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

Search documents
建行山东省分行扎实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40亿元,金融护航济南“穿黄”起势
Qi Lu Wan Bao· 2025-07-09 10:54
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2024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黄河正式成为济南"城中河"。 跨河发展,交通是第一步。2018年,济南启动新一批跨河桥隧建设,推出"四隧四桥"跨黄通道,目 前"四桥"全部通车,"四隧"之一——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也承载了平均每日1.5万辆车的通行能力。 那么,其余三条隧道建设进度如何?近日记者探访三处建设工地,看到在金融护航下,各项工程稳步推 进,济南发展的"黄河时代"已从蓝图走向现实。截至目前,建行山东省分行已为济南市3条穿黄隧道项 目提供信贷业务支持、为2条跨黄河通道项目上线收费系统,合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投放36.42 亿元。 主城区直连起步区 通行时间将缩短至8分钟 边缝收尾,路面降尘,星空顶调试,缴费设备安装……6月2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济泺路穿黄北延隧 道已经进入通车"倒计时"。"该隧道全长4.3公里,下穿邯济铁路、鹊山水库,是'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 黄河济泺路隧道的后续工程,也是济南'北跨'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工程三部主管 王彬说。 从空中俯瞰,它与已通车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几乎首尾相连,两条隧 ...
上半年银行业被罚没近8亿元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7 23:13
开栏语: 从银行保险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到资本市场大力培育耐心资本,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金融业在改 革中育新机、于创新中谋突破。站在年中时点,南都·湾财社推出"金融半年观"系列报道,聚焦银行、 保险、证券、消费金融等行业"五篇大文章"成效、产品供需变化、机构人事调整,以及合规管理情况, 解析政策动向与市场趋势,把脉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银行业监管"利剑"持续高悬。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共收到罚 单2755张,被罚没金额共计7.87亿元。在1083张机构罚单中,农商行"领跑"罚单榜,无论是罚单数量还 是罚没金额都位列第一,国有大行则紧随其后。与此同时,针对银行从业者的个人罚单更是多达1672 张,彰显出监管部门"双罚并举"的严厉态势。 从单张罚单来看,罚金超过千万元的巨额罚单共计6张,最高的一张开给一国有行,被罚没超过5160万 元。从被罚原因看,信贷业务违规依然占"大头"。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费大背景下,银行业纷纷发 力消费信贷业务,但从上半年罚单看,有多家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合规漏洞。 罚没金额 一国有行被罚没超五千万元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罚单数量 ...
金融半年观|上半年银行业被罚没近8亿元!超百人遭禁业处罚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2 09:31
从银行保险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到资本市场大力培育耐心资本,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金融业在改 革中育新机、于创新中谋突破。站在年中时点,南都·湾财社推出"金融半年观"系列报道,聚焦银行、 保险、证券、消费金融等行业"五篇大文章"成效、产品供需变化、机构人事调整,以及合规管理情况, 解析政策动向与市场趋势,把脉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银行业监管"利剑"持续高悬。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共收到罚 单2755张,被罚没金额共计7.87亿元。在1083张机构罚单中,农商行"领跑"罚单榜,无论是罚单数量还 是罚没金额都位列第一,国有大行则紧随其后。与此同时,针对银行从业者的个人罚单更是多达1672 张,彰显出监管部门"双罚并举"的严厉态势。 从单张罚单来看,罚金超过千万元的巨额罚单共计6张,最高的一张开给一国有行,被罚没超过5160万 元。从被罚原因看,信贷业务违规依然占"大头"。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费大背景下,银行业纷纷发 力消费信贷业务,但从上半年罚单看,有多家银行信贷业务存在合规漏洞。 罚没金额: 六家银行收千万元巨额罚单 一国有行被罚没超五千万元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上 ...
南通农商银行全面提升对公业务核心竞争力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25 23:31
农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对公业务竞争力,成为关键课 题。南通农商银行积极推动"三个转变",全面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高质量 发展。 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优化对公业务结构 南通农商银行深刻认识到,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趋势下,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已难以为继。为此, 该行实施三大举措:一是建立客户分层管理体系,将制造业作为重点服务客群,深挖本地潜力,加大企 业走访营销力度,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和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服务,确保落地见效;二是 培育队伍专业化,选拔具备丰富信贷知识和经验的客户经理,创新"行业专家+金融顾问"服务模式,组 建专业走访团队,对工业集中区、商业区进行网格化走访,深度了解客户需求;三是运用大数据构建智 能风控系统,实现贷前精准画像、贷中动态监测、贷后预警处置的三维全流程管控体系,实现对公信贷 业务风险的精细化识别、实时化跟踪与智能化处置,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与资产质量。 南通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对公信贷业务创新发展路径,以数字化转型与模式革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推动 业务从"传统线下"向"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升级。 在模 ...
融资“及时雨”:看金融机构如何组团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11 18:43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中国企业一路乘风破浪,书写全球化新篇章。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化身"护航 舰队",确保企业出海无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设备"走出去":组团护航"双向奔赴" 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地上,百米高的白色风机拔地而起,叶片迎风徐徐转动。中国民营企业寰泰能源承建 的该国100兆瓦风电项目的首台风机,近期成功并网发电。 这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搭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出海"追风逐日"的缩影。历经10年发展,如今寰泰能源 已成为中亚规模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海外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汇率风险大,一直以来是横亘在出海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上 述项目就一度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寰泰能源副总裁高岷说:"以往我们会向当地外资银行融资,通常 采用当地货币或美元计价,利率高且难以与这次人民币计价项目相匹配。" 投资"走出去":疏通堵点排忧解难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越来越强,对外投资合作也愈发深入,发展态势良好。商务部数据 显示,1至3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409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被誉为世界上待开发的最优质铁矿项目之一。经过多年跟踪,某头部钢铁集团正式 获得 ...
【西街观察】银行反内卷要先破同质化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4 14:04
近日,银行在零售市场的两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一边部分银行主动暂停赔本的车贷高息返佣生意。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面对年中"压力山大"的消费 贷考核任务,一些银行员工不惜通过同行"互贷"来冲业绩。 "一停一冲"看似是相反的方向,源头都指向了当下银行零售业务的疯狂内卷,最终导致了前者被迫叫停 和后者被迫营业。 贴息的返佣车贷生意,本质上是为争夺更多客户,抢占市场份额。但这种"赔钱赚吆喝"的模式不具备可 持续性,特别在商业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压力的背景下,只能徒增银行的经营成本,累积金融风险,导致 汽车金融市场的无序竞争。 员工"互换贷款""自掏腰包贴息"等现象,本质上是银行内卷在绩效考核和业务执行层面的具象化表现。 这些行为不仅透支员工精力、扭曲服务本质,更通过数据造假、成本错配等方式积攒风险隐患。 更为重要的是,内卷背后,直指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困境。 可以看到,为抢占市场份额,不少银行盲目跟风推出相似的金融产品,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信贷业 务,都缺乏独特性。在客户争夺上,银行也不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价格战、规模战,压缩自身利润空 间,却难以真正吸引并留住客户。这种低水平的重复竞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银行的创 ...
金融大模型风起 下一站驶向何方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7 01:39
在金融行业的发展长河中,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如今,大模型正以磅礴之势, 闯入这片传统与创新交织的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合规审查……金融大模型的出现和应用正成为不少领域的"强助攻",宛如一个拥 有"最强大脑"的智能分析师,能够瞬间处理数以亿计的数据,精准洞察市场趋势,让投融资等决策不再 是雾里看花。 但这一变革并非坦途。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问题已引发行业内外的担忧。金融大模型将如何重塑金融 业务模式,又将如何改写金融行业的未来?围绕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邀请中电金信研究院副院 长、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单海军与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金融行业研究总监高飞共同展开对话。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国内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情况整体如何?与国际相比有什么优势或挑战? 单海军:大模型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科技企业都在加速布局。近两年,中国金 融行业在大模型的研发投入和应用方面也走在市场前列。根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金融行业AI and Generative AI(生成式AI,以下简称"Gen AI")投资规模达到196.94亿元。同时,金融行业 ...
郑州银行一季度何以“逆势”增长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4-30 08:01
净利润重回10亿元 主要指标逆势增长的基础上,郑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已重回10亿元水平。 2024年完成利润正增长的基础上,郑州银行延续回暖趋势。 4月29日,郑州银行披露一季度录得营收、归母净利34.75亿元、10.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22%、 4.98%; 其中资产、存款、贷款、营收、利润五项指标均实现增长,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贷款总额突破 4000亿、个人存款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动力强劲。 信贷方面,改行贷款总额达到400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其中公司贷款2699.72亿元、个人贷 款总额935.78亿元,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策略上,郑州银行大力支持省市七大产业集群、"7+28+N"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 展;助力全省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建设;推进"万人助万企"等活动,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社会发展 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经营质效的"扎实",植根于郑州银行的发展战略。回归本土本源、深入服务实体经济,郑州银行在金融 服务实体的大方针下,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更多优质的金融资源精准、高效地投入实体经济之 中。 同期存款总额4301.12 ...
邮储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01%
Cai Jing Wang· 2025-04-29 08:59
4月2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股票代码:601658.SH,1658.HK)公布了2025年一季 度报告。数据显示,邮储银行绿色金融再上台阶,绿色贷款余额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增速持续多年高 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实际上,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只是邮储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一个缩影。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金融需求 变化,邮储银行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实体经济所需,在"五篇大文章"中做出邮储特色。 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坚定不移把服务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模式创新和重点突围,启动"服务强县富镇 行动",不断推动涉农信贷业务发展。打造普惠金融标杆行,深化小微金融场景化、集约化转型,加速线上业务流程 重塑及模式转型创新,依托"脱核"产业链融资新模式,提高获客精准度;落实落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推 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超5,700亿元,累计放款超4,400亿元。推动成为客户个人金融首选行,加快个人金融"五全"(即 全客户、全旅程、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体系升级,强化客户经营、优化客户流程、打造优势产品、完善触达网 络、融合生态场景,截 ...
徽商银行:六年回A未果,内部现新裂痕
He Xun Cai Jing· 2025-04-27 10:28
(原标题:徽商银行:六年回A未果,内部现新裂痕) 日前,作为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徽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财报。虽然在2024年,徽商银行的资 产规模依旧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在以扩大信贷规模对冲净息差收窄的操作中,该行违规行为也随之增 多。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金融监管部门对徽商银行的行政处罚金额超2000万元,较2023年增加近500万 元,且百万级罚单6张,每一张都涉及信贷业务违规。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至了1%以下,但零售业务不良贷款金额却 增加明显,提升了后续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及难度,加之该行贷款仍存在质量下迁风险且收购的原包商 银行资产处置工作尚未完成,未来徽商银行很难再出现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的情况。 此外,从2013年登陆港交所至今,徽商银行已在港股市场征战了将近12年,尽管近期股价连创新高,但 上市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徽商银行股价运行在2港元至3港元区间。因此,徽商银行在2019年便开启了 上市辅导备案,但由于该行目前仍存在公司治理、主要股东股权纠纷,以及职工超额持股等问题,等待 了六年之久的A股上市梦依旧难圆。 利息收入"以量换价",监管罚款超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