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成长层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即日进入“成长层”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3 09:50
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交所表示,此次改革没有对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新增投资交 易门槛,仍为具备"50万元资产+2年经验"的资金门槛和投资经验即可。另外。按照《科创板意见》要 求,投资者投资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之前需要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关于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的IPO预先审阅机制,上交所表示,这是充分参考境外市场经验,进一步 提升上交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乃至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整体质效的重要创新。下一步,上交所将从准确 把握适用情形、推动提高申请文件质量、规范预先审阅程序、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四方面,做好预先审阅 机制与现行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机制的衔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于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交所表示,这次改革未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 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 起进入。此外,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仍为上市后首次实 现盈利,有助于稳定存量企业和投资者预期;同时提高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推动新上市公司加 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按照《科创板意见》的要 ...
A股IPO,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13 09:23
【导读】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等配套业务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 务规则 ,并且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落实《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 应性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 具体来看,上交所新制定的 3项业务指引 ,分别是 《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 ——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 ——预先审阅》(以下简称《预先审阅指引》)、《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 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 。 同时,上交所 修订 了2项业务指南,分别是 《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风险揭示书必备 条款》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证券特殊标识》 。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上交所将扛起改革实施主体责任,全力推进《关于在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及配套业务规则的落地见效。 科创板试点引入IPO预先审阅机制 《预先审阅指引》 显示,为降低优质科技型企业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 ...
重要改革落地!科创成长层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13 09:15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 层》,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市场各方期待已久的科创成长层正式落地。 "科创板的创新改革,将持续推动科技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优质未盈利科创 企业快速成长,为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繁荣注入强大活力,为中国从制造大国、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筑牢金 融基石。"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 五大具体内容落地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相关起草说明,《科创成长层指引》共12条,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一是明确科 创成长层定位,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盈 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二是规定科创成长层范围, 包括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以下简称存量公司)及新注册的上 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以下简称增量公司)。其中存量公司自本指引发布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增量公 司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 四是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要求科创成长层公司在年报中结合行业特点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影响,并提 示公司尚未盈利的风险,在临时公告中及时披露相关风险 ...
重磅!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重要配套业务规则: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
梧桐树下V· 2025-07-13 08:30
文/梧桐小编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包括《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 《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3项业务指引,以及修订的《会员管理业务 指南第2号——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证券特殊标识》等2项业务指南。这些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就业务规 则制定修订情况答记者问。 征求意见期间,上交所共收到各类市场主体反馈的意见建议40余条。上交所对收到的意见建议逐一作了认真研究,对合理化建议予以吸收采纳,包括进一步明确预 先审阅机制的适用情形、明确科创成长层调出标准中有关指标的计算口径等。对于市场主体反馈的规则理解方面的问题,上交所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 好解释说明;对于涉及其他制度规则的意见建议,后续将在有关规则修订时认真参考研究。 市场各方高度关注本次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交所将如何稳妥有序推进这项改革落地? 答:《科创板意见》明确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基本要求,《科创成长层指引》从业务规则的角度 ...
科创板重磅!刚刚,上交所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7-13 07:56
为落实《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 7月 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成长 层指引》)等配套业务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其中,《科创成长层指引》《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以下简称《预先审阅 指引》)此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交所表示,对合理化建议予以了吸收采纳,包括进一步明确预先 审阅机制的适用情形、明确科创成长层调出标准中有关指标的计算口径等。 《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 引》从投资经验、合规运作、投资入股时间、持股规模、独立性等多个维度,明确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 者的认定条件。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在《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实施后,上交所表示,将重点抓好坚守科创成长层定位、科创成长层调出条 件实施"新老划断"、强化风险导向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4个方面工作,推动改革尽快落地 见效。 从纳入条件来看,这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 企业将自指 ...
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将区分展示存量和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
news flash· 2025-07-13 07:14
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将区分展示存量和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 智通财经7月13日电,按照中国证监会6月18日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 应性的意见》,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了特殊标识"U"。上交所相关负责人13日在答记者问中表 示,为了帮助投资者直观地区分存量和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上交所已经组织市场对行情终端和交易 终端展示进行优化,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提示信息为"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对 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1",提示信息为"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 ...
“1+6”政策体系聚焦硬科技,A股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
HUAXI Securities· 2025-06-22 12:03
[Table_Date] 2025 年 06 月 22 日 [Table_Title] "1+6"政策体系聚焦硬科技,A 股制度红利进一 步释放 [Table_Title2] [Table_Summary] 事件:6 月 18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 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 板第五套标准上市;"6"即在科创板创新推出 6 项改革措施。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 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上交所就同步制订的 2 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1+6"政策可视为资本市场"1+N"体系下,聚焦科创板深化改革的落地。2024 年以来,新国 九条为主的"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证监会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先后发布实施 "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资本市场做好"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 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和市场生态。本次证监会进一步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体系,聚焦为 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 ...
科创板重磅改革,最新解读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19 03:24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 《科创板意见》),提出将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同时,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 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 股等活动;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等6项重磅改 革。 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就同步制订的2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是《科创板上 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除此以外, 上交所还在研究制订修订相关的业务规则,后续将向市场发布。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 业。前期已上市的存量未盈利企业和新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共同纳入科创成长层。 上交所也强调,科创成长层建设过程中,上交所将牢牢把握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科创成长层定位,更好统筹 投融资动态平衡,把好发行上市入 ...
【新华解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资本市场改革创新重要主线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9 03:01
新华财经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刘玉龙)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作主旨演 讲时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 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三者良性循环是当前和今后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重要主线,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的必由之路。 业内人士分析,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导向愈发明确,伴随各项重磅改革举措落 地见效,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也将不断增加。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吴清表示,我国科技创新正在 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诸多领域都迎来激动人心 的"DeepSeek时刻",出现了一批生而全球化的新兴科技企业,境内境外都开花。这也对加快构建与之相 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事实上,主要国家资本市场在争夺稀缺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时,科技型企业在为投资者创造价 值、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等多个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优质科技型企业为各成熟市场投资者提 供了重要投资标的和价值源泉。这方面 ...
落实证监会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部署 上交所就两项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Group 1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issued opinions on establishing a "Growth Layer" i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to enhance the inclus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system [1]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SSE) is soliciting public opinions on two supporting business rules related to the Growth Layer and pre-review processes for listings [1] - The Growth Layer aims to serve 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hav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broad commercial prospects, and substantial ongoing R&D investments, which are currently in a non-profitable stage [1] Group 2 - The SSE is developing rules for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focusing on clarifying requirements, standardizing operations, and enhancing self-regulation [2] - Companies applying for the fifth set of listing standard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re encouraged to voluntarily disclose information about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hich will be considered in the review process [2] - The SSE plans to actively gather feedback during the consultation period to refine the rules and will implement them promptly to enhance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s suppor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