿。据抖音平台统计,"宣汉群星演唱会"相关话题3次冲 上热搜,改编版"宣汉不一样"播放量达8.1亿次。线上热度迅速转化为线下动能:两场演唱会吸引近10万人 ...
当演出成为十一的“流量磁石”
3 6 Ke· 2025-10-10 23:45
太湖湾四天招待14万乐迷把常州变成了"年轻人的朝圣地"、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四场5万观众拉动当地消费超1亿元、西安旅游演艺舞剧IP《赳赳大秦》在 假期前四天就接待了超1.6万人次全国观众……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八天长假,这些"火爆数据"证明了"演出市场"仍然是文娱行业最强劲的经济引擎之一。 同时,犀牛君明显发现,在这个十一长假,越来越多的音乐节、演唱会和剧场演出正在"开到你家门口",并把一张门票的价值放大为"跨城旅游"的演出 +餐饮+住宿+交通+景区+市集的集合型文旅经济实体。 虎鲸文娱近日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下称《报告》)把以上的趋势总结为"下沉化"、"小众化"并指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演出活动 显著增加,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其中宝鸡、马鞍山、泸州、日照、郴州演出数量增速显著,受'苏超'等活动影响,体育赛事和 音乐节最受当地观众青睐。" 当然,三四五线城市演出的遍地开花,只是十一演出市场火爆的侧影之一。《报告》里更宏观的数据更令行业欣喜,尤其是"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 总数已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去年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 ...
16场!“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市州风情周周看”圆满收官
随着《歌唱祖国》旋律响起,现场的氛围被再一次点燃,全场观众齐唱"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 向繁荣富强!",候机楼内五星红旗在人群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波澜壮阔的红色海洋,现场的旅客、 工作人员自发地和歌手共同合唱,每个人脸上写满了幸福与自豪。带着孩子候机的李女士感慨道"很幸 运能在机场遇到这么高水准的音乐会,让孩子在旅途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期待未来像这 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 乐声停止的一刹那,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旅客表示意犹未尽,有的旅客在现场合影留念,不少 旅客将刚刚录制的视频和拍摄的图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分享这份感动。据不完全统计,演出期间共有超 过2000余名旅客驻足聆听,机场还为出行旅客准备了本土饮品"茶颜悦色"与"果呀呀",此外,潇湘晨报 全系全媒体也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通讯员寇冠乔、周娟 报道:近日,由湖南机场集团与湖南出版 集团、湖南演艺集团联合推出"礼赞山川·盛世和鸣"交响音乐会在湖南长沙机场温情上演。这是湖南首 次实现大编制交响乐团进入机场候机大厅举行音乐会,是深化"人文机场"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为历时 3个月"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市 ...
“最好的地方”就在这里!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23:35
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4日,大运中心周边重点商圈(大运天地、龙岗星河COCOPark、仁恒梦中心)总人 流量达132.1万人次,环比增长85.27%;营业额突破1.08亿元,环比增长80.94%。演唱会不仅为商圈注入了强 劲客流,更有效带动了周边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 9月30日至10月4日,王力宏"最好的地方"巡回演唱会于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连续五晚盛大上演。深圳站的演 出不仅刷新了其个人连开场次纪录,更成为今年国庆假期演唱会市场的现象级热点。 这并非孤例。今年以来,深圳"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1—8月,深圳已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85场,吸 引超过140万人次到场观演。 "为一首歌,赴一座城"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常态,由此产生的演出经济直接收益、消费乘数效应可观。 "一张票根"串起文旅全链消费 演唱会现场,《爱错》《唯一》《你不知道的事》等曲目频频掀起全场大合唱,荧光摇曳,声浪叠涌,氛围 感持续拉满。从邀请成龙、A-Lin、单依纯等嘉宾轮番登台,为十五运会热情打call,到邀请歌迷品尝当地美 食、身穿深圳校服向城市致敬——王力宏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深圳元素",与这座城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 的"同频共振" ...
深圳假日经济为何“旺丁更旺财”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10-09 23:13
本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交出了一份火热的假日经济"成绩单"!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数据, 全市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2.4%;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对比可以发现,在游客人次和收入都取得双位数增长的同时,收入增速跑赢旅客人次增速达5.2个百分 点,这说明,中外游客在深圳有更强烈的消费愿望,深圳的假日经济有着更强的"吸金力"。 深圳服务消费的兴起之所以更让人欣喜,是因为它具有更强的赚钱能力。在各类消费中,实物消费在达 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触及"天花板",耐用品消费则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服务消费的"蛋糕"能做得更 大,同时能取得更高的附加值、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今年9月16日,服务消费获得政策力挺。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 施》,出台19条具体措施,推动中国成为超大体量的"消费大国"。这足以证明服务消费的重要性和与当 下经济发展形势的契合性。 深圳的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领先、管理人口达到两千万,同时有众多高规格的演出和运动 场馆,城市配套完善,再加上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出色,因此在发展服务消费 ...
多元演出市场拉动城市消费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10-09 22:40
2025年国庆节假期恰逢中秋节,在为期8天的长假中,剧集市场、电影市场与演出市场均迎来热 潮。剧集市场方面,台播剧稳守家庭收视阵地,网络平台依托强情节题材与年轻化表达抢占流量高地, 台网协同构成假期内容消费的核心载体;电影市场方面,国庆档以18.35亿元总票房落下帷幕,与往年 相比,今年市场的表现依靠多部影片的稳健口碑,而非单一爆款的拉动;演出市场方面,从经典改编到 跨界创新,从剧院殿堂到户外广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更成为拉动城市消 费的重要引擎。 剧集市场 "内容创新"成为破圈密码 《731》3.45亿元票房的"亚军奇迹"是一次对电影市场长尾效应与假日观影刚需的精彩诠释,其能 在假期中实现票房逆跌,说明了影片的内容特质与特定受众的观影需求高度契合。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震耳欲聋》兼具情感厚度与社会意义,也 是一部关于"精准决策"与"口碑耐心"的典范案例。 《毕正明的证明》作为档期新片的口碑标杆,用细腻扎实的叙事、层次丰富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 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成功打破了初始的性别圈层,持续吸引男性观众入场,这既是影片内容普适性的胜 利,也体现了市场对优质 ...
13.26万亿!国庆假期支付暴涨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为了这个长假可以好好消费旅游,我整个9月都在攒钱。"去济南旅行的大学生乔同学表示。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刚刚落下帷幕。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 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 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 笔,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95.23亿笔;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 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一超长假期中的两大消费趋势。一是跨境游火爆,跨境支付规模显著增 长;二是演唱会、音乐节、漫展等新兴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这个假期,对中国游客来说是8天的超长假期,跨境游、长线游、深度游火热;对于外国友人来说,也 是感受中秋节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在中外游客的"双向奔赴"下,跨境支付数据快速增长。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商务委透露,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数据,节日期间,全市线上线下消 费支付金额796亿元,同比增长3. ...
六个关键词,看国内城市“双节”文旅发展新趋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果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结束,又到了各个城市文旅部门交"答卷"的时间。每逢此时,总免不了对国内 城市的假日消费进行一次横向的对比与排名,市场习惯看的数据有两个,一是旅游总人数,二是旅游总 花费,或者更细一点,是人均旅游花费。但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认为,这两项数据其实无法准确、 全面地复盘当下的假日消费发展状况,我们需要更多的维度去观察每一座城市的消费吸引力、竞争力。 举例而言,可能已经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很多城市对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的统计口径并不一样,直接横 向比较数据有失公允。与此同时,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加密成网,都市圈所形成的旅游消费聚集效应 越来越强,游客也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超长假期在都市圈内的城市逐一观光打卡,再仅仅去分析单一城市 的旅游吸引力,就已经无法覆盖整体情况了。 为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6个关键词,来呈现国内城市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文旅发展新趋 势。一、2000万人次 在纳入统计的11座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成都的游 客总量在2024—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连续两年霸榜。而在2024年的国庆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