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Search documents
国自然放榜信号再升级?系统罕见二次维护!(附近四年资助获批情况分析)
仪器信息网· 2025-08-21 03:56
查询方式请点击: 倒计时!2025国自然放榜时间锁定(附快速查询方式) 官方回应与平台消息: 放榜时间暂未明确不过,关于放榜时间的猜测并非只有一种声音。8月15日,国自然官网人工客服在回复咨询时明确表示:"项目结果尚未公 布,时间待定,请等待官方通知。"这一回复让部分人对近期放榜的期待有所降温 。 目前,各方关于 2025 年国自然放榜时间的信息仍以猜测为主,尚未有官方确切消息。科研人员可通过持续关注国自然官网动态,及时获取项 目结果的最新进 展,耐心等待官方最终通知的揭晓。 导读: 不少科研人员猜测,结果可能会在本周五(8月22日)揭晓,但也有消息称,预计要等到月底才会公布。在相关结果即将发布之际,一起来回顾下近4年六 大类项目的资助数据吧!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继8月14日首次系统维护后,国自然平台于8月18日再度启动二次维护。根据系统提示,本次维护时段为16:40-17:10,提醒用户避开该时间 段使用。接连的系统调整,让本就牵动科研界神经的国自然放榜时间,再次成为热议焦点。 常规进度: 8月下旬或符合"周 ...
据以色列Calcalist网站报道,位于特拉维夫南部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在伊朗的导弹袭击中遭受了约5.72亿美元的损失。
news flash· 2025-06-20 06:22
据以色列Calcalist网站报道,位于特拉维夫南部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在伊朗的导弹袭击中遭受了约5.72 亿美元的损失。 ...
【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国际研讨会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02 02:54
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 1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和国际科学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学部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国科学院院 士和外籍院士代表共60余人出席会议。 据了解,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在报告中指 出,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新科技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深 刻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的国家科研机构,多年来持续加强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 源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布局,为推动新兴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他强调,面向未来,中国 科学院将始终坚持开放办院理念,与各合作伙伴和全球优秀科学家一道,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加 强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合作开展可持续发展咨询评议,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数据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赋能,携 手为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相关院士代表围绕大数据、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科学、生命健康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和相关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
科技强国筑梦行精彩继续,专家现场解密真菌世界、人工智能前沿
Xin Jing Bao· 2025-05-30 02:47
5月27日下午,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走进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养正校区与大兴区北臧村 镇人民政府。 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在北京市科学技术 协会指导下组织开展,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 求,以科学家精神为纽带,搭建科学与大众的桥梁,通过展现科学家求真创新、爱国奉献的事迹与精 神,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并且引导公众 深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为培育创新文化 土壤、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凝聚精神力量。同时,活动也期望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激励公众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勇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齐莎,以"求真·开 拓:中国真菌学先驱者的精神图谱"为题,为首师大顺义附小线上线下(300959)1500余名师生带来了 一场精彩的讲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晓茹,以"人工智能与生成式大模 型技术"为 ...
于生命长河照见“我是谁”
Ren Min Ri Bao· 2025-05-22 22:02
语言生动是本书一大特色,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表达贯穿作者行文始终。各章节标题用谚语、名言警句 等连接生命的故事,"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解码物种地理隔离的造化玄机,"人之初,性本善"透视表型 改变和行为演化的进化逻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则诠释了基因积累的量变质变。又如在解释基因 突变时,书中饶有趣味地对比了王安石的两句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推敲,从"到""过""入"到选 定"绿"字,所描绘的画面是一样的,这是"同义突变"。而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改为"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萌",就是一种"错义突变",因为王安石不知道,"明月""黄犬"在当地分别指代的是鸟和 昆虫。书中表达上的巧思,打破了科技术语的认知壁垒,拉近了读者与生命科学的心理距离。 《有生以来:生命演化启示录》:刘晨光著;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重塑工业体系,基因技术改写疾病治疗规则,人 工智能深度解析生命密码。《有生以来:生命演化启示录》这部源自上海交通大学前沿课程的科普著 作,以生物学视角解读亿万年生命演化史诗,透视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生命演化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从最简单 ...
“倒退几十年”:千疮百孔的美国科研能熬过特朗普2.0吗?
Hu Xiu· 2025-05-08 07:13
第二个任期才满三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动摇了美国政府对科学长达80年的支持。他的政府解雇了数万名科学家,让美国科研活动大面积停摆,许多 临床试验寸步难行。特朗普政府威胁要撤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数十亿经费,并已终止对气候变化、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艾滋病预防等领域的1000多项资 助。 而风雨似乎才刚开始。国会4月10日通过了一项预算案,或为接下来十年的严控支出敲响了前奏。白宫的2026年预算可能会对联邦政府的科研投资"大刀阔 斧";比如,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将NASA的科学预算减半,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开支削减40%。特朗普政府还在收紧移民政策,让某些学生和科研工 作者滞留在拘留中心,许多学者担心现在和将来的各种政策会迫使科研人员去美国之外寻求机遇。 目睹了科学机构和大部分科研生态的瓦解,科学界内外人士焦急发问:科学要如何在特朗普时代幸免于难?3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约 1900名成员代表全美国的顶尖科学家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称:"我们正在发送求救信号,敲响警钟:美国的科学事业受到了重创。" 《自然》4月对读者开展的一份调查中,近1600名受访者中的94%表示,他们为美国科学的未来命运而担忧。 ...
山东119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Da Zhong Ri Bao· 2025-04-29 01:07
Core Points - The event celebrated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recognized 119 individuals from Shandong, including 80 national labor models and 39 advanced workers [1] - The recognized individuals represent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manufacturing, education, heal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government, highlighting the diversity and grassroots focus of the awards [2] - The awards reflect a strong emphasis o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ith 64.3% of recognized workers coming from this field, and a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 of frontline workers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2] Group 1 - A total of 119 individuals from Shandong were honored, including 80 national labor models and 39 advanced workers [1] - The recognized individuals include 99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28 women, showcasing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gender diversity [2] - 94.1% of the honorees are from county-level or lower government agenci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emphasizing the focus on ordinary laborers [2] Group 2 - 45.4% of the recognized individuals are from key industries such as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2] - 23.5% of the honorees have received provincial or higher-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ds, indicating a commitment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2] - Among the 24 farmers recognized, 12.5% are "Qilu Rural Stars," and 25% are leade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ganizations, highlighting effor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