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

Search documents
谁在守护中国的能源咽喉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26 14:58
► 文 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 6月25日,中国海油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 成。 这个6月,并不平凡,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以及美国的卷入,让霍尔木兹海峡的波涛暗藏危机。 伊朗扬言封锁这条全球20%石油(每日约2090万桶)的咽喉通道。早在2019年的一次秘密演习中,伊朗 就成功测试了"智能水雷"系统,能精准锁定特定船只,避开己方油轮。这一技术细节从未公开,却让海 峡封锁威胁更加可信。 封锁如果实施,将推高油价至每桶100美元以上。而伊朗约90%的石油出口流向中国。 历史总是一再重演。1973年10月7日,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爆发,伊拉克宣布将巴士拉 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的股份收归国有。这是OPEC石油禁运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 此举让美国措手不及,油价从每桶3美元飙升至近12美元,迫使美国加强了对波斯湾的军事部署,如在 巴林建立第五舰队,才最终巩固了其通过能源控制全球霸权的战略布局。 这是波斯湾国家在能源控制上的觉醒,他们意识到,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石油,更是全球经济命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23年石油消费量达7.56亿吨,天然 ...
多项关键技术获攻克 我国大型海洋油气平台浮托安装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3 22:59
6月8日,记者从中国海油(600938)获悉,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 处理平台,成功完成海上浮托安装,打破渤海区域油气平台尺寸和重量纪录,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 地增储上产打下基础。 垦利10-2油田中心处理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3层8腿多功能海洋平台,高度22.8米,投影面 积相当于近1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设计重量超2万吨,重量、尺寸均为渤海区域最大。 由于重量远超国内海上浮吊能力极限,建设者采用浮托法施工,即借助潮汐涨落的自然力量,以类似于 举重运动员"挺举"的方式,将平台的海上部分精准地安装到立在海里的导管架上。 此次安装,2万吨平台让主作业船吃水达12米,船底距水下结构物仅1.7米。在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中, 总长近200米的主作业船,要在风浪下驶入每侧仅有10厘米间隙的导管架桩腿之间,其难度堪比宇宙飞 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我国浮托安装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巨型装备的安装,一直都是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加快挺进深海的步伐,我国大 型海洋油气平台浮托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海洋油气平台安装主要有海上吊装和浮托安装两种方式。海上吊装由具备海上 ...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 人民日报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07:04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主场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 上年增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等。 广东发展"海上绿电""海上装备",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浙江推动海域 立体分层利用,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面积约16.5万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海洋资 源增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山东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 盟,激发海洋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地加大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监测公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近年 来,我国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酸碱度、化学需氧量和底层溶解氧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和活 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 ...
连云港:激发“后发先至”的“蓝色动力”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06:24
对话人: 袁媛 本报评论员 在产业强海上,连云港主动做优海洋渔业、做特海洋文旅、做强特色园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与 此同时,连云港依托国家级石化基地,大力发展石化等大型临港产业,积极推进海上风电、海洋油气装 备等产业发展。在科技兴海上,连云港通过花果山英才计划集聚海洋创新人才,持续推进海洋科技创 新,加快突破海上风电制氢、海水综合利用、耐盐碱种质资源研发等关键技术。在生态护海方面,系统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海岸线和海岛资源生态保护,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连云港更加生机 盎然。 周莹 连云港日报评论员 袁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十四届九次全 会要求"努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近年来,连云港大力开 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壮大海洋经济。在您看来,连云港为什么如此重视"加快构筑海洋强省 建设的'蓝色板块'"? 周莹:初夏时节,漫步在连云港沿海发展轴,可以感受到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热潮。在连云港港,巨大 的滚装船正装载远销海外的新能源汽车;在蓝色海湾内,黄海冷水团三文鱼茁壮成长;秦山岛"S"形 的"秦山神路",随 ...
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方案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1 02:25
中化新网讯 日前,中国海油(600938)召开"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仪 式,并发布五款科技与数智化产品,包括海能业务管理系统(BMS)、海能生产设备设施资产管理系 统(EAM)、海能—智擎、璇玑云、天枢云。 会上,中国海油还发布了5款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前沿领域技术的产品。其中,海能 BMS打造了一体化业务运营管理系统,聚焦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指标,能够实现集团总部、分公司、作 业公司全业务流程贯通,数据精准溯源;海能EAM通过强化成本管理思想,以工单为核心,工作流程 为主线,协助作业人员高效管理并维护各类资产,全面实现设备管理领域核心软件自主化,提高了设备 可靠性,延长了资产寿命,促进降本增效;海能-智擎是智能油气田的数字底座,锚定"架构统一"与"研 发统一",提供自主可控的全栈技术服务,全力支撑油田实现技术降本、应用提质;璇玑云通过"云—边 —端"协同架构实现了实时监测预警、远程协同操控、信息动态分析、井筒数字孪生等8大核心功能,完 成了海内外"璇玑"作业100%覆盖;天枢云全面贯通液化天然气(LNG)资源采购、进口通关、仓储运 输、市场销售等六大环节,打通政企、企业 ...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Jing Ji Ri Bao· 2025-06-08 22:03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海口市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 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其中,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 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 规模比上年增长超10%。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船舶出口金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 高。其中,我国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以修正总吨计我国出口海船占全球海船完 工量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 中与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1:59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发布,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去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统筹安排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推动海洋事业发 展,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 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 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发展"海上绿电""海上装备",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浙江推动海域立体 分层利用,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面积约16.5万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 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山东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 激发海洋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地加大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对2024年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 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 ...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我国海洋经济登上新台阶
news flash· 2025-06-08 12:08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发展效益恢复向好,海洋新兴 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 值比重超三成。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 型升级步伐加快。(央视财经) ...
“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百亿立方米 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Hai Nan Ri Bao· 2025-06-07 23:56
气田自投产以来,长期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连续三年天然气产量处于30亿立方米以上,累计生 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 2024年,随着二期项目的加入,以及海上平台生产工艺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深海一号"气田的整体 产量持续攀升,其华南地区"由海向陆"保供主力气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能 源供给的能力不断增强。同年,"深海一号"相关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该年度海洋工程 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深海一号"等海上油气项目的建成,有力拉动了海南海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的更新 和完善。除了里程更长、管输量更大的海底管网在海南周边海域成功铺就,三亚、澄迈等地的油气处理 终端、物流码头的建设规模也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挺进深海的脚步不断"生长",物资吞吐数量和种类、应 急保障物资和人员、相关设备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为接下来从海南出发, 深度开发更深更远的"海上万亿大气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吴盛龙)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国海油 获悉,"十四五"期间,海南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 ...
“指尖上”的中国绿色革命
Xin Hua She· 2025-06-07 14:5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wards a greener and more efficient model, exemplified by the Haiyou Engineering'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ase in Tianjin, which utilizes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 [1][4]. Group 1: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Efficiency - Haiyou Engineering's Tianj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ase has introduced over 600 advanced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vices, improving overall production efficiency by more than 20%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3]. - The facility has developed China's first integrat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marine oil and gas equipment, which reduces steel usage by 10% [3]. Group 2: Green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im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by 13.5% by 2025, prompting companie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green development [4]. - As of this year, China has established over 6,430 green factories,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decreasing by over 26% and 35% respectively since 2012 [7]. Group 3: Renewable Energy Usage - The Tianjin facility has committed to purchasing approximately 14 million kilowatt-hours of green electricity annually, with a recent order for 180,000 kilowatt-hours for June [4][5]. - The factory's energy monitoring system allows for real-time track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 leading to estimated annual savings of over 3 million kilowatt-hours and a reduction of over 2,000 tons in carbon emissions [5]. Group 4: Supply Chain and Certification - Haiyou Engineering has completed green evaluations for over 11,500 suppliers, aim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reen supply chains and encourage proactive green transformations [8]. - The company has over 140 suppliers certified for green practices as of the end of 2024, reflecting its commitment t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