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河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
icon
Search documents
车展观察丨“链”上变革:解码中国汽车供应链的进化跃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4-30 08:10
穿梭于2025上海车展"四叶草"展馆之内,记者的目光总是会被拆解陈列的动力电池模组、覆盖全燃 料类型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矩阵、以及汽车智能化芯片陈列所吸引。这些硬核科技展品或穿插展示于乘 用车整车展区,或集结于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专馆,与整车制造商同台竞技的汽车供应链企业阵容显著扩 容。相伴出现的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正是一场"链上变革"的完美演绎。 事实上,在传统汽车产业格局中,供应链企业往往隐身于整车品牌的光环之下。但在本届上海车 展,这一认知被彻底颠覆。在这场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汽车盛宴上,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 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其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分布于1.2H、2.2H、7.2H、8.2H这4个场馆, 展馆数量已与乘用车整车展区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不难看出,汽车供应链企业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成 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从"跟随者"到"参与者":深度赋能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能源智能车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大踏步前进,实力也受到 认可,逐步完成从"跟随者"到"参与者"的蜕化。在本次车展中,安波福、电装等全球顶尖供应链企业步 调一致的启用本地化方案,携手本 ...
40年沧桑巨变,上海车展见证中国汽车业“链”在一起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4-30 06:41
4月23日,为期十天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来 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超 193场新闻发布会。在不少海外媒体的报道中,上海车展被冠以"全球最大车展"的称号。 回首40年前,第一届上海车展展馆面积仅1万平方米,参展车企不过328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 助力上海大众(现改名为上汽大众)首款轿车桑塔纳快速打开市场而举办。 短短40年间,上海车展在全球汽车展会中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跨 越式发展,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的底气;是中国汽车企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奋力拼搏;是中 国智能汽车产业链高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更是中国高质量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 链上用户 从线上到线下加强体验互动 中国汽车产业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暴风眼,这里车企之间竞争激烈,需要各大品牌使出浑身解 数,拿出好产品和好价格吸引用户购车。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购车体验和服务也越来越好,可以说是 最大的受益方。 作为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展示的绝佳舞台,同时也是链接用户的上好机会,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 到, ...
外资汽车供应链巨头,在中国落地“完全自主可控”
推进本地化2.0 "我们跟中国企业合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业务的可持续性的问题,包括供应链和技术体系。我们一再 阐释'在中国,为中国'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能力都根植于中 国。"杨晓明表示。 据悉,在本次上海车展中,安波福展示了基于本土技术平台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风河虚拟化平台 Hypervisor,聚焦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公司还推出了基于中国本土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 方案——而这一点几乎极少在外资巨头主导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中见到。 而且基于业界独有的软硬俱全的智能汽车体系化能力,安波福的方案在安全优先的前提下,提供了突出 的软硬解耦和开放化、弹性化能力,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推出的所有解决方案,都可以在国产供应链基础 之上灵活切换国产合作伙伴、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的车规级芯片整体国产化率已经提升至15%,占比较低但已经 同比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高算力的芯片或者跨域融合芯片尤其稀缺。 2025年,世界汽车制造业格局在前所未有动荡之中面临深层次的变革。而安波福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和智 能驾驶供应链巨头,亦在顺势而为,积极调整。 近日上海车展期间, ...
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
2025年上海车展释放出一个明确趋势,跨国整零企业正以"深度本土化"战略全方位拥抱中国市场,这种"更中国"的打法,不再局限于技术和产 品的输出,更体现在与本土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全球化布局等维度。 杨晓明坦言,在中国建立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是安波福当前的核心目标。"过去的国产化侧重于'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采购',但如今深化国产化 布局,'自主可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更强调知识产权可控与生态体系自主。"他进一步指出,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 性。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为中国客户提供连续、可靠、不可中断的供应成为重要考量。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是技术变革的前沿阵地,在智电时代尤为如此,能否拥有更好的本土决策能力、增强本土研发制造能 力、加大本土协同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杨晓明坦言,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无现成经验可借鉴,需依靠中国本土团队自主创新。"比如第 六代驾驶辅助系统、下一代以中国芯片为基础的产品、跨域融合等产品,这些创新需求在海外市场近乎空白,因此我们强调本土创新与合作的重要性。尤其 是芯片国产化是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芯片前瞻性国产化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