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

Search documents
高铁自动驾驶秉持安全第一原则 以更加谨慎态度发展技术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7-11 06:40
Core Insights -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eed, demand, and safety in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s needs to be addressed to enhanc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safety [1][2]. Group 1: Speed and Demand Management - Th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has developed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capable of trial speeds of 450 km/h and operational speeds of 400 km/h, which shortens braking distances while ensuring safety [2]. - Increasing train density through optimized schedules and train configurations, such as doubling the number of carriages during peak times,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ransport capacity [2]. - Multi-dimensional regulatory measures can balance rising passenger demand across different times, regions, and speed levels, including differentiated pricing strategies [3]. Group 2: Automation and Safety -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driving technology in high-speed trains, such as the Beijing-Zhangjiakou high-speed railway, allows for automated operations with minimal human intervention,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3][4]. - The safety of high-speed train automation is emphasized, with future developments focusing on self-awareness of the train's environment, safety assessment, and fault diagnosis capabilities [3][4]. -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s to a data-drive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safety and efficiency in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s [4]. Group 3: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 Current challenges in high-speed train automation include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limitations, compatibility of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safety verific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 complexities [4][5]. - Future intelligent high-speed trains are expected to feature smart power supply scheduling, automat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s, enhancing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5]. - The focus on safety remains paramount, with a shift from cost-based safety redundancies to proactive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fault tolerance systems [4][5].
高铁E座去哪儿了?网友调侃:给大家测视力去了!铁路部门回应
Qi Lu Wan Bao· 2025-07-11 02:41
7月11日消息,最近,高铁没有"E座"引起大家热议,有网友开玩笑称,"E给大家测视力去了"。 还有网友表示"E不发音",所以没有"E座"。 高铁座位是如何分布的? 二等座:二等座通常采用"3+2"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A、B、C、D、F A座和F座靠窗 C座和D座靠过道 一等座:一等座通常采用"2+2"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A、C、D、F A和F靠窗 C和D靠过道 没有中间座位 A和F靠窗 C靠过道 空间更宽敞一些 高铁F座为什么最受欢迎?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在高铁座位的设计中A座和F座始终靠窗。 商务座 商务座通常采用"2+1"式排列 或"1+1"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A、C、F或A、F 相比之下,F座不仅能享受窗外的风景,出入也更加便利,也因此F座一度被网友称为"最受欢迎的座位"。 早在今年4月,国家铁路部门就高铁为什么没有E座发布过科普文章。 文中称,早期飞机多是单通道,每排6个座椅分别是A、B、C、D、E、F,其中,A、F座位靠窗,C、D座位靠过道,B、E是中间位置。 时间一长,A-F这六个字母就形成了特定的国际惯例,即A/F即为靠窗,C/D即为靠过道。 中国高铁为了和国际接轨,就延续了这种国际惯例, ...
中国高铁领跑优势持续扩大
Jing Ji Ri Bao· 2025-07-10 21:56
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从会议获悉,作为"国家名片""国际标杆",中国高铁从零起跑,自主研发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 创新成果,高铁技术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中国高铁世界领跑优势持续 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中国的动车 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229亿人次。中国高铁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有力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沿线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文明 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正日益成为造福全人类的重要公共产品。 技术更先进 按下按钮,推动手柄启动列车,巨幕中的风景迅速后移,驾驶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体验感 十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赵向红介绍,高铁自动驾驶技术集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 等前沿科技,不仅能够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准点率,还能优化能源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为旅客带 来更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 ...
高铁上的E座哪去了?F座为啥最受欢迎?建议看完再买票
Yang Shi Xin Wen· 2025-07-10 11:39
最近,高铁没有"E座"引起大家热议 是如何分布的? 二等座 二等座通常采用"3+2"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 A、B、C、D、F 有网友开玩笑称 "E给大家测视力去了" 还有网友表示"E不发音" 所以没有"E座" 那么"E座"去哪了? 一起来了解高铁上的座位分布 高铁座位 A座和F座靠窗 C座和D座靠过道 一等座 一等座通常采用"2+2"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A、C、D、F A和F靠窗 C和D靠过道 没有中间座位 商务座 商务座通常采用"2+1"式排列 或"1+1"式排列 从左到右依次是 A、C、F或A、F A和F靠窗 C靠过道 空间更宽敞一些 高铁F座为什么 最受欢迎?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 在高铁座位的设计中 A座和F座始终靠窗 相比之下 F座不仅能享受窗外的风景 出入也更加便利 也因此F座一度被网友称为 "最受欢迎的座位" 都没有"E座" 这还得从飞机座位说起 早期飞机大多是"单通道" 每排是6个座椅 分别标为A、B、C、D、E、F 随着时间推移 形成了特定的国际惯例 A/F为靠窗 C/D为靠过道 而高铁延续了这种惯例 但由于每排最多5个座位 还要保留靠窗和靠过道的特定字母 那么,它旁边的E座又去哪了呢? 没 ...
从零公里起步到全面领跑 中国高铁凭借诸多优势与技术“圈粉”
Yang Shi Wang· 2025-07-10 07:29
过去3天,7万多名观众走进展厅,虽然这里汇聚了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品牌,但最受关注的还是中国企业的展台。因为就在展 览开始前,全球最快高铁CR450跑出了最新的试验速度。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主任设计师陈曦介绍,CR450AF动车组,目前最高试验速度达到了450公里每小时,其安全性能保证 从400公里到0公里的制动距离与目前CR400AF保持一致。 央视网消息: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7月10日落幕。本届展览全球500余家企业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和 展品。据了解,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跑的优势在持续扩大。 3天的展期,4万平米的展览面积,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企业汇聚,展示了世界铁路技术的最新成果,也让中国高铁再次冲上了热 搜。 不仅是速度上的单项冠军,中国高铁目前已经形成了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应用场景最丰富的诸多优势。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总经理高红兵介绍,它利用刀盘与岩石的摩擦产生震动信号,实时采集隧道前方100米不良地质信息,包括断 层、涌水,及时纠正各项参数,使施工更加智能高效。 就在本届展览期间,时速300公里的复兴号货运动车组列车也正在加紧研制。世界最大功率 ...
中国高铁十五载重塑全球版图,技术出海迎来新机遇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0 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7月9日,从早到晚,位于北京北五环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人流就没断过,站场七八条轨道上排列着30多 种机车、货车、大养机械、磁悬浮列车、工程机械等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浓厚兴趣,纷纷打卡拍照,围 着讲解人员问个不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我国正在运行的最高时速高铁动车组CR400列车当天也在实验中心开放实 车试乘,来自各国的众多参会者兴奋地上车体验,啧啧称赞。 这是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实地考察环节,从会议现场了解的高铁最新技术,立即能在实验中心 看到正在验证的成品,包括轮轨关系实验、弓网关系实验等六个高精尖实验室。中国高铁以前所未有的 开放态度向各国铁路交通领域同行做了充分展示。这是继2010年后,中国再次举办这一全球铁路领域顶 级盛会。 在国家铁路实验中心的室外实车展示区,CR450AF/BF复兴号动车组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围着 它们拍摄的人流络绎不绝。作为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其采用8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达到400公里,相较 现在在使用的最新车型,可以实现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可以说CR450有四个代际特征, ...
“三电”迁改迎关键节点!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加速建设
Qi Lu Wan Bao· 2025-07-09 01:4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日前,随着110kV庄唐线等4条线路顺利恢复送电,标志着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19处110kV线路已全部迁改完成,为加快站前连续梁及架 梁等施工扫清障碍,这是继220kV琅开线、岛琅Ⅱ线迁改完成后的又一重要节点,为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全面加速建设奠定基础。 220kV琅开线、岛琅Ⅱ线作为重要骨干线路,采用同塔四分裂导线,用电负荷大,且位于架梁施工首架方向,其净空高度严重制约架桥机通行,亟需迁改。 该工程先后历时10天高效完成新建4基铁塔、架设28600米导线、8基既有铁塔拆除等施工任务,为8月10日架梁施工奠定基础。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自青盐铁路洋河口站引出,自东向西途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潍坊市诸城市、日照市五莲县,引入潍宿高铁新建五莲北站,线路全 长108.7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洋河口、青岛西、诸城南和五莲北四座车站。中铁十局承建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1标电力、通信、电牵等三电 迁改工程。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和沿海通道的连接线,建成后将形成青岛北上南下的快速通道,进一步完善我国 的高速铁路网络。 ...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大跨度连续梁合龙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21:31
图为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连续梁合龙现场。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供图 据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介绍,项目部在此前使用的4米智能悬臂造桥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设计,应用了6米智能悬臂造桥机,该造桥机单次浇筑节段更长,安装、拆除更为便捷,结构更加安全 稳定,综合工效亦得以提升。 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全长3271.6米,上跨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及铜安高速公路, 共设有92个桥墩、2个桥台。此次合龙的连续梁,全长约242米,跨越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是成渝中线高 铁重庆段跨度最大连续梁。 中新网重庆7月8日电 (张旭)记者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获悉,7月8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 浇筑完成,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成渝中线 高铁重庆段最大跨度连续梁顺利合龙,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成渝中线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 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 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 ...
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 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20:56
中新网郑州7月8日电题: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盛夏时节,中原大地热浪滚滚。京广、郑渝、郑阜等高铁线路上,一列列高铁列车如同银色"巨龙"般穿 梭不息,载着万千旅客奔向远方。 暑运期间,客流量持续攀升,高铁线路满图运行。高密度、高频次的运行,对高铁运行的安全性与时效 性带来不小考验。在这背后,高铁列控系统犹如"贪吃蛇"游戏中的智能算法,能提前规划列车行驶速度 和方向,为列车在复杂的线路中"穿针引线",确保每趟行程安全有序。 图为铁路职工在高铁列控仿真实验内进行试验。许琛摄 列控系统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运维人员的精心呵护。高铁列控系统技术精密、结构复杂,传统的培 训模式往往局限于理论讲解和简单的模拟操作,难以让职工掌握实战技能。 近年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创新打造高铁列控运 维三维仿真实训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赋能高铁运维人才培养,为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注入新动能。 "系统还具备故障复现追溯、操作流程评估、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可精准定位学员技术短板,定制个 性化方案。"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员利用仿真实训系统,可模 ...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大跨度连续梁顺利合龙
Ren Min Wang· 2025-07-08 15:30
这是7月8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7月8日,工人在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建设现场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 当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该连续梁全长约242米,是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跨度最大的 连续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全长3271.6米,上跨重庆三环高速及铜安高速公路,共设有92个桥墩,2个桥台。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当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该连续梁全长约242米,是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跨度最大的 连续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全长3271.6米,上跨重庆三环高速及铜安高速公路,共设有92个桥墩,2个桥台。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7月8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日,由中铁五局承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