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

Search documents
投资5000万!这一合成生物企业千吨级生物基产品生产线项目公示!
synbio新材料· 2025-07-07 10:17
点击上方图片,免费报名参会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由作者重新编写,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关于 肆芃生物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千吨级生物基产品生产线(1,3-PDO、乳酸钙、香兰 素、唾液酸加工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 项目情况 项目 名 称: 千吨级生物基产品生产线(1,3-PDO(1,3-丙二醇)、乳酸钙、香兰素、唾液酸加工项目) 肆芃生物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为上海肆芃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肆芃成立于2022年5月, 是一家聚焦于负碳合成生物学的新型科技公司。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家团队领衔创立,依托微生物 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突破包括全球唯一的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聚乳酸(PLA)技术,实现非粮原 料替代及70%碳减排。已与安琪酵母合作建成千吨级生产线,产品覆盖生物基多元醇、可降解塑料等, 2024年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资料来源: --公示信息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单位: 肆芃生物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皋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东区),皋加速科创 ...
南京工大陈可泉:利用可再生原料生物合成脂肪族短链二元胺与醇的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3 09:5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dvancements in green bio-manufacturing,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synthesis of aliphatic short-chain diamines and dio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reliance on fossil resources and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3][4][5]. Group 1: Importance of Green Bio-Manufacturing - The chemical industry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over 100,000 types of fine chemical products globally.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s heavily rely on fossil resources, leading to resource depletion and CO2 emissions [4]. - Transitioning to renewable resources for bio-manufacturing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a clea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China has set goal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chemical raw materials with bio-based materials [4][5]. Group 2: Advances in Bio-Synthesis -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1,3-propanediamine, 1,4-butanediamin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iols, with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already realized by companies like DuPont and Genomatica, achieving cost reductions of 37% and energy savings of 30% compared to petrochemical processes [5][6]. - Companies such as Ningxia Yipin Biotechnology and Shanghai Kaisi Bio-Industry have successfully scaled up the production of 1,5-pentanediamine using whole-cell catalysis, claiming a 30% cost reduct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5][6]. Group 3: Challenges in Bio-Synthesis - Despite advancements, challenges remai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most diamines and diols, including high production costs and the lack of natural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certain compounds [6][7]. - Research is focused on developing bio-synthesis routes using non-food biomass and one-carbon feedstocks to reduce fossil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CO2 emissions [6][7]. Group 4: Metabolic Pathways and Carbon Cycling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carbon cycling and metabolic pathways involved in utilizing renewable resources for bio-manufacturing,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biomass derived from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waste [8][9]. - Various metabolic pathways for sugars derived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have been identified, which can be utilized for synthesizing short-chain diamines and diols [11][13]. Group 5: Synthesis Routes for Specific Compounds - Detailed synthesis routes for 1,3-propanediamine and 1,3-propanediol are discussed, highlighting the use of key amino acid precursors and various microbial pathways [20][21]. - The synthesis of 1,4-butanediamine and 1,4-butanediol involves multiple pathways, including those utilizing ornithine and arginine,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microbial engineering to enhance yields [23][24]. - The article also covers the synthesis routes for 1,5-pentanediamine and 1,5-pentanediol, focusing on the use of lysine as a precursor and the challenges in achieving high yields [25][26].
环氧丙烷涨势恐难持续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7-01 02:07
近期受地缘风险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显著上涨,叠加出口订单支撑,环氧丙烷市场在6月中旬迎 来触底反弹行情。据生意社数据显示,6月26日,环氧丙烷市场均价为7666.67元(吨价,下同),与6月1 日相比上涨了4.4%。 从供应面来看,隆众资讯分析师陈晓涵表示,此轮涨势得益于供应端缩量。6月华东市场在产装置中, 金陵亨斯迈、镇海等装置基本只履行合约单,浙石化环氧丙烷全部自用,仅连云港区域有现货货源。前 期盛虹石化装置未开工,卫星、瑞恒等生产企业月内库存降至低位。即便目前盛虹石化装置重启,整体 供应端压力仍处于偏低状态,使得华东区域内整体现货有限,维持偏高价差。 展望后市,6月计划投产的增量装置均有所延迟。仅有盛虹石化20万吨/年PO/SM装置恢复开工,保持七 八成的负荷运行,而万华三期、卫星石化、中石化长岭等装置均计划在近期兑现投产。 总体而言,场内供应端波动较大,除瑞恒装置计划停车外,其余装置多为前期计划增量落地兑现,实际 产能增量预计将在7月集中释放,若顺利兑现,将对市场心态产生一定利空影响。 展望后市,业内认为,环氧丙烷供应端增量存集中兑现预期,需求端交投却持续清淡,在基本面无明显 利好情况下,此轮涨势 ...
值得关注!肆芃科技千吨级生物基PDO、乳酸钙、香兰素等项目进展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9 11:18
项目进展 | 肆芃科技 【SynBioCon】 获 悉 , 6月26日, 肆芃生物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千吨级生物基产品生产线(1,3-PDO(1,3-丙二醇)、乳酸钙、 香兰素、唾液酸加工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肆 芃 生物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7月,是上海肆 芃 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 肆 芃成立于2022年5月,是一家聚 焦于负碳合成生物学的新型科技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2025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千吨级生物基产品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 5000 万元 ,位于 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皋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东区), 项目建成后 将形成 年产 7 20吨1,3-丙二醇、940 吨乳酸钙、30 吨香兰素、10吨唾液酸的生产能力 。 | 产品名称 | 产品规 | 设计 产能 | | 批次产 | 来生 产批 | 生产 连续 | 产品包 装形式 | 产品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 | ( t/a | 运行时间(h/a ...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0 12:56
证券代码:688639 证券简称:华恒生物 公告编号:2025-027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 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华恒生物")于近日收 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 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239 号)(以下简称"年报问询函"), 公司收到问询函后高度重视,会同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持续督导机 构")及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年审会计师"),就年报 问询函提及的事项逐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就有关问题具体回复如下: 本回复中若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中使用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司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豁免披露。 年报披露,公司 2024 年海外收入 10.32 亿元,占比 47.39%,同比增长 3 ...
环氧丙烷破局:向高附加值转型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0 02:59
在日前召开的2025(第七届)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环氧丙 烷(PO)产业在实现产能全球领先的同时,正面临产能增速快于需求的矛盾,向高附加值转型成为行 业突围破局的核心方向。对此,行业应进行"增量创新"和"存量优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积极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产能扩张遇瓶颈——高附加值成破局关键 在这方面,中山大学教授肖敏团队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她介绍说,其研究团队创新开发了二氧化碳与环 氧丙烷合成聚碳酸酯二元醇(PPCDL)技术,由PPCDL制得的聚氨酯具备优异的耐候性、耐水解性、 透明性、耐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该技术采用非金属催化剂,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效转化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成本仅为传统光气 法的1/3~1/4,已与珠海中冠合作推进产业化。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的PPC-P新一代二氧化碳基全降解 塑料及聚碳酸酯型TPU等产品,进一步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光伏胶膜、UV光固化涂料、自修复材料、锂 电池黏结剂等领域,为环氧丙烷产业链提供了一条绿色转型路径。 "这是一项'一石三鸟'的技术。"肖敏说,"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用 ...
环氧丙烷技术创新聚焦绿色高值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9 02:01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四代表示,环氧丙烷作为丙烯下游重要原料,对保障产业 链安全及民生消费意义重大,但行业正面临供给结构矛盾与终端需求放缓的双重挑战,需聚焦高端化、 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能耗、环保及安全水平,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 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加强技术、市场、人才及环保领域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同构建更具活力的产 业生态。 中化新网讯5月28日,2025(第七届)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大连召开。专家在 会上指出,环氧丙烷行业正面临供给结构矛盾与环保压力加大等挑战,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向高附加 值、绿色化方向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屠庆华指出,我国环氧丙烷产业发展动能强劲,2024年产能达747万 吨,占全球总产能近1/3,自给率提升至96%。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工艺成为主流技术,2024年 产能占比为33.5%,持续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未来产业应聚焦高端化方向,如电子级丙二醇、半导体级 溶剂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加速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方向升级,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非克谈到,目前 ...
华恒生物: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20250608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6-08 08:25
公司报告 | 年报点评报告 华恒生物(688639) 证券研究报告 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下降 58%。按 2.5 亿 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 0.82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 0.8 元。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规模增加,缬氨酸价格走低拖累盈利。2024 年公司营业 收入同比增加 2.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 2.6 亿元。从 经营主体看,母公司、秦皇岛华恒(主要生产丙氨酸等)、巴彦淖尔华恒(主 要生产缬氨酸等)、赤峰基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71、7.5、8.0、7.0 亿元, yoy+17%/+31%/-9%/+2051%;实现净利润 2.28(yoy+28%)、1.44(yoy-6%)、 0.67(yoy-73%)、0.13(去年亏损)亿元。 秦皇岛基地营收规模保持了良 好增长,而赤峰基地伴随新产能投产销售规模显著增长(公司按计划推动新 产品 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 精氨酸等产业化落地与市 场推广工作,经营规模进一步扩 ...
华恒生物(688639):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6-08 07:13
公司报告 | 年报点评报告 华恒生物(688639) 证券研究报告 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下降 58%。按 2.5 亿 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 0.82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 0.8 元。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规模增加,缬氨酸价格走低拖累盈利。2024 年公司营业 收入同比增加 2.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 2.6 亿元。从 经营主体看,母公司、秦皇岛华恒(主要生产丙氨酸等)、巴彦淖尔华恒(主 要生产缬氨酸等)、赤峰基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71、7.5、8.0、7.0 亿元, yoy+17%/+31%/-9%/+2051%;实现净利润 2.28(yoy+28%)、1.44(yoy-6%)、 0.67(yoy-73%)、0.13(去年亏损)亿元。 秦皇岛基地营收规模保持了良 好增长,而赤峰基地伴随新产能投产销售规模显著增长(公司按计划推动新 产品 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 精氨酸等产业化落地与市 场推广工作,经营规模进一步扩 ...
海科新源:“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 助力全球市场份额扩张
Zhong Zheng Wang· 2025-06-03 09:09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海科新源(301292)日前在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功 能性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的化工新材料企业,海科新源凭借"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的双轮驱动战 略,紧抓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遇,在锂电池材料和消费化学品领域不断深入发展,发挥全价值 链的成本优势,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表示,"双轮驱动"战略的合理布局,不仅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的波动风险,还能在锂电池材料与消 费化学品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跨业务板块的联动发展,有效提升了海科新源的综合竞争力和 运营效率,为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此前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1—3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31.27%, 创下公司单季度收入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5.11万元,较上年同期 的-6143.59万元减亏,减亏幅度达82.01%,经营状况同比出现显著改善。 未来,海科新源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紧抓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机 遇,持续深化"双轮驱动"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