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可降解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开行海南分行再贷款政策精准支持项目建设
Hai Nan Ri Bao· 2025-07-03 01:08
然而,由于该项目业主企业在海南成立时间较短,投建的PBST项目建设规模大、链条长,项目依 然存在超8000万元的资金缺口。 2024年8月,国开行海南分行组建内部风控专家与外部行业权威联合专家组,从技术、市场、财务 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多维度的论证分析,最终制定出风险可控、契合企业需求的融资 方案。 国开行海南分行再贷款政策精准支持项目建设 引金融"活水"浇产业新花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林师炜 今年4月,全球首套6万吨/年连续生产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工业示范项目在儋州洋浦投料试车并成 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海南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的新跨越。而其背后,离不开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 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海南分行)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的精准支持。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开行海南分行围 绕服务"两新"政策落地,参考政府部门推送的项目清单,对标国家科创技改再贷款项目重点支持领域, 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攻坚小组,并组织团队深入多家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调研。 在多次摸排和梳理后,位于儋州洋浦的精细化工项目慢慢走进国开行海南 ...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07:44
| 4、公司在哪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 | --- | | 公司一直保持着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比较健康的现金流,通过下 属加工企业的全国布局,有着比较明显的原料掌控能力、市场渠 | | 道开发能力和客户维护能力,同时,公司近几年加大研发投入, | | 在降本增效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 | 5、这些年公司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造和转型? | | 公司近些年加大在淀粉糖方面的布局,除已经进行的成都 15 万 | | 吨淀粉糖扩建和太仓 55 万吨新建项目外,也在调研其他区域布 | | 局的可行性,并且加大各种风味调配糖浆新品研发、推动阿洛酮 | | 糖前期产品研发。淀粉和酒精业务加大了装置升级改造项目,投 | | 入 4 亿元左右进行热电装置改造。公司下一步将继续通过装置升 | | 级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推动转型升级。 | | 6、燃料乙醇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是否可以完全替代汽 | | 油? | | 燃料乙醇在美国需求量近 5000 万吨,巴西也有 2000 多万吨,目 | | 前国内市场需求保持在 330 万吨左右。燃料乙醇产业未来的发展 | | 一方面要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和粮食政策,另一方面要突破非粮原 ...
环氧丙烷技术创新聚焦绿色高值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9 02:01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四代表示,环氧丙烷作为丙烯下游重要原料,对保障产业 链安全及民生消费意义重大,但行业正面临供给结构矛盾与终端需求放缓的双重挑战,需聚焦高端化、 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能耗、环保及安全水平,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 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加强技术、市场、人才及环保领域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同构建更具活力的产 业生态。 中化新网讯5月28日,2025(第七届)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大连召开。专家在 会上指出,环氧丙烷行业正面临供给结构矛盾与环保压力加大等挑战,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向高附加 值、绿色化方向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屠庆华指出,我国环氧丙烷产业发展动能强劲,2024年产能达747万 吨,占全球总产能近1/3,自给率提升至96%。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工艺成为主流技术,2024年 产能占比为33.5%,持续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未来产业应聚焦高端化方向,如电子级丙二醇、半导体级 溶剂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加速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方向升级,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非克谈到,目前 ...
瑞丰高材:黑磷可用于固态电池,吨级中试产线三季度投入运营
目前公司也同步在做磷碳负极材料的性能测试,包括固态电池和非固态电池,经过实验验证,磷碳负极 完全可以用于固态电池体系中。 瑞丰高材(300243)近期受到机构关注。公司于6月4日、5日接待了诺安基金、国君资管等多家机构的 调研。在接待机构时公司称,黑磷作为负极材料比石墨、硅碳负极具有某些优势,子公司瑞丰玥能具备 黑磷吨级中试的技术基础,积极推进黑磷的产业化工作,吨级中试产线预计三季度投入运营。 公司回答了机构投资者关于黑磷负极材料的优势所在。黑磷与石墨等材料按优化比例进行机械球磨复 合,可制备高性能磷碳负极材料。黑磷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7倍。硅的理论比容量虽然也很高,但硅 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严重,且相较于硅基材料(>300%体积膨胀率),黑磷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率 (≈200%)更低,可实现黑磷在磷碳负极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突破硅碳负极的添加量限制(通常 <15%)。另外,黑磷特殊的层状结构以及高电子电导率决定以磷碳负极的电池可以实现超级快充功能。 另外,优化后的磷碳负极还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 因黑磷的特殊性能,下游应用端对黑磷关注度较高。公司一方面继续推进黑磷的产业化工作,另一方 面,也将积极对 ...
瑞丰高材(300243) - 300243瑞丰高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0:42
日化包装及家电、片材薄膜制品、医疗器械、3D 打印等领域。 新能源材料主要包括黑磷材料和电池粘结剂材料。黑磷材料 依托于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于 2024 年完成百公斤装置的正常 运行,目前正在建设吨级中试生产线,预计于今年三季度投入运 行,继续推进黑磷的低成本产业化。电池粘结剂业务主要有 SBR 系列和其他系列负极粘结剂。于 2024 年实现量产推出数个牌号 产品并送样多家锂电池客户测试并实现小批量销售。当前,公司 正对标行业内最高水平的日本瑞翁/日本爱宇龙同类产品进行产 品品质提升实验,为进入高端应用市场做准备。 合成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完成了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右旋 糖酐等产品的中试,目前右旋糖酐产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并实现 小批量销售。公司计划进一步提高右旋糖酐的产能。 证券代码:300243 证券简称:瑞丰高材 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 √特定对象现场调研□分析师会议 | | --- | --- | --- | | 类别 |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 | | |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 | | | □现场参观 |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 ...
勇立潮头逐浪高
Hai Nan Ri Bao· 2025-06-01 02:14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推动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 重要门户—— 勇立潮头逐浪高 游艇在蔚蓝的三亚海域驰骋。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 夏日琼岛,万物葱茏,热浪滚滚不息。 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到洋浦港多个码头新建泊位对外启用,海南拉满自贸港 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口岸综合服务能级持续提升。 从一场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揽金2336亿元,到今年前4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8.4亿元,海南用开放 姿态引来世界共鸣,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叠加汇聚。 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到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海南用好"三度一 色"比较优势,新质生产力迸发强劲动能。 项目建设"热",贸易投资"热",产业升级"热"……海南,怎一个"热"字了得!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 段。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以习近平总书记 ...
中粮科技出售徽商银行股权 剥离非核心资产背后的业绩困局与转型阵痛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23 09:55
2025 年5月21日,中粮科技发布公告称,以 1.03 亿元成功转让所持徽商银行4031万股股权,占该行总股 本的 0.2902%。此次交易由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摘牌,标志着中粮科技历时近半年的金融资产 剥离计划尘埃落定。这一动作既是公司战略聚焦的体现,也折射出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足、依赖资产 处置改善财务报表的问题。 股权出售:从多次流拍到低价成交的资产瘦身 业绩透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的核心隐忧 尽管 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 7663.97 万元的事实,揭示出核心业务造血 能力的不足。从财务结构看,公司净利润转正主要依赖资产处置、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而食品、 生物能源等主业仍处于 "增收不增利" 状态。公司在食品领域的布局看似积极,但 2024 年毛利率远低于 2022年。 作为国内燃料乙醇龙头,中粮科技通过原料多元化(木薯、水稻替代玉米)和产能升级(肇东酒精产业 链项目达产)增强抗风险能力。但该业务仍深度绑定国际原油价格 ——2024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 跌 12%,直接导致燃料乙醇出厂价下降 9%,拖累营收减少约 3.2 亿元。尽管公司通过 "期现结合" ...
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石化与煤化工论坛指出——一次能源利用从燃料转向材料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6 02:53
中化新网讯 4月29日,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石化与煤化工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随 着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正逐步从燃料向材料属性转型,并带动相关领域的技 术、装备突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高金森介绍说,当前,我国传统炼油产能面临过剩压力,行业应聚 焦"减油增化"战略,推动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发展,提升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产能,助力石油从燃 料向材料属性转型。 面对新形势,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咨询评估中心首席专家雷强的建议是,行业应强化产业 链协同,精准定位市场需求,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与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并依托通用矩阵模型优选投资项目,重点布局高增长、高盈利领域。 "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事 业部主任王建立指出,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已开发出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 品,今后将加快推进一体化、示范性产业布局,通过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领煤 炭资源绿色、低碳和高效利用。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事业部副总监张飞则认为,煤化工与新能源的深度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