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J6P

Search documents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Hu Xiu· 2025-07-04 00:56
从历史经验看,高通在特定赛道的表现,最终"决定权"往往不在自己手里:在智能手机的黄金十年,是三星、小米们的极致探索,成就了骁龙的霸主地位; 而在PC市场,微软与传统软件生态的步调迟疑,也让高通的Windows on ARM战略至今未能真正突破。 当战场转移至智能汽车,"决定者"的角色再次出现,顺势落在了中国汽车行业众多的智驾参与者头上。 中国智驾伙伴,推着高通往前走 6月底,高通再次在苏州举办了"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 在这场活动上,一幅完整的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图谱被精准地呈现出来。与会者名单本身就是一份宣言:从零跑、上汽通用、北汽等整车厂,到卓驭、 Momenta、元戎启行与博世这样的核心一级供应商(Tier1),再到几乎覆盖所有细分领域的软件合作伙伴,高通的座上宾囊括了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角色。 然而,与智能手机时代高通定义行业范式、引领技术演进的"固定模式"不同,进入智能驾驶时代:中国合作伙伴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反倒成为了整个生态 的主要推动者。一个最明显的迹象,在于一众中国合作伙伴在实际解决方案打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然而,近期发布的骁龙 8797 芯片打破了这一惯例。它并未如传闻所言成为纯粹的智驾芯片, ...
如何定位国产智驾芯片的终局价值?
Tai Mei Ti A P P· 2025-05-16 02:50
文 | 解码Decode 在汽车行业,围绕电子电子E/E架构存在一个简单明了的说法: 传统E/E架构是功能机,而特斯拉让汽车变成了智能机。 作为对比,传统的E/E架构被形容像一台"拼凑的老爷车",甚至可以用"能用就行"四个字高度概括,而 新的E/E架构摇身一变成为车企能力外拓的底层支撑。 其核心逻辑在于,集中式的分布架构让车企有能力掌握软件的研发权,造车的能力圈瞬间从传统油车时 代的供应链整合跃迁到车辆核心功能的定义。 由此引出的软硬一体适配,也就成了智能化时代车企自研芯片的强烈动机。 从E/E架构迭代到芯片自研,车企拼命想要掌控汽车核心定义权,目标简单且直接:要从理论利润率最 高的微笑曲线两端(芯片+算法)攫取利润。 由比亚迪引燃的"智驾平权"浪潮,不仅是各大车企抢占份额的好时机,也给智驾供应商带来了一次历史 性的上车机遇。 原因在于,在车企竞争加剧、智驾方案内卷的大背景下,全栈自研已是车企当下考虑的次要因素。 换言之,在全民智驾前夜,车企的第一要务是先上车不掉队。一年卖掉400万辆的比亚迪,也是一边高 喊自研,一边把自己买成了地平线的大客户。 去年高速NOA的逐渐下放,已经在消费侧建立了一波智驾心智,今年 ...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08 14:10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汽车与零部件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 2 ◼ 看好头部第三方智驾供应商突破机遇:智驾平权需求+性能追赶/量产验证共同驱动。 ➢ 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或成为二三线车企智驾平权最优方案:展望终局,我们认为头部车企与头 部智驾供应商都有望依托智能驾驶领域的积累拓展至具身智能大赛道,头部智驾供应商或成 为二三线车企智驾平权最优方案,预计头部智驾供应商的潜在市场份额为全部新车销量的 50%左右。 ➢ 理解本轮智能化对国产芯片端影响:智驾平权是主线,系统降本是暗线。车企竞争加剧/智 驾方案内卷的大背景下【全栈自研】成为车企当下考虑的次要因素,我们认为城市级别NOA 的智驾平权正在加速到来。车企对于功能上车的思路永远兼顾性能和成本,目前看即将落地 的基于国产芯片的智驾方案或为当下高阶智驾方案的成本最优解。 ◼ 如何衡量国产芯片的比较优势? ➢ 英伟达凭借Orin系列智驾芯片在当下高阶智驾市场独领鳌头,据我们观察国产芯片供应商经 过近五年的追赶在产品性能、量产验证、客户获取多个维度开始比肩英伟达 ◼ 如何看待第三方芯片供应商的核心价值? ➢ 先发的重要性:智驾芯片普遍需要三年以上研发制造周期,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