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

Search documents
雄安新区首座“近零碳”变电站投运;亚马逊已部署机器人超百万台,AI赋能自动化加速升级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2 03:12
1.【 雄安新区首座 "近零碳"变电站投运 】6月30日,雄安新区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复兴220千伏 变电站投运。据国网河北建设公司介绍,该变电站设计方案融合了海绵城市、碳足迹管理、能耗重组 等8项绿色建设解决方案,采用智能化系统、水循环系统、零碳监测系统等15项低碳技术,实现全生 命周期"近零碳"。它是雄安新区首个全生命周期"近零碳"变电站、首个圆形钢结构变电站,变电容 量360兆伏安,是雄安新区220千伏分区环网重要枢纽变电站,将担负起启动区总部聚集核心区域供 电任务,为北京疏解企业和高校用电提供强有力保障。( 新华社 ) 2.【智能座椅项目落子武汉经开区, 5亿元投资核心零部件基地】据武汉经开区消息,深圳斯诺凡科 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武汉经开区签约,将投资建设智能座椅武汉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据介绍,项目总 投资5亿元,将租赁检验检测产业园15000平方米厂房,建设智能座椅传感器生产基地、座椅舒适系 统总成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预计2025年投产。(第一财经) 3.【中国香港首座 8英寸碳化硅晶圆厂获批,项目总预算超7亿港元】据报道,中国香港创新科技署 (创科署)6月25日宣布,"创新及科技基金"下设的"新型工 ...
常州之最 580米的光伏长廊并网
Xin Hua Wang· 2025-06-19 04:55
据园区负责人赵晖介绍,为在全市"碳"路先行,园区以智能微电网系统为核心,统筹光伏发电、储能系 统等资源,扩大"城市电仓"可调度容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在"光伏+"场景中,园区充分 挖掘空间潜力,将屋顶、长廊、车棚等区域改造为绿色能源"发电站",整个项目规划建设光伏总装机容 量达6.168兆瓦,可满足园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预计节约标准煤约6600吨,助力园区年碳排放量减 少26.1%,年节约电费910万元。 与此同时,园区东侧,由18台储能系统组成的储能电站即将竣工投入运行。这个被称为"超级充电宝"的 储能电站,在保障园区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将实现削峰填谷,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园区绿色发 展注入澎湃动能。 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调控,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同步建设了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集成光伏、储能、充电 桩、零碳、企业双碳等模块,通过AI技术,对园区及企业"绿电"消纳情况、交易情况以及碳排放情况等 能源数据进行精准感知和动态调控。 6月18日,常州经开区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内,50个车位的光伏车棚组件安装完成,与屋顶上连片的 光伏组件一同折射出细碎的金光。作为全市首批近零碳试点园区,日前,宋剑湖光电科技港新型 ...
透过“细胞”看雄安:“无废城市”究竟是座什么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4 08:38
细微之物,可藏大观。在雄安,"无废城市"建设的奥秘,藏在了633个特殊的"细胞"里——"无废细 胞"。 作为中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从规划初期即融 入"无废城市"理念的城市,此间一个个极具雄安特色的"无废场景"已初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循环利用:藏在乡村里的"双赢"密码 走进雄安新区雄县黄湾村,此间每逢节假日就会爆满的40多栋诗意小院,除了入户门墙上本身 的"望山云树"等院名,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无废民宿。这里藏着游客青睐的秘密——雄安新区"无废 城市"建设中"循环利用"的示范场景。 "我们县是'中国温泉之乡',新区设立后,村里就把闲置小院统一改造成了中式民宿,并充分利 用'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的地热水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热再循环。"黄湾村村支部副书记胡江 波说,地热水通过专业设备提取热量,整个过程"取热不取水",可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和水位下降,维 持区域地下水动态平衡。 藏在建筑里的"绿色""智能"细胞 从胡各庄出来,车程10分钟就能看到一座壮观的覆土式"花园"——雄安"无废城市"宣教基地之一雄 安光大生态产业园。仅凭外观,很难想象它的下面竟藏着"零填 ...
深圳启动近零碳地图,输出典型近零碳解决方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0 12:37
近日,深圳市近零碳地图启动会在中集集团总部大厦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 移中心(深圳)(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中心")、SISD主办,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承办,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一带一路中心、SISD、中集集团、欣旺达、中海集团、天安云谷、通产 丽星等数十位领导嘉宾、单位代表现场出席会议。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莫自清在致辞中表示,深圳肩负超大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和行 动,自2021年启动近零碳试点工作以来,已经累计推动113个示范项目,覆盖园区、社区、公共建筑等 多个场景,预计减碳量达60万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等方面有诸 多积极举措,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走在前列,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中集集团卓越运营与 HSE 中心总经理助理刘理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集集团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核 心,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有 43 家企业获得绿色工厂认证,其中 26 家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并积 极探索近零碳企业、零碳工厂建设,编制了可持续发展近零碳工厂专篇。未来,中集集团将以绿色工厂 建设为基础,推动屋顶光伏、空压机 ...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以“新”降碳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国家能源局· 2025-05-29 09:16
"与其他园区相比,川崎汽车园区的管理更加智能精细,秘诀就是'源网荷储系统'和'栋级'能碳管理 监控平台。"广东电网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容桂供电所副所长杨晶伟向记者表示,通过电子大屏, 光伏年上网电量、各生产单元能耗、碳足迹等数据一目了然,为能源管理和成本监控提供决策依 据。 今年2月28日、3月1日,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单日发电量连续两天创新高,最高达11.5亿千瓦 时,占当日各类型电源总发电量的27%,相当于每用4度电就有超过1度来自"风光"等新能源。 截至今年4月底,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2.2亿千瓦,稳居南方区域第一电源地 位,新能源最大电力渗透率达到56%、发电量占比达到21%。下一步,南方电网将全面应用新能源 功率预测培育计划优先算法,推动分布式新能源日前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随后,调研团一行走进广东顺德首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川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产业 园区。2024年初,刚入驻容桂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的川崎公司正面临扩产转型,南方电网给出了建 设"源网荷储用"五位一体近零碳示范区的方案。 6栋厂房超1.5万平方米的屋顶上,太阳能光伏板耀眼夺目,与白楼、绿树相映成趣。园区 ...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保供十五运 零碳绿电与硬核装备齐发力
Xin Hua Wang· 2025-05-29 03:29
广州塔亮起倒计时、场馆改造紧锣密鼓、开幕式主创团队进驻广东奥体……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举办日期日益临近,作为承担 开幕式及超三分之一竞体项目的赛区,广州这座超大城市正开展各项赛事筹备工作。 5月27日,"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调研团来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了解这一十五运重要场馆的升级改造情况,及南方电网助力超大城市大型体 育赛事顺利举办采取的各项保供电举措。 "要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除了保障电网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还需要场馆用户侧每个用电设备都安全可靠,形成供用电高效协同。"南方电网公司广州 供电局安监部副总经理孙嘉兴表示,此次涉及30座场馆的升级改造,要对设备进行摸底大排查,时间紧、要求高、工作量大。 据介绍,广州供电局应业主方邀约,入驻场馆展开提前部署,对场馆侧供电采用"智能量测终端+分路监测装置+智能电表"的高可靠性计量配置,实现电 气监测全透明全覆盖,"大到输电线路,小到场馆插座,设备状态尽在掌握。" 此外,珠江畔,绿色变电站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110千伏猎桥变电站宛若"月光宝盒",让城市电网与花城风貌相融共生;氢能应急发电车、无人机等 50余台绿色装备投入实战;3个 ...
新一轮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江苏准备怎么干?
Xin Hua Ri Bao· 2025-05-26 01:04
产业布局优化,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运用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推动"腾笼换鸟",形成了一 批先进经验。 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底,也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涉 及行业门类多,每一个门类发展质态也不尽相同,焕新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新起点,下一 阶段如何将焕新工作抓出成效? 4月21日,全省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推进会在海安召开。本次会议总结回顾了江苏传统产业焕新工作的进 展情况,并研究推动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江苏"五大行动"顺利实施,传统产业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淘汰落后方面,2024年省、市、县(市、区)联动排查落后工艺装备,实现应退尽退。 老旧更新方面,全省分行业梳理发布300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需求清单、2000余家企业设备供给清单和 1420个设备更新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分地区、分行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银企对接等活动101场,覆盖 企业近9000家次。 绿色转型加快,全省创建9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新增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全国第一。 推动产品提档,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年度推广应用 ...
可实现室内四季恒温!梅溪湖D区能源站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Chang Sha Wan Bao· 2025-05-17 06:24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通讯员 胡翔)记者17日从湘江集团梅溪湖公司获悉,作为梅溪 湖"近零碳示范片区"的核心工程,梅溪湖D区能源站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阀门、水泵、冷却塔等设备陆续进 场,站房内已全面启动设备安装工作。 项目预计2025年底达到首期供能条件,通过整合热源塔、水蓄冷等前沿技术,能源站将实现高效制冷与供暖,为 片区提供稳定能源保障。 梅溪湖D区能源站位于梅溪湖二期雪松路与松柏路交会处东北角,覆盖约200万平方米供能面积,将惠及数万居 民,助力实现"冬暖夏凉"的居住体验。与此同时,梅溪湖片区已建成的BC能源站正为绿城招商桂语雲峯、祥源森 林之光等楼盘提供全年分时段精准供能,成为区域绿色生活标杆。 "项目投用后,接入能源站的居民可享受四季恒温的舒适环境,室内温度精准控制在24℃左右,而且使用成本较传 统空调降低37%。"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D区能源站外部管网系统也正在加速铺设中。未来,D区能源站将连接 梅溪湖二期的梦想中央公园、梦想凤栖台、保利天珺等楼盘,目前已锁定接入面积45万平方米。 据湘江集团梅溪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梅溪湖国际新城规划五大区域能源站,总供能面积达70 ...
常州经开区:“碳”索未来 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3 02:17
围绕"运营管理数智化",常州经开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智能碳管理系统,实现试点园区碳排放数据监测、 分析、预警等服务,同时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数字化碳排查、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服务。全区将持续发 展"低碳园区+产业带"模式,探索打造更多以"四特产业"为内核、可再生能源为支撑、产城融合为架构 的近零碳示范园区。 试点探路 打造低碳转型"样板间" 近日,江苏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内,580米的光伏长廊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正式完工 后将并入国家电网;含50个车位的光伏车棚各组件安装完成,等待接线后配备新能源充电桩;20栋标准 厂房、1栋研发办公楼和2栋人才公寓楼的屋顶上,连片的光伏组件已经汇聚成一片蓝色的海洋。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常州经开区一直以"近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精准布局、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全 方位构建低碳产业新生态,蹚出了一条"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区可持续发展注 入绿色新动能,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全域攻坚 构建多维布局新生态 去年8月,常州经开区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出台《常州经开区智能电网和低碳园区试点建设三年行 动方案(2024—2026年)》,分阶段推进近零碳 ...
坚持能源清洁化转型 构建近零碳物流园新标杆
Xin Hua Ri Bao· 2025-05-08 21:43
下一步,苏州物流中心将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规划—建设—运营—推 广"四阶段绿色物流生态闭环体系,全力打造"零碳园区—绿色运输—智慧管理"生态链,有效助力物流 产业链迈向更加高效、更加低碳的新未来。 数智赋能技术创新,多措并举节能减排。苏州物流中心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物流园区仓 储、运输、楼宇等业务单位的能耗数据,动态优化能源分配,助力全年减排超380吨。因地制宜,需求 优先,倾力建设东城都会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高度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及智能换电站,打 造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闭环,年均节约标准煤约500吨,减排超1200吨。全天候支持物流园区电动车辆 优享绿色动力(601330),形成"光—储—充—换"协同示范。 切实把准需求导向,标杆效应逐步彰显。苏州物流中心以入驻单位实际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 扣"光伏+储能+智慧管理"核心路径,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促进技术创新与模式整合,配套规 划、建设充电桩,优化新能源运输车短途配送路线,系统性解决物流行业高耗能的痛点、堵点,企业入 驻物流园区意愿始终保持在高位。积极开展绿色文化传播,打造零碳物流园区形象,促进经济效益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