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讯飞晓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智能算力两年跃升37倍,居全国第5,安徽怎么做到的?
Huan Qiu Wang· 2025-07-01 00:54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记者6月30日从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启动式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安徽省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规上 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1P即每秒完成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左右跃升至目前 30000P,提升约37倍。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 价紧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国第5位。 这样亮眼的成绩,安徽是怎么做到的?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透露,首先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安徽争取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 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承担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要任务,合肥市获 批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数据标注基地建设试点城市,安徽成为人工智能国家相关布局和重大平台最为集聚的省市之 一。 陈龙胜表示,下一步,安徽将以场景创新为牵引,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 用,努力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安全等方面实现更大发展。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 图源:安徽发布 在全国率先出台通用人工智能 ...
财经观察丨从夏季达沃斯看“金融科技”蚂蚁在AI医疗赛场加速跑
Qi Lu Wan Bao· 2025-06-29 16:11
Group 1 - The "AI new momentum" was a focal point at the recent Summer Davos Forum,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first MINDS project selection, featuring 18 global AI industry benchmark projects, including Ant Group's AI Health Manager AQ as the only selected innovation in China's healthcare sector [1] - Ant Group's AQ application offers over a hundred AI functions, connecting more than 5,000 hospitals and nearly one million doctors across China, and has partnerships with health management device companies and wearable tech firms [2][5] - The Chinese AI healthcare market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8.8 billion yuan in 2023 to 315.7 billion yuan by 2033,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43.1% over the next decade, attracting both tech giants and startups [5] Group 2 - Ant Group has been actively deepening its involvement in AI healthcare, including the acquisition of the online consultation pioneer Good Doctor Online and the launch of various AI healthcare initiatives [2][5] - Other tech companies are also entering the AI healthcare space, with iFlytek launching international versions of its medical models, Huawei building clinical AI diagnostic systems, and JD Health achieving over 90% AI replacement rate in its services [6] - The industry is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of AI products, addressing issues like hallucin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overall application across the healthcare value chain [6]
AI25H2(2):AI医疗大势所趋
NORTHEAST SECURITIES· 2025-06-29 13:44
[Table_Info1] 计算机 [Table_Date] 发布时间:2025-06-29 [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 AI 25H2(2):AI 医疗大势所趋 国内老龄化趋势加深,AI 医疗成为提升就医效率必要工具: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 60 岁及以上人口 3.1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22.0%,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2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15.6%;我们认为未来随 着 B 端 AI 医疗渗透率提升,AI 工具有望从 B 走向 C;AI 医疗场景: 1)影像诊断的全模态智能化。AI 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已从单一病种 检测发展为多模态综合分析。2)精准医疗与基因组学的深度整合。AI 与 基因组学的技术融合已从基础研究迈向临床应用,正在加速精准医疗的 实现。通过分析海量基因数据,AI 能够预测个体疾病风险,并制定治疗 方案。3)手术机器人的自主化跃升。手术机器人正从辅助工具向半自主 系统进化。骨科领域第四代 Mako 系统通过多模态影像,根据患者的特 定解剖结构提供高精度配准,确保手术入路和区域的精准定位。4)远程 医疗与健康管理的普及。AI 结合可穿戴设备(如血糖仪 ...
AI医疗革命中的技术定义者,讯飞医疗(2506.HK)大模型再迎新升级
Ge Long Hui· 2025-06-27 07:20
"AI+医疗"的规模化应用正在提速。 在政策端,近期国家表示联合22个部门实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专项行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向全产业领域渗透落 地。在此进程中,医疗健康领域凭借其场景刚需与技术适配性双重优势,正加速成为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全球数字医疗市场投融资规模强势反弹,资本呈现明显的集中化趋势。 CB Insights的最新数据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数字医疗投融资额环比增长47%,达到53亿美元, 创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季度峰值,而交易数量却下降9%。可见这波资本洪流加速涌向头部企业,且聚光灯更集 中投射在AI医疗领域。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数字医疗市场在此浪潮中表现亮眼,今年一季度投融资金额达50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50%, 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动能。 (资料来源: CB Insights ) 图:全球数字医疗投融资季度趋势 正是在这股行业提速与资本聚焦的浪潮下,以讯飞医疗为代表的中国力量,率先吹响了技术攻坚的嘹亮号角并加速国 际化进程。 近日,讯飞医疗正式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且全面升级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APP"并同期上线香港版。 站在产 ...
事关AI医疗 科大讯飞最新发声!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25 16:16
国产大模型吹响"出海"号角,讯飞医疗首站登陆香港。 在发布会现场,讯飞医疗总裁陶晓东接受了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就医疗AI全球化、商业化落地、未 来盈利等市场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陶晓东看来,医疗大模型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未到爆发阶段;基于目前的客户需求、对未来的预判 等,预计公司未来1~2年内或可实现盈利。 布局医疗AI全球化 6月24日,讯飞医疗在中国香港正式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App香港版。 "香港堪称讯飞医疗科技国际化的桥头堡,可助力讯飞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国际化,成为面向全球的 产品。"陶晓东表示。 对于市场关注的商业化难题,陶晓东回应称:"B端、C端业务经过前两年的发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能 真正商业化落地的机会。C端此前推出了助听器,我们将围绕医疗服务构建硬件生态以支撑更大的市 场。" 截至目前,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692个区县、超73000个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AI辅 助诊断,修正诊断175万次,累计识别不合理处方超1亿次。 据财报显示,讯飞医疗2024年在B端、C端的业务收入都有明显增长。其中,C端患者业务实现营收2.11 亿元,同比增长56.6%;B端 ...
事关AI医疗,科大讯飞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6:04
【 导读】讯飞AI全面落地香港,陶晓东表示未来1~2年内或将盈利 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 国产大模型吹响"出海"号角,讯飞医疗首站登陆香港。 "预计1~2年实现盈利" AI医疗的商业化备受关注。在业内看来,高昂的研发成本、严格的医疗审批和漫长的盈利周 期,都考验着AI医疗企业的耐心与韧性。 在发布会现场,讯飞医疗总裁陶晓东接受了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就医疗AI全球化、商业化落 地、未来盈利等市场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陶晓东看来,医疗大模型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未到爆发阶段;基于目前的客户需求、对 未来的预判等,预计公司未来1~2年内或可实现盈利。 布局医疗AI全球化 6月24日, 讯飞医疗在中国香港正式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A pp 香港 版。 "香港堪称讯飞医疗科技国际化的桥头堡,可助力讯飞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国际化,成为面 向全球的产品 。" 陶晓东表示 。 据介绍 ,基于一系列核心能力升级,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除了具备数据飞轮效应、长 思维链思考的优势,还支持香港本地化语言场景,具备为香港等国际化城市提供本地化能力 的核心底座能力。 陶晓东进一步补充道,讯飞医疗可在香港与熟悉 ...
从合肥到维多利亚港,讯飞医疗科技(02506)落地香港公司背后的全球化版图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3:23
陈细明身姿挺拔地站在讲台上,用略带港式口音的普通话,面对台下近300名听众说道:"我感到极为震 憾"。 星火医疗大模型由讯飞医疗于2023年发布,并历经多次迭代。近日,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平台 MedBench公布最新榜单结果,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以综合得分95.4的成绩登顶榜单,复杂医学推理、 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等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 此次发布的 V2.5 国际版进一步强化专科诊疗能力。通过融合"快思考"直觉判断与循证长思维链的"慢思 考"机制,该模型在全科诊疗基础上,可实现心血管内科、儿科、呼吸内科等专科的深层次诊断推理。 实测数据显示,其在上述专科临床场景中的综合诊疗能力已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尤其在诊疗建议 的完整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维度超越人类医生。 陶晓东认为,香港堪称讯飞医疗科技国际化的桥头堡。香港医疗的数据以英语为主,"绝大多数我们合 作的医生有海外训练背景",他们相较内地医生更熟知海外特别是欧美的医疗体系,"他们能精准协助我 们,将香港的医疗英文数据转化为训练国际版 AI 的核心语料"。 目前公司已与养和医院、玛丽医院等机构展开沟通,并正与香港医院管理局探讨合作可能。"医疗虽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
news flash· 2025-06-24 14:20
金十数据6月24日讯,讯飞医疗正式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全面升级讯飞晓医APP并正式发 布香港版。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支持中文、英文两文和普通话、粤语及英语三语。星火医疗大模 型V2.5国际版在全科诊疗能力基础上,可实现深层次专科诊断推理。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 ...
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登顶MedBench榜单,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17 09:01
技术创新需回归医疗本质,解决临床问题。依托全国产算力底座与深度推理技术,讯飞医疗正加速推动大模型在专科领域的纵深落地,联合顶级医院与科研 团队打造垂直领域的标杆应用,实现从通用能力到专科精专的跨越式升级。此前,讯飞医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华西黉医"医学大模型,与首都医科大 学北京安贞医院打造心脏超声诊断决策系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全病程管理大模型,并与国内领先的医疗科研团队首发国家"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核心 成果——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等,持续推动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 | OpenCompass MedBench | 首页 | 浮测数据集 | 评测榜单 | 社区感贴 | 文档 | 图, 窗斜杯 ) Special Trac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得分 | 医学知识同答 | 医学语言生成 | 复杂医学推理 | 医学语言理解 | | 医疗安全和伦理 | | | | | | 模型名称 | | 组织/团队名称 | Tr 炭布日期 | | 类型 1 | 参数 ...
走进上交会|“寻宝”开启技术贸易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1 13:16
6月11日,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技术贸易的国家级展会,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开幕。本届上交会 以"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置4个专业技术展区以及技术交易服务等2个功能区域,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近千家企业参展,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 今年上交会现场有哪些科技"绝活"?快跟着《国际金融报》记者一探究竟。 智能装备引领变革 此次展会,中交上海航道局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智能环保铺排船"交通建设九号"及新能源无人控藻船亮相。 该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铺排船,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这艘长达116.6米的海底特种兵——"交通建设九号",集 成了我国在水运工程建设装备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通过六大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通过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式充 灌装置和多系统协同控制,将传统需要12人操作的工序缩减至仅需2人,人工成本降低80%,单次作业时间缩短40%。适用于沿海浅滩、深 水港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围堰造陆、水上建筑物工程。 展位上展出的新能源无人控藻船,是生态环保领域的又一大亮点。 在瓣膜病治疗领域,乐普心泰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