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铜价中长期或震荡上行
铜价中长期或震荡上行 ◎记者 霍星羽 今年上半年,铜价先是震荡上行,4月初急剧下降,后又返身上行。上海钢联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电 解铜价格在72073元/吨至82725元/吨的区间内震荡。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伦敦、纽约 两市期铜的价差或走阔。矿端扰动仍未休,铜的基本面仍然偏紧。若美联储下半年降息节奏符合市场预 期,铜价或获得宏观经济层面的支撑。中长期看,铜价或仍震荡上行。 短期内伦铜、沪铜补跌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8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但没有透露新关税生效具体 时间。 华鑫期货研究所所长章孜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纽约铜价较伦铜价格高出2500美 元/吨左右,两个交易所之间呈现非常割裂的状态。短期内,美国进口铜的成本跃升,纽约铜价或上 涨,而伦铜、沪铜近期因库存增加、资金离场,面临调整可能。 中信建投期货高级分析师张维鑫表示,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三个市场价 格将有一定分歧,最终目标是伦铜、纽约铜价差达到50%左右,实现方式是美国铜价格增长放缓或轻微 下跌,同时沪铜、伦铜补跌。 也有一些国际巨头的铜产量同比下滑。2025年一季度, ...
这72家拟IPO企业为何“撤单” 业绩成长性不足 技术创新性欠佳 募资必要性存疑
这72家拟IPO企业为何"撤单" 业绩成长性不足 技术创新性欠佳 募资必要性存疑 ◎记者 胡嘉树 今年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新受理177家企业上市申请,与此同时,不少拟上市公司在审核问询 或注册环节遇到各种问题而主动"撤单",上市之路就此终止。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7月11日,三大交易所合计有72家公司主动"撤单"导致IPO终止,撤单 数同比下降超过70%。从申报板块及所属行业分布看,拟申报北交所、创业板的撤单公司数量最多,集 中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汽车制造业等。其中,20家公司为过会后"撤单"。 业绩成长性与可持续性、募资必要性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与创新性、实控人相关风险等,成为掣肘 IPO的关键问题。 对于企业"撤单"后的去向,有资深投行人士分析称,此类企业或有三种出路:一是导致"撤单"的因素消 除后,企业可重新申报上市;二是在监管政策鼓励支持并购重组背景下,部分企业或选择被上市公司并 购;三是评估板块定位及上市条件,转道港交所或北交所再尝试上市。 今年以来72家拟上市公司"撤单" 具体来看72家"撤单"企业申报板块分布情况:北交所27家,创业板20家,上交所主板13 ...
供需错配格局短期难改 锂业回暖尚需时日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Mysteel) ■下半年产业前瞻 供需错配格局短期难改 锂业回暖尚需时日 ◎记者 李少鹏 回望2025年上半年锂价走势,受供给增长过快、下游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价格持续探底"成为碳酸锂 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锂价看似跌到底部了,但供需错配格局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价格没那么容易反弹。"对于下半 年碳酸锂产业能否反转,A股某锂矿企业高管直言,目前企业重心已转向降本控费,而非预判价格拐 点。 事实的确如此。虽然近期锂价出现止跌迹象,但对于产业公司而言,电池级碳酸锂6.3万元/吨至6.4万 元/吨的市场报价还是在大多数厂家的"盈亏线"下方。扩产项目陆续落地却遭遇需求放缓的现实情况, 让碳酸锂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度调整与洗牌。有熟悉锂盐产业人士认为,从供需关系、产销数据看,尽管 锂价已到行业认知的底部,但下半年上涨动力依旧不足,复苏回暖尚需时日。 供给增长明确 供需错配格局短期难改 决定碳酸锂产业能否回暖的核心因素还是供需关系,从碳酸锂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看,供需错配短期内 或无法得到改善。 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走"下坡路"的碳酸锂价格,在2025年并未如部分乐 ...
投资创业 何以为“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贵州实践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新华社图 东数西算(贵州)智算中心。 新华社图 贵州贵安新区 "贵州正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投资 贵州正当其时。"贵州省委书记徐麟说,希望大家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持续看好贵州、继续深耕贵州, 落地更多优质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 林超 秦春刚 李子健 穷富辩证 ——从"一块石头"做起 贵州,名虽为"贵",却曾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地"。十多年前,贵州GDP仅占全国百分之一,长期处于中 国经济的"洼地"。 投资创业 何以为"贵" 建设中的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新华社图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贵州实践 从GDP仅占全国百分之一,到一年新签约6600多亿元项目合同,十余年间,贵州以"三不沿"之躯,在大 山褶皱间重构发展逻辑。 贵州为什么行?未来又将如何发展?近期,上海证券报社组织60多位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来到这片土 地,寻商机,探新机。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新蓝图已绘就,新征程正扬 帆。 但穷的不是资源,而是发展理念。"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中国磷 ...
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
周恒 制图 ■机构展望 广发证券认为,与4月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同,全球股市近期开始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脱敏。其中最重要 的原因在于,基本面开始成为市场定价的主导因素。回归A股投资,建议投资者后续同样淡化外部因素 扰动,回归基本面定价。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在上证指数近期突破后,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正愈 发完整清晰,市场开始提前反映远期改善的投资机会。该机构表示,强势上涨行情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 的必要条件正加速积累。不过今年三季度的行情可能不会一蹴而就,赚钱效应短期扩散至高位后,市场 反复可能增加。 从交易型思维转向持股型思维 从资金面角度判断,中信证券称,6月以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据其测 算,自2023年初以来,今年6月主动型公募产品首次出现单月新发规模超过存量净赎回规模(剔除2024 年2月的特殊情况),实现单月净流入。这扭转了2024年10月市场反弹以来持续"失血"的情况,也标志 着过去几年表现最弱势的主动型公募转为资金净流入状态。 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 ◎记者 汪友若 上周A股市场持续冲高,沪指连续2日站上3500点整数 ...
中外院士共论前沿科技: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浪潮
中外院士共论前沿科技: 作为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约翰·劳海德对测量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他 注意到,近年来部分机械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这意味着对于制造过程中的测量与控制系统需要给 予更多的重视。而引入AI可以更高效地处理与分析数据,提升生产过程中测量的精准度,从而保障产 品质量。 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浪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研究。他认为,AI助力生物分析化学研究的主要优势, 体现在其具备的三大核心特征: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精准的预测与分类能力,以及为研究提供 全新切入点的创新能力。 ◎钱佳滢 记者 刘怡鹤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授予AI相关研究的学者,标志着AI技术与科学研究加速融合的时代已 经到来。7月10日至12日,第三届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行,围绕"人工智能赋能 科技: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全球顶尖院士、AI领域先驱和交叉学科领军学者,共同探讨AI 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与技术创新路径。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已经成为 融 ...
科创成长层标准明确 32家存量的尚未盈利公司直接入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科创成长层标准明确 32家存量的尚未盈利公司直接入层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记者 何昕怡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下 称"科创成长层指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共计12条,从业务规则的角度对科创成长层的具 体定位、纳入调出条件、信息披露要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加以细化。规则发布实施后,上交所表示 将重点抓好上述四方面工作,推动改革尽快落地见效。 从定位来看,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 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 调出条件则实施"新老划断"。 具体而言,在企业入层方面,此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对于 32家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下称"存量公司"),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 长层。新注册的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下称"增量公司"),则将自上市之日起纳入。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董军峰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 ...
针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行为 中证投服中心股东代位诉讼显成效
针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行为 上市公司股东应积极行使股东权利 "大股东资金占用是当前证券市场上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惯用手法,大股东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侵占 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上市公司资金短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中国政 法大学教授李建伟认为,这一资本市场顽疾,不仅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信誉,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 展,还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利益。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的资金占用、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监管机关持续释放严监严管 信号,坚持"占用必偿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健全整治资金占用行为的政策措施,明确责令改 正期限、增加资金占用退市规定,持续加大调查和处罚力度,集中整治违规占用等突出问题,对负有主 要责任的"首恶"从严处罚,增强对资金占用方的监管威慑,不断完善立体化追责机制。 除了监管机关严格监管外,上市公司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利、依法进行民事维权追责是推动解决资金占 用问题的重要方式,中证投服中心能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为受资金占 用损害的股东维权提供了重要的司法救济途径。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控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规 ...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划定适用情形
科创板试点引入预先审阅机制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划定适用情形 ◎记者 祁豆豆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下称"预先审 阅指引")。据悉,本次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是充分参考境外市场经验,进一 步提升上交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乃至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整体质效的重要创新。 在预先审阅的工作机制方面,上交所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下称《审核规 则》)规定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程序,通过向发行人提出问询、发行人回答问题等方式开展预先审阅工 作,"预先审阅指引"未尽事宜,参照《审核规则》及上交所其他业务规则的规定执行。上交所根据预先 审阅情况形成审阅意见,告知发行人及其保荐人,发行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正式申报科创板IPO。 上交所自科创板开板之初即建立了IPO咨询沟通制度。从实践效果看,IPO申报前咨询沟通制度对于企 业降低上市筹备成本、提高发行上市可预期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更好帮助优质科技型企业减轻因过早 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上交所借鉴境外市场经验,在科创 板试点引入预先审阅制度,符合 ...
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设置了主体、投资经验、持股比例等多重认定标准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革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先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开 展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只作为审核注册的参考,不构成新的上市条件,并非上市"门 槛",不影响科技型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设置了主体、投资经验、持股比例等多重认定标准 ◎记者 何昕怡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下 称"指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是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 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 指引发布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即可适用。此类企业可以依据规则自主认定资深专业 机构投资者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并非上市"门槛" 指引共13条,主要包括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适用情形、认定标准、审核参考、相关责任认定等四部分 内容。 一是明确适用情形。发行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请发行上市的,鼓励其按照规则规定自主认 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中介机构需要对发行人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