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高铁领跑优势持续扩大
Jing Ji Ri Bao· 2025-07-10 21:56
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从会议获悉,作为"国家名片""国际标杆",中国高铁从零起跑,自主研发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 创新成果,高铁技术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中国高铁世界领跑优势持续 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中国的动车 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229亿人次。中国高铁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有力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沿线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文明 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正日益成为造福全人类的重要公共产品。 技术更先进 按下按钮,推动手柄启动列车,巨幕中的风景迅速后移,驾驶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体验感 十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赵向红介绍,高铁自动驾驶技术集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 等前沿科技,不仅能够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准点率,还能优化能源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为旅客带 来更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 ...
全国铁路调图提升客货运输能力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7月1日消息,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 列车13302列,较调图前增加236列;开行货物列车23635列,较调图前增加39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新疆、西藏等地成为热门目的 地,旅游市场迎来出行高峰。 另外,京哈高铁京沈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全面建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东 北地区主要城市至首都北京间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为了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新的列车运行图首次在北京至成都、北京至贵阳、上海至成都、上海至 宜宾、太原至深圳间安排开行夕发朝至动卧列车各2列,为沿线旅客商旅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京津冀、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国家级城市群均有高铁动卧列车连接。 部分线路增开旅客列车、增加停站,提升路网通达性和辐射范围。在西安至长沙间增开动车组列车2 列,在成都至昆明、磨憨间增开动车组列车各2列,串联起沿线热门旅游城市,打造旅游黄金线路,方 便旅客"快旅慢游"。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随着暑期旅行旺季的到来,预计新疆、西藏、四川等 ...
独家|全国高铁线路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区段达20个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从7月1日起,上海至昆明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 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将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城市间旅行时间进一 步压缩。至此,目前全国按350公里/时运营的高铁线路(区段)达到20个。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方面称,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对沪昆高铁杭长段实 施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线路、桥梁、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的适应性整治和升级改 造,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拉通试验,对高速铁路各系统和 整体性能进行了科学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完成了工程验收、安全评估等各项准备工作。 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同步新投用23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 速度快、停站少、旅时短的标杆列车开行数量大幅增加。沪昆高铁杭长段安排开行标杆列车46列,较之 前增加36列。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上海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为配合沪昆高铁杭长段按时 速350公里高标运行,6月,10列16节长编组CR400BF-AS型复兴号智能提升动车组配 ...
铁路暑运今日启动,京沈间高铁一站直达,最快不到两个半小时
Xin Jing Bao· 2025-07-01 04:47
2025年铁路暑期运输今日启动,自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止,共计62天。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8045万人次,日 均129.8万人次,同比增长5.1%。同时从今日起也开始实行新版列车运行图,记者了解到,京哈高铁实现提速高标 准运行,京沈间可中途不停一站直达,最快仅需2小时29分,比现行最快列车缩短15分钟。 北京至沈阳高铁可一站直达,最快2小时29分 今天早上,在北京朝阳站内已经有不少赶早班高铁出行的旅客,记者注意到,随着中小学和高校陆续进入假期, 火车站也正迎来暑期出行高峰。 从今天开始,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这标志着继京津城际、京沪高 铁等线路后,又一条安全标准示范线投入运营,也是东北地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示范线。京哈高铁京沈 段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后,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比现行最快列车缩短15分钟,运输效率显 著提升。 此次调图后,京哈高铁标杆列车还首次延伸至北京西站始发终到运行,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记者在北京朝阳站的站台上看到,为了庆祝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铁 路部门还设置了打卡拍照 ...
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态势——我国铁路运行质效持续提升
Jing Ji Ri Bao· 2025-06-29 22:04
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铁路仍在不断建设升级过程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 示,前5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 国铁集团发改部负责人介绍,5月份以来,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 启动联调联试,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启动运行,雄安至忻州高铁雄安地下段隧道全部贯通,西安至重 庆高铁西安至安康段20座隧道全部贯通,中欧班列东通道提质改造项目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提质改 造工程新建绥芬河隧道贯通等。 目前,国铁集团正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构建完善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铁路网。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突出联网、补网、强链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等重要通道项 目,加快实施货运网路工程和既有车站升级改造工程。 近日,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 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下一步,经验收评估后,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肖永青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 ...
从大国重器到非标零件 全链路信息畅通 制造业插上“智慧翅膀”
Yang Shi Wang· 2025-06-29 03:53
Core Viewpoint -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increasingly levera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efficiency, optimiz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impro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xemplifi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across various production stages and the us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1][3][15]. Group 1: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nnounced the first batch of 235 exemplary smart factories, which are capable of integrating data across human, machine, and material processes to dynamically optimize production plans [1]. - In a high-speed train manufacturing facility, the production of a Fuxing train body takes less than half a day, showcasing the efficiency of automated systems that require no human intervention [3]. - The factory employs robotic arms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to assemble train components, with real-time data integration allowing for clear visibility of production progress across 36 key components [3]. Group 2: Production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 The factory can simultaneously produce two different models of high-speed trains based on fluctuating order demands, with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splitting and dispatching order information to various production stages [5]. -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tooling and rapid program switching enables the production line to adapt quickly, allowing for the concurrent manufacturing of multiple train types [5]. - Data-driven production scheduling has led to a two-thirds reduction in labor while increasing efficiency, with the production cycle for Fuxing train bodies now achieving an average of three units per day [5]. Group 3: Lifecycle Management and Data Utilization - The digital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the trains allows for real-time updates on operational data, enhanc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vehicles [7]. - Regular inspections can be conducted through automated image capture, reducing the need for on-site personnel by 20% to 30% [7]. - The data collected not only ensures vehicle safety but also informs future projects, optimizing costs and improving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7]. Group 4: Customization and Market Adaptation -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Jiangsu is capable of handling a wide variety of custom orders, utiliz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like 3D printing and precision machining to meet diverse client needs [9][10]. - The factory has transitioned from traditional order processing to a digital platform where clients can submit design requirements, allowing for efficient matching of orders to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10]. -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the factory's revenue has increased sevenfold to 70 million yuan, driven by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new customer demands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10]. Group 5: Supply Chain Dynamics - A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event in Shanghai highlighted the vibrant information exchange amo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atering to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automotive, medical devices, and robotics [12]. - The effective flow of information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and meeting market demand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recise data collection and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15]. -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will require more complex processes and greater customization, necessitating a more agile information network to sustain global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15].
京哈高铁京沈段提速至350公里 东北地区高铁运输能力提升
中经记者路炳阳北京报道 北京至哈尔滨高铁北京至沈阳段(以下简称"京哈高铁京沈段")将新增24列标杆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 车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上 述消息。 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京哈高铁京 沈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也将同期开行,"同时,京哈高铁京沈段也成为东北地区首条安全标 准示范线"。 今年5月至6月,国铁集团采用高速综合检测车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开展逐级提速测试和拉通 试验,对京哈高铁京沈段上下行轨道、桥梁等进行了全面检测,对高速铁路各系统和整体性能按照时速 350公里高标运行的要求进行了科学验证,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通 过考核,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国铁集团方面称,京哈高铁京沈段借鉴了近年来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等时速 350公里运行经验。国铁集团对线路、桥梁、隧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进行了适应性整治 和升级改造,完善了高铁安全保障体系。 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透露,京哈高铁京沈段标杆列车将采 ...
京哈高铁京沈段安全标准示范线拉通试验圆满成功
Yang Shi Wang· 2025-06-20 10:26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国铁集团充分借鉴近年来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等实 施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京哈高铁京沈段实施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工程实施以来, 国铁集团先后组织开展了线路、桥梁、隧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的适应性整治和升级改 造,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各项工程已按计划优质完成。为 全面检验工程质量,5至6月份,国铁集团组织开展了动车组列车逐级提速测试和拉通试验,采用高速综 合检测车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对京哈高铁京沈段上下行轨道、桥梁、通信、信号、接触网等 进行了全面检测,对高速铁路各系统和整体性能按照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的要求,进行了科学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近期,北京至哈尔滨高铁北京至沈阳段 (以下简称京哈高铁京沈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 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下一步,经验收评估后,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常 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将有效压 ...
“天堑变通途”背后的青春故事
1965年5月4日,刊发在《中国青年报》上讲述5437青年包车组故事的文章。 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青年包车组怎么干? 青年包车组司机长刘俊林组织大家开会讨论,一致认为"人听党的话,车就能听人的话"。司炉陈书华特地 把"人听党的话,车听人的话"十个大字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驾驶室里。 "砸下的道钉在砂砾中苏醒,轨枕深深夯进岁月的岩层,钢轨延伸着汽笛的长鸣。这里,有一个个青年扎 根,这里,有一段段故事发生……" 5月13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铁路青年故事分享会上,一群扎根祖国大西北的青年铁路 人倾情朗诵。 从巍然的乌鞘岭到"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从无人区阿尔金山到世界屋脊唐古拉山……青年铁路人顶 风沙、穿戈壁、冒严寒、战酷热,书写着一段段使命与梦想交织的热血故事。 "人听党的话,车听人的话" 1965年5月4日,刊发在《中国青年报》头版上的一篇文章——《愚公意志坚如铁 风沙怎敢不低头》,让更 多人熟悉了战斗在戈壁滩上的西北铁路工程局5437青年包车组9个年轻人的故事。 60年来,5437青年包车组的故事在一代代铁路人中讲述、传续,特别是"人听党的话,车听人的话"这十个 字激励着一代代青年铁路人 ...
前4月14.6亿人次火车出行 再创历史新高|快讯
Hua Xia Shi Bao· 2025-05-15 04:43
跨境旅客运输方面,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0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0.5万人 次、同比增长32.5%,开好中蒙、中俄国际旅客列车,促进跨境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放宽优 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568.7万人次、同比增长32.1%。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密切跟踪客流情况,灵活安排运力资源,持续改进站车服务,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 时,加强汛期旅客运输组织,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动态优化调整旅客列车开行 方案,做到超前防范、主动避险,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徐芸茜 前四月,客运能力显著增强。新投用一批新造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动态掌握旅行出行规律,优化旅客 列车开行方案,高峰时段在主要通道加开夜间高铁,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24列、同比增长7.1%。 旅游列车提质升级。紧密对接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市场需求,精心设计旅行线路,推动 "火车向着 景区开",研发投用适老化旅游列车,与沿线酒店、景区联动,拓展消费新场景,"熊猫专列""伊春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