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Search documents
7月23日晚间公告 | 深圳能源拟逾78亿投建海上风电项目;启迪设计中标逾8亿元智算中心项目
Xuan Gu Bao· 2025-07-23 12:12
一、回购、增持 1、劲仔食品: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 2、光大银行:中信金融资产增持股份比例达1%。 二、对外投资、日常经营 1、深圳能源:拟78.97亿元投建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 7、泰坦科技: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575.64万英镑收购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持有的Apollo Scientific Ltd. 100%的股权。 8、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HDM1002片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 重管理。 9、佳都科技:拟4000万元转让安徽新基建基金10%合伙份额。 10、中远通:拟与正方科技共同投资1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 三、业绩变动 1、容知日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4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增加2027.62%至2179.59%;报告期内,公 司在风电、石化等行业收入增长较大,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2、微光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1.32%。 2、启迪设计:公司中标8.6亿元智算中心项目。 3、北新路桥:中标G217阿拉尔至图木舒克公路项目,总金额16.29亿元。 4、赛意信息:拟增资逗号科技,提升企业级AI技术连接能力。 5、立讯精密:拟 ...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首席财务官:美国未来推出更多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能性非常小。
news flash· 2025-07-23 05:46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首席财务官:美国未来推出更多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能性非常小。 ...
证券代码:002487 证券简称:大金重工 公告编号:2025-049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主板上市公 司规范运作》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上述合同属于公司日常经营性合 同,不需要经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亦无需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 二、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欧洲,根据合同约定,蓬莱大金将于2026年交付完毕上述单桩产品。 三、交易对手方介绍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一、合同签署概况 近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或"合同"), 蓬莱大金将为欧洲某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或"项目")提供超大型海上风电单桩产品,合同 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4.3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11.38%。 2、类似交易情况:最近三年公司曾与交易对手方发生过类似交易。 四、合同主要内容 1、各方权利义务:业主方综合统筹项目开展,蓬莱 ...
周三签到!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20 14:12
由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 发技术创新研究院 联合主办的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简称:MCES2025) 将于 7月23-25日 在 南通 召开, 将针对" 融合发展需要哪些创新技术驱动?"、"如何将示范工程的成 功经验快速规模化?"、"深远海施工成本困局如何破解? "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论坛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以及产业需求对接、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项目地图发布等特色活动。 扫码报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 联合主办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 宁波大学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承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海洋装备与关键材料 论坛主席 Torgeir Moan,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 徐立新,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执行主席 崔 琳,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 ...
“乘数效应”打造10万亿市场 海洋经济成中国经济增长“蓝色引擎”
Yang Shi Wang· 2025-07-20 00:50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劈波斩浪,一季度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领跑国民经济。今年两 会"深海科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本月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海洋 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 在我国南海海域1500米的海床之下,我国首个超深水自营大气田——"深海一号"开足马力,每年稳定输出超过45亿立方米的天然 气,达到了设计的最高产能。通过海底管道天然气跨越数百公里,抵达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的工业以及民生用户,并接入全国天 然气管网。 与此同时,"深海一号"大气田两期项目建设搭建起的生产设施集群和完整的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带动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的 经济高效开发,进一步提高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支持保障力度。 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 李达:我们就在制定相应的综合能源岛的方案,叫海洋的多种能源融合开发,还有比较好的 风能资源,也有海上产出来的油气,它可以就地生产出化工产品,更加拉低了后续油气田开发的门槛。 中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钻完井) 李中:近十年全球油气重大发现中,深水及超深水区域的贡献稳定在70%至 ...
倒计时4天!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19 12:05
由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 发技术创新研究院 联合主办的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简称:MCES2025) 将于 7月23-25日 在 南通 召开, 将针对" 融合发展需要哪些创新技术驱动?"、"如何将示范工程的成 功经验快速规模化?"、"深远海施工成本困局如何破解? "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论坛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以及产业需求对接、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项目地图发布等特色活动。 扫码报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 联合主办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 宁波大学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承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海洋装备与关键材料 论坛主席 Torgeir Moan,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 徐立新,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执行主席 崔 琳,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 ...
集美大学朱文涛:推动“海上福建”建设,需补齐海洋科创短板
中经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 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东风中,福建省正在全力加码"蓝色经济"。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当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绿色石化、海洋旅游2个5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海洋 信息3个1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 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2024年,厦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估达到 2588亿元,同比增长8.9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0.1%。此外,厦门市还形成了以海洋生物医药、海 洋高端装备等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体系,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近40%。 《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 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基本建成海洋强省;到2035年,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跃上 更大台阶,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海洋基础设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稳居全国前列。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海洋产业经济研究院副教授朱文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具 备 ...
江苏省建行系统首笔“项目前期贷”落地射阳
Jiang Nan Shi Bao· 2025-07-18 06:56
Core Insights -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Yancheng branch successfully provided a "pre-project loan" of 280 million yuan for the "Guoneng Longyuan Shiyang 1 million kW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marking the first such loa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showcasing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for major project construction [1][2] Group 1: Project Significance - The Guoneng Longyuan Shiyang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has a total investment exceeding 10 billion yuan and is crucial for promoting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green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1] - Upon completion, the project will significantly enhance Jiangsu's clean energy supply capacity and contribute to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iding in achieving the "dual carbon" goals [1] Group 2: Financial Support and Innovation - The Yancheng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dentified the urgent funding needs and limited financing channels during the project's preparatory phase and responded proactively to national policy directions [1][2] - A specialized service team was formed to tailor financial service solutions, ensuring that every detail from funding needs to repayment arrangements was meticulously crafted to meet the project's actual conditions [1] - The project became the first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pre-project loans" in the province, creating a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providing timely funding support during the preparatory phase [2] Group 3: Operational Efficiency - The project was processed from application to approval in just four working days, demonstrating the "Construction Bank speed" through efficient collaboration among provincial, municipal, and county-level branches [2] -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pre-project loan" enhance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brand influence in Yancheng and across Jiangsu province, serving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3]
十年激变!全球海洋经济进入“重构纪元”——中国如何引领蓝色质变?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03:45
文|胡振宇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员 一、十年激变:从乐观憧憬到现实警醒 短短十年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两份海洋经济报告,清晰地勾勒出全球海洋经济在气候危机与地缘政治双重夹击下的深刻转型。2024年,全 球气温无情突破1.5℃临界值,海洋热浪肆虐地中海,太平洋渔场因海水酸化大幅减产——气候危机的警钟在海洋上空长鸣!在此背景下,OECD《海洋经济 2050》发出振聋发聩的预警:全球海洋经济站在十字路口!若能源转型裹足不前,2050年其增加值(GVA)将萎缩20%;反之,若能加速清洁技术革命,则 有望实现40%的强劲增长! 这一严峻结论与2016年《海洋经济2030》的乐观预测形成强烈反差。彼时,报告曾满怀信心地预测全球海洋经济增加值将在2030年"倍增至3万亿美元"。现 实是,2020年全球海洋经济增加值已达2.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英国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球GVA的3%-4%。滨海旅游和海上油气开采仍是 两大支柱。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海上风电、水产工业养殖、渔业加工等海洋资源利用型产业增速 ...
全球海上风电步入关键转折期 欧美市场面临挑战颇多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日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8吉 瓦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83吉瓦,可为 7300万户家庭提供低碳电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仍是推动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增长的"中坚力量",不仅新增装机容量规模连续数年 维持第一,累计装机量也保持全球首位,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一半,是毋庸置疑的"领导者"。随着 海上风电经济性持续增强,报告认为,未来1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还将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上涨, 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装机量连续7年登顶 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海上风电装机量达到83.2吉瓦。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新增海上风 电装机容量中,中国占比达50.47%,累计装机容量中国占比也达到50.3%,无可置疑是全球最大海上风 电市场,也是全球海上风电的"绝对领导者"。 欧洲公用事业公司Iberdrola国际能源执行主席休.艾略特则表示,通过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稳定价 格,海上风电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美市场面临"逆风" 虽然累计装机容量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