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

Search documents
以变应变,镇江外贸闯新路
Xin Hua Ri Bao· 2025-07-05 21:15
Group 1: Export Growth and Market Expansion - The largest land port for automobile exports in China, Horgos, is experiencing a surge in vehicle exports, with daily long queues for customs checks [1] - Jiangsu Dorem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reported sales of 98 million yuan last year, with expectations to exceed 120 million yuan this year, highlighting Central Asia as a new growth point [1] -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is year,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of Zhenjiang reached 43.62 billion yuan, a historical high for the same period,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5% [1] Group 2: Innov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 Jiangsu Wod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achieved overseas sales of 1.25 billion yuan from January to May, a 34% increase year-on-year, driven by product innovation [2]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products tailored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cluding palm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outheast Asia [2] - Zhenjiang Shipyard Group signed contracts for eight deep-water anchor handling vessels and one of the largest sulfur transport vessels, with delivery dates extending to 2028 [2] Group 3: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New Business Models - Zhenjiang has established a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to enhance trade capabilities, with over 850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anies formed in the region [5] - The city is focusing on developing nin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ial belts, including hardware tools and automotive parts [5] - Zhenjiang Jinzhitai Textile Co., Ltd. has expanded its market reach beyond the U.S. to Japan, Australia, and Europe, achieving over 20% growth in non-U.S. markets [4] Group 4: Policy Support and Trade Facilitation - The RCEP agreement has provided tariff reductions,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Zhenjiang's products in markets like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with a 20% increase in orders for certain products [6] - Zhenjiang Customs is actively guiding companies to utilize policy benefits, improving export clearance efficiency through tailored services [6] - The city is promoting online sales of foreign trade products, facilitating connections between local exporters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6]
46家化企环保设施向公众集中开放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6 02:53
初夏的南京,积蕴着炎热。在金陵石化花园工厂中,一场更"热"的活动,成为企业与公众发生"合成反 应"的催化剂——5月29日,2025年石化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集中开放活动在这里举行。 规格高——多方携手迎公众 这是一场高规格开放活动。 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石油和化 学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石化联合主办,央地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领军企业携手向公众"开门迎客"。 来自全国46家石化企业以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参与活动。活动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了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石化行业企业相关工作负责人、地方生态环 境部门相关人员、设施开放单位代表以及社会组织等约80人参加启动仪式。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指出,石化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推动其环保设施向 社会敞开大门,意义重大,既是回应公众关切的务实之举,更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场面大——线上线下看装置 现场参加活动的人员考察了金陵石化大绿坡、高盐水零排放装置、Ⅴ硫黄回收装置和8号码头,了解企 业近零排放项目和公众开放日有关情况,充分感受到石油和化工 ...
46家石化企业向公众集中开放
Xin Hua Wang· 2025-06-04 06:12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不断加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 动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4类环保设施 向公众开放,收到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2024年底,生态环境部将开放活动进一步拓展到石化、电 力、钢铁、建材行业,鼓励4类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并印发《石油和化工行 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石化、电力、钢铁、建 材行业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中国石化19家单位成功入选。 活动现场连线观看了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中国石化江苏石油、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国家能源榆林化工等 石化代表企业开放活动,参加人员还考察了金陵石化大绿坡、高盐水零排放装置、Ⅴ硫黄回收装置和8 号码头,了解企业近零排放项目和公众开放日有关情况,并参加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启动仪式。 公众开放日活动累计参观者超27万人,打造行业典范。中国石化自2013年在全系统组织发动"开门开放 办企业"活动,2016年升级推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品牌活动,百余家企业持续开展开放活动,邀请 社会公众实地参观交流,增进 ...
科研“问诊”气田 技术赋能减碳——普光气田硫黄回收尾气碳捕集耦合阻水采气技术攻关纪实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9 02:40
团队的孙云昊博士蹲在地上,用粉笔在铁板上画着流程图:"我们的复合胺溶剂配方需要增加抗发泡基 团,就像给溶剂穿上'防湿盔甲'。"他的提议,让团队坚定了定制化研发的方向。当天下午,他们就背 着30千克重的采样设备,沿着120级钢梯爬上40米高的吸收塔,采集第一手尾气数据。 5月1日的川东北,太阳刚爬上山顶就释放出灼人热力。上午8时,普光气田净化厂联合装置旁的试验平 台已被晒得发烫,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在科研人员的工装上压出深色勒痕。南化公司研究院气体净化所科 研团队项目负责人叶宁站在装置前,手中的图纸被汗水洇出褶皱,这位50多岁的主任正带着团队进行第 12次流程推演。 当前,这场以普光气田硫黄回收尾气碳捕集耦合阻水采气技术研究的实验进入白热化攻坚阶段。 "我们不能照搬常规碳捕集技术。"叶宁的声音混着远处装置的轰鸣声,"普光气田尾气湿度比设计值高 15%,传统溶剂在这种工况下容易发泡,就像人感冒会鼻塞,设备'生病'了,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他的 话点出了此次攻关的核心难点——高湿度环境下的碳捕集效率提升。 "调整溶剂循环量至120立方米/小时,升温速率控制在2℃/分钟。"叶宁站在操作台前沉着地下达指令。 梁慧慧紧盯着在线 ...
首个天然气净化“富氧克劳斯”项目投产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4 02:58
中化新网讯 日前,由西南油气田公司承担的天然气净化领域首个"富氧克劳斯"项目——天然气净化总 厂万州分厂硫黄回收工艺升级改造项目在重庆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2025年将增加原料气处理量3800 万立方米,硫黄产量3839吨。按每户家庭日均用气1立方米计算,可满足38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 求。 据悉,这是"富氧克劳斯"技术在天然气净化领域的首次应用。面对高含硫净化装置设备易腐蚀、易泄 漏,设施故障频发,安全风险高、现场风险管控难度大等挑战,天然气净化总厂精准评估改造项目、施 工节点及技术力量,采用装置大修与改造同步推进的方式,高效完成历时30天的改造工程。 据介绍,天然气净化总厂是国内实际处理量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具备日处理原料天然气6280万立方 米、年处理原料天然气21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万州分厂是中国石油首座实现自主设计、自主运营、 自主管理的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日产能200万立方米,填补了国内高含硫净化技术领域的空白。万州 分厂通过应用"四新"技术,创下首次应用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CPS硫黄回收工艺、CPO氧化吸收尾 气处理工艺等8项"首次",为特高含硫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 ...
数字化转型的新洋丰模式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9 02:29
近日,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硫黄制酸发电联调、尾排控制及硫铁矿制酸焙烧等领域实现核心 技术突破,形成了"新洋丰模式",为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方案。 据了解,新洋丰打破传统依赖技术服务商的思维,明确企业在数字化项目中的双重主体责任。一是明确 项目实施主体责任,从高层统筹到一线执行,建立全链条责任体系,将技术服务商定位为"顾问",自身 作为"行动主体",通过完善组织保障、奖惩机制和问题协同解决机制,以"不解释问题,只解决问题"的 执行力,快速突破技术卡点,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二是明确能力培育主体责任,借项目契机打造自有核 心技术团队,通过实战培养掌握数字化核心算法与工艺结合的专业人才,实现从技术应用到持续创新的 能力跃升。 二是硫黄制酸尾排创建"双模控制体系"。针对尾气二氧化硫浓度受焚硫炉温度、催化剂活性、原料杂质 等多因素干扰,以及脱硫反吹期间监测数据失真的问题,新洋丰研发了"滤波—速率双模"控制体系,在 常规工况下采用改进型滤波算法提升响应速度,反吹期间触发速率报警机制,自动切换至设定值跟踪模 式,避免控制系统振荡。该技术解决了传统PID控制在动态工况下调节滞后的问题,为环保达标提供了 智 ...
橡胶噻唑类助剂副产物利用难题告破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7 02:17
同时,该工艺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环境风险与水资源浪费问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据 悉,橡胶助剂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有机合成反应而产生大量副产物,其中又以MBT生产中的副产物和 CBS/TBBS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最具代表性。传统高温蒸馏法通过高温蒸馏的方式从MBT副产物中回收 苯并噻唑,但仅能回收20%左右的苯并噻唑并产生80%左右的残渣,而处理残渣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同 时,高温蒸馏还会产生剧毒硫化氢气体,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另外还有一种加水共沸技术,通过 将MBT副产物加水共沸,进而实现苯并噻唑的回收。该方法虽然安全,但用水量巨大,吨耗水高达30 吨左右,成本较高的同时产生大量废水。 据介绍,新工艺在过资源化处理MBT及CBS/TBBS副产物的过程中,首先将副产物与溶剂混合固液分 离,所得固体经液碱溶解、二次分离获得硫黄和MBT钠盐溶液,经硫酸中和析出MBT产物。初次液相 产物与碳酸钠分层后,钠盐溶液同样通过中和获得MBT产品。有机相经蒸馏回收溶剂后,剩余物料分 离出硫黄和滤液,滤液精馏提纯苯并噻唑及含碳有机物,最终得到的产物硫黄、MBT、苯并噻唑均可 直接用于下游生产,实现副产物的全组分利用与溶剂循 ...
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创纪录劣质褐煤气化炉连续运行319天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6 05:39
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气化炉专"吃"劣质褐煤。产于锡林郭勒草原的劣质褐煤具有活性高、硫含量高、灰 分高、内水高、灰黏性高、结渣性强的"五高一强"特性,被认为是煤化工的"粗粮",在煤的干燥、煤粉 输送稳定性、反应控制等方面都存在需要攻关的瓶颈问题。面对难题,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公 司"党建+气化炉长周期运行"攻关小组迎难而上,深入研究褐煤灰组分变化对气化炉各段影响,总结出 适合粉煤废锅流程气化炉的入炉煤指标,通过优化操作解决烧嘴罩泄漏,攻克旋风分离器磨蚀、渣口堵 渣等12项顽疾,取得了多煤种适配及精准配比的成功经验。 大唐多伦煤化工公司气化炉刷新世界纪录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再次验证了劣质褐煤用于化工生产的可行 性,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煤种选用开辟了新路径,同时提升了内蒙古能源化工产业实力,为区域可持续发 展注入新动力。 中化新网讯 截至4月29日,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装置2号气化炉连续高负荷稳定 运行319天,刷新了以劣质褐煤为原料的世界最大规模气化炉运行纪录。 该项目由褐煤预干燥、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甲醇制丙烯、聚丙烯等7套主生产装置组成,同时 配套建设空分及动力装置。煤气化装置是项目的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