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秋集

Search documents
GPT5令人失望的背后:OpenAI如何做商业战略调整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8 15:38
由此引发不少猜测,有人认为OpenAI此举是一种策略调整,或试图借助GPT-5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型体系,来推动更强的商业变现。 GPT-5终于在昨天晚上正式发布。 OpenAI官方宣称,GPT-5实现了"推理集成",将快速响应与深度推理统一为一站式体验。同时,它在代码生成、创意写作、多模态能力,以及工具使用等多个维度 上实现了整合提升。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GPT-5在前沿指标上取得明显突破。 尽管OpenAI官方强调,他们的开发策略更关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实用性、稳定性和体验的一致性,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分或刷指标。但从社区反馈来看,用户的反响 并不积极。大量用户批评OpenAI在移除旧模型的同时,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GPT-5无法胜任全部任务,甚至在部分场景中表现退步。 发布当天,OpenAI的几位核心高管——总裁Greg Brockman、首席财务官Sarah Frier,以及首席研究官Mark Chen,接受了TBPN独家访谈。在访谈中,他们系统地分 享了OpenAI当前的商业战略和品牌发展思路,展示了GPT-5背后的思考。 锦秋基金(公众号:锦秋集;ID:jqcapital)认为,这篇访谈展示了Op ...
来自美国公司的实践:“AI津贴”正在普及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7 15:02
在AI工具快速涌现、企业亟需落地的当下,越来越多国外公司开始设立"AI津贴"机制:不由管理层统一部署,而是直接给予员工小额预算,自主选择适 合自己岗位的AI工具与服务。从Buffer、Zapier到Compt,这种模式不仅激发了真实的使用热情,更成为AI能力渗透到组织毛细血管的有效路径。 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可借鉴的组织机制。通过设立AI津贴,产品不再卡在IT或HR审批环节,而是顺势进入终端使用者的工作场景。 锦秋基金关注企业AI化进程中"工具—人—组织"之间的新型连接机制,本文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锦秋基金(公众号:锦秋集,ID:jqcapital)认为,本文系统阐述了AI津贴作为企业战略投资的价值,为创业者提供了提升团队AI能力、优化人才战略 的实操方案,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意义,因此也做了编译。 AI津贴入门终极指南 作者:莎拉·贝德里克 (Sarah Bedrick) 如果你对AI正感受到"必须做点什么"的压力,你并不是一个人。眼下高管们希望快速获得AI成果——每个部门都感受到了这种紧迫感。 只需看看以下几位CEO的要求: 而他们并非个例。 但当领导层提高标准时,员工却感到不安。在5月份,员工信心 ...
X万字解读具身智能数据工程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7 15:02
Scaling Law成就了大型语言模型,但在具身智能领域,这一路径却收效甚微。行业普遍将原因归结为"数据瓶颈",但这个瓶颈的具体构成是什么?又该如何系统性 地解决?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近期发表了一篇全面的综述《A survey of 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engineering》,系统性地提出了"具身AI数据工程"(EAI Data Engineering)这一技术蓝图,为具身智能系统建立了一个系统化、标准化、可扩展且由目标驱动的数据解决方案。 文章首先深入剖析了制约具身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数据瓶颈—— 成本效率低下、数据孤岛与评估真空 ,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具身AI数据工程"这一技术框 架的完整蓝图。其内容不仅涵盖了对数据生产系统的顶层设计,还深入探讨了 真实世界数据采集 与 仿真数据生成 这两条技术路径下的具体方法论。同时,报告强 调了建立统一的 数据标准 对于打破"数据孤岛"的基石作用,并进一步展望了该框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 应用前景 与未来的 优化方向 。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成功,凸显了扩展定律的一个核心原则:智能从 ...
星尘智能Astribot Suite技术解读:让机器人帮你做家务的全身控制解决方案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8-07 15:02
Core Viewpoint - Jinqiu Capital led the A-round financing for Stardust Intelligence in 2024, focusing on long-term investment in groundbreaking AI startups with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1].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Stardust Intelligence was founded in 2022 by members from Tencent Robotics X, with its name derived from the Latin phrase "Ad astra per aspera," meaning "through difficulties to the stars" [4].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humanoid robot named Astribot S1, designed to assist with household tasks such as taking out the trash and organizing shoes [4][6]. Group 2: Technological Highlights - The design of Astribot S1 addresses three core challenges in creating a truly general-purpose intelligent robot: body design, data collection, and learning algorithms [6][8]. - The robot features a humanoid structure with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in its arms, a height of approximately 1.7 meters, and the ability to lift up to 5 kilograms [10]. - The innovative "cable-driven" technology allows for high-resolution force control and enhanced load capacity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rigid structures [11]. Group 3: Learning and Operation Systems - Stardust Intelligence has developed a low-cost, intuitive remote operation system that allows users to teach the robot using common VR devices, with a total cost of under $300 [13]. - The DuoCore-WB learning algorithm enables the robot to learn from human demonstrations, focusing on end-effector space rather than joint angles, improving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19][22]. - The system operates with a low latency of 20ms for command response, ensuring smoo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robot [13][15]. Group 4: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 The robot has been tested on six common household tasks, achieving an average success rate of around 80%, with some tasks reaching 100% success [29][43]. - Specific tasks include delivering drinks, storing cat food, and cleaning up toys, showcasing the robot's ability to perform complex, coordinated action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32][36][42]. Group 5: Future Prospects - The Astribot Suite integrates innovative hardware, intuitive control systems, and efficient learning algorithms, mar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toward general-purpose intelligent robots [44]. - Future plans include further advancements in hardware, human-robot interaction, and model algorithms to enhance real-world applications of robotic technology [47].
DeepMind科学家揭秘Genie 3:自回归架构如何让AI建构整个世界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6 09:07
Google DeepMind于2025年8月4日晚间发布了Genie 3,这是一个革命性的通用世界模型(world model),能够从文本提示或图像生成高度互动的3D环境,支持实时 交互和动态修改。 当一个虚拟世界不再被一行行代码"规定",而是从数据中自行"涌现"时,这意味着什么?它又将为AGI的探索带来怎样的质变? 本文整理并翻译了对谷歌DeepMind两位核心研究员 Shlomi Fuchter 和 Jack Parker Holder 的独家专访,深入探讨了其最新发布的生成式交互环境模型——Genie 3。 锦秋基金(公众号:锦秋集;ID:jqcapital)认为,这篇文章揭示了Genie 3模型背后的一手信息,也点明了DeepMind在AGI探索上的一条不同思路,因此我们做了 编译。 01 一项"改变范式"的突破性技术 谷歌DeepMind近期独家展示了一项被誉为"前所未见、最令人震撼"的AI技术,它有望开启下一个万亿美元的商业版图,并可能成为虚拟现实(VR)领域的"杀手 级"应用。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AI模型——"生成式交互环境"(Generative Interactive Enviro ...
软件进入快消时代:美国企业加速“为员工配备AI武器”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8-04 15:51
在 GPT-5 即将发布之际,Sam Altman 发文称:"我们即将进入 SaaS 的快消时代。"在这句话背后,是生成式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软件的消费逻辑:部署节奏 更快、预算决策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为了不在AI浪潮中落后,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用AI武装自己的员工。 01 先行者的案例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直接报销AI工具费用或提供专项额度,来推动AI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员工使用AI工具进行办公,正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一种新方向 。 告别漫长的IT采购,AI工具正进入"快消"时代。 Replit 的CEO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任何优秀的开发者都会消耗几乎无限量的代币,无论它们有多便宜。" Lemkin 认为,传统软件中关于开发工具定价的假设——例如每套 200-500 美元——正在被彻底颠覆。对每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即使大幅增加AI的投入,都比雇人便 宜,而且很多时候,公司根本找不到人。 我们先来看几个先行者的案例。 Buffer是一家主打社交媒体管理软件的公司。它为每位员工设立了每年250美元的固定AI津贴。这笔预算允许员工自行决定具体的工具组合,比 ...
企业级LLM:性能为王,开源采用趋于平缓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3 04:31
在性能至上的铁律下,多数人眼中"开源"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Me n l o Ve n t u r e s最新发布的2 0 2 5年中期报告基于对1 5 0家以上企业及初创公司的技术决策 者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行业转向: 当市场沉迷于开源模型的成本优势时,企业级LLM API支出却在过去六个月内从3 5亿美元 增长至8 4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而闭源模型正在这个价值千亿的市场中建立难以逾越的 性能护城河。 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锦 秋 基 金 ( 公 众 号 : 锦 秋 集 ;ID : j q c a p it a l ) 认 为 , 虽 然 Me n l o Ve n t u r e s 是 An t h r o p i c 的 投资人,可能立场上有倾向,但这篇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用户对AI产品采购的核 心考量与实际偏好,因此也做了编译。 " 企 业 级 市 场 中 , 开 源 模 型 的 采 用 率 趋 于 平 稳 , 因 其 性 能 仍 落 后 闭 源 模 型 9 到 1 2 个 月。" 尽 管 开 源 模 型 具 备 成 本 和 定 制 优 势 , 但 性 能 差 距 、 部 署 ...
GPT-5进步有限,o3性能滑坡,OpenAI押注通用验证器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8-02 06:16
预热了一周,GPT-5发布在即,大家都十分关注它究竟会有多少进步? 近期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报道披露了一些内幕:GPT-5在编程能力和复杂任务自动化方面有所改进,但整体而言,这种进步更接近实用性方面的优化,而非像GPT- 3到GPT-4那种跃迁。 这背后也反映了OpenAI目前遇到的困难。原本计划作为GPT-5推出的猎户座(GPT-4.5)项目,受限于高质量数据短缺,未达到预期目标。 令人更感意外的是,OpenAI去年底推出的o3预览版曾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大放异彩,引发轰动,但正式上线聊天版后却明显退步,甚至连顺畅交流都变得困难。 知情人士推测,推理模型的思考方式与人类可能存在差异,若将其训练成聊天模型,反而会导致整体性能的下降。 这使得OpenAI放弃继续推进o系列模型的产品发布,转而开发GPT-5,希望结合o系列的优势与GPT基础架构,解决聊天场景中的瓶颈。 截至今年6月,OpenAI仍未开发出一款足以被称作GPT-5的模型。 不过,近期获得IMO金牌的模型背后,或许藏着下一次重大突破的关键:通用验证器(Universal Verifier)。 OpenAI的通用验证器不仅能验证客观问题的答 ...
解码具身智能:决定成败的2个维度与5个阶段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8-01 14:30
SemiAnalysis 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深度报告,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机器人分级框架,将机器人技术发展划分为五个等级。 作者认为,通用智能机器人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像自动驾驶技术一样,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决定机器人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能力分别是 主动性 (Agency)与灵巧性(Dexterity) 。 主动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否在复杂环境中自主理解任务、做出决策和规划行动;而灵巧性则决定机器人能否精确、稳定地执行这些物理动作。报告强调,这两个维度 缺一不可,它们共同决定了机器人实际能创造的商业价值。若任意一方受限,机器人应用的场景和深度都将受到极大制约。 在上述框架下,作者给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五个演进阶段。 锦秋基金(公众号:锦秋集;ID:jqcapital)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机器人技术从简单的、无智能的自动化工具,如何一步步演进为 能够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通用智能体。它不仅定义了每个发展阶段的核心能力和典型应用,还分析了其背后的技术驱动力、商业模式和当前 挑战,因此也做了编译。 几十年来,机器人一直为制造业提供动力,但它们始终是单一用途的,并且只在完美的 ...
Anthropic CEO:每代模型都赚钱,但我们选择用利润研发下一代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7-31 13:38
Anthropic最近的处境反映出头部AI企业快速增长背后的普遍挑战:Claude 4及配套的Claude Code推出后迅速赢 得市场追捧,但高昂的算力成本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迫使Anthropic本周宣布将从下个月末开始收紧用 户的使用额度。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在公司内部信中也坦承,目前Anthropic正面临严峻的现金流挑战,并已启动新一 轮融资。据悉,这轮融资规模可能高达50亿美元,公司估值或将达到1700亿美元。 这种情况也再次激发了外界的质疑:即便是顶级AI公司,在扩张阶段也难以盈利吗?AI大模型的商业化道路 真的清晰吗? Amodei 最近在一次播客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Anthropic每一代AI模型从单独项目的角度看都已实现盈 利,比如某一年投入1亿美元的模型,次年实际带来2亿美元收入,利润率高达50%。 但公司会主动选择将这些利润连同更多新投入的资金,全部用于下一代更强大的模型研发,因此账面上一直保 持亏损状态。这是一种战略性决策,而非经营上的困难。他甚至进一步强调,如果公司决定停止投入下一代模 型,现有的模型足以支撑盈利且健康的业务。 除此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