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仲裁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Jing Ji Ri Bao· 2025-08-25 22:41
海南自贸港迎来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步入新阶段。近年来,随着海南与国际上 的联系更紧密更便捷,各类经营主体对一流营商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今,海南依法打造"全国一流 水平营商环境"的探索已进入关键之年,法治化营商环境正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坚实底座。 265个项目签约,总签约额近2336亿元。这是来自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的数据。如 今,越来越多优质企业跨越山海落户海南。是什么给了他们扎根生长的信心与底气?答案或许就藏 在"法治"二字之中。海南省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法治护航,企业经营才能更安 心。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 内一流水平"的目标。今年是海南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年。202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 推动重点市县、重点园区营商环境率先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锚定目标后,海南如何立足自贸港建设实际,探索出一条带着椰风海韵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 立法覆盖"点"和"面"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改革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亟需 法律法规为 ...
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展示解决跨境争议独特优势 成功办结首宗“港资港仲裁”案件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8-21 23:20
【深圳商报讯】(记者 范宏韬)近日,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英文简称SCIAHK)受理并办结一宗 港资企业作为当事人、仲裁地为香港的仲裁案件。据悉,该案为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登记设立的香港、澳门投资企业协议选择港澳法律为合同适用法律或者协 议约定港澳为仲裁地效力问题的批复》以来,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受理的首例"港资港仲裁"案件。 2019年,经国务院港澳办批准,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由深圳国际仲裁院(又称"华南国际经济贸易 仲裁委员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英文简称SCIA)设立于香港,是内地机构在内地法域之 外设立的首家独立仲裁机构。自成立以来,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共办理54宗仲裁案件,经当事人明 确的案涉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27.7亿元。 记者了解到,本次由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管理的首宗"港资港仲裁"案件当事人分别为在深圳设立的 港资企业以及内地自然人,仲裁地为香港,开庭地点为深圳,仲裁员来自深圳国际仲裁院与华南(香 港)国际仲裁院"双城两院"仲裁员名册,案件审理实体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充分体现"双城、 双院、双法域、双法系、双规则、双名册"的 ...
广东法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8-09 06:15
8月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 案例内容涵盖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等多个方面, 涉及适用外国法律认定仲裁条款效力、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的审查标准、仲裁程序瑕疵弥补等难点和热 点问题。 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仲裁司法审查案件2980件,同比增长10.9%,对仲裁裁决的支持率超过97%。 广东法院聚焦推进大湾区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件"和"硬件"相 结合,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司法对仲裁支持和保障作用。同时持续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统一司 法审查尺度,彰显司法对仲裁的支持态度,提升当事人优先选择仲裁解决纠纷的意愿,推动营造"仲裁 友好型"社会环境。 【典型案例】 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珠海国际仲裁院受理一宗涉澳借款合同案件,双方当事人因借款合同纠纷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并共同向 仲裁院申请出具有执行力的裁决书。仲裁庭经审查,决定调取当事人银行流水以核实借贷相关事实。 鉴于银行机构此前通常以保护客户隐私为由,不对司法机关以外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开放此类项目查询, 仲裁庭自行取证存在困难,遂向珠海市中级人 ...
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做了些什么?
Sou Hu Cai Jing· 2025-08-08 11:45
"中国企业出海在不断升级,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再到管理和制度出海,它们在海外遇到的合规调查、争议解决等问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涉外法律人 才队伍作支撑。"国际投资贸易方面的法律专家彭俊表示,最终是要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诉讼、仲裁、调解,是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三大方式。其中,诉讼是以国家公权力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仲裁,则通过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交给仲 裁机构作出裁决,一裁终局,更快捷、高效。 这也是为什么姜丽丽说要提升仲裁机构的公信力,"人家在约定把争议交给你裁决的时候不抵触,愿意相信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仲裁关系。"这是中国仲裁机构独立性的 制度保障,中国仲裁机构由此可以面向市场。北京仲裁委员会是首批依据仲裁法设立的七家仲裁机构之一。 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郭卫介绍,截至2024年底,北仲受理的案件总数超过93000件,受理案件总标的额超9400亿元。近五年来,年均受理案件量近万件,国 际案件增长尤为显著,年均增长率达24%。 记者了解到,北仲自1995年成立以来案件当事人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72个,2020年至202 ...
深圳国际仲裁院已连续3年仲裁受案金额超千亿元 位居世界前列 以仲裁“软联通”服务国家“硬战略”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27 16:39
Core Viewpoint - Shenzhen is leveragi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to enhance cross-border legal services and establish itself as a key player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reby increasing the international credibility of Chinese arbitration [1][5]. Group 1: Development of Arbitration Mechanisms - Shenzhe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er (SCIA) has been authorized to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tasks, aiming to create a new mechanism for cross-border arbitration cooperation [1]. - The SCIA has seen arbitration case amounts exceed 100 billion yuan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positioning it among the world's leading 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1][5]. -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 has encouraged courts to support 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through investigation orders, marking a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arbitration practices [2]. Group 2: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Expansion - SCIA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rbitration venues globally, reflecting its transition from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ules to contributing Chinese solutions [3]. - The center has expanded its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including collaborations with the Silicon Valley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Center and the Asia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 in Malaysia [3]. - SCIA has established representative offices in Xinjiang to facilitate dispute resolution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engaging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3]. Group 3: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Arbitration - SCIA is advancing digitalization in arbitration, achieving 100% remote electronic filing by 2024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mart arbitration department aims to enhance transparency and efficiency in dispute resolution [4]. - The center has implemented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such as AI, to improve the arbit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over 180,000 bilingual arbitration documents [5].
厦门与新加坡深化海事管理和海事仲裁区域合作 推动跨境海事仲裁争议解决
Ren Min Wang· 2025-06-18 06:42
人民网厦门6月18日电 17日,一场三方合作签约仪式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举行。据悉,此举旨在积极响应国务院《加快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厦门与新加坡海事管理和海事仲裁 区域合作,推动跨境海事仲裁争议解决。 今年4月印发的《工作方案》将厦门新增为试点城市之一,其中提出,在完善要素保障方面,围绕涉外仲裁、律师执业、国际司 法合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有序开展涉外法律业务;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港)内注册 的企业之间约定在特定地点、按照特定仲裁规则、由特定人员对具有涉外因素的纠纷进行仲裁;支持境外仲裁机构在特定区域 内与当地仲裁机构合作,开展涉境外仲裁业务。 活动现场。厦门自贸片区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新加坡海事仲裁院、海丝国际仲裁促进中心签署《三方战略合 作备忘录》。今后,三方将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机制创新"为原则,重点围绕国际海事仲裁规则衔接、跨境争议解决便利 化、航运与ESG领域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三方还同意提高厦门和新加坡之间的海事仲裁和航运法治的国际化和专 业化 ...
前五个月 中国海仲受理涉外案件占比增长近10%
Yang Guang Wang· 2025-06-08 00:57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船东国和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船队规模、港口基础设施、货物吞吐量等航运 指标均居世界前列。面对海事争议,海事仲裁以其专业性、高效性、灵活性、保密性和广泛的国际可执 行性,成为解决航运贸易、保险等领域复杂纠纷的首选机制。 去年,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事海商案件数量在国际海事仲裁机构中持续位居前列,涉外案件占全 部受案量的39%,同比增长55%,案件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今年前5个月,中 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80件,其中涉外案件占比41.25%。案件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案件类型涉 及提单运输、定期租船、货运代理、船舶建造等,以仲裁为主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得到中外企业的持 续认可,充分彰显了中国海事仲裁在服务涉外经济、保障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孙莹 孙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今天(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个 月,中国海仲受理涉外案件占比增长近10%,中国海事仲裁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中国贸促会会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主任任鸿斌:单边 ...
仲裁护航民企“苏八条”发布
Su Zhou Ri Bao· 2025-05-19 22:59
昨天(5月19日),在苏州市工商联和苏州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积极应对贸易挑战 仲裁护航民企 发展"主题活动上,《苏州仲裁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八项举措》发布,以创新仲裁机制优化营商 环境,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此次发布的八项举措涵盖多个方面,全方位保障民企权益。在深化仲裁联系民企制度方面,全市司 法行政系统、仲裁机构将加强与市工商联等部门的协作,借助商会仲裁联系点,组建工作小组走访民 企,了解需求,推广仲裁条款示范文本,提升服务质效。 为降低民企维权成本,苏州利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采用视频连线等技 术,方便企业参加远程庭审;对困难企业给予缓、减、免交仲裁费优惠。开通"仲裁惠企"绿色通道,推 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优化流程,实现当日申请受理,提高效率。 在涉外仲裁领域,依托苏州自贸片区国际商事仲裁院,增聘涉外仲裁员,加强境外合作,邀请专家 举办讲座并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企业应对贸易壁垒;针对民企知识产权保护,组建专业仲裁员队伍,优 化维权方式,打造便捷渠道。 苏州仲裁委还探索"仲裁+调解"模式,深化仲调对接,丰富纠纷解决路径;主动参与民企依法依规 管理,组织仲裁员服务团 ...
深国仲多宗仲裁裁决在美获承认执行 2024年涉外商事仲裁案件增至520宗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4 17:10
随后,美国法院批准了申请人的临时禁令申请,要求被申请人不得处置其财产。被申请人虽抗辩称仲裁 庭对争议借款的金额统计有误,仲裁裁决违反公共政策而不具有可执行性。但美国法院驳回了被申请人 的论点,并认为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说明仲裁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也没有证明这样的错误可能达到违 反公共政策的程度。据此,认为本案仲裁程序不存在违反《纽约公约》情况,支持了申请人关于承认和 执行该仲裁裁决的申请。本案体现了仲裁"跨境执行"的优势和便利,为仲裁裁决的最终执行提供坚实保 障,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切实维护。 据统计,2024年,深圳国际仲裁院新受理商事仲裁案件14518宗,涉及争议金额1422.67亿元,在已公布 的仲裁机构中继续位列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涉外商事仲裁案件增至520宗,争议金额合计510.39亿 元。案件当事人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同比上升45%,当事人累计覆盖国家和地区增至142个,覆盖地 域进一步扩大。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范宏韬)5月14日,记者从深圳国际仲裁院(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粤 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简称SCIA)了解到,近期SCIA多宗仲裁裁决依据《联合国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