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16 08:2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 2024年12月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2024 年) 前 言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 治理,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 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 县域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基础单元,是中国工业发展和治理 创新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工业是经济大县的主要产业部门。全面贯 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各项部署, 纵深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需要夯实县域、突破县域。推进县域新型工 业化进程中,亟待持续促进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全面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的区域底座。 本报告在延续以往对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基础上, 针对县(市)和市辖区两类行政区划1分别开展工业竞争力评价,并结 合其自身特点,分别进行了工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意在发掘和展 示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激发标杆 带动效用。为促进县域数实融合持续深入,形成加 ...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11 1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 2024年12月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研究报告 (2024 年)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 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高质量 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脚点。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实 体经济的领头羊、排头兵,其经营表现很大程度反映了制造业整体的 运行态势。从 2023 年年报看,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 硬科技类企业成为上市主力;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利润承压韧性 凸显;市值延续震荡下行态势,行业分化愈发明显;自主创新活力不 断释放,研发实力持续增强。总体看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效 显著,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自 2023 年起围绕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做优、做实"的核心要求,确定"创新力、竞 ...
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建设指南(2024年12月)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07:45
云原生应用 保护平台 建设指南 (2024年12月) 主编单位 青藤云安全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 浙江大学 通过本报告的深入分析和实践指导,企业能够构建起一个强大的云 原生安全体系,有效应对云环境下的复杂安全挑战,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和数据的安全性。希望本报告能为企业的云原生安全建设提供宝贵的参 考和指导。 编写说明 2024 年是网络强国战略提出 10 周年,也是完成"十四五"规划 目标任务的关键年。在此背景下,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携手中国信息 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在浙江大学网 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国金融电脑》、青藤云安全等单位支持下,联合 推出《安全洞察 · 大咖说》云原生安全专题访谈活动,邀请来自政府、 金融、通信、交通、能源、制造、互联网等行业相关负责人,分享数 字化转型持续深化路径、新技术应用安全风险防范策略等内容;同时, 聚 焦 前 沿 趋 势 及 行 业 实 践 调 研,撰 写 发 布《云 原 生 应 用 保 护 平 台 (CNAPP)建设指南(2024)》,旨在积极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降 低重复试错成本,为各行业用户提升安全防护策略提供借鉴参考。 参编单位: 青藤云安全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04:33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 2024年12月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 (2024 年)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 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领域,数据正在成为最具战略 价值潜力的新型生产要素,二者融合蝶变持续催化数字新质生产力, 引发全球科技产业、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城市作为人类 历史文明进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经济结 构转型与社会形态演进的重大战略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信 息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势能与城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机结合起来, 有助于加快壮大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全面构建更 普惠宜居的数字社会,有助于系统推进数字中国高水平建设。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习总书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 的数字化综合工程,是促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统筹发 展 ...
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信通院· 2025-01-07 04:00
预见未来 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 调研报告 2024 ng 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 CAICT 中国信通院 Co Shanghai Digital Medicine Innovation Center 瑞盒醫院 版权声明 本调研报告的版权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 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研报告文 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 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前 言 随着下一代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 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虚拟世界 与现实世界在身份、社交、工作、生活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密 切,允许人们在其中去创造、扩充和交流;把跨时空、跨地 域、跨载体、跨媒介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基于现实但又 超越现实的虚实融合社会新形态。 "医院"是患者接受治疗、照护、生活的重要场所。在 虚实融合相关技术赋能下,医院形态突破线下实体物理空间 不断向线上虚拟空间扩展,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延伸,这 种趋势也推动着临床医疗、运营管理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05 06:5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 2024年12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 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 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型 成果,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也 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手段之一。人形机器人凭借其类人的感知交 互能力、肢体结构和运动方式,能够快速融入为人类设计的各种环境, 未来有望在简单重复劳动和危险场景中替代人类,在复杂技能场景中 辅助人类,在商业和家庭场景中服务人类。可以预见,未来人形机器 人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全 球科技领域的发展热点。业界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成为继 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终端,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本报告从人形机器人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及 重点产品的发展现状和演进路径、产业布局的重点方向、应用需求和 市场预期等。同时,聚焦生产制造、社会服务、特种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5-01-02 07:50
CAICT 中国信通院 1 [幸运 트题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舸争流 | 千帆竞发 | | | | | | | (2024 | 年)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 |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 2024年12月 | --- | --- | |----------------------------------------------------|----------------------| | 版权声明 | | | | | |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 | |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 | | | 应注明 "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 ...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31 07:06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不同技术方案与传感测量产品的技术成熟度 各异,如图 16 所示。微波原子钟等量子时频基准产品已在秒定义、 世界协调时、卫星定位导航等领域广泛应用,新一代光学原子钟、 核钟研究蓬勃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时间频率计量精度。原子干涉 磁力仪和重力仪等已有样机产品,在心/脑磁医疗检测、地质资源勘 测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量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量子惯性导航 系统,里德堡原子天线电场测量系统和量子雷达等技术,未来有望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 年)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图 16 量子精密测量主要技术方案与产品发展成熟度 128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1.210801 129 http://doi.org/10.1088/2058-9565/ad124d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 年) 新材料、新原理、新效应进一步拓展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方案边 界。2024 年 4 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基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提出了 新型量子电阻标准131,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无需任何外部磁场, 有望改进现有计量标准。7 月 ...
数字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30 07:30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数字消费释潜能扩内需意义重大 3 参见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4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 4 世界银行最新公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GNI)门槛约为 1.4 万美元,2023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GDP)为 1.27 万美元,但我国居民消费率不到 40%,远低于美国的近 70%,欧元区、英国、日本的 居民消费率也均超过 50%。 2.我国数字消费发展势头强劲 3 各类数字消费业态发展"热力十足"。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加快渗透。2023 年,直播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 60.6%,在线旅游、 在线文娱票务和在线餐饮销售额合计对网络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 到 23.5%9。二是数字内容产品消费爆发式增长。截至 2023 年底,我 国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听产品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 5.37 亿、 7.15 亿、10.74 亿,其中网络视听不断迈向大众化,网民使用率达 98.3%10。三是在线服务消费推进数字资源高效配置。截至 2023 年底,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 4.14 亿,占网民整体的 37.9%,截至 2023 年 ...
算力网络数据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
中国信通院· 2024-12-27 01:30
Industry Overview - The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is a new type of infrastructure that integrates computing resources (CPU, GPU, FPGA) with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nabling unified perception, orchestration, and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power through a "computing brain" [9] - The global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industry is rapidly developing, with countries like the US and EU investing heavily in supercomputers and edge computing nodes [9][10] -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service system with sufficient resource reserves, initial scheduling capabilities, and emerging trading models, with a total computing power scale of 246 EFLOPS (FP32) as of June 2024 [126] Key Technologies -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introduces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computing power perception,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orchestration and scheduling, and network bearing to achieve ubiquitous connection and flexible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59] - Computing power routing, native computing power, and fully scheduled Ethernet are original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in China's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114] - SRv6, network slicing, network perception, and deterministic network technologies provide efficient collaborative connections and transmission capabilities for the upper layers [60] Application Scenarios -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application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life scenarios (VR, cloud gaming, live streaming), industry scenarios (smart transportation, healthcare, IoV), and social scenarios (digital government, platform-based computing power sharing) [36] - The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provides edge, edge cloud, and central cloud computing power services for scenarios like vehicle-road collaboration, enabling low-latency, quasi-real-time, and non-real-time computing power supply [123] Data Security Challenges - The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faces data security risks such as increased exposure due to cross-node, cross-entity, and cross-domain data flow, complex data flow paths, and new risks from network technologies like SRv6 [131][144][125] - The infrastructure layer faces risks from weak computing nodes, inconsistent node security levels, and increased management complexity due to heterogeneous node access [42][158] - The orchestration layer faces risks from unique data resources becoming new attack targets and intelligent orchestration algorithms being vulnerable to data poisoning and model theft [63][77] Data Security Framework - The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data security protection framework includes both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aspects, with management focusing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personnel management,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permission management [175] - Technical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each layer: infrastructure layer (node data security, network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orchestration layer (orchestration data security, intelligent algorithm security), and operation service layer (user data security, operation data security) [50][65][165] - The framework emphasizes multi-level, multi-strategy comprehensive defense measures, such as path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integrity verification, network isolation, and traffic monitoring for SRv6 risks [78]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 Accele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applying blockchain and privacy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the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environment [80] - Enrich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by encourag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ing network data security solutions with industry applications in smart finance, transportation, healthcare, and manufacturing [81] - Deep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to build a computing power network data security ecosystem,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172]